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滿額折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積攢生命的光:賈志敏教育口述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從賈志敏老師自身受教育、走上教育崗位的經歷開始談起,講述了作者當教師、校長期間親身經歷的大量故事和情節,從中可窺見中國教育在不同歷史階段的鮮明特徵。
本書涉及時代、教育、教學、文化、退休生活等重要內容,可為教師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探索教育提供有益的鏡鑒。
本書語言典雅、自然,內容真實、豐富,堪稱中小學個人教育口述史的典範。

作者簡介

賈志敏,上海市人。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逾60年。1992年電視系列教學片《賈老師教作文》在中央及各地方電視臺播出以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1994年被評為特級教師,1999年獲浦東開發建設特殊貢獻獎,2000年被授予“浦東名師”光榮稱號。

朱煜,中學高級教師,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名師巡講團特邀講師。曾獲全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特等獎。出版專著《閱讀,讓教育變好》《講臺上下的啟蒙》《教書記》《趙清遙的作文故事》,主編出版《迷人的閱讀》《語文新參考》(古詩文卷),編寫出版《古詩全腦學習法》《小學生朱自清讀本》等。

名人/編輯推薦

•賈志敏老師從事小學教育工作已逾60年,本書記錄了他受教育和當教師、校長期間親歷的故事,從這些豐富、真實的故事中讀者可以窺見中國教育發展不同階段的特徵。
•本書涉及時代、教育、教學、文化、退休生活等重要內容,文字典雅、自然,內容真實、豐富,可為教師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探索教育提供有益的鏡鑒。
•本書濃縮了賈老師求學和走上工作崗位親歷的故事和情節,據此仿佛回到了那些年代,我們和賈老師一起觸摸著教育的時代變遷,更深切體會到一位熱愛教育、終身從教的老先生的高貴品格。

