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李偉文的200個環境關鍵字【新課綱最佳延伸教材】
滿額折

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李偉文的200個環境關鍵字【新課綱最佳延伸教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90359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用看得見摸得著的電影、新聞、食物、旅行……
從台灣到全世界,從食安、氣候、生態到環境議題
全方位角度提升感受力、提問思考力,培養與全球接軌的世界觀!

★新課綱最佳延伸教材★-------------------------------------------------------
【適用】
*國小、國中、高中課程
*自然、生物、化學、地球科學各學科
*老師、家長、孩子共同閱讀
【篇篇都有!自然課浪漫清單】包括62本書單、77部影片、小旅行等
--------------------------------------------------------------------------------------------

「我們這一家」生活教育劇場,上映中!
李偉文父女週末社區散步、小旅行、看電影、讀新聞、報紙,甚至飯桌上,都有聊不完的親子話題:

你知道嗎?
˙台灣最危險的動物是毒蛇還是虎頭蜂?現在台灣農地不種稻子改種房子了!
˙魚翅的營養成分其實和豬皮一樣;上超市到底該買有效期久的?還是即將到期的食品?
˙蝗蟲就是蚱蜢發狂後突變的;其實遇見蛇是很幸遇的事;動物的可愛特質,有著演化上的目的?……

食物鏈、演化論、生態系,這些自然課本上出現的名詞,毒澱粉、食品添加物、節能減碳、地球暖化,這些不時在新聞裡出現的話題,它們到底是什麼?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浪漫爸爸、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分享他和雙胞胎女兒AB寶之間「愛與智慧」的生活對話──全書分成「爸爸,大自然真奇怪!」「聽,大地在說話!」「台灣真是個寶島」「今天吃什麼?」以及「永續,人人都幫得上忙」等五大主題,和孩子一起感受台灣的美麗與哀愁,認識大自然的奇蹟與危機!


【本書特色】
1. 增加父母和孩子共同話題:這是一本親子間關於環境與自然對話的書。透過日常生活所見所聞,偉文爸爸與雙胞胎女兒談論了許多關於自然也關於生活的常識與思考。
2. 國小、國中自然、高中生物、地球科學、化學領域老師最實用的延伸教材、學生最佳的延伸閱讀:每篇除了標示與學校課程搭配的年段與單元;還列出關鍵字,方便讀者上網搜尋更多資訊;同時列出延伸閱讀的書目、影片、小旅行,提供跨領域、多管道的知識參考來源。
3. 適合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的環境入門書:除了滿足孩子管窺生態奧妙的好奇心,還能引發孩子的熱情與使命感,了解地球與人類正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4. 貼心實用的「附錄」,根據孩子學齡階段、課堂關鍵字,隨翻隨找,簡易又實用:(1)適用國小、國中、高中課程文章檢索;(2)關鍵字索引
【浪漫推薦與摘文】
何琦瑜(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劉克襄(作家)、齊柏林(電影《看見台灣》導演)

˙為孩子預備種子,也要為他準備沃土──周 儒(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提到:「如果事實是種子,可在日後產生知識和智慧,那麼情感和感受就是孕育種子的沃土。而童年時光是準備土壤的階段!」
目前台灣的教育(不管是學校或是家庭),過度強調知識的學習,我們給了孩子們、學生們滿滿一個又一個種子,卻疏於耕耘與提供讓這些種子能孕育生長的沃土(情感和感受)!偉文這本新書,正提供我們一起來澆灌與耕耘沃土的機會與能量。

˙傳承對自然的愛,對人文社會的關懷──詹聰正(「怪獸共和國」主持人)
真正留在我們心頭的知識,每每展現在日常裡……本書就像是一齣生活教育劇場,從生活中萃取出課綱裡的各種元素,不按表操課,不依進度,不考試,不為分數,而是單純的跟著生活走,從提問中引發小孩的好奇、求知與反思,在對話裡傳承知識與經驗,也傳承了對自然的愛、對人文社會的關懷。

˙世界公民的入門書──薛紀綱(小兵)(金鐘獎少年兒童節目最佳主持人)
透過與一雙女兒的對話,將許多乍聽艱澀的議題變得容易理解與吞吐,在問答跟小鬥嘴之間,傳達出一個父親深切想傳達與關心的內容。如果你正準備要做一個世界公民,真心地推薦這本書,讓它成為你的第一本入門工具書。

作者簡介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審委選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著有《我的野人朋友》、《教養可以這麼浪漫》、《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電影裡的生命教育》、《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傾聽自己的鼓聲》、《愛,在荒野流動》、《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

 李偉文部落格:https://weiwentw.blogspot.com/
 荒野保護協會:http://www.sow.org.tw/

A寶 李欣澄
畢業於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我是一個平凡的中學生,整天有成堆的評量、排滿滿的考試迎接我。但,即便似乎如此平淡,仍然可以找到快樂精采的生活點滴。
埋首於課業中,如何找到樂趣是很重要的。課外書、日劇、電影、音樂、固定的朋友聚會……這些都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整日抱怨教育制度,埋怨考試是沒用的,因為那不是我們能改變的,我們能掌握的是對生活的安排和態度。
每天,我和爸媽、雙胞胎妹妹聊天,總會有很多感觸。我們以生活劇場、父女對話的輕鬆方式,表達我們的想法及心情,訴說我們的生活故事。」

B寶 李欣恬
正在國防醫院醫學系就讀。
 「啊!老姐把我想說的說完了。
沒錯。在中學這痛苦、繁忙,一切以考試為優先的階段,生活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我們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加入許許多多調味料,讓原本平凡的陽春麵,頓時變成了什錦湯麵。閱讀、運動是每天利用空餘時間添加的小菜;小小的旅遊是難得夾到的魚肉。天天不同佳餚,天天精采的生活。心想:今天不知又有啥新鮮事等著我發覺。
將日常生活的趣事,以較活潑的生活劇場真實呈現,希望讓每個中學生在「振筆寫卷」之際,透過我們父女間的閒聊對話喘口氣,還能收穫滿滿。」

名人/編輯推薦

為孩子預備種子,也要為他準備沃土

──周 儒(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偉文又要出新書了!這是最近從出版社找我寫推薦文時才知道的。作為他多年的老朋友,我始終搞不太清楚,偉文在幫病人醫治牙齒、忙碌的社會關懷參與之餘,怎麼還有那麼多時間,完成那麼多本書?這讓需要花十年時間才能寫完一本書的我,不得不讚嘆與佩服。
以一位環境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看《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一書,我發覺本書可以是關心環境教育與親子教育的成年人簡單就可上手的參考書!裡頭所介紹的自然觀察、體驗、開啟對話討論等活動與內容的難度門檻不高、很友善,非常適合父母、師長參考與利用。
環境教育期望能夠透過各種可能的教育型式、管道、機會,逐步地去建構人們對於環境與永續的知識、態度、價值與行為。這是一個漫長也需要長期投入的教育過程,尤其需要盡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透過父母、師長的引導、幫助,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能有接觸自然的經驗與機會。這樣的重要生命經驗,對於培養出一個對環境能夠負責任的公民,是絕對有影響力的,我們千萬不能輕忽。
根據西方學者對於影響一個成年人成為負責任的環境公民的重要生命經驗領域的研究(Chawla, 1999),發現那些積極關心環境的成年人,在童年時期多半有豐富的自然接觸經驗,且影響力竟然達到七成。而同樣類型的研究,臺灣的研究者(東華大學的許世璋教授)也發現,這些積極關心環境者,童年時期與自然接觸的經驗,影響力達到六成五。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發現雖然有很多的人生經驗與學習會影響一個人,使其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環境公民;但是童年時期與自然的接觸經驗,毫無疑問是其中最舉足輕重的因素。當然,要建構這樣的影響,其實需要長時間一點一滴地去陪伴與累積。不只是學校的教學,其他如家長、社區等成年人的長期引導陪伴,也都是必須的。
我從本書看到很多從家庭、生活、社區、學校、社會各種情境下,都有可以利用作為與孩子對話、喚起好奇心、進一步探究學習的內容。我認為本書門檻極低,可以同時成為大人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好資源。我覺得其中的重點是大人能與小孩玩在「一起」,因為藉由這些有趣主題(譬如:能遇見蛇,其實很幸運!),能增進與孩子對話討論的時間與機會,這不僅是在儲存未來孩子成為負責任的環境公民的必要能量與養分,更能增加親子(師生)互動的機會。在目前越來越多孩子是由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陪伴成長的狀況下,這種「古典的」親子互動型態的促進,應該也是偉文寫這本書時對於大家的期望吧。
寫過《寂靜的春天》一書的卡森(Rachel Carson)女士,在其另外一本《驚奇之心》書中寫到:「如果事實是種子,可在日後產生知識和智慧,那麼情感和感受就是孕育種子的沃土。而童年時光是準備土壤的階段!」我深深地信服與認同她的看法!目前台灣的教育(不管是學校或是家庭),過度強調知識的學習,我們給了孩子們、學生們滿滿一個又一個種子,卻疏於耕耘與提供讓這些種子能孕育生長的沃土(情感和感受)!這絕對值得我們大家反思。我認為偉文這本新書,提供了我們一起來澆灌與耕耘沃土的機會與能量。只要你(妳)相信並願意開始踏出一步,都絕對不嫌遲!

