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以色列:一個國家的創新成功之路》通過對以色列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文化動力、體制機制分析,以及對中以創新合作的探討,總結出以色列創新成功的經驗,可供中國科技創新以借鑒。
作者簡介
潘光,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研究員,上海政法學院特聘教授,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項目主任,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世界史學會會長,聯合國文明聯盟大使。長期從事國際關係和世界史研究,在猶太研究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擔任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來華猶太難民研究”首席專家。1993年獲詹姆斯-弗蘭德中國一一猶太研究學術獎,2004年獲俄羅斯總統普京頒令授予聖彼德堡300周年榮譽勳章。2006年獲奧地利政府授予奧地利大屠殺紀念獎。曾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萊登大學、蘭德公司、布魯金斯學會、希伯來大學等世界各著名高校和機構講學。200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與該書相關的主要著作有《猶太文明》、《猶太民族復興之路》、《猶太人在中國》(中英法德文)、《猶太人在上海》(中英文)、《猶太人在亞洲》(中英文)、《猶太學和以色列研究在中國的發展》(英文和希伯來文)、《猶太研究在中國,三十年回顧》、《一個半世紀以來的上海猶太人》、《猶太人與中國:近代以來兩個古老文明的交往和友誼》、《納粹大屠殺的政治和文化影響》、《猶太人在美國:一個成功族群的發展和影響》、《離散與避難:猶太民族難以忘懷的歷史》、《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來華猶太難民資料檔案精編》等數十部。
汪舒明,1974年出生於浙江富陽,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獲法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理論室副主任,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曾訪學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美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主要研究領域:猶太一以色列問題研究;全球記憶政治等。出版專著《大屠殺記憶與美國外交》;在《世界歷史》《現代國際關係》《外交評論》《世界民族》等報刊發表論文和文章數十篇。
汪舒明,1974年出生於浙江富陽,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獲法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理論室副主任,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曾訪學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美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主要研究領域:猶太一以色列問題研究;全球記憶政治等。出版專著《大屠殺記憶與美國外交》;在《世界歷史》《現代國際關係》《外交評論》《世界民族》等報刊發表論文和文章數十篇。
序
發端於五千年前的猶太文明屬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列,也是世界上兩個主體精神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的文明之一(另一個是漢儒文明)。不過,與世界上大多數文明不同的是:它是一個在近兩千年裡失去了故土和家園,沒有固定的主體活動地域,因而流散並滲入世界各地區的文明。正因為此,在漫長的歲月裡,猶太人常常被視為“外來”的甚至“異端”的群體,以至受到客居地主流社會的強烈衝擊乃至擠壓,還經常遭受敵對勢力的打擊和摧殘。在這種艱難困苦的狀況之中,猶太民族居然頑強地生存了下來,而且能不斷改造、更新、發展自身,還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為什麼一個在近兩千年裡流散全球的民族不但能生存下來,還能創造輝煌的歷史?這是人們在談到猶太人和猶太文明時經常要問的問題。筆者以為,內中的原因雖然十分複雜,但主要是因為猶太民族具有超乎尋常的內聚力和生命力,而這種力量來源於猶太文明的三大支柱:以猶太文化傳統為主體的民族認同感,以猶太教為紐帶的共同信仰和價值觀,以家庭為基礎、猶太會堂為核心的社團體系。依靠這三大支柱,留散各地的猶太人總是緊緊地抱成一團,世代傳承求知重教的傳統,善於發揮自己的智力優勢,仔細研判周圍的環境和態勢,深入分析面臨的挑戰和危機,提出具有預見性和創造性的獨到見解,努力在夾縫中尋求生存和發展的機遇。在近兩千年的大流散時期,猶太人中間湧現出許許多多精於思考、研究、創新、發展的能人,如馬克思、佛洛德、愛因斯坦、斯賓諾莎、卡夫卡、海涅、羅斯柴爾德、本·古裡安等等。