自序

賈老師與我

我第一次見到賈志敏老師,是在 1990 年。那時我在上海市浦明師範學校念書。賈老師在浦明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教書。那次,學校請賈老師來為我們這些未來的小學教師作講座。依稀記得,講座內容是關於教師職業操守的。
1992 年 3 月的某天,課間,我走過教師辦公室門口,年級主任一下子叫住了我。我隨他走進辦公室,賈老師正在裡面與人說話。見到我,他笑眯眯地問:“你就是朱煜?”我點頭稱是。“你願意到附小工作嗎?從這個月開始……”
原來,那時賈老師剛擔任浦明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校長,因為學校缺少師資,就想從師範學校裡找一個馬上能上崗的應屆生去小學代課。師範學校的校長向賈老師推薦了我。我也想早些教書,於是就提前半年從學校畢業,開始工作。可以說,是賈老師領著我走上小學教師崗位的。
到小學後,我先教美術,一周之後,因為人事變動改教四年級數學,兼任大隊輔導員。一個學期後,我向賈老師提出想教語文。賈老師問我原因,我說,就是喜歡語文。沒有想到,賈老師立刻同意了。新學期開學,我接了一個四年級的班。當時學校副校長的孩子轉學到附小,賈老師說,就放在朱煜班裡。
那段時間,賈老師正在準備拍攝電視系列片《賈老師教作文》。不多久,就開播了。每次我都準時收看,而且買了空白錄像帶,一集一集地錄製下來,準備以後回看。那時,很多有小學生的家庭也是這麼做的。甚至第二天早上的公交車上,上班族們都會談論昨天賈老師在電視裡說了什麼,小朋友學得如何。在電視裡教小學生寫作文,賈老師是第一人。除了看電視,我還能經常在學校裡聽賈老師上作文課。有些作文課,賈老師設計得很簡單―先念一篇範文,組織學生討論一下,然後再念一遍,請學生根據記憶寫下來。交流作業時,請學生互相說說優點和不足。當初不懂這樣上的奧妙,後來慢慢明白了:作文是一種能力,能力的獲得需要訓練。語言訓練就從聽、說、讀、寫四個角度展開。在課堂上,將學生的基本能力訓練到位, 他們就能在課外更好地讀書、作文。就這樣,從聽作文課、上作文課,再到讀作文教學理論,我的語文教學生涯從作文教學起步。在區裡上的第一節公開課也是作文課。
記得剛工作不久,我就得到一個上公開課的機會,要上《蛇與莊稼》。這是一篇講述事物之間關聯的科普文。同事們幫我備課,賈老師也來了,見我們討論熱烈,便出了個主意:上課鈴響,先不要進教室。15 秒鐘後,手捂肚子慢慢走進去。然後告訴學生,不小心吃了不乾淨的食物,鬧肚子了,上課遲到了。以此告訴學生,不乾淨的食物與遲到看似無關,現在卻產生了關聯。大家都說好,可我連連搖頭說這個賈老師能做好,我絕對做不來。看上去只是營造一個小情境,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是很難的,得靠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於年輕教師來說,稍不注意, 就弄巧成拙。
賈老師的課總是充滿新意。雖然那時還不敢貿然照搬,但我總是儘量多地學習“吸收”,不斷“咀嚼”,思考哪些經驗符合自己的特點,然後借鑒過來。
賈老師常說,自己也不是天生就會上課,而是通過一次一次的實踐、學習、反思,慢慢悟出教學之道。所以賈老師的課堂教學是在不斷變化和完善的。我與賈老師共事十年,他教學生涯中最經典的一些課例,我都有幸第一時間看到聽到,有些課聽完之後還聆聽過賈老師與專家們的討論,有些課還聽過不同的版本,琢磨過修改的過程。直到現在,我依然記得賈老師與一年級的孩子手拉手念兒歌
《兩個名字》的情景。他坐在小椅子上,讓學生蒙住他的眼睛,與學生一起背課文做遊戲。那時,賈老師已經年逾50。這個年紀的男老師通常是不會去低年級上課的。但賈老師別出心裁,像一位慈祥的爺爺在課堂上與孩子們對話、聊天,發展他們的思維和語言。一篇《鎮定的女主人》,賈老師上得簡簡單單,幾次巧妙的句式練習,就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鍛煉了語言能力。用“震撼”形容當時聽課的感受,一點兒不為過。因為從未聽過這樣的閱讀課。走出教室,回想課堂教學過程,能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成長。後來我將賈老師的閱讀教學特色歸納為:以讀代講,以讀引說,以讀促思。並且在自己的教學中學習著,實踐著。
賈老師不僅是上語文課有新意,做校長也常有“意外之舉”。那時,他每天在早操時為全校師生作簡短的演講。演講的素材就是學校裡發生的各種鮮活的事例。誇獎一個孩子的進步,介紹一個孩子的特長,讓孩子們為學校裡的後勤人員獻花等等。每次演講從不空泛地講大道理,都落實到具體的人,讓學生感受到人性的光輝。賈老師讓我把演講內容記錄下來,我梳理一番後,還寫出了一篇論文
《每天一分鐘的力量》。那是我發表的第一篇專業文章。
1996 年,浦東新區教育局將我指定給賈老師做徒弟, 還簽了帶教協議。賈老師經常上公開課,我去聽,聽完了就談感想。
我從來沒有跟著賈老師翻來覆去打磨一節課,更沒有在教學環節上糾纏,賈老師總是讓我從整體感受他的課堂。這樣我就不會機械地模仿賈老師的課堂教學手法,而是著力於領悟教學方法背後的教育教學思想。掌握了思想,設計、實施教學環節才能真正落實到位。
我業餘時喜歡動筆寫寫小文章,不光自己寫,還在班級裡組建了文學社,帶著學生一起寫。後來又在學校辦了文學社。孩子們寫出習作,沒處發表,我就自己做一張手抄文學小報。一個月一期,選稿、排版、謄抄、配插圖全都自己來。賈老師見到報紙,很高興,說既然你喜歡辦報,索性辦一張校報吧。賈老師從抽屜裡拿出一張報社排版用的大紙,紙上有密密麻麻的綠色小方格,然後他用鉛筆在紙上畫出不同版樣,告訴我如何計算字數,如何畫版更合理好看。畫完後,他又取出一大疊那樣的紙,說:
