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未來(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
ISBN13:9787221145758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德日進
出版日:2018/08/01
裝訂/頁數:平裝/329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二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的未來的問題在德日進的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基本興趣不在於藝術的未來、科學的未來、西方文明的未來,他的視覺是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的視覺,也就是說,他致力於認識世界的結構和演化,不僅細致地分析種種zui隱秘的自然現象,而且還以完全連貫的、可理解的方式探究這些現象之間的聯系。
本書收集了他探討人的未來問題的主要論文。這些論文構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整體,包含豐富、深刻的創見,使人讀來覺得其作者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未來學創始人。
作者簡介
德日進(1881 ~ 1955), 法國著名哲學家、地質學家和古脊椎動物學家、天主教耶穌會神父。曾在中國從事國際考古與地質研究的工作,時間長達 20 年之久,為中國早期考古學和地質學的建立做出了許多貢獻,是“北京猿人”考古發掘研究者之一。如今,他還被認為是預言了“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先知。
名人/編輯推薦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作為一面鏡子,一扇窗戶,系統地考察和介紹了西方以人為中心的研究學術成果。
“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作為現當代西方著名學者對人的微觀研究之集萃,主要從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行為學、倫理學、宗教學等不同領域和不同視角對人的本質、人格、本能、意識、行為、情感、價值、需要、信仰等進行全面深刻地分析,力圖揭示現代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精神狀態、地位和關係,以及未來的演變
德日進的哲學思想基於他的科學素養,他對於未來的敏銳嗅覺能給予身處全球化時代的我們別樣的啟示。
“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作為現當代西方著名學者對人的微觀研究之集萃,主要從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行為學、倫理學、宗教學等不同領域和不同視角對人的本質、人格、本能、意識、行為、情感、價值、需要、信仰等進行全面深刻地分析,力圖揭示現代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精神狀態、地位和關係,以及未來的演變
德日進的哲學思想基於他的科學素養,他對於未來的敏銳嗅覺能給予身處全球化時代的我們別樣的啟示。
序
主編前言
現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體性研究。這種以人為中心的研究,意在尋求人類和人類文化所依據的先在的根,由此而重識、重鑄人與世界人與社會的關係。對人的研究一般是從兩個方面入手的:一是對人的宏觀研究,即著眼於整個人類社會及其各個側面,如文化、政治、宗教、經濟、歷史等的研究;一是對人的微觀研究,即立足於人的主體性,致力於探求人的深奧莫測的精神世界和千變萬化的行為表現。
本譯叢的編委和譯者,多年來潛心於精神世界的探索,思考存在的終極目的,探究種種關於人的斯芬克斯之秘,如:善的本源、正義的標準、生存的意義、人的本質與命運,甚至人是誰。就此而言,我們深感有必要系統的考察和介紹世界另一端那些在進行同樣探索的人的學術成果,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作為一面鏡子,一扇窗戶,正體現了這樣一種見微知著的努力。
“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作為現當代西方著名學者對人的微觀研究之集萃,主要從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行為學、倫理學、宗教學等不同領域和不同視角對人的本質、人格、本能、意識、行為、情感、價值、需要、信仰等進行全面深刻地分析,力圖揭示現代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精神狀態、地位和關係,以及未來的演變。
除了上述明確的主旨外,本譯叢還具有以下特點:
(1)權威性,即所選著作全是有影響的經典名著;
(2)完整性,盡可能囊括了所有對人進行研究的重要學科與學派;所選著作多是西方現當代的研究成果,能反映西方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動向與主流;