1948年以色列國的建立,是猶太民族發展史上的劃時代事件。近2000年裡一直寄居他國的猶太人再次獲得了民族國家主人的身份,按照當下中國流行的說法,他們是“站起來了”。但是,要使以色列“富起來”“強起來”談何容易!一是國家仍然處於敵對勢力和競爭對手的包圍之中,二是缺少能源和水源,國土被大片沙漠覆蓋。面對這樣嚴峻的局面,以色列的開國元勳本·古裡安號召全國人民繼續發揚離散時期猶太人“質量勝過數量”的精神,以奮鬥、開拓、拼搏、創新來建設一個新家園。事實證明,以本·古裡安為核心的以色列第一代領導人深深懂得這樣一個道理:決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衰強弱的不僅是人口多少,國土面積大小和自然資源多寡,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質和精神;在歷史上,沒有一寸國土資源而流散全球的猶太民族得以頑強地生存下來,並且經過堅韌不拔的奮鬥最終重建國家,靠的就是較高的文化素質和開拓精神;新生的以色列國要發展並振興,也要靠國民整體素質和創新意識的不斷提高。正是從這個道理出發,他們在以色列建國之初就確定了科教立國、創新興國的方針,此後一代又一代以色列領導人也堅持不懈地貫徹實施這一方針,取得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成就。
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和全球一體化新形勢的發展,以色列也從科教立國的初創時期逐漸轉向創新興國、創新強國的高速發展階段,而民族的安全、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始終是以色列創新的強勁動力。對此,以色列入具有不分黨派的共識:“除了發展別無選擇”,“要麼創造奇跡,要麼走向地獄”。以色列研究創新教育的專家認為,創新就是要不斷挑戰、改變過時的思維定式,用一種新方式去思考及行動,創新包含三個要素——新的、有價值的、可行的。在創新興國、強國的征程中,在攻克當代科技一個又一個難題時,以色列人民表現出罕見的智能、勇氣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本書向讀者全面展現了以色列創新的成功之路,如通過科技創新解決水資源匱乏問題、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和熱能、改造和開發沙漠等。同時,本書也梳理了以色列取得創新成就的一系列經驗: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開放包容的教育體系、支持創新的法制體系和政府的“後臺服務器”作用、優化創新的人力資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業的協作、推動積極活躍的國際創新合作等。
為什麼一個在近兩千年裡流散全球的民族不但能生存下來,還能創造輝煌的歷史?這是人們在談到猶太人和猶太文明時經常要問的問題。筆者以為,內中的原因雖然十分複雜,但主要是因為猶太民族具有超乎尋常的內聚力和生命力,而這種力量來源於猶太文明的三大支柱:以猶太文化傳統為主體的民族認同感,以猶太教為紐帶的共同信仰和價值觀,以家庭為基礎、猶太會堂為核心的社團體系。依靠這三大支柱,留散各地的猶太人總是緊緊地抱成一團,世代傳承求知重教的傳統,善於發揮自己的智力優勢,仔細研判周圍的環境和態勢,深入分析面臨的挑戰和危機,提出具有預見性和創造性的獨到見解,努力在夾縫中尋求生存和發展的機遇。在近兩千年的大流散時期,猶太人中間湧現出許許多多精於思考、研究、創新、發展的能人,如馬克思、佛洛德、愛因斯坦、斯賓諾莎、卡夫卡、海涅、羅斯柴爾德、本·古裡安等等。
1948年以色列國的建立,是猶太民族發展史上的劃時代事件。近2000年裡一直寄居他國的猶太人再次獲得了民族國家主人的身份,按照當下中國流行的說法,他們是“站起來了”。但是,要使以色列“富起來”“強起來”談何容易!一是國家仍然處於敵對勢力和競爭對手的包圍之中,二是缺少能源和水源,國土被大片沙漠覆蓋。面對這樣嚴峻的局面,以色列的開國元勳本·古裡安號召全國人民繼續發揚離散時期猶太人“質量勝過數量”的精神,以奮鬥、開拓、拼搏、創新來建設一個新家園。事實證明,以本·古裡安為核心的以色列第一代領導人深深懂得這樣一個道理:決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衰強弱的不僅是人口多少,國土面積大小和自然資源多寡,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質和精神;在歷史上,沒有一寸國土資源而流散全球的猶太民族得以頑強地生存下來,並且經過堅韌不拔的奮鬥最終重建國家,靠的就是較高的文化素質和開拓精神;新生的以色列國要發展並振興,也要靠國民整體素質和創新意識的不斷提高。正是從這個道理出發,他們在以色列建國之初就確定了科教立國、創新興國的方針,此後一代又一代以色列領導人也堅持不懈地貫徹實施這一方針,取得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成就。