“這些都給你,以後一個月一期,慢慢用。”賈老師還給我出主意,請一個練習書法的學生書寫報頭。就這樣,報紙辦起來了,是浦東第一張小學校報。
賈老師教我最多的是修改文章。當時我擔任學校辦公室主任,對外的很多公文都由我先寫出初稿,再請賈老師修改潤色。賈老師總是用紅色圓珠筆圈畫刪改,改完,還會一一告訴我為什麼這樣改。編報紙,寫文章,看似與語文教學關係不大,實際上卻是提升語文教師基本素養的重要途徑。我的教書生涯一直與寫書編書聯結在一起,都是源於那時的歷練。
賈老師經常提醒我,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乍一聽,覺得這話沒道理。公辦教師拿著國家工資,學生怎麼會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呢?可仔細想想,這句話背後有重要的學生觀―教師走進教室就應該為學生服務,他們如何能學會,教師就如何教。這句話讓我終生受益。
賈老師是傳我“吃飯家什”的人。因為他,我學會了上語文課,懂得了什麼是為學生服務的語文課,這使我在新方法新口號滿天飛的當下,不至於迷失。
2017 年 5 月,我獲得 2016―2017 年度全國小語“十大青年名師”稱號,頒獎典禮在廈門舉行,我與賈老師一同前往。我去領獎,他去頒獎。我上第一節展示課,他上最後一節展示課。那時,賈老師剛做完一個療程的腿部放療。我和賈老師的家人都勸他不要去了。賈老師不肯,說答應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到了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櫃檯就在 30 米開外的地方,賈老師拄著手杖走不動了。
正好一輛武警巡邏車從身邊走過,賈老師急忙招呼對方停車,說:“我是個病人,不良于行,能否載一段?”武警將賈老師送到櫃檯前,服務員送來一把椅子,請賈老師坐下。賈老師一邊落座,一邊痛得驚叫。我還是第一次聽到賈老師這樣大叫,不禁嚇了一跳。辦完手續,我扶著賈老師起身,他又是一聲痛苦的驚叫。我這才真正意識到這次出行任務艱巨―一定要陪賈老師平安回家。
在飛機上坐定,賈老師從包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紙上寫了不少名字。他告訴我,他是上海航空公司的質量督查員,每次乘上航的飛機,都會記下乘務長的名字。多年下來,就認識了很多乘務長。其實,何止乘務長,很多空姐也都認識賈老師。見到我手裡提著《賈老師教作文》的光盤,一位空姐笑著說,勾起了童年的回憶。
“您是怎麼當上上航的質量督查員的呢?”我好奇地問。賈老師笑著說:“有一次乘上航的飛機,飛行中出了故障,乘客們受驚不小,還好後來平穩降落。一些乘客要求航空公司賠償。爭執不下時,我勸那些乘客,能平安落地已經是大幸。航空公司也盡力了,互相理解吧。大家聽了我的勸,就散了。事後,航空公司專程登門致謝,聘我做了質量督查員。”
“原來如此。”我接著問,“飛機遇到危險時,怕不怕?”
“害怕總是有的。但怕有什麼用呢?”賈老師笑起來。飛機起飛,每次空姐來服務,賈老師總是欠身說謝謝。飛機降落,他在質檢卡上認認真真地寫了一大段話, 對機組人員的服務表示感謝,微笑著跟空姐道別。
扶著賈老師下飛機,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有一次學校裡舉行活動,賈老師讓我查看嘉賓是否到齊。我站在嘉賓席前,伸出手指點人數。正好被賈老師看到了,他急忙走到我身邊,小聲說:“不要用手指……”我一下子反應過來,臉漲得通紅。賈老師說,學作文就是學做人。我從賈老師身上學到教育教學方法,更學到如何做人。
到了廈門,我覺得賈老師的狀態不太好,於是就悄悄地跟活動主辦方打招呼,請他們作好賈老師無法上課的準備。沒有想到,活動最後一天,賈老師還是拄著手杖上臺了。站在臺上,他竟把手杖放在一邊,開始上課。他拿著話筒,在課桌椅間走來走去,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因為醫生說過,千萬不能讓賈老師摔跤。課上到一半,為了讓小朋友理解“推敲”的意思,賈老師竟然讓一個孩子上臺表演推他的動作。我的背上立刻驚出冷汗來。萬一小朋友不知輕重把賈老師推倒在地怎麼辦?還好,課順利上完,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課後,我問賈老師:“怎麼在臺上不用手杖了呢?”他笑笑說:“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賈老師是素描作文理論的建設者、實踐者,課堂表演是素描作文教學常用的手段。患病後,有一次上素描作文課,賈老師依然用表演的方式再現生活場景,激發學生興趣。課後,我寫下感想。
小學生寫作文的難點無非兩點―不知道寫什麼和不知道怎麼寫。其中後者尤難。賈老師的素描作文將生活中的場景搬進課堂,讓學生通過情境和材料具備形成典型表像的技能。這樣便能很好地解決前述難題。典型表像就是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特點的知覺形象。學生一旦在頭腦中能對某事某物形成典型表像,就能將一篇文章的骨架搭出來。賈老師在教學中安排了一次表演,就是培養學生這一技能。看似隨意的表演,其實並不簡單。賈老師先是口述情節,再為參加表演的學生“說戲”,隨後才表演。最後還組織學生將表演內容梳理成幾句話。在此基礎上,才讓學生動筆。由於設置了坡度,學生習作難度降低了,這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文心理。有人總擔心材料作文會影響學生的想像力,其實,完全不必擔心。當學生學會怎麼寫後,他們的想像力便猶如插上翅膀,能夠自由翱翔。