(3)廣泛性,內容廣泛涉及人與社會的各個方面,從生死、愛恨到婚姻、家庭,從個體自由、價值選擇到社會文化,從意識、無意識到精神衝突,等等;
(4)普及性,所選著作均出自名家權威之手,語言暢達,敘述生動,篇幅適中,能引起廣泛的興趣。事實上,這套譯叢中絕大部分在西方曾一版再版,並被譯成多種文字而聞名於世。
《“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自1987年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版以來,迄今已出版四十多種,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學界的好評,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其中有多種以中文繁體字版形式在中國臺灣地區出版發行。
全體編委及譯者多年來的艱辛換得讀者和學界同仁的首肯,這也是無盡困惑中最大的欣慰和價值。
陳維政於四川大學
2013年1月27日
現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體性研究。這種以人為中心的研究,意在尋求人類和人類文化所依據的先在的根,由此而重識、重鑄人與世界人與社會的關係。對人的研究一般是從兩個方面入手的:一是對人的宏觀研究,即著眼於整個人類社會及其各個側面,如文化、政治、宗教、經濟、歷史等的研究;一是對人的微觀研究,即立足於人的主體性,致力於探求人的深奧莫測的精神世界和千變萬化的行為表現。
本譯叢的編委和譯者,多年來潛心於精神世界的探索,思考存在的終極目的,探究種種關於人的斯芬克斯之秘,如:善的本源、正義的標準、生存的意義、人的本質與命運,甚至人是誰。就此而言,我們深感有必要系統的考察和介紹世界另一端那些在進行同樣探索的人的學術成果,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作為一面鏡子,一扇窗戶,正體現了這樣一種見微知著的努力。
“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作為現當代西方著名學者對人的微觀研究之集萃,主要從哲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行為學、倫理學、宗教學等不同領域和不同視角對人的本質、人格、本能、意識、行為、情感、價值、需要、信仰等進行全面深刻地分析,力圖揭示現代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精神狀態、地位和關係,以及未來的演變。
除了上述明確的主旨外,本譯叢還具有以下特點:
(1)權威性,即所選著作全是有影響的經典名著;
(2)完整性,盡可能囊括了所有對人進行研究的重要學科與學派;所選著作多是西方現當代的研究成果,能反映西方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動向與主流;
(3)廣泛性,內容廣泛涉及人與社會的各個方面,從生死、愛恨到婚姻、家庭,從個體自由、價值選擇到社會文化,從意識、無意識到精神衝突,等等;
(4)普及性,所選著作均出自名家權威之手,語言暢達,敘述生動,篇幅適中,能引起廣泛的興趣。事實上,這套譯叢中絕大部分在西方曾一版再版,並被譯成多種文字而聞名於世。
《“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自1987年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版以來,迄今已出版四十多種,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學界的好評,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其中有多種以中文繁體字版形式在中國臺灣地區出版發行。
全體編委及譯者多年來的艱辛換得讀者和學界同仁的首肯,這也是無盡困惑中最大的欣慰和價值。
陳維政於四川大學
2013年1月27日
目次
第 一 章 人類進步手記
第 二 章 社會傳承與進步
第 三 章 大抉擇
第 四 章 關於人類進步的思考
第 五 章 新精神
第 六 章 生命與行星
第 七 章 大事乍現:人類全球化
第 八 章 關於原子彈引起的精神反響的幾點思考
第 九 章 和平的信念
第 十 章 “心智層”的形成
第十一章 對人類的信念
第十二章 關於人權的幾點思考第
第十三章 人類進化的再躍及其結果
第十四章 騷動還是新生?
第十五章 未來的趨勢和條件
第十六章 民主理念的本質
第十七章 生物進化是否在人類身上發生?
第十八章 問題的核心
第十九章 論我們前面“超人性”的可能存在
第二十章 人類達成普世共識的構想與希望
第二十一章 從前人性到超人性: 地球生存的諸階段
第二十二章 人類的末日
● 編者注
● 後記
● 譯名對照
第 二 章 社會傳承與進步
第 三 章 大抉擇
第 四 章 關於人類進步的思考
第 五 章 新精神
第 六 章 生命與行星
第 七 章 大事乍現:人類全球化
第 八 章 關於原子彈引起的精神反響的幾點思考
第 九 章 和平的信念
第 十 章 “心智層”的形成
第十一章 對人類的信念
第十二章 關於人權的幾點思考第
第十三章 人類進化的再躍及其結果
第十四章 騷動還是新生?
第十五章 未來的趨勢和條件
第十六章 民主理念的本質
第十七章 生物進化是否在人類身上發生?