【推薦序】
世界公民的入門書
──薛紀綱(金鐘獎少年兒童節目最佳主持人)

《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絕對是一本實用又不失生活感的書,當你開始推開窗戶、留心生活,就會發現自然中的線索處處都是不假外求的活教材喔!
身為一個兒童節目主持人,藉由節目外景之便,不敢說自己長了多少豐富的知識見解,但是看著跑遍了不知幾圈的台灣,深深發現到,這塊土地正用她的生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為我們寫下新的課題。還記得十多年前剛開始做主持界的新兵時,探索走訪的主題內容不外乎是體驗大自然之美,新奇的、有趣的、迷人的;林野間樹上的蟬、泥土洞裡的蟋蟀、溪澗中的魚兒悠游。。。而對比今日,原本司空見慣的自然景觀漸漸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探索主題變成了環保、氣候、食安等等的問題。李醫師在這一百個環境關鍵字中所提到的內容,恰恰就是我在工作中曾親身探索過的許多主題:從台灣本土的生物、濕地,到外來入侵種、海嘯、地震等,與我們的節目方針一致,也讓我趁機藉由這本書,再度好好複習了一課。
如果你對自然課有著難以消化的距離感,那麼這本書對你而言,可能會是一碗令人暖呼呼的什錦湯麵,因為李醫師除了具有專業醫師背景與環保志工的雙重身分外,更是一個注重生活細節的爸爸。透過與一雙女兒的對話,將許多乍聽艱澀的議題變得容易理解與吞吐,在問答跟小鬥嘴之間,傳達出一個父親深切想傳達與關心的內容。如果你正準備要做一個世界公民,真心地推薦這本書,讓它成為你的第一本入門工具書。
最近我在一本童書上看到一句話,想藉此送給所有希望為生活、為世界盡一份心力的你和我!
“Be kind to others and they will be kind to you.”


【推薦序】
傳承對自然的愛,對人文社會的關懷
 ──詹聰正(怪獸共和國負責人)
某次在山上帶小孩的營隊,一群大人拿著大大小小不同型號的照相機跟在後頭,小孩們看到有趣的小蟲,大人便擠到前頭拍照,喀擦一聲過後,相機收起,轉頭離開,那隻蟲跟他再也沒有關係。
微風吹起時那隻蟲的細毛有抖動嗎?牠走路時是勇往直前,還是猶豫不決呢?牠正準備用餐嗎?太陽下山後牠住在哪裡呢?
「可以回家查圖鑑啊!」大人說。
立體的小蟲變成了平面的知識,生命結束在黑白文字之間,然而這是很多人心裡的「自然」。
當自然跟我們的生活脫節,便與虛擬世界沒有兩樣,而我們並不會真正關注虛擬世界裡的生死存亡。
大自然並非只存在於荒山野地。自然既可以是後院傳來的一聲蟬鳴,也存在於擺放在餐桌上的菜餚、午後悠閒時光手上的一杯咖啡、水龍頭關不住的水滴、離開房間前忘了關上的電燈…。自然如此自然地存在於生活中每個角落,只是我們常常視而不見。
學校並不是唯一的學習場域,其實不用化學老師強迫背誦,三聚氫胺、塑化劑等冷硬的化學名詞突然便擠進我們的生活圈,忘也忘不掉;因為那知識被生活所發酵了,一夕之間跟我們起了關聯,不再是躺在書本裡頭的死物。
帶著雙胞胎女兒用生命去經驗知識的偉文,與其說把自然課帶進日常裡,無寧是從日常裡看出自然。無時無刻甜蜜的親子互動,每天餐桌前的對話、周日全家的社區漫步、與小孩一起讀報、討論時事,都是通往知識的管道。其實,能真正留在我們心頭的知識,每每展現在日常裡。
蛇是邪惡的嗎?會絞殺寄主的雀榕殘忍嗎?肥胖是屬於個人身體自主權,還是公眾衛生的問題呢?應該買距離有效期最遠的,還是即將到期的食品?越便宜,便買越多,越不珍惜;所以為了環保,東西應該賣貴一點嗎?我們擁有食物選擇權嗎?消費習慣會造成社會問題嗎?讀這本書時,知識轉化成問題,變換視角,問題便有了不同的答案。
教育是一種手段,讓人認識周遭世界,讓人懂得如何生活,生活本身才是目的。《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是一齣生活教育劇場,從生活中萃取出課綱裡的各種元素,不按表操課,不依進度,不考試,不為分數,而是單純的跟著生活走,從提問中引發小孩的好奇、求知與反思,在對話裡傳承知識與經驗,也傳承了對自然的愛、對人文社會的關懷。

環境不只是我們該教育的知識
──李偉文

我想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用法律強制規定,每個教師與公務人員,包括總統,每年一定要上滿四個小時所謂「環境教育」的課程。對離開學校的大人都這麼要求了,孩子在學校課程與考試中,對於環境知識的學習當然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可是當「環境保護」已成為普世價值,「環境教育」也變成顯學的現代,人與自然的互動反而愈形疏離,這除了因為科技與都市生活型態的關係之外,當環境大自然變成我們研究與學習的對象之後,我們也就忘記了我們自己其實也是環境的一部分,我們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也無法脫離大自然。
在科學理性主義的薰陶下,包括從小為了考高分被訓練以最快的速度寫出標準答案,久而久之,我們理所當然會以為萬事萬物都條理分明,是可控制的,但是其實這個世界常常不是我們所想的那個樣子,生命還是充滿了令人驚歎的神祕。
環境教育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孩子尊重其他生命,不只是透過知識上的教導,而是帶到現場,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豐富與美好,甚至被這些人類尚未探索的神奇與奧祕而感動。
而且重新看見大自然,親身接近與觸摸感受到這個活生生的世界,也可以彌補現今生活中太多的影音媒介所架構出的間接的或虛擬的世界。美國詩人惠特曼就曾說:「造就最好的人才秘密,就是在野外成長,與大地一起作息。」
因此,從成立荒野保護協會,到在荒野裡成立親子共同成長的小蟻團、炫蜂團、奔鹿團,無非就是希望創造一個場域,讓大人與孩子都能同享自然的美好。
總覺得生命裡最珍貴的東西都是不花錢的,而生活中最美麗的事物往往是看不見的回憶。
我的雙胞胎女兒AB寶從小就在荒野裡成大,甚至到了高中時,每個沒有參加活動的假日午後,我們全家一起在住家後山長長的散步,也是居家生活中最溫馨的時刻。這本書大部分文章就是我們在散步途中隨意聊天,一起討論的紀錄,希望大家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與孩子一起在自然中成長。環境教育不是為了考試可以多幾分,而是為了我們與所有生命一起共享這個美好的世界。


【作者序】
這齣「親子手牽手遊自然」連續劇
──李欣澄Alfa

閱讀這本書就像欣賞一部名為「親子手牽手遊自然」的連續劇,和諧和樂的畫面、極有教育意義的對話、溫馨令人嚮往的親子互動……一切美好到令我忘了自己竟是女主角之一。不只一次被好友虧:「哎喔,A寶,你真聰明啊,你們父女的對話真的是這樣嗎!?」我總以:「恩~就像許多電影一樣,是Base on true story~」的說法回答。或許裡面的有些對話沒有發生過、或許我們沒有那麼嚴肅、或許或許……但是,書中討論的主題與場景,是真確存在過的。
也常有朋友語帶羨慕說:「好好喔,你爸爸常帶你們出去玩吧!」進入中學後,我們沒有很多機會大老遠跑去玩,但是,我們每週末會固定在家後面的步道散步。全家一起散步的時光,無疑會是將來我們最懷念的幸福時光。書中提及的畫面場景,幾乎都是在散步時發生的。其實不用特別到荒郊野外,在任何一塊綠意盎然的綠地、公園,也能發現自然的奧祕。
小時候很喜歡看「魔法校車」系列繪本,書中那有著大波浪金頭髮的卷髮佛老師,總是帶領學生坐上魔法校車,探索這美麗的大千世界。在步道散步時,我常覺得我坐上了卷髮佛老師的魔法校車,睜大著雙眼,欣賞自然科學的奧祕。春,櫻捎來歡迎的訊息;夏,執著的背景音樂,蟬在枝頭賣力演唱;秋,山坡點綴著殷紅;冬,台灣山窗螢閃爍了微光……自然中永遠有發現不完的驚歎。
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識也能接近並愛上大自然,只是如果對它多一些瞭解,會感到更驚奇。就像我們會因為外表喜歡上一個人,如果進一步了解他的想法、個性可能會更愛他。「貓熊?熊貓?蚱蜢竟是蝗蟲!爬蟲類生的卵沒有公母之分!螢火蟲的家?……」我們在書中討論了許多有趣的自然故事,爸爸用淺顯易懂的口吻,幫助我們與自然能有「更近一層的親密關係」。
 瑞秋卡森說:「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到生命的盡頭。」學校自然課本固然重要,如果再加上一些故事當佐料,我們或許能從中獲得繼續「考」下去的力量。歡迎與我們一起演出「親子手牽手遊自然」連續劇!