2009 年,賈老師查出得了癌症,除了每三個月做一次檢查,幾乎不做治療。他照舊去各地講課,傳遞思想和經驗,讓年輕老師們懂得應該怎樣上語文課。一站到講臺上,賈老師就精神矍鑠,聲音洪亮,反應靈敏,一手漂亮的粉筆字依舊蒼勁有力,完全沒有患了重病的樣子。幾個師兄弟開玩笑說,賈老師是把課當藥。
幾年前的一天,我在電話裡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朱永通君說起賈老師的語文教學。我說,賈老師青年時代因為家庭原因,飽嘗艱辛,能由一個代課老師而成為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個中的努力和堅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現在身患重病,但依然葆有這股韌勁和對語文教學的熱愛,實在叫人感動。賈老師的經歷與其他同輩名師太不一樣,他的人生起伏與國家幾十年的變遷緊密相關。個人敘事能折射出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他的經歷最好用口述歷史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且,這份口述歷史由我來做最合適。原因一,我與賈老師共事多年,對他的教育教學思想很瞭解,對他的行政管理工作也很瞭解;原因二,我與賈老師同是浦東人。他說到的方言,我能理解。他提到的故人,有不少我也認識。本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永通兄連聲表示贊同。
2017 年春節,我用了數天時間,為賈老師錄音。錄音中有時需要瞭解一些細節,賈老師就會打開電腦,讓我看裡面的資料。賈老師年輕時就喜歡寫文章,投稿。有關部門為他舉行從教 40 周年紀念活動前,我曾想編一本《賈志敏文存》。因為當時,我看到過很多他早年間寫的散文。一個有成就的教師,一定是豐富的,那些專業之外的文章往往能更全面地反映名師成長的軌跡。可惜,那本書最終因故沒能編出來。賈老師年近 70 時學會了電腦打字,他視力不好,打字時,臉幾乎貼在屏幕上。幾年中,他竟在電腦中寫下幾十萬字。患病後,他還每天寫日記,已寫了近十年。
賈老師坐在電腦前一邊移動鼠標一邊為我講解。恍惚間,我好像回到了 20 多年前,我坐在他辦公室裡,看他拿著紅筆,在文稿紙上修改我的文章。