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和全球一體化新形勢的發展,以色列也從科教立國的初創時期逐漸轉向創新興國、創新強國的高速發展階段,而民族的安全、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始終是以色列創新的強勁動力。對此,以色列入具有不分黨派的共識:“除了發展別無選擇”,“要麼創造奇跡,要麼走向地獄”。以色列研究創新教育的專家認為,創新就是要不斷挑戰、改變過時的思維定式,用一種新方式去思考及行動,創新包含三個要素——新的、有價值的、可行的。在創新興國、強國的征程中,在攻克當代科技一個又一個難題時,以色列人民表現出罕見的智能、勇氣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本書向讀者全面展現了以色列創新的成功之路,如通過科技創新解決水資源匱乏問題、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和熱能、改造和開發沙漠等。同時,本書也梳理了以色列取得創新成就的一系列經驗: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開放包容的教育體系、支持創新的法制體系和政府的“後臺服務器”作用、優化創新的人力資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業的協作、推動積極活躍的國際創新合作等。
目次
第一篇 以色列創新的文化動力
第一章 以色列的創新成功之路
一、創新成功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二、源於國家安全發展需求的強勁創新動力
三、培養主動創新能力的教育方式
四、支援創新的法制體系和政府的“後臺服務器”作用
五、優化創新的人力資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業的合作
六、推動積極活躍的國際創新合作
七、結語:一句精闢的話和諸多令人信服的數字
第二章 以色列“創新國家”崛起的社會文化動力分析
一、“矽溪”現象:以色列“創新國家”的崛起進程
二、以色列主要創新產業集群的發展狀況
三、以色列創新之路的社會文化動力
第二篇 以色列創新的機制、體制研究
第三章 國家創新體系:以色列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一、以色列創新競爭力分析
二、以色列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成
三、以色列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
第四章 以色列的高技術移民政策:演進、內容與效應
一、被動應對:安置蘇聯猶太高技術移民
二、主動謀局:吸引海外以色列人才歸國服務
三、創新發展:高技術移民對以色列經濟社會的積極效應
四、結論:高技術移民的“以色列模式”及啟示
第三篇 中以創新合作
第五章 中以創新合作與“一帶一路”策略共鳴
一、中以創新合作的由來及發展歷程概述
二、從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到“創新全面夥伴關係”
三、中以經濟模式的互補、認同、差異及其啟示
四、“一帶一路”與中以創新策略共鳴
五、結語
第六章 以色列農業發展成功之路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一、當前以色列農業發展亮點概述
二、以色列農業發展對中國的啟示及中以農業合作前景
第七章 中國和以色列的水技術合作
一、以色列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和節水理念
二、中以水技術合作
三、中以水技術合作的特色和發展建議
後記
第一章 以色列的創新成功之路
一、創新成功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二、源於國家安全發展需求的強勁創新動力
三、培養主動創新能力的教育方式
四、支援創新的法制體系和政府的“後臺服務器”作用
五、優化創新的人力資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業的合作
六、推動積極活躍的國際創新合作
七、結語:一句精闢的話和諸多令人信服的數字
第二章 以色列“創新國家”崛起的社會文化動力分析
一、“矽溪”現象:以色列“創新國家”的崛起進程
二、以色列主要創新產業集群的發展狀況
三、以色列創新之路的社會文化動力
第二篇 以色列創新的機制、體制研究
