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縱覽過去五年多中國金融業的改革與創新,金融領域的發展有主流,也有支流。有金融創新勢如破竹的一面;也有金融監管雷霆萬鈞的一面;有金融競爭金戈鐵馬的一面,也有金融服務潤物無聲的一面。一言以蔽之,中國金融大業以野蠻生長的姿態,探尋著未來的成長道路。
過去的五年,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傳統金融機構在融合的進程中不斷提升著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更能夠看到人民的生活因為金融創新而變得更加便利。很多被稱之為夢想的設想,在不斷地照進現實。這些,無疑值得中國金融從業者驕傲和自豪。
作者簡介
張超,河北邢臺人,畢業於河北經貿大學,一直在新聞單位從事記者及管理工作。現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品牌》雜志社副社長、中國品牌網總編輯、中國新金融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新金融“遠鑒”系列活動發起人,發起舉行中國新金融遠鑒峰會,2014年-2017年期間分別就新金融“遠鑒”為主題,策劃多期深度報道,並向與會代表、委員贈閱;組織多次新金融“遠鑒”為主題的調研活動。
新金融品牌重塑倡導人,提出回歸金融本質、推進品牌重塑的“五個統一”工程。
名人/編輯推薦
金融改革路上的靈魂人物吳曉靈、劉士餘、焦瑾璞、李東榮、霍學文的金融實踐;
金融改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978年至今詳盡的金融改革創新大事記;
序
與金融改革創新同行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關鍵之一。金融改革創新的大發展得益於十八大的戰略定位。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十八大報告關於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內容雖字數不多,但指出了下一步金融體制改革方面最重要的領域。改革的重點則是健全現代金融系統,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民營金融機構發展,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等。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金融業砥礪奮進的五年,是深水區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的五年,更是我國金融業發生“基因突變”的五年。在政策、市場的推動下,以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平臺為基礎,在移動化、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下,衍生出諸多新的金融業態、金融服務模式、金融產品等,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P2P 網絡借貸、互聯網保險、眾籌、消費金融等代表著我國金融業改革創新的又一次時代巨變,而掃碼支付更被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這種改革、創新的新業態充分扮演著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角色,為實體經濟發展,中小企業融資,社會資本利用等提供著便利的服務。新金融在大大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也觸發了新一輪的金融風險,以泛亞、e租寶等為代表的惡性事件帶領整個行業跌入谷底。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頻繁接觸金融業的各個機構,從 2012 年開始慢慢熟悉和了解這些金融改革或創新的新業態,有幸見證和參與了砥礪奮進的五年中我國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的這一關鍵階段,同時也是我媒體從業生涯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歷。
時間節點上而言,砥礪奮進的五年是從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間的這五年。在此期間,我們以遠鑒為題,探尋和記述著中國金融改革創新的過程和足記。
遠鑒之謂,即從高遠之處觀察,從細微之處鑒別。5 年來,我們一直為金融改革創新的健康發展而努力:以遠鑒為題,我們開展了諸多金融創新模式的研討、調研活動,就新的金融模式創新、金融理念革新等組織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行業從業企業等進行互動,並就意見、建議形成報告呈報有關單位,並倡導提出“新金融品牌重塑”行動及新金融規範發展的“五個統一”;
以遠鑒為題,我們連續 4 年策劃出版了 4 期金融改革創新的深度報道,並分別向參加 2015 年全國兩會、2016 年全國兩會、2017 年全國兩會、2018年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贈閱,並聽取他們對於金融改革創新的意見、建議;以遠鑒為題,我們就金融改革創新發展進程中取得的先進經驗、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深度剖析那些引發金融風險的惡性事件、模式等主題策劃推出砥礪奮進的五年·金融改革創新啟示錄系列活動,希望能夠總結梳理過去 5 年的發展實踐,不僅將好的經驗、模式進一步推廣,更把典型的惡性事件或教訓整理成冊,警醒未來的創新者們,以免重蹈覆轍。
5 年來,金融改革創新發展中,我們先後采訪了高云龍、易綱、郭樹清、劉士餘、潘功勝、周小川、吳曉靈、李東榮、劉明康、馬蔚華、謝平、劉世錦、賈康、徐曉蘭、張承惠、焦瑾璞、姚餘棟、霍學文、王素珍、楊濤、李愛君、黃金老、孫陶然、陳勁、盛佳、唐寧、陳龍、周曄、安曉博、張俊、周歆明等領導、專家、企業等,是他們給我們提供了發展的真知灼見。
5 年來,更要感謝遠鑒的團隊成員,張興軍、杜鳴皓、宋誼青、張佳、賀佳雯、薛靖東等,是他們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和分享精神,才生產出了這些精彩活動、深度報道和遠鑒思想。此外,還要感謝新金融業領域的媒體人王奇、李占鋒、張杰、黃河,他們對行業的洞窺和觀察,體現出了金融媒體人的專業素養。也正是在他們的鼓勵、幫助和支持下,我們舉辦的遠鑒系列活動才能夠成功舉行。
當然,我們更要感謝這本書的責任編輯、經濟日報出版社的郭明駿女士,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她給出了很多專業而又具體的建議。在後期完稿的過程中,如果不是她的認真、負責地督促,相信本書的與讀者見面的時間還將推遲。
當下,中國發展步入新時代,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階段,金融改革創新發展也迎來新的時期。在十九大報告的戰略引導下,金融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金融業態創新將講一步加快、金融服務能力將進一步增強。這本《砥礪奮進的五年:金融改革創新啟示錄》可以說是對中國金融改革創新成就的一個階段性總結,我們希望以這本書的出版為契機,繼續為國家金融改革與發展進行鼓與呼,並持續聚焦行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張超
2018 年 7 月於北京
序二?