朱 煜
2018 年 5 月 28 日定稿

目次

目錄

序言 賈老師與我

一 醬油瓶 含羞草 1
二 林先生 6
三 寄人籬下的日子 13
四 代課教師 19
五 苦難歲月 28
六 實驗班 33
七 還是讀得太少 38
八 導師立崗 42
九 素描作文 47
十 兩節難忘的課 57
十一 《朱老師的眼睛》 60
十二 不教勝教 66
十三 賈老師教作文 70
十四 每天一分鐘的力量 82
十五 對公開課的思考 89
十六 拜訪錢夢龍先生 98
十七 懷念袁瑢老師 102
十八 我和老於 108
十九 家一般的《小學教學》 118
二十 學好語文有大用 125
二十一 如何聽課 131
二十二 為誰教 教什麼 怎樣教 142
二十三 練好看家本領 149
二十四 教育要直抵人心 158
後記 163

書摘/試閱

林先生
到了上學的時候,我先是在浦東念小學,那時我的學習成績不太好。
一次,我作文又不及格,父親知道以後氣得臉色鐵青, 賞我巴掌一個,憤憤然道:“長大了,拉黃包車去!”
後來,我喜歡語文並愛上作文,全緣于一套叢書。它從何而來已無印象,只是依稀記得,這套叢書有十餘本, 封面皆為金黃色,直排本,有插圖。故事生動,內容有趣, 圖文並茂,語言好玩。讀過之後,忍俊不禁。其中幾本書的名字至今還留有印象:《大人國》《小人國》《君子國》《小氣國》《糊塗國》《吹牛國》……
書名誘人,內容荒誕。我如獲至寶,白天看,黑夜看; 吃飯時看,走路時看,連上課時也會不顧一切偷著看……
一天課上,我正看得如入無人之境時,先生悄無聲息地走到跟前,抽走我手中的《糊塗國》,翻了幾頁,臉色變得極為難看。她大聲斥責:“糊塗蟲還看《糊塗國》,越看越糊塗!”她還捧起書,當眾讀了幾節文字。不料,讀畢,全班同學皆被書中的有趣文字逗樂,笑得東倒西歪。被罰站的我則咧開嘴竊笑。書被沒收,令人沮喪,但讀書興致並未泯滅。以後,我依然忘我地讀課外書,只是不敢在上課時偷著看了。
讀三年級了,我的學業長進不大。一個夏夜,極少見面的父親居然到我們屋前場頭上納涼來了,實在難得。閒談中,得知我書讀得不好,他一時興起,讓我即時寫一篇作文給他看看,題目就叫:“我的父親”。
屋子裡悶熱難熬。我伏在桌子上艱難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寫著。過了好久才拼湊成一篇不像樣的作文,七個兄姐傳閱後笑倒一片:
“父親是做生意的,下面的人叫他老闆,我叫他爺(音ya,讀第二聲,舊時上海人對父親之稱謂)。我很少見到他,因為他回來就到‘小姆媽’那裡去了(父親娶有一妻一妾)。他賺錢給我們用。我怕他生病,他病了,我們就沒有錢了。有一次,父親坐黃包車(即人力車,舊時上海一種交通工具),他讓車夫坐在上面,自己在下面拉,路上的人都笑了,說,‘洋裝’(即穿西裝者)拉‘癟三’(舊上海對底層貧困遊民之稱呼)。”父親看了這篇不足百字的作文居然頗感興趣,說:“不錯,寫得很像,很有趣。”還讓正在大學讀書的姐姐修改。姐姐是如何修改的,印象全無,只是依稀記得,自此,我似乎明白了不少:作文要寫“真實”的,還要著力寫“生動”。漸漸地,我愛看書了,愛動筆了,也會修改作文了。“興趣是入門嚮導,習慣是成功先驅。”好習慣養成之後,我的成績有了進步。
我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視。哥哥姐姐全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小時候,父親讓我臨帖練毛筆字,我不願意寫。父親說,寫得好,寫一張可以得到一角錢獎勵,並讓哥哥監督我。有一次,我想和幾個同學去看電影。為了得到買電影票的錢,我一口氣寫了十多張。那次,我非但沒得到錢,還挨了父親一頓打。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我們舉家遷到浦西靜安寺附近居住,我也轉入位於極司菲爾路上的覺民小學讀書。因為成績欠佳,加上沒有學過英語,所以只能重讀四年級。