【跋】
跟著孩子浪漫一輩子


說人浪漫到底是讚美還是批評?
一個十五六歲的小男生小女生滿臉羨慕地說:「他實在好浪漫喔!」當然是讚美;但是一個歷經滄桑的中年男女說:「那個人未免也太浪漫了吧!」我想應該是批評的成分居多,因為對大人來說浪漫通常表示不切實際。
我常常想,在這個一切都太過於現實功利的時代裡,父母對孩子的確需要「不切實際」一點,也就是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多給孩子一點時間,也多給孩子一點空間,讓孩子依著他們獨特的步調成長,當父母可以按捺自己焦躁急切的心情,才比較有機會與孩子維持溫暖及親密的互動。
這些年常有機會到台灣各地演講或參加活動,遇到的新朋友,很多人都會說:「我們從小看著AB寶長大!」的確,從《教養可以這麼浪漫》、《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到《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詳實地記錄了雙胞胎女兒AB寶出生至今的生活點滴。
《教養也可以這麼浪漫》是出生到小學畢業前,《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是國中階段,這一本《自然課也可以這麼浪漫》大部分是在中學(包括國中與高中),星期假日我們在住家後山散步聊天的紀錄。
孩子到了中學,開始會對周遭環境與社會產生好奇與關心,我通常都利用較輕鬆有趣的方式從周遭容易看見的事物或新聞事件著手,引導他們一步步地思索與推理。
我們都知道,即便純粹知識的學習也必須輔以好奇與主動探索的精神,才能記得牢靠,何況面對這個資訊爆炸以及行動上網裝置的普及,查得到的知識已經不再值錢的時代,一個願意思考,有勇氣提出問題,有能力提出問題的人,才是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讓所有家長與老師都能利用台灣俯拾即是、豐富多元的自然生態,重新燃起孩子的好奇心,是我寫這本書的衷心盼望了!

──李偉文2014.07.14

目次

[推薦序]
為孩子預備種子,也要為他準備沃土
──周儒(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世界公民的入門書──薛紀綱(小兵)(公視《下課花路米》主持人)
傳承對自然的愛,對人文社會的關懷──詹聰正(「怪獸共和國」負責人)

[Part 1]
爸爸,大自然真奇怪!
──大自然的奇蹟與危機

 [生命]
七天或十七年的生命,你想選哪個?
●關鍵字
 蟬、週期蟬(17年蟬、13年蟬)、達爾文演化論、生存策略、冬蟲夏草、大發生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生命的共同性-生物生長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17年蟬之謎》,遠流。《台灣賞蟬圖鑑》,天下
 影片:《小宇宙》(Microcosmos)
 小旅行:新北市文山農場,電話:02-26667512

[樂活]
螢火蟲與油桐花的自然盛宴
●關鍵字
 螢火蟲、油桐花、賞螢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生命的共同性-生物生長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台灣賞螢地圖》,晨星;《荒野有情》,大地地理
 影片:《戀戀火金姑》,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小旅行:各地賞螢地點


[危險]
你知道台灣最危險的野生動物是什麼嗎?
●關鍵字
 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國中: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台灣昆蟲記》,天下
 影片:《九九蜂鷹》,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小旅行:宜蘭蜂采館,電話:03-9233668


[恐懼]
能遇見蛇,其實很幸運!!
●關鍵字
 台灣毒蛇、出血毒、神經毒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動物的外部構造與運動
 國中: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消化系統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台灣兩棲爬行類圖鑑》,貓頭鷹
 影片:《生態台灣》,行政院農委會特種生物保育中心

 [生命樹]
有樹,就有希望
●關鍵字
 森林、先驅植物、木本植物、芬多精、陰離子、水土保持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多樣的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台灣的生態系》,遠足
 影片:《台灣針葉樹五木》,行政院農委會。《世界遺產:台灣檜木》,行政院農委會。
 小旅行:社區的老樹

 [供給]
森林裡最關鍵的植物
●關鍵字
 安平樹屋、榕樹、雀榕(絞殺榕)、氣生根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台灣賞樹情報》,天下
 影片:《台灣闊葉樹五木》,行政院農委會4。《種樹的男人》,林育賢。
 小旅行:台南市安平樹屋

[文化]
全民瘋櫻花
●關鍵字
 櫻花、單一樹種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生物的多樣性-常見動物和植物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
●延伸閱讀
 書:《櫻花──栽培與欣賞》,園藝
 影片:《台灣綠生活:從小地方做起》,Discovery
 小旅行:各地賞櫻步道

[覓食]
飛翔在空中的蜘蛛
●關鍵字
 人面蜘蛛、黑寡婦蜘蛛、漂蛛、白額高腳蜘蛛、飄絲、蛛網、獵食、大發生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動物的外部構造與運動
 國中: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消化系統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自然觀察圖鑑1──蜘蛛》,親親
 影片:《台灣生態探索》,公共電視
 小旅行:新北市二叭子植物園

[害蟲]
都市裡致命的傳染病
●關鍵字
 登革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傳染病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蚊之色變》,二魚
 影片:《風之谷》、《危機總動員》(Outbreak)

[突變]
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
●關鍵字
 蝗蟲、染色體、基因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的遺傳
 高中:生物/遺傳-遺傳物質
●延伸閱讀
 書:《達爾文的祕密花園》,貓頭鷹
 影片:《吞噬非洲的蝗蟲》,Discovery頻道;《蝗蟲過境》(Locusts)

 [成長]
回到生命最開始的地方
●關鍵字
 鮭魚、櫻花鈎吻鮭、洄游、活標本、鹹水魚、淡水魚、魩仔魚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演化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的演化
●延伸閱讀
 書:《走進台灣櫻花鉤吻鮭原鄉》,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福爾摩莎的指環》,公共電視
 小旅行:雪霸國家公園七家灣溪

[冒險]
動物明星貓熊圓仔
●關鍵字
 貓熊、世界自然基金會、活化石、綠色廊道、原鄉、雜食性、綠色廊道、族群、絕種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生物多樣性的保持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
●延伸閱讀
 書:《守護大貓熊》,京中玉
 影片:《小貓熊歷險記》(The Amazing Panda Adventure)
 小旅行:台北市木柵動物園

[優劣]
誰怕達爾文?
●關鍵字
 達爾文、演化論、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演化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的演化
●延伸閱讀
 書:《跟著達爾文去旅行》,臉譜
 影片:《基因狂想曲》(Genesis)、《生命奇蹟》(Wonders of Life)、《加拉巴戈群島》(Galapagos)


[Part 2]
聽,大地大地在說話!
──原來,這些都息息相關……


[生命]
咦!節氣不是依農曆訂的?
●關鍵字
 節氣、閏年、夏至、冬至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晝夜與四季-四季
 國中:自然/晝夜與四季-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古今談-探索時序的根源
●延伸閱讀
 書:《台灣二十四節氣》,常民
 影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鳥瞰地球》(Bird’s Eye View of the Earth)

[美感]
台灣也有兵馬俑?
●關鍵字
 消波塊、七星潭、海岸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海岸變遷
●延伸閱讀
 書:《走!尋找台灣美麗海岸》,樂果
 影片:《消失的生命之河》,天下。《變色的珍珠項鍊》,公共電視。
 小旅行:花蓮七星潭