第十八章 問題的核心
第十九章 論我們前面“超人性”的可能存在
第二十章 人類達成普世共識的構想與希望
第二十一章 從前人性到超人性: 地球生存的諸階段
第二十二章 人類的末日
● 編者注
● 後記
● 譯名對照
書摘/試閱
從體格上看,生命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其“累加性”。在繁衍的過程中,生命不停地把自身獲得的東西陸續添加到自己身上,就像長期日積月累的記憶一樣。每個生命都把自己承接過來的生命傳給後繼者。這種傳承不僅具有分化性,而且具有側重性,即沿著生命突生所在的傳承路線朝著特定方向演進。所有傳承路線不論性質如何,似乎都不同程度地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朝著自發性和意識程度更高的大方向分別演化出長短不同的分支。有些東西自始至終貫穿長長的生物傳承鏈,有些東西得到了增強。這是一個重要事實,或者說是重大法則,其發現在短短的兩個世紀內使我們的世界觀煥然一新。生物的這種定向累加性特征在什麼階段通過什麼機制表現出來?
這個現象的基本部分在繁殖的時刻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生命進程的實體與基本特征,必然包含在父母發出的受精細胞裡,並通過受精細胞傳遞給子女。生物進化基本上只能是生殖傳播的結果。這就是生命科學越來越把精力集中在細胞遺傳研究上的原因。然而,問題在這裡出現了。我們說過,在足夠長的時期內觀察,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條動物傳承路線都朝著特定方向自行修改(肢體或牙齒的形狀、腦的相對發展,等等),以至於在被觀察的那段時期內,我們可以發現,當傳承鏈從一個元素演化到另一個元素時,某些新特征出現了。在這個過程中,無疑有某種東西添加了進來;可是分別看來,傳承鏈的各個元素可以說並沒有主動對這一增加起過什麼作用。父母習得的特征通過生殖傳遞給後代,這個問題在演化說的早期得到毫無爭議的接受,但在後來就一直是遺傳學裡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
這種遺傳並未以任何無可辯駁的方式得到證實,以至於許多生物學家開始斷然否定這種遺傳存在。於是,一切就發生得好像同一個生物遺傳鏈的各個連續環節被動地傳遞著在它們身上演化的胚原基,它們的活動對胚原基沒有任何改變。身體(“體質”)就在這個被難以理解地賦予了自身活力的“種質”基礎上生長出來,前者取決於後者,但不能改變後者。這是個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假設,其嚴重缺陷在於剝奪了個體在種族或其所屬特定分支發展中的任何責任。為了切實地觀察生命的累加機制,我建議大家看看遺傳學的理論家們似乎忽視了的一個方面。我們還不清楚在極其微小的細胞內部有什麼東西正在神秘地發生。因此,讓我們轉向一個我們力所能及、因而可以清楚地看到的現象,即在教育領域裡發生的事情。
教育就是以示範的方式傳播、以模仿的方式復制先進的東西和行為。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奇怪地傾向於最大限度地壓低這個功能在生命發展中的意義和重要性。首先,教育是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在我們看來,教育顯然毫不起眼,差不多就像家常便飯……為什麼要在教育中探索奧秘?其次,教育看起來僅僅與人類狀況相關……怎麼能試圖賦予教育普遍的生物性價值?最後,教育是一種非常表面、非常脆弱的建構;教育就像在我們的生命上塗上一層偶然的光澤;教育的維持與傳播需要視乎不穩定而多變的環境而定……我們怎麼能企圖把教育跟賦予生命的發展以不可避免的進程的基本決定因素相提並論?
