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中國疆域沿革史(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疆域沿革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鮮明原創精神並富于學術建樹的經典著作,諸多開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館首次問世。這些學術經典的出版,使本館得以**現代學術發展,激動社會思想潮流,參與民族新文化的構筑,也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榮光。 1949年以后,本館雖以迻譯世界學術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側重,但原創學術著作的出版從未止步。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叢書立足于精選、精編、精校,冀望無論多少年,皆能傲立于書架,更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昭示中華學術與世界學術于思想性和獨創性上皆可等量齊觀,為中國乃至東方學術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應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于文化積累,也便于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諸位學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兩個甲子后的今天,商務印書館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傳承前輩的出版精神,迎接時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們責無旁貸。

名人/編輯推薦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滯
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
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自晚請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於文化積累,也便於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各位學界同仁致以感謝和敬意。

目次

重排本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中國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績

第三章 夏民族之歷史傳說及其活動范圍
第一節 大禹治水分州之傳說
第二節 從夷夏交爭與少康中興等傳說中
觀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第三節 晚夏之疆域范圍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來源及其活動區域
第一節 殷商民族起于東方說
第二節 殷商之建都與遷都
第三節 殷代之勢力范圍與其征伐所及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范圍及東周王畿之區域
第一節 周民族起于西方及其東侵
第二節 周滅殷后之東方封國
第三節 周室之東遷及東周王畿之疆域

第六章 春秋列國疆域概述
第一節 春秋時期華夏之疆域
第二節 春秋時夷蠻戎狄之分布
第三節 春秋時代諸侯之互相吞並及夷狄之同化

第七章 戰國疆域變遷概述
第一節 戰國之形勢
第二節 戰國時華夏疆域之擴張及民族之同化
第三節 郡縣之起源

第八章 先秦人士之區劃地域觀念
第一節 九州說及大九州說
第二節 十二州說
第三節 畿服說

第九章 贏秦統一后之疆域
第一節 六國之滅亡及秦之統
第二節 秦郡考略
第三節 長城

第十章 西漢疆域概述
第一節 漢初之封建制度
第二節 西漢之郡國區劃及其制度
第三節 西漢地方行政制度
第四節 西漢對外疆土之擴張

第十一章 新莽改制后之疆域

第十二章 東漢復興后之疆域
第一節 東漢初年郡國之省並
第二節 兩漢地理制度之比較與其疆域之消長
第三節 漢末九州制之復興

第十三章 三國鼎峙中之疆域
第一節 曹魏之疆域

……

第十四章 西晉統一后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第十五章 東晉南北朝疆域概述
第十六章 隋代疆域概述
第十七章 唐代疆域概述
第十八章 五代割據時期疆域概述
第十九章 宋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章 遼國疆域概述
第二十一章 金源疆域概述
第二十二章 元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三章 明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四章 清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五章 鴉片戰后疆土之喪失
第二十六章 民國成立后疆域區劃及制度之改革
顧頡剛先生學術年表
史念海先生學術年表

書摘/試閱

《中國疆域沿革史(120年紀念版)》: 清代樸學最為發達,疆域沿革之研究亦因以遠超前人之范圍。清人之治疆域沿革者,多偏重于整理故籍,而于校補各史地理志,用力尤勤。自班固著《漢書·地理志》后,司馬彪承其余緒,撰《續漢書·郡國志》,及陳壽著《三國志》,遂闕此不作;而唐人所修《晉書·地理志》又多訛誤疏漏,其余諸史或闕或陋,正待后人之修補,故清儒之治古地理者,多側重于此。其所補之志,如:劉文淇之《楚漢諸侯疆域志》,謝鐘英之《三國疆域表》,吳增僅之《三國郡縣表》(楊守敬《補正》),洪亮吉之《補三國疆域志》、《東晉疆域志》、《十六國疆域志》,洪漪孫之《補梁疆域志》,汪士鐸之《南北史補志》,徐文范之《東晉南北朝輿地表》等。其所校注者,如:全祖望之《漢書地理志稽疑》,錢坫之《新斟注地理志》(徐松《集釋》),汪遠孫之《漢書地理志校本》,王紹蘭之《漢書地理志校注》,吳卓信之《漢書地理志補注》,楊守敬之《漢書地理志補校》,畢沅之《晉書地理志新補正》,方愷之《新校晉書地理志》,成孺之《宋書州郡志校勘記》,溫日鑒之《魏書地形志校錄》,張穆之《延昌地形志》,楊守敬之《隋書地理志考證》,練恕之《五代史地理考》,李慎儒之《遼史地理志考》等。凡此皆就《史》,《漢》以后諸史為之校補注釋,若先秦之時則研究者亦不乏人,若閻若璩之《四書釋地》、胡渭之《禹貢錐指》、蔣廷錫之《尚書地理今釋》、孫馮翼之《禹貢地理古注考》、焦循之《毛詩地理釋》、朱右曾之《詩地理征》、高士奇之《春秋地名考略》、江永之《春秋地理考實》、沈欽韓之《左傳地名補注》、張琦之《戰國策釋地》、程恩澤之《國策地名考》等皆論上古時之地理者。至若各家文集札記,亦往往有論地之作,然零篇短札難于備舉矣。 《山》、《水》二經自郭璞、酈亭之后,雖時見重于世人,然專董其業者尚不多見。入清以后,治之者甚多,而《水經》尤為人所注意。清儒之治《山經》者,以吳任臣為最早,其所著書日《山海經廣注》,畢沅繼之有《山海經新校注》,郝懿行之《山海經箋疏》最后成,而其書亦最優。清初之治《水經》者甚多,據趙一清《注釋》征引之本,則有錢曾、黃宗羲、孫潛、顧炎武、顧祖禹、閻若璩、黃儀、劉獻廷、胡渭、姜宸英、何焯、沈口、沈炳巽、董熄、項、杭世駿、齊召南、全祖望諸家,而全祖望、趙一清、戴震三家校本尤著。他若孔繼涵之《水經釋地》,趙匡學之《水經注釋地》,陳澧之《水經注西南諸水考》,沈欽韓之《水經注疏證》,汪士鐸之《水經注提綱》、《水經注釋水》(沈、汪二家之書未刊),皆精研博證,厥功至偉。清末,王先謙更集諸家之說為《合校本水經注》,學者便之。楊守敬進而撰《水經注疏》,惜未竟全功,然就已刊之《水經注疏要刪》觀之,則包羅諸家,集大成之作也。清儒為《水經注》作圖,始自黃儀,儀于每水各寫一圖,汪士鐸繼之因著《水經注圖》,清末,楊守敬別著新圖,較舊作精詳矣。清儒治水道沿革,《水經》而外,多本《漢·志》,因班氏《志》文間注水流,故學者多從而考核之,陳澧之《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及洪頤軒之《漢志水道疏證》其最著者。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