[遠見]
百年台灣最幸運的事
●關鍵字
 國家公園、中央山脈保育軸、自然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費驊、趙耀東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生物/地球環境變遷-海岸變遷
●延伸閱讀
 書:《台灣的國家公園》,遠足
 影片:《鳥目台灣》,昇龍數位
 小旅行:台灣各地國家公園

[滄海桑田]
台灣最年輕的國家公園?
●關鍵字
 台江國家公園、海埔新生地、濕地、黑面琵鷺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生物/地球環境變遷-海岸變遷
●延伸閱讀
 書:《縱覽台江:大員四百年地輿圖》,內政部營建署台江國家公園
 影片:《飛閱台灣國家公園》,內政部營建署
 小旅行:台江國家公園
 
[都市規畫]
要綠地?還是要巨蛋?
●關鍵字
 松山菸廠、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大巨蛋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居住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阿諾的花園》,小天下
 影片:《建設大未來:21世紀住家》(Building the Future: 21st Century Shelter)

[壯遊]
走,一起去流浪!
●關鍵字
 家庭接待、壯遊(grand tour)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訊息與傳播-訊息
 國中:自然/科技的發展與文明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人生的旅行存摺》,有鹿
 影片:《活水溯源》,公共電視


[共同體]
向大地之母姫亞懺悔
●關鍵字
 拉夫拉克、姬亞學說、生態系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國中:自然/組成地球的物質-生物圈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寂靜的春天》,晨星
 影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

[人與土地]
你看見了真正的台灣嗎?
●關鍵字
 台灣、生物多樣性、氣候、生態、海岸、河川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天然災害-地質災害
●延伸閱讀
 書:《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圓神
 影片:《看見台灣》,台灣阿布電影

[觀點]
眼見就能為真嗎?
●關鍵字
 看見、觀點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訊息與傳播-訊息傳播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小王子》,木馬
 影片:《阿凡達》(Avatar)


[Part 3]
台灣,真是個寶島!
──守護我們的家園

[保育]
迎接南來北往的客人
●關鍵字
 灰面鷲、伯勞鳥、赤腹鷹、猛禽遷徙資訊系統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生物多樣性的保持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台灣的候鳥──四季遷徒全紀錄》,晨星
 影片:《淨土共存-候鳥帶來的福音》,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返家十萬里》(Fly Away Home)
 小旅行:墾丁國家公園

[價值]
黑面琵鷺返家八千里
●關鍵字
 黑面琵鷺、七股濕地、台江國家公園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黑面琵鷺來過冬》,格林
 影片:《返家八千里》,公共電視
 小旅行:台南市七股濕地

[拯救生命]
跳吧!梭德-幫青蛙螃蟹過馬路
●關鍵字
 梭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蛙、褐樹蛙、日本樹蛙、拉都希氏赤蛙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國中: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反應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族群與群集
●延伸閱讀
 書:《賞蛙趣》,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人類星球》(Man Planet)
 小旅行:各地賞蛙地點

[生機]
月兒彎彎照明珠
●關鍵字
 釣魚台事件、東沙環礁、世界遺產名錄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海洋資源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多樣的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海天遊蹤──東沙生熊體驗》,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珊瑚的城堡-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公共電視
 小旅行:台灣的離島

[受害者]
是誰殺了信天翁?
●關鍵字
 國際淨灘日、信天翁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環境污染與防治-廢棄物與資源回收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超熱血海岸生態保衛戰》,漢湘
 影片:《在海裡飛翔》(The Incredible Journey)
 小旅行:居家附近的海灘

[託付]
尋找龍貓的祕密花園
●關鍵字
 世界環境日、環境信託、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龍貓森林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闗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森林大熊》,格林
 影片:《龍貓》、《如何綠化地球》(How to Grow a Planet)
 小旅行: 新竹縣鹿寮坑自然谷環境基地,03- 593 4095

[智慧]
 攔河堰的功與過
●關鍵字
 攔河堰、攔沙壩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闗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天然災害與防治-洪水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天然災害-氣象災害
●延伸閱讀
 書:《鮭魚還能回家嗎?》,小螢火蟲
 影片:《看河》,天下

[仁慈]
從放生護生到外來入侵種
●關鍵字
 原生物種、外來種、入侵種、小花蔓澤蘭、銀合歡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闗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聚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生物科學與環境-入侵外來種
●延伸閱讀
 書:《陽明山國家公園外來入侵種手冊》,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正負二度C》,2010;《賽德克巴萊》,果子與中影;《草木戰役》(Exotic Esoticism: Plants Wars)
 小旅行:郊外自然觀察


[Part 4]
今天吃什麼?
──餐桌上的環境問題

[平衡]
但願年年有魚
●關鍵字
 魚翅、食物鏈、重金屬、環境賀爾蒙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海洋資源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多樣的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逛逛水族館》,遠足
 影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血色海灣》(The Cove)、《戰浪》,公共電視
 小旅行:超市或魚市場

[土地]
多吃一口飯,多留一塊地
●關鍵字
 稻米、澱粉、高山農業、超限利用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天然災害與防治-水土保持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商周
 影片:《反哺大地》,公共電視;《無米樂》,公共電視。
 小旅行:台東關山農會,電話:08-9811009

[原味]
無所不在的油脂
●關鍵字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回鍋油、反式脂肪酸、氫化油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含碳元素的物質-有機化合物
●延伸閱讀
 書:《失去貞操的橄欖油》,時報
 影片:《永續餐桌》(Sustainable Table: What’s On Your Table?)
 小旅行:宜蘭縣羅東夜市(有現場製作苦茶油的攤販)

[公平]
「你們喝的咖啡就是我們災難的根源!」
●關鍵字
 咖啡、全球化、規模經濟、公平貿易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頪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糧食戰爭》,高寶
 影片:《咖啡正義》(Black Gold)
 小旅行:台南市東山咖啡文化館,電話:06-6801917

[習慣]
中秋烤肉的樂活新選擇
●關鍵字
 多環芳香烴、異環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七彩蔬果五七九、空熱量、碳酸飲料、洗腎、成藥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含碳元素的物質-有機化合物
●延伸閱讀
 書:《健康飲食新主張》,漢欣
 影片:《沈默的食物》(Our Daily Bread)
 小旅行:超市


[代價]
思索美味代價,拿回食物主權
●關鍵字
 食品工業、食物鏈、在地消費、環保素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含碳元素的物質-有機化合物
●延伸閱讀
 書:《食物的全球經濟學-從一片披薩談起》,衛城
 影片:《食品帝國》(FOOD, INC。亦名「美味的代價」)

[良心]
無所不在的化學工業
●關鍵字
 毒澱粉、化學添加物、順丁烯二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有機農業、自然農法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應用-化學與化工
●延伸閱讀
 書:《恐怖的10大食品添加物》,方舟
 影片:《餵不飽的地球》(We Feed the World)

 [判斷力]
數量才是關鍵
●關鍵字
 質譜儀、毒奶粉、三聚氰胺、NSAR(肌氨酸乙酯亞硝胺)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應用-化學與化工
●延伸閱讀
 書:《救命飲食》,杮子
 影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


[信任]
有機新食代
●關鍵字
 生質作物、有機食品、農夫市集、環境荷爾蒙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生物/生物科學與農業-生物病蟲害及疫病的防治
●延伸閱讀
 書:《爺爺的有機麵包》,聯經
 影片:《台灣剩食之旅-我們可以不再浪費》,天下

[本質]
古巴啟示錄
●關鍵字
 古巴、石油危機、有機農耕、穀東會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興能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能源-化學與能源
●延伸閱讀
 書:《有機田園小學堂》,塞尚圖文
 影片:《愚蠢年代》(Age of Stupid)、《社區的力量-古巴如何度過石油危機》(The Power of Community: How Cuba Survived Peak Oil)

[共生]
為什麼蜜蜂影響糧食生產,漢堡肉會破壞雨林?
●關鍵字
 蜜蜂、農藥、基因改造食品、電磁波、熱帶雨林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生物/生物科學與農業-生物病蟲害及疫病的防治
●延伸閱讀
 書:《真正老森林》,聯經
 影片:《蜂狂》,公共電視
 小旅行:逛超市

[公義]
全球化是福還是禍?
●關鍵字
 全球化、自由化、農業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青少年也懂的全球化》,博雅書屋
 影片:《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La Vie Moderne)、《最後的獵人》(Le Dernier Trappeur)

[節儉]
你在浪費食物嗎?
●關鍵字
 保存期限、賞味期限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食物無毒保鮮法速查輕圖典》,三采
 影片:《從空中看地球之過渡消費》(Earth from Above: Mass Consumption)、《你在浪費食物嗎?》(Taste the Waste)