這些被模糊地感覺到和接受的不同理由或表象,無疑轉移了我們對“教育現象”的注意力,而且,受其綜合影響,我們很容易就把教育打入不值得博物學家和物理學家重視的“附加現象”之列。然而,這些理由之中沒有一個不能被修改成或轉用來為完全相反的論點辯護。教育是再也平凡不過的東西……可是有什麼東西比三維空間、自由落體、光的傳播、植物生長更平凡?難道科學的基本進步不正是在於在我們的經驗之中發現最普通、最常見的東西的結構價值和有機價值?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現象……沒錯,如果這指的是情理教育的話!然而,觀察一下動物界,以更加清醒的頭腦看待出生和變化的觀念,難道還不足以使我們看到,在本例就像在任何其他類似的實例中一樣,“人類”只有包含所有動物共有的一個特征(相當於不同程度的心智)才成為可能?這個特征我們可以大致覺察得出來,並綿延消失在我們身後的過去之中。狗、貓、鳥以千百種不同的行為訓練其幼小的後代捕獲、飛翔和筑巢。猴子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行為方式不是經驗、發現積累和傳播的結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解釋海貍或昆蟲的奇特習性?這樣的現象雖然只有在有關動物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發性,尤其是當它群居的時候才足以為我們所見。可是,我們還需要什麼別的證據才能相信,至少從潛在的角度看,教育是個普遍的生物功能,在整個動物界具有相同的外延?
也許我們會不禁地說,教育是一種外部機制,是附帶地添加到生命的傳承中去的……然而,柏格森不是曾經提醒大家,憑常識在胚胎發生過程中的“有機”決定區與“自發”區之間劃分的界線多麼隨意?當雛雞啄破蛋殼出來的時候,引導雞嘴這樣做的是“種質”還是“體質”?①在“個體發生”的實例中得到充分證實的潛在問題,在繁殖活動本身之中再度出現,而且同樣令人尷尬。母獸從什麼時候起不再養育幼崽?在產出幼崽開始哺乳的時候,還是在斷奶以後教會它捕食的時候?的確,雖然這個過程先後在兩個不同層面發生(在母獸的純粹有機運作的層面,以及母獸的意識活動應用到另一個意識中的層面),然而這卻是傳承鏈的一個環節向外延續到另一個環節的同一個過程:從這個環節傳遞到那個環節;而且這個環節很可能有能力對那個環節起作用。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生物學家們拒絕承認習得特征的生殖傳播。可是,他們有沒有好好思考過無數昆蟲的情形?——那些昆蟲死的時候對其成年後代一無所知,然而還是把自己的習性傳給它們從未看到過的後裔。看來我們得作個假設。即使昆蟲的父母因為季節、命運或形態變異的不同發配而認識並養育了其幼小的後代,但如果那些習性是有朝一日通過自發摸索獲得的,那麼,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教育的結果最終進入了胚原基之中,並在胚原基中形成了諸如大小、顏色等特定物理特征,以及這個物種或品種的其他遺傳決定因素。
……
這個現象的基本部分在繁殖的時刻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生命進程的實體與基本特征,必然包含在父母發出的受精細胞裡,並通過受精細胞傳遞給子女。生物進化基本上只能是生殖傳播的結果。這就是生命科學越來越把精力集中在細胞遺傳研究上的原因。然而,問題在這裡出現了。我們說過,在足夠長的時期內觀察,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條動物傳承路線都朝著特定方向自行修改(肢體或牙齒的形狀、腦的相對發展,等等),以至於在被觀察的那段時期內,我們可以發現,當傳承鏈從一個元素演化到另一個元素時,某些新特征出現了。在這個過程中,無疑有某種東西添加了進來;可是分別看來,傳承鏈的各個元素可以說並沒有主動對這一增加起過什麼作用。父母習得的特征通過生殖傳遞給後代,這個問題在演化說的早期得到毫無爭議的接受,但在後來就一直是遺傳學裡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
這種遺傳並未以任何無可辯駁的方式得到證實,以至於許多生物學家開始斷然否定這種遺傳存在。於是,一切就發生得好像同一個生物遺傳鏈的各個連續環節被動地傳遞著在它們身上演化的胚原基,它們的活動對胚原基沒有任何改變。身體(“體質”)就在這個被難以理解地賦予了自身活力的“種質”基礎上生長出來,前者取決於後者,但不能改變後者。這是個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假設,其嚴重缺陷在於剝奪了個體在種族或其所屬特定分支發展中的任何責任。為了切實地觀察生命的累加機制,我建議大家看看遺傳學的理論家們似乎忽視了的一個方面。我們還不清楚在極其微小的細胞內部有什麼東西正在神秘地發生。因此,讓我們轉向一個我們力所能及、因而可以清楚地看到的現象,即在教育領域裡發生的事情。
教育就是以示範的方式傳播、以模仿的方式復制先進的東西和行為。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奇怪地傾向於最大限度地壓低這個功能在生命發展中的意義和重要性。首先,教育是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在我們看來,教育顯然毫不起眼,差不多就像家常便飯……為什麼要在教育中探索奧秘?其次,教育看起來僅僅與人類狀況相關……怎麼能試圖賦予教育普遍的生物性價值?最後,教育是一種非常表面、非常脆弱的建構;教育就像在我們的生命上塗上一層偶然的光澤;教育的維持與傳播需要視乎不穩定而多變的環境而定……我們怎麼能企圖把教育跟賦予生命的發展以不可避免的進程的基本決定因素相提並論?