這是一所由基督教教會創辦的學校,學生家境都比較殷實。校規十分嚴格,說話必須輕聲,行走不准快步。教職員工全是女性,一式黑色的服飾,還不准談婚論嫁,否則將被解雇。師長態度極其嚴厲,一旦學生說了粗話,教師會當眾給說粗話孩子的嘴邊塗上紅圈,三日內不准抹去。飯前要祈禱,餐後要鞠躬。犯規要被打手心,每週要做禮拜,還要唱詩讀經。因為我從小散漫慣了,所以很不習慣這樣的生活,也不喜歡這裡的師長。
不過,也有例外。教我們體育的林慧先生,卻受到所有學生的喜愛與歡迎。
林先生,二十來歲,時尚年輕,充滿活力。因為她教體育,所以擁有不少特權,比如,穿著緊身牛仔褲,套著寬鬆運動服。有時,嘴裡還嚼著口香糖。
林先生叫我們男孩從來不呼學名,只稱由她杜撰的外號或別名。長得粗壯的叫“泰山”“哈代”,生得白淨的喚“埃洛弗林”“賈蘭古柏”(美國西部電影明星名),比較厚道的便稱“林肯”“富蘭克林”,抑或叫 Mr. 張、Mr. 李,因為我來自浦東,所以就叫我 Mr. 浦東。她走到哪,我們就跟到哪。林先生簡直成了我們一群男孩心儀的女神。她, 征服了我們這一幫男孩,也轉變了我這個頑童。
那時候,還不時興做廣播體操。林先生不用吹哨子, 只需彈著風琴指揮―這在當時較為罕見。出操了,我們踏著她所彈曲子的節奏,從各自教室來到操場。她一曲彈完,隊伍剛巧整好,分秒不差。於是,林先生彈琴,我們做操。奇怪的是,她不用回頭,居然能洞察操場上發生的一切。哪個同學不認真彎腰,哪些小孩在無端吵鬧……都會被她逮個正著。原來,林先生放置琴譜的地方,嵌著一面鏡子,她從鏡子裡能觀察到操場上的每個角落。
做操之後,林先生就帶領我們跑步,再之後,聽憑大家瘋玩―跳繩,拔河,踢毽子,爬竹竿―這是校園裡 最歡快的時刻。更讓我們興奮的是,林先生隔三差五地組織班際“司令球”比賽―類似籃球比賽的一項運動。那時候,大家對籃球運動知之甚少―兩支隊伍進行對抗, 一隊 9 人:3 個前鋒、2 個小將、1 個大將、2 個擋小將, 還有 1 個擋大將。比賽緊張激烈,十分有趣。逢到冠亞軍決賽,校園裡張燈結綵,像過節一般,師生簇擁在操場四周觀看助威。氣氛熱烈,叫人難忘。林先生充當“勒夫令”
(裁判),執法的時候,她將中指和大拇指含在口中鼓氣猛吹,以代替吹哨,分貝高,效果好。
比賽結束,她用右手打一個“響指”,於是,我們這些運動健兒笑逐顏開,屁顛屁顛地圍著她鞍前馬後。用現在的時髦話來說,那時的我們,絕對是林先生的“鐵杆粉絲”。 說來也怪,自此,我變得守規矩了,變得愛讀書了,
成績自然提高許多。有一次,我還被評為“模範生”,胸前掛著個紅五星,到校園各處炫耀,心裡美滋滋的!
彈指一揮間,30 年過去。改革開放時,覺民小學那些海外校友回到上海之後,最想拜見的就是這位林慧先生。
林先生終身未嫁,孑然一身。
1999 年,有關部門擬舉行“特級教師賈志敏從教 40 周年”的慶典活動。我得知林先生在浦東居住,就登門拜訪, 盛情相邀。慶典那日,賓客濟濟一堂,林先生應約赴會。半個世紀過去了,她蒼老許多,滿頭銀絲,皺紋爬上額角,步履不如以前那樣輕快敏捷,身上特有的青春與活力已經不在。然而,她依然精神矍鑠,氣質高雅。我握著她的手,噓寒問暖。她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做教師真好……我的學生遍佈天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現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也是我的學生。”
輪到她登臺演講,她說:“我當了一輩子小學教師。做教師無上光榮……社會的中堅力量必須靠教師來培養。”
她的發言簡短有力,獲得的掌聲熱烈持久……

得獎作品

中國教育報2018年度最受教師喜愛的100本書90佳圖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