第三章 國家創新體系:以色列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一、以色列創新競爭力分析
二、以色列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成
三、以色列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
第四章 以色列的高技術移民政策:演進、內容與效應
一、被動應對:安置蘇聯猶太高技術移民
二、主動謀局:吸引海外以色列人才歸國服務
三、創新發展:高技術移民對以色列經濟社會的積極效應
四、結論:高技術移民的“以色列模式”及啟示
第三篇 中以創新合作
第五章 中以創新合作與“一帶一路”策略共鳴
一、中以創新合作的由來及發展歷程概述
二、從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到“創新全面夥伴關係”
三、中以經濟模式的互補、認同、差異及其啟示
四、“一帶一路”與中以創新策略共鳴
五、結語
第六章 以色列農業發展成功之路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一、當前以色列農業發展亮點概述
二、以色列農業發展對中國的啟示及中以農業合作前景
第七章 中國和以色列的水技術合作
一、以色列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和節水理念
二、中以水技術合作
三、中以水技術合作的特色和發展建議
後記
書摘/試閱
二、從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到“創新全面夥伴關係”
通過前述兩國合作歷程回顧,說明中以創新合作在其原初階段存在一個自下而上、由市場自發的摸索和磨合過程。而隨著中以創新合作的深入,特別是中國政府對創新的高度重視並將之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兩國合作層次也有提升需求。為避免重複性投資,引領雙方高科技企業良性互動,同時,也為了保護雙方創新科技的智能財產權,雙方急需一個官方的、高級別的合作機制以統籌全域。中以創新聯合委員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2014年5月,在以色列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內塔尼亞胡總理簽訂了《關於成立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的備忘錄》:兩國政府擬成立副總理級別的“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①。主要工作包括:協調兩國部門及地方政府間多領域的創新合作;確定合作重大方向及項目;探索新模式;解決合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制訂行動計畫等。②經過7個月的緊張籌備,2015年1月29日,聯委會一次會議在北京如期召開。這也標誌著兩個國家特別是中國首個以“創新合作”為主題的中外合作組織正式成立。會上,雙方表示將繼續加強前沿性、原創性聯合研究,確定了12個優先合作領域。劉延東與以色列外交部長利伯曼共同簽署了《中以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畫(2015-2017)》,對未來三年間的創新合作進行宏觀的規劃、佈局。
2016年3月,聯委會二次會議在耶路撒冷召開,劉延東與內塔尼亞胡共同主持,數十個政府機構部門及兩國一流大學參席。雙方見證簽署有關便利簽證、聯合科研等13項合作協定,並就中以自由貿易區開始談判。劉延東從提升戰略對接的高度、拓展務實合作的廣度、增進交流互鑒的熱度、加大協同攻關的力度等對中以創新合作提出四點倡議。①此倡議也反映了中以創新領域合作在多個維度都已達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進人中以正式建交25周年的2017年,兩國創新合作關係又迎來另一個高潮。3月19日,應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之邀,內塔尼亞胡二次訪華。四位以色列內閣部長和90名商界精英隨行,並參加次日在京舉行的“以色列總理商業創新論壇”。席間,以色列出訪史上陣容最豪華的代表團,與共襄盛會的中方企業家就洽談甚歡。②在為期三天的訪華之旅上,內塔尼亞胡核心活動之一即主持聯委會會議。3月21日,聯委會三次會議在京召開,劉延東對聯委會成立三年以來的中以創新合作做了總結,並緊扣此前一天“以色列國如何調整其戰略以結合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論壇主題,發聲呼籲雙方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拓展合作空間,推進各項共識落地生根。內塔尼亞胡對此給予欣賞與支持。同日會後,中以雙方國家領導人舉行正式會晤,兩國政府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以色列國關於建立創新全面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以下簡稱“中以創新聯合聲明”)③。聲明中,雙方表示要繼續在聯委會機制下開展創新合作,探索新模式以強化民間創新合作,並努力推動中以自貿區談判,加強在雙邊和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合作與溝通等。這也是聯委會對推動中以關係最大的碩果之一。