[Part 5]
永續,人人都幫得上忙
──寶貝我們的地球

[浪費]
省水大作戰
●關鍵字
 水資源、水足跡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動態的地球-大氣變化
●延伸閱讀
 書:《水:水資源的歷史、戰爭與未來》,商周
 影片:《從空中看地球之捍衛水資源》(Earth from Above: Stunning Water)、《水資源大作戰》(Blue Gold: World Water Wars)
 小旅行:台灣的水庫

[惜福]
除舊布新過新年
●關鍵字
 氣化器、磷酸鹽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 《未來書》,三之三
 影片:《終結貧窮》(The End of Poverty)

[循環]
髮菜引發沙塵暴?
●關鍵字
 沙塵暴、空氣污染、全球氣候變遷、空氣品質監測站、粉塵、梁從誡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環境污染與防治/空氣污染與防治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氣候變化
●延伸閱讀
 書: 《魔法校車-氣候大變遷》,遠流
 影片:《米芽米咕人》(Mia et le Migou)、《空襲警報》,公共電視
 
[環境變遷]
震出的核安問題
●關鍵字
 地震、海嘯日本東北大地震、核電廠、板塊、環太平洋地震帶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天然災害與防治-颱風與地震及其影響
 國中:自然/地表與地殼的運動-板塊構造運動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動態的地球-固體地球的變動
●延伸閱讀
 書:《不生病的地球》,晨星
 影片:《冰原歷險記Ⅱ》(Ice Age II)、《震撼地六感》,公共電視

[生存]
《白色大地》的美麗與哀愁
●關鍵字
 北極熊、北極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級自然/天氣與氣候變化-風雲雨霧
 國中:自然/全球變遷-溫室效應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氣候變化
●延伸閱讀
 書:《北極熊搶救家園》,幼獅
 影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極地熊寶貝》(Arctic Tale)、《白色大地》(La Planete Blanche)

 [危機]
核四沒完沒了?
●關鍵字
 核四、公民投票、核電廠、樂生療養院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能源的種類
 國中: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能源-化學與能源
●延伸閱讀
 書:《圖解你我應了解的核能與核電》,商周
 影片:《貢寮,你好嗎?》,崔愫欣

[替代性]
再生能源可以取代石油與核能嗎?
●關鍵字
 能源、再生能源、風力發電、太陽能、水力發電、生質能、地熱、海洋能、核能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能源的種類
 國中: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能源-化學與能源
●延伸閱讀
 書:《不用核能,那我們用什麼?》,大是
 影片:《從空中看地球之石油耗盡》(Earth from Above: The End of Oils)

 [節約]
我家的節能減碳行動新生活
●關鍵字
 二手衣、環保素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國中:自然/全球變遷-溫室效應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野人
 影片:《你今天減碳了嗎?》,公共電視

[永續發展]
假如人類消失了!
●關鍵字
 物種大滅絕、永續發展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沒有我們的世界》,木馬
 影片:《人類消失後──重生的地球》(Aftermath: Population Zero)

[價值觀]
用消費來改善世界
●關鍵字
 消費、蝴蝶效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節能減碳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恐龍救地球》,遠流
 影片:《沃爾瑪:低價的代價》(Wal-Mart: The High Cost of Low Price)

 

[附錄]
 配合國小、國中、高中課程檢索
 關鍵字索引

書摘/試閱

[蟬/生命]
七天或十七年的生命,你想選哪個?

【自然課浪漫清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小中年段/生命的多樣性-常見動物和植物
(2)關鍵字:蟬、週期蟬(17年蟬、13年蟬)、達爾文演化論、生存策略、冬蟲夏草
(3)延伸閱讀:[影片]《小宇宙》
[書]《17年蟬之謎》,遠流
[小旅行] 新北市文山農場(02)2666-7512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都沒有颱風,數週的豔陽高照使得流經社區裡的溪流幾乎都已乾涸了。星期假日與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AB寶在社區附近的步道散步,幸好滿山谷的蟬聲似乎帶來一絲清涼的感覺。
「有松鼠!」A寶追著松鼠跑到路旁樹林裡,回來時手上拿著一隻透明的蟬。我們湊過去看,這是已振翅飛去的台灣熊蟬所蛻留下的蟬殼。土黃色的透明薄膜非常細緻地刻印下蟬的痕跡,栩栩如生,乍看之下還會以為A寶手上停留的是一隻活生生卻透明的蟬呢?

地底蟄伏五年,地上只活七天?

A寶把玩著蟬,邊問說:「蟬真的是在土壤底下五、六年,可是爬到地上,蛻變成蟬才活一個星期左右嗎?」
我回答她們:「沒錯啊,妳們小學時,曾經帶著妳們觀察蟬羽化的過程,還記得嗎?會叫的蟬是公的蟬,利用鳴叫聲吸引母蟬;等到交配後,母蟬會把卵產在樹皮裡,蟬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沒多久就死掉了。樹皮裡的蟲卵到隔年春天下過雨才會孵化,一孵出小小的蟲,就掉到地下,馬上鑽到土壤裡;若鑽得慢一點,就會變成螞蟻的點心呢!這蟬的幼蟲就在地面下吸著樹根的汁液慢慢成長,過了五、六年,夏天的某個傍晚就會爬出地面,找到樹幹往上爬,等待蛻變羽化。」
B寶很快接著說:「我記得,當蟬從脫殼出來時,頭是向下倒掛著,腹部還留在殼裡面好久呢,等到牠全身都脫離殼,只用前腿抓著殼,翅膀伸展開時,一下子感覺變得好大隻喔!」
我接著告訴她們:「蟬的種類有非常多種,有的在土壤裡只待一、二年,台灣的蟬大部分是五、六年,最神奇的是,美國有十三年與十七年的蟬呢!」
AB寶一起哇了一聲:「牠們的年紀比我們還大呢!為什麼牠們會在地底下躲那麼久呢?太奇怪了吧?」
的確,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而且不知為什麼,幾十億隻的蟬,躲了十七年後,在同一個時間從地底冒出,而且總是全部就集中在一個小小的區域裡。大概一平方公里範圍內,有五十億隻,算起來大概是一個臥房大小就有五百隻蟬從地下冒出來,同時在一起大聲鳴叫,想起來場面一定非常壯觀。
A寶好奇極了:「美國很多這種蟬嗎?是不是每十三或十七年,美國就被蟬淹沒了?」
我回答說:「這種蟬並不算多,這些蟬稱為週期蟬,在同一年冒出來的稱為一個繁殖群,目前十三年蟬只有三個繁殖群,也就是在十三年中只有三年,在美國某幾個固定城市固定地區會出現十三年蟬,至於十七年蟬有十二個繁殖群。」
喜歡追根究底的B寶追著問:「牠們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奇怪呢?而且十三跟十七好像都是質數耶?!」