這些被模糊地感覺到和接受的不同理由或表象,無疑轉移了我們對“教育現象”的注意力,而且,受其綜合影響,我們很容易就把教育打入不值得博物學家和物理學家重視的“附加現象”之列。然而,這些理由之中沒有一個不能被修改成或轉用來為完全相反的論點辯護。教育是再也平凡不過的東西……可是有什麼東西比三維空間、自由落體、光的傳播、植物生長更平凡?難道科學的基本進步不正是在於在我們的經驗之中發現最普通、最常見的東西的結構價值和有機價值?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現象……沒錯,如果這指的是情理教育的話!然而,觀察一下動物界,以更加清醒的頭腦看待出生和變化的觀念,難道還不足以使我們看到,在本例就像在任何其他類似的實例中一樣,“人類”只有包含所有動物共有的一個特征(相當於不同程度的心智)才成為可能?這個特征我們可以大致覺察得出來,並綿延消失在我們身後的過去之中。狗、貓、鳥以千百種不同的行為訓練其幼小的後代捕獲、飛翔和筑巢。猴子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行為方式不是經驗、發現積累和傳播的結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解釋海貍或昆蟲的奇特習性?這樣的現象雖然只有在有關動物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發性,尤其是當它群居的時候才足以為我們所見。可是,我們還需要什麼別的證據才能相信,至少從潛在的角度看,教育是個普遍的生物功能,在整個動物界具有相同的外延?
也許我們會不禁地說,教育是一種外部機制,是附帶地添加到生命的傳承中去的……然而,柏格森不是曾經提醒大家,憑常識在胚胎發生過程中的“有機”決定區與“自發”區之間劃分的界線多麼隨意?當雛雞啄破蛋殼出來的時候,引導雞嘴這樣做的是“種質”還是“體質”?①在“個體發生”的實例中得到充分證實的潛在問題,在繁殖活動本身之中再度出現,而且同樣令人尷尬。母獸從什麼時候起不再養育幼崽?在產出幼崽開始哺乳的時候,還是在斷奶以後教會它捕食的時候?的確,雖然這個過程先後在兩個不同層面發生(在母獸的純粹有機運作的層面,以及母獸的意識活動應用到另一個意識中的層面),然而這卻是傳承鏈的一個環節向外延續到另一個環節的同一個過程:從這個環節傳遞到那個環節;而且這個環節很可能有能力對那個環節起作用。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生物學家們拒絕承認習得特征的生殖傳播。可是,他們有沒有好好思考過無數昆蟲的情形?——那些昆蟲死的時候對其成年後代一無所知,然而還是把自己的習性傳給它們從未看到過的後裔。看來我們得作個假設。即使昆蟲的父母因為季節、命運或形態變異的不同發配而認識並養育了其幼小的後代,但如果那些習性是有朝一日通過自發摸索獲得的,那麼,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教育的結果最終進入了胚原基之中,並在胚原基中形成了諸如大小、顏色等特定物理特征,以及這個物種或品種的其他遺傳決定因素。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