回望2015-2017年聯委會三次會議議程,誠如內塔尼亞胡所言,聯委會“將以色列‘創業國度’的創新精神同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相結合”,是中以創新合作領域一個“新的重要裡程碑”④。
……
通過前述兩國合作歷程回顧,說明中以創新合作在其原初階段存在一個自下而上、由市場自發的摸索和磨合過程。而隨著中以創新合作的深入,特別是中國政府對創新的高度重視並將之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兩國合作層次也有提升需求。為避免重複性投資,引領雙方高科技企業良性互動,同時,也為了保護雙方創新科技的智能財產權,雙方急需一個官方的、高級別的合作機制以統籌全域。中以創新聯合委員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2014年5月,在以色列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內塔尼亞胡總理簽訂了《關於成立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的備忘錄》:兩國政府擬成立副總理級別的“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①。主要工作包括:協調兩國部門及地方政府間多領域的創新合作;確定合作重大方向及項目;探索新模式;解決合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制訂行動計畫等。②經過7個月的緊張籌備,2015年1月29日,聯委會一次會議在北京如期召開。這也標誌著兩個國家特別是中國首個以“創新合作”為主題的中外合作組織正式成立。會上,雙方表示將繼續加強前沿性、原創性聯合研究,確定了12個優先合作領域。劉延東與以色列外交部長利伯曼共同簽署了《中以創新合作三年行動計畫(2015-2017)》,對未來三年間的創新合作進行宏觀的規劃、佈局。
2016年3月,聯委會二次會議在耶路撒冷召開,劉延東與內塔尼亞胡共同主持,數十個政府機構部門及兩國一流大學參席。雙方見證簽署有關便利簽證、聯合科研等13項合作協定,並就中以自由貿易區開始談判。劉延東從提升戰略對接的高度、拓展務實合作的廣度、增進交流互鑒的熱度、加大協同攻關的力度等對中以創新合作提出四點倡議。①此倡議也反映了中以創新領域合作在多個維度都已達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進人中以正式建交25周年的2017年,兩國創新合作關係又迎來另一個高潮。3月19日,應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之邀,內塔尼亞胡二次訪華。四位以色列內閣部長和90名商界精英隨行,並參加次日在京舉行的“以色列總理商業創新論壇”。席間,以色列出訪史上陣容最豪華的代表團,與共襄盛會的中方企業家就洽談甚歡。②在為期三天的訪華之旅上,內塔尼亞胡核心活動之一即主持聯委會會議。3月21日,聯委會三次會議在京召開,劉延東對聯委會成立三年以來的中以創新合作做了總結,並緊扣此前一天“以色列國如何調整其戰略以結合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論壇主題,發聲呼籲雙方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拓展合作空間,推進各項共識落地生根。內塔尼亞胡對此給予欣賞與支持。同日會後,中以雙方國家領導人舉行正式會晤,兩國政府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以色列國關於建立創新全面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以下簡稱“中以創新聯合聲明”)③。聲明中,雙方表示要繼續在聯委會機制下開展創新合作,探索新模式以強化民間創新合作,並努力推動中以自貿區談判,加強在雙邊和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合作與溝通等。這也是聯委會對推動中以關係最大的碩果之一。
回望2015-2017年聯委會三次會議議程,誠如內塔尼亞胡所言,聯委會“將以色列‘創業國度’的創新精神同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相結合”,是中以創新合作領域一個“新的重要裡程碑”④。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