一次未完的旅程
《砥礪奮進的五年:金融改革創新啟示錄》一書付梓之際,適逢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幕。在新時代與新征程的指引之下,全國各行各業均在籌謀著未來發展的戰略與方向。對於金融行業而言,同樣是一個值得總結與展望的關鍵時刻。事實上,從最初本書立項伊始,我們就開始了一次回溯之旅。通過定位 2013 年至今以來五年多時間裡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的足跡,嘗試去記錄中國金融領域變革的重要節點。總體而言,這一期間中國金融領域的蛻變發展,正與中國經濟的崛起一道,以“一枝獨秀”的方式引領著世界金融的改革與創新。
過去五年,金融領域的一個獨特所在,無疑是以技術和模式創新為特征的發展脈絡。其集中體現,便是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這一點,從過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可窺一斑。
2014 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首次登上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明確寫道:“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這句話,被業內解讀為“為科技金融正名”,同時也是對野蠻生長的新金融的一次審慎定位。2015 年,政府工作報告用“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來形容行業的發展,同時亦部署了“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目標。2016 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側重點變成“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到了 2017 年,“對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則上升為首要任務。在 3 月閉幕的 2018 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寫道“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提升監管效能”的內容。從 2016 年到 2018 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規範管理進一步加快,監管力度空前加強,合規發展成為重中之重。政府工作報告中措辭變化的背後反映的是行業大環境的變遷及政府對行業發展的態度,說明了行業監管正在不斷深化,顯示了新金融行業五年來經歷的從高速發展到規範整治的歷程。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7 年以來,網貸行業銀行存管、備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規政策悉數落地,與 2016 年 8 月 24 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共同組成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政策的頒布,讓行業監管體系愈加健全,行業發展愈加理性。在市場實踐層面,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宜信財富、眾安保險等超級獨角獸,也以各自獨特的方式,構建著一個又一個新金融領域的成長奇跡,從而也為更多後來的弄潮兒構建了值得借鑒的樣本。它們在普惠金融等層面的開拓,填補了我國金融服務業的空白,成為傳統金融行業的有益補充。
中國金融科技跨越式發展的另一個重要例證,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互聯網 + 金融”的大潮中正不斷地綻放著活力,使創新的個體以幾何級增長的態勢與日俱增。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新創金融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中國穩居第一。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傳統的互聯網公司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排頭兵作用。與此同時,傳統金融機構也不斷加快改革和轉型的步伐,在互聯網金融的大潮中,詮釋了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宜人貸、趣店、和信貸、拍拍貸和融 360 在內的眾多本土新金融平臺海外上市。新金融平臺的上市潮詮釋了中國金融創新的力量,證明了普惠金融需求的漸進式增長。某種程度上,優秀市場實踐力量的涌現,也推動著國家層面的重視和傳統金融行業的轉型發展。如今,加強金融創新、發展網絡金融和發力綠色金融已經被明確為未來金融發展的新方向。