尋找最佳的生存策略

我提醒她們才剛剛讀過的達爾文演化論:「物種在漫長的演化過程裡,為了存活下來,總會依照所處的地理環境,找一個最佳的生存策略。蟬是非常古老的物種了,兩億年前蟬的化石跟今天的蟬,外形看起來幾乎一樣,所以我相信美國的十三年蟬跟十七年蟬都是為了適應環境慢慢演變成的。蟬一起出現,比較容易找到同伴配對,才能夠留下後代;而且一大堆一起出現,吃牠的敵人一下子也吃不完,就容易留下後代繼續存活。
B寶妳說得沒錯,十三與十七都是質數,質數的意思是除了一與它本身,沒有辦法被其他數字除盡,任何數字若包含了質數,就會讓最小公倍數比較大,牠們與其他週期性的蟬一起混雜出現的機會就會較少,比較能夠保持自己族群個體的數目。
再加上十三年、十七年才大量出現一次,基本上不太可能會有專門以牠們為主食的天敵,因為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專門等著牠們而等那麼久的。所以長期來說,牠們也比較安全。至於出現的那一年,對於附近的鳥來說算是打牙祭的機會。不過不管牠們怎麼吃,食量畢竟有限,無論如何也吃不完這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隻的蟬,所以牠們就能夠安全地交配產卵,繁衍後代。如果牠們是斷斷續續出現的話,剛好能夠長期滿足鳥類的胃口,那麼能夠順利留下的後代就會很有限了。」
A寶想想說:「蟬大概就是採用古代戰爭的人海戰術吧?」
B寶:「除了蟬以外,許多生物也有所謂「大發生」,是不是一樣的策略啊?」
我笑笑回答:「那倒不一樣!有時候突然某個地區的蝴蝶,或某種特殊的昆蟲或物種的數量急劇增加,我們稱為「大發生」。通常這與局部地區的生態失去平衡有關,比如因為某種人為或氣候因素,牠們的天敵減少,族群數量很快就爆增。不過這種突然增加的數量通常也無法維持,不久又會回復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
B寶複誦著:「穩定的平衡狀態?」
我說:「就像十七年蟬雖然一次出現那麼多隻,但是最後活下來的幾乎還是固定數量,並不會造成當地生態的壓力。自然界喜歡維持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所以妳們日常生活也是要如此,每天有讀書、休息、玩耍的時間,而不要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邊聊邊走,不知不覺就回到家了,在門口碰到幾個從都市上山來拜訪鄰居的小朋友,A寶把蟬蛻送給他們,還現買現賣地當個解說員在講解著。我補充說:「蟬蛻還被當做中藥呢!把泥土洗乾淨,就餵給小孩子吃,據說可以讓哭鬧不止的孩子止住夜啼。」
一堆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好噁心喔!」
我笑著說:「還有更恐怖的呢!蟬的幼蟲要從土壤鑽出來前,被一種稱為蟬菌的生物寄生的話,就死掉了。蟬菌會長出地面,稱為「蟬花」,是一種非常昂貴的中藥,也稱為「冬蟲夏草」;意思就是在冬天時還是蟲,等到夏天時就變成草,可以熬煮成中藥。」
進入屋子,我拿出高中時自己班上發行的班刊《建雛》,封面上題的班級銘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問AB寶:「妳們覺得躲在不見天日的地底十七年,換得七天的盡情高歌,這樣的生命如何?」AB寶聳聳肩,沒有回答。
過了半嚮,A寶說:「有些大器晚成的人似乎也很像是蟬的一生啊!」
B寶思索著:「我不喜歡蟬的生命樣貌,我喜歡爸爸剛剛說的平衡而穩定的生活方式。每天有小小的快樂,或小小的難過,每天有勤奮努力的時間,也能保有一點自在偷懶的時間。」
換上居家服,我邊做結論:「生物無法選擇牠們的生命樣貌,幸好人類可以決定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所以我們除了要感恩,也不要辜負了上天給我們這偉大的天賦啊!」

【和孩子聊聊天】
1. 你什麼時候會運用像蟬這樣「以多獲得生存機會」的戰術?生活上或自然界有哪些現象也是採取這樣的方式?
2. 你是否也認同「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態度呢?為什麼?

 

【摘文2】
[蝗蟲/突變]
◎ 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

【自然課浪漫清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小高年段/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2)關鍵字:全球暖化、蝗蟲、染色體
(3)延伸閱讀:[影片]《蝗蟲過境》
[書]《達爾文的祕密花園》,貓頭鷹
 
春節假期中,AB寶難得輕鬆地一邊吃著炸年糕,一邊翻閱一疊疊平常沒時間看的報章期刊。A寶看著太平山飄雪的新聞,問:「不是說全球暖化嗎?怎麼這幾個月這麼冷啊?」
我趕快趁機做個機會教育:「地球的平均溫度的確是愈來愈高,但是全球暖化的影響並不是表示地球每個地區,每個時候都愈來愈熱。因為地球長達數百年千年的穩定一旦被改變之後,從海洋的流動、氣流的變化,甚至南北極的氣候,都跟著改變調整,對人類而言,就是不穩定,也就是極端的氣候變化頻率會增加。像今年初整個北半球都非常冷,南半球卻因太熱水蒸汽增加而下大雨,造成大洪水。」當我想繼續解釋什麼是北極震盪,猜測搞不好考試會出,就被B寶打斷了。

蝗蟲就是發狂的蚱蜢?!

B寶看著《國家地理雜誌》,訝異地說:「非洲蝗蟲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咦?現代還有蝗蟲啊?我以為那是在歷史小說中,古代才會有的奇景耶?」
A寶也湊過來看:「是啊?小說裡常常描述蝗蟲多可怕多可怕?可是我們在荒野保護協會的自然觀察課程中,為什麼好像沒有解說員提過這種昆蟲呢?」
我看到她們對蝗蟲感興趣,連忙從架子上找出探索頻道出版的有關蝗蟲的紀錄片準備讓她們看,一邊解釋:「全世界各國的歷史記載裡,每隔一段時間,就傳來大批蝗蟲肆虐的消息,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蝗災』,似乎總是與饑荒、民不聊生連在一起。而且古往今來世界各地描述的蝗蟲過境都一樣,漫天遍野的蝗蟲,將一切東西全都一掃而空,包括所有植物或農作物,甚至牲畜,無一倖免。
只是忽然出現的蝗蟲,往往也忽然不見,數百萬、數千萬隻的蝗蟲,神祕地突然出現,也神祕地突然消失,找不到任何一隻活的蝗蟲,直到下一次乾旱災變,牠們再度猖獗。」
AB寶好奇得張大嘴巴:「那麼多的蝗蟲,到底躲到那裡去了呢?」
幾百年來,所有生物學家都為此困惑,也想找出答案,一直到一九二一年,一位俄國生物學家才解開這個千古謎團。原來,蝗蟲就是蚱蜢,牠們是同一種昆蟲,一群群的蝗蟲是發狂的蚱蜢。

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

如果你把一群蚱蜢養在瓶子裡,讓牠們處在擁擠、彼此碰撞的環境下,牠們就會開始產生變化!翅膀慢慢變長,原本土褐色的身體逐漸變得鮮豔,呈現鮮黃色甚至粉紅色,鞘翅上出現條紋和斑點,顏色甚至會深到變成亮黑色,產的卵也比原來的蚱蜢多很多。牠們原本溫馴的習性也變得不安、躁動、貪吃,於是本來只吃草葉的蚱蜢,變成什麼都會吃的蝗蟲。
A寶更驚嚇了:「怎麼可能?我們學過生物,知道一個生物的形貌習性是受染色體的基因所決定的,是與生俱來的,怎麼可能從一個物種變成完全不一樣的另一個物種?又不是在拍電影,《綠巨人》或《美女與野獸》是虛構出的,我不相信真實世界有這樣的事情」
B寶也回應:「蚱蜢我們常常看到啊?很害羞,很可愛的昆蟲,怎麼會變成恐怖可怕的蝗蟲呢?」
我又從書架中翻出幾本《科學人》月刊想跟她們解釋:「妳們說得沒錯,生物是由染色體裡的基因傳遞遺傳的訊息,我們頭髮什麼顏色,皮膚什麼顏色,的確是由基因所控制,但是決定某一個遺傳特性的基因並不是只有一組,而是有其他不同的可能,只是其他的基因被抑制住了,也就是所謂隱性基因。當生物遇到不同環境時,那原本被抑制的隱性基因活化成為顯性時,就會有不同的樣貌呈現。」
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的例子,我們在蝗蟲身上看到了最戲劇化的例子。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旱災時特別容易產生蝗災,因為乾旱將散居各處的蚱蜢趕到少數找得到食物的山谷裡去,可是聚集多了,同類的推擠爭食,讓蚱蜢變成蝗蟲。蝗蟲又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後代,於是整個山谷裡層層疊疊堆滿了蝗蟲,在某個日子,牠們就飛向天空,形成了蝗災。
AB寶聽我解釋到這裡,還是半信半疑:「這太不可思議了!」
我笑著說:「其實像蚱蜢變成蝗蟲這樣的例子很多啊,只是妳們沒有注意到?」
AB寶還是很狐疑:「真的嗎?」
我提醒她們:「有一些候鳥要遷徒時,不是跟牠們在繁殖地的外貌習性不同嗎?我們其實也可以說,蝗蟲只是蚱蜢碰到無法存活的環境時,要遷徒到其他地區生活的階段性狀態;當牠們找到水草豐美,族群可以生存下來時,就會恢復成繁殖狀態的可愛蚱蜢。也就是當牠們必須長途旅行時,當然要改變裝備,變得會飛,而且什麼東西都可以咬得動才行吧?」
到這時候AB寶總算才恍然大悟,願意接受這個神奇的現象。我下結論說:「妳們小時候看的電影,《侏羅紀公園》描述最後逃出去的公恐龍變成母恐龍時所留下的名言:『生命都會自己找到出路,』物種在面對環境變化時,總會演化出讓族群可以活下去的方法。」
A寶還是不死心:「公恐龍變成母恐龍?」
我一邊趕她們去浴室盥洗,要她們上床睡覺,一邊說:「其實有些爬蟲類生的卵沒有公母之分,是視牠們孵化時卵周圍的溫度來決定牠們的公母呢!不過今天太晚了,妳們對這有興趣的話,下次再聊!」

【和孩子聊聊天】
1. 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蚱蜢發狂了,就會變成可怕的蝗蟲;人發狂的時候,會變成什麼呢?人是否可以控制自己不要發狂?
2. 除了文中提到的幾種動物,你還能想到其他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的例子嗎?

 

【摘文3】
[國家公園/遠見]
◎ 百年台灣最幸運的事

【自然課浪漫清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小高年段/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2)關鍵字: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中央山脈保育軸、趙耀東、費驊
(3)延伸閱讀:[影片]《鳥目台灣》
[書]《台灣的國家公園》,遠足
[小旅行] 台灣各地國家公園

雙胞胎女兒AB寶在九月開學前,有一段非常珍貴漫長又輕鬆的暑假,除了陪她們去幾個她們還沒去過的台灣離島旅行之外,也進行了一趟火車環島之旅,搭乘台鐵的環島觀光列車,特意尋找台灣的小鎮停留過夜。
AB寶玩了一個多月,好不容易有個星期天沒出門,她們待在家裡整理相片,一邊在討論著「建國百年百國青年homestay(家庭住宿)」時,她們將帶這位遠從克羅埃西亞來的女孩到台灣的哪些地方玩。
我看她們討論得興高采烈,忍不住湊過去問她們:「妳們覺得建國百年裡,最值得全台灣自豪,或說最值得我們慶幸的事情是什麼事?」

差一點被毀掉的原始山林

A寶很快地回答:「台灣的民主自由?」
我說:「住在台灣的民眾的確是有福氣的,妳們也讀到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這的確是很多人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但是對於台灣,以及將住在台灣的後代子孫而言,我覺得還有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情!」
這下子她們倆個就靜悄悄,似乎想不出來了。
我說:「台灣有六○%~七○%是山地,只有很少的地方是平原與丘陵,但是在這麼一座小島上卻住了二千多萬人口。隨著環境變遷與氣候異常的影響,若非在二、三十年前成立了許多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限制民眾開發那些環境脆弱又敏感的地區,很難想像今天台灣這塊土地會變成什麼樣子!」
B寶問:「你的意思是,百年台灣最值得慶幸的事就是台灣有國家公園?」
「沒錯,台灣是在民國六、七十年,十大建設陸續完工時經濟起飛,工商業的發展非常迅速。以台灣人口那麼多,老百姓那麼勤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為了賺錢,那管崇山峻嶺,每塊地一定會被大家充分利用的!幸好就在那關鍵時刻,在很少數的有識之士努力下,及時在台灣的土地上劃下這一道防線。在民國七十四年與七十五年短短兩年之內,成立了陽明山、玉山以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然後民國八十一年成立雪霸國家公園。妳們知道台灣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共有二百二十座,其中有一百座非常壯觀美麗,稱為『台灣百岳』。單單玉山、太魯閣以及雪霸三座國家公園裡就包含了一百座裡的七十六座呢!」
A寶好奇地追問:「你說少數有識之士是什麼意思?」
我感慨地回答:「當太魯閣國家公園尚未成立時,台灣電力公司在立霧溪的發電計畫已經開工,居然打算把舉世罕見的太魯閣峽谷裡的立霧溪沿溪設立六座水壩,把水引到溪畔發電廠。真不可思議,為了那一點點電力,差一點就毀了太魯閣高山峽谷。更千鈞一髮的是,當時台塑已申請在太魯閣出口的崇德開採年產量六百萬噸的水泥礦場。令人感慨的是,當時主管國家公園的內政部長居然認為台塑核准在先,應該讓他們在做好環保之下開發;而當時負責經濟建設的經濟部長趙耀東先生卻支持設立國家公園,將此區域的所有開發計畫完全停止。他們兩人的角色似乎錯亂了,不過我們真的應該感謝當時趙部長以及李國鼎、費驊、孫運璿以及張豐緒等政府官員的支持。此外外,當年玉山國家公園也差一點為了採礦的申請,打算蓋一條公路從玉山國家公園西北邊緣,鄰近嘉義、南投的塔塔加,穿越整個玉山到東南邊的花蓮玉里。」
AB寶著急的問:「後來呢!」
「幸好當時已七十多歲的費驊政務委員帶著其他官員,花了五、六天時間,親自爬了一趟玉山,勘察計畫路線,最後決定取消公路的建築規畫,連帶地,採礦公司的開發計畫也只好擱置。真的是千鈞一髮啊!太魯閣、玉山與雪霸國家公園所涵蓋的高山地區,我們稱為『中央山脈保育軸』,是台灣的命脈,若當時核准公路與採礦,勢必會對這片原始山林造成永難恢復的破壞;更難想像在如今颱風大雨的氣候之下,會有多大的災難,以及民眾生命財產與社會國家整體資源的損失啊!」

美麗的錯誤

A寶突然想到:「我在網路上收到許多訊息,說是墾丁國家公園破壞太厲害,被世界除名,是真的嗎?」
B寶也附合:「我們老師也說:『國家公園裡面居然有核電廠,實在太離譜了!』」
我笑笑說:「網路訊息是錯誤的。不過,墾丁國家公園的成立,其實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民國六十一年我國通過《國家公園法》,但是到了民國六十六年才成立國家公園規畫小組,當時初步規畫選定太魯閣為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不過當年九月,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到墾丁,看到風景雖然非常優美,但是環境已開始遭到人為破壞,於是就指示,希望能在墾丁成立國家公園。可是在此之前核三廠已經蓋了,而且墾丁這個地方當時就有很多民眾住在這裡;換句話說,以專業角度來評估,墾丁原本就不打算成立國家公園,也不適合成立國家公園,不過幸好當時還是成立了,否則今天那裡的情況會更糟糕。」
A寶追問:「為什麼呢?」
我說:「國家公園的區域要達一定的面積,所以會把許多老百姓的住家都劃進去了。當遊客變多之後,老百姓為了做生意,總希望想辦法擴大門面;可是國家公園裡的任何開發行為都被嚴格的管制,因此常常引起民眾與管理單位的紛爭與抗議。不過,有管理當然一定會比放任不管來得好吧!」
B寶說:「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有什麼不同?」
聽了B寶這樣的問題,不禁稱讚說:「問得好!目前台灣以自然保育為目的所設置的保護區可分為國家公園、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及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等四種類型。國家公園大概占全台灣陸地面積的一○%左右,其他三種保護區總共也占約一○%。這幾種保護區所根據的法律,以及主管單位都不同,因此管理的措施也不同。理論上,國家公園的任務除了保育之外,也包括開放民眾旅遊的需求。表面上看起來,其他三種保護區限制一般民眾進入,在生態保育的強度似乎比較大,可是實際上因為國家公園有專屬警察駐守公園內,而且經費與管理人員比較多,所以除了極少區域開放遊客可以行走的步道外,其他部分幾乎都沒有人為的干擾。但其他幾種保護區因為管理人手不足,反而偶爾會發生盜砍林木或濫墾濫建的情況。」
A寶問著B寶:「我們還有哪些國家公園沒去過?」
B寶反問A寶:「妳知道台灣到底有哪些國家公園嗎?」
A寶不甘示弱:「當然知道,台北有所謂都會型國家公園的陽明山,我們剛去的文化史蹟型的金門國家公園,還有濕地生態為主的台江國家公園,去年去遊憩型的墾丁,還有我們都爬過的玉山、雪霸以及太魯閣屬於高山型。咦,好像全都去過了耶!」
我補充說:「漏了一個海洋國家公園,以二○○七年成立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為主,是台灣第一座以保育海洋生態資源為主的國家公園。因為尚未開放觀光,所以去過的人非常少。爸爸倒是有去過,下次我找照片出來跟妳們聊聊,現在時間太晚了,妳們該準備上床睡覺了!」
看著AB寶把攤了一地的資料擺回書架,我一邊提醒她們:「妳們先寫E-mail問克羅埃西亞的女孩,她的興趣是什麼?比較喜歡參觀哪一類的景致?台灣雖然小,但是什麼生態或人文景觀幾乎都有,妳們可以依照她的期望再來規畫行程!」

【和孩子聊聊天】
1. 你去過台灣的國家公園嗎?去過哪幾個?你喜歡國家公園的哪些地方?
2. 有遠見的主事者,才能為國家做出永續的長遠規畫。面對當前台灣的種種問題,你能分辨哪些是有遠見的決策,哪些是短視近利的政策嗎?