除了技術與模式的創新,中國金融業在過去五年值得書寫的,則是金融改革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因之而取得的各項成就可以說有目共睹。從利率和匯率改革不斷取得進展,到銀行業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從金融業風控水平的持續提升,到金融市場功能的不斷完善;從債券市場的迅猛發展到金融產品與模式的不斷革新;從資本市場功能的不斷完善,到金融監管的體系化的構建,無不是金融成就的集中展示。縱覽過去五年多中國金融業的改革與創新,金融領域的發展有主流,也有支流。有金融創新勢如破竹的一面,也有金融監管雷霆萬鈞的一面,有金融競爭金戈鐵馬的一面,也有金融服務潤物無聲的一面。一言以蔽之,中國金融大業以野蠻生長的姿態,探尋著未來的成長道路。過去的五年,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傳統金融機構在融合的進程中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更能夠看到人民的生活因為金融創新而變得更加便利。很多被稱之為夢想的設想,在不斷地照進現實。這些,無疑值得中國金融從業者驕傲和自豪。當然,在發展的主流之中,也出現了一些負面與消極之音。以易租寶、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北銀消費金融等為代表的平臺,充當了我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龐氏騙局和虛假宣傳的始作俑者,部分機構甚至被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立案偵查。在業內專家們眼中,對於互聯網金融這種前所未有的創新載體,既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同時也要時刻保持審慎。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張承惠在接受本書作者采訪時所言,任何監管都具有滯後的特征。對於漸進中的金融創新,不妨“讓子彈先飛一會”。
在這本您將閱讀的《砥礪奮進的五年:金融改革創新啟示錄》中,我們對上述提到這些成績、經驗、教訓都有所涉及,並盡我們最大所能,客觀地予以呈現。我們也知道,這種掛一漏萬般的敘述和書寫,注定將無法全景展示中國金融事業的所有成就。作為記錄者和觀察者,我們也深知這是一次未完的旅程,因為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的事業仍在不斷開拓,中國金融創新的邊界仍在不斷延伸。
需要闡明的是,我們在撰寫、編輯這本書的過程,跨越了2013年-2018年之間的五年多時間;這五年裡金融發展瞬息萬變,盡管我們力求做到以最新的數據、觀點來詮釋金融業的遞變,但面對著行業的動態發展,在具體數據、觀點等的呈現上,有時自然難免力有不逮。與此同時,為了保持本書的原汁原味和特定階段中國金融業的特定實踐成果,我們盡可能還原相關文章的撰寫背景,從而站在特定的時間節點,來闡述中國金融的漸進歷程。例如,中國銀監會與保監會在 2018 年 3 月經整合後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但我們在文章中,仍然沿用“銀監會”“保監會”的稱謂,以查明其特定階段的職責和定位。而在其
他文章中,我們盡可能從具體實踐的標注上,讓讀者更為清晰地了解本書的所記述的金融事件的特定背景等重要內容。
對於中國金融事業而言,“砥礪奮進的五年”遠遠不是終點。相反,它只是中國金融繼續以引領的姿態屹立於世界金融之林的開始。在金融融合發展的大潮中,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擁有世界最多網民的國家,在金融改革和創新層面,擁有著其他國家難以媲美的先天優勢。對於我們這些記錄者與觀察者,更難言終結。在金融蛻變的新時代,我們仍將秉持一顆敬畏與公允之心,一如既往地聚焦金融改革的進程與成就,希冀能夠看到中國金融的改革、創新和發展能夠引領世界。
張興軍
2018 年 7 月於北京潤園
目次
改革開放 年金融大事記 (-)
序一 與金融改革創新同行
序二 一次未完的旅程
第一章 金融改革的歷程
第一節 金融改革與發展的未來之路
第二節 金融工作的本質與任務
第三節 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管控
第四節 中國金融發展流變
第五節 改革與監管都需對癥下藥
第二章 改革的力量——人物篇
第一節 吳曉靈:在路上的金融改革者
第二節 劉士餘:證監會主席的攻守之道
第三節 焦瑾璞:為金融改革開放鼓與呼
第四節 李東榮:金融科技“風口”的導航人
第五節 霍學文:金融建設與發展的推動者
第三章 新金融標準
第一節 中國特色的金融蛻變
第二節 誰能獲得個人征信牌照
第三節 債券通:為中國債市國際化提速
第四章 金融實踐引領者
第一節 集大成者 螞蟻金服:金融生態的
第二節 京東金融:“無界金融”的踐行者
第三節 宜信:引領行業的金融部落
第四節 和信貸的金融進化論
第五節 陸金所:融合金融的集大成者
第五章 普惠金融進化論
第一節 中國普惠金融體系的治理結構建議
第二節 高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小微金融科技
第六章 融合:新金融聚變
第一節 互聯網金融與商銀的競爭與合作
第二節 互聯網保險:開啟下半場
第三節 民營銀行的市場化探路
第七章 金融科技的現在與未來
第一節 金融科技的理論爭鳴
第二節 數字時代的零售支付市場
第三節 從刷臉支付看 AI 落地金融
第四節 智能投顧崛起
第五節 科技如何驅動全球金融變革
第八章 金融創新與模式遞變
第一節 財富管理的時代“風口”
第二節 互聯網金融 ABS 尋航“藍海”
第三節 消費金融: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第九章 新金融品牌成長之路
第十章 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
第十一章 問題篇:新金融成長的煩惱
第十二章 金融安全與法制
第十三章 趨勢篇:金融的未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