 

【摘文4】
[環境信託/託付]
◎ 尋找龍貓的祕密花園

【自然課浪漫清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小高年段/人類與自然界的闗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2)關鍵字:世界環境日、環境信託、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龍貓森林
(3)延伸閱讀:[影片]《龍貓》、《如何綠化地球》
[書]《森林大熊》,格林
[小旅行] 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自然谷環境基地
 
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總算考完基測,每天悠哉地看小說的雙胞胎女兒AB寶,看到我與媽媽興奮地拿著報紙在討論,好奇地湊過來。A寶唸著標題:「自然谷,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成功案例。」
B寶讀著另一則新聞:「竹科人買山谷,築台灣版龍貓森林。」A寶接著問:「你們為什麼看到這個新聞這麼高興?」B寶也插著講:「什麼是環境信託?為什麼寫說是台灣版龍貓森林呢?」

日本龍貓森林的誕生

我翻找出荒野保護協會的刊物,要B寶念出上面所寫的宗旨:「希望透過購買、長期租借、捐贈或接受委託,取得荒野的監護與管理權,將之圈護,盡可能讓大自然經營自己,恢復生機。使我們以及後代子孫能從這些刻意保留下來的台灣荒野,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我打斷B寶的覆誦:「這裡所寫的接受委託、取得自然荒野地,指的就是希望經由國民環境信託取得永久的管理權。至於取得之後要做什麼用?A寶妳接著往下唸。」
A寶探過頭來大聲朗誦:「使我們以及未來的台灣人有機會從這些刻意保留下來的台灣最後野地,窺見福爾摩沙的美麗原貌,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得到大自然的啟示與靈感。」
為什麼媒體會以龍貓森林來描述我們的夢想呢?我跟AB寶解釋:「日本在二十多年前,正歷經所謂經濟泡沫的最高點。其實那時候台灣也差不多,股票、房價每天在漲,所有的人都瘋狂地陷在金錢遊戲的追逐中。宮崎駿導演拍了《龍貓》這部卡通,影片中的自然美景與人與人純樸的互動,感動了很多人,小朋友也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龍貓這個生物存在,只要我們幫牠保留下牠的家,有一天,龍貓就會回到森林裡來。」
聽到這裡,媽媽也感動地說:「為了這個美麗的夢,小朋友捐出他們的零用錢,熱烈展開龍貓故鄉基金的募款運動。這個基金真的買下了東京附近好幾片森林,而且還在增加中。」
的確,這個在日本很成功的運動,就是荒野保護協會成立以來,一直在推動的環境國民信託法。經過了十多年無數人的努力,在今年六月世界環境日前夕,台灣總算有了第一個成功的環境信託案例。

給台灣的孩子一個綠色童年

B寶邊看報導,邊念著:「擁有新竹縣南何山『自然谷』一點三甲地(約一萬三千平方公尺)的三名地主,為讓子孫能有永久的環境教育基地,決定把土地信託給荒野保護協會管理。環保署昨宣布許可這項信託案,成為二○○三年制定《環境保護公益信託許可及監督辦法》以來首件環境信託成功案例。自然谷的三名地主吳杰峰、吳語喬、劉秀美都是荒野保護協會會員。三十八歲的吳杰峰原是竹科工程師,他說,四年多前和友人花六百萬元買下土地,盼進行棲地保護和生態保育宣導,把自然谷信託給荒野是保障土地不會隨意被買回開發。」
A寶也唸著他手上另一份報紙:「環保署表示,環境信託是公益信託的一種類型,簡單說就是將『環境』」交付到『可信任的受託人』」手上,以委託人保護環境的意思而能永續經營。而環境被妥善維護管理後,所造成的好處及利益,是由「不特定的多數人」所共享;環保署將扮演監督角色,監督雙方確實在該處進行棲地保護及生態保育相關宣導教育活動。」
我接著跟她們補充報紙上沒寫到的歷史:「世界上最早有環境信託制度的是英國,一九○七年就正式通過《國民信託法》,透過減免稅金,讓地主願意將土地信託給公益團體。如今英國國民信託組織有兩百多萬個會員,擁有二十多萬公頃的自然棲地,以及兩百多棟歷史建築,甚至包括六十多個小村莊以及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線,是英國最大的地主。這些土地就永遠成為所有公眾所擁有,留給所有的後代子孫,不會被政府或私人財團開發建設掉。」
AB寶聽到這裡,吐吐舌頭說:「我們出生後就跟著荒野一起上山下海到處活動,卻沒有認真聽你們講為什麼要成立荒野呢?」
我翻找出一九九七年《天下雜誌》的一篇專訪跟AB寶說,記得那個比妳們大一歲的女孩白狼嗎?她的媽媽黑豹鄭一青是《天下雜誌》的資深主編,她用非常優美感人的筆觸寫下了一段我們成立荒野的動機:「思源埡口的風呼嘯著,圍繞著簇簇跳動營火的他們,心越來越熱。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既醉心於台灣的美,也痛心於環境的破壞。他們熾烈地討論:怎麼可以讓台灣交到子孫手上時,仍保有流水淙淙、禽鳥弄波的清澈,回復鷹隼盤旋、雁鴨繽紛的藍天?怎樣可以凝聚這一團熾熱的火,匯集眾人的力量,自己關心自己的環境?那一夜,他們決心要成立一個以保護自然生態、推廣自然教育為宗旨的荒野保護協會。」
A寶恍然大悟:「思源埡口?我們常常去的思源埡口被稱為荒野保護協會的聖地,原來就是妳們當初在那裡露營聊天中,決定要成立荒野哦!」
我笑著說:「如今這個自然谷是荒野,也是台灣新的里程碑,這個地方將會成為我們以後辦活動的主要場地,那裡有飛鼠、穿山甲、螢火蟲,也有可以攀樹的巨大林木呢!」
說完,一邊收拾著刊物與資料,一邊想著,憑著荒野數以千計志工的努力,荒野許諾給台灣的孩子一個綠色童年的大夢。我們手無寸鐵,只有一顆熱情的心,但是我們勇敢的往前走。魯迅曾說過:「地上原來是沒有路的,只是因為走的人多了,便走出了路來!」

神祕如外太空的世界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衪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在帶領著民眾攀樹之前,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員吳杰峯對這棵近兩百歲的老芒果樹深情地相望。
平常我們走入森林時,往往忘記抬起頭來,將思惟向上攀升到樹梢;直到近年來,因為爬樹方法的突破,才使得我們得以窺見這立體多樣的未知領域。我們以為很熟悉的樹木,竟然如神祕的外太空一樣,存在著我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世界。
森林的樹冠層是地球生物最後的生存疆域。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在雨林裡,多數昆蟲生活於樹冠層內,鳥類當然更不用說,甚至還有許多哺乳動物,終其一生不曾離開樹冠層。地球上,竟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生物,棲息在這個人類所知甚少的空間中。
一座成熟的森林可以分為五層,由下而上分別是「地被層」、「草本層」、「灌木層」、「林下層」及「樹冠層」。樹冠層是一座森林最高的地方,這段大多是橫向生長的樹枝,叢生的枝葉交疊成一片隱密的世界,成為許多生物渡舒適又安全的家園。根據統計,目前已知的生物種類,有六○%以上棲息於樹冠上,包括會飛翔的鳥類、部分有飛膜的囓齒類,以及擅於爬樹的靈長目動物等。
自然谷所在的龍華社區裡裡有許多棵一百多年的老樹。大樹自古以來就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起居密不可分,許多社區裡,都還有著百年大樹。其實一棵樹就代表著一個小小的生態系,從高高的樹冠、樹幹到土壤裡延伸面積廣大的樹根,有成千上萬的物種依靠著樹而生存。社區裡一棵生長了數百年的大樹,代表著這片土地,這個環境,這小小的生態系在數百年裡都沒有任何改變。大樹是台灣土地與生命真正的守護者。

老樹是社區珍貴的遺產

每當我仰望一棵巨大的老樹時,心中總會充滿莫名的感動,想到那麼悠久且堅韌的生命,以及庇蔭了多少的生物在此綿延,就會對老樹充滿感激之情。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就曾經這麼寫:「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需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也有一位作家說:「世人所遺棄的角落,常常是上帝的意旨盛行之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我們為上帝保留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因此,在社區公園或街頭巷尾保留下的老樹,就更顯得珍貴了。
在社區裡能留下一棵老樹,就有機會讓人重新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真的是非常珍貴的遺產。自然谷教育基地從二○一二年二月起,不定期有自然體驗活動,歡迎民眾到荒野保護協會的網站報名參加。

【和孩子聊聊天】
1. 你爬過樹嗎?是哪一種樹?從樹上看到的風景有什麼不同呢?
2. 你家附近或校園裡有大樹嗎?你是否特別喜歡哪一棵樹?為什麼呢?

 

【摘文5】
[魚/選擇]
◎ 但願年年有魚

【自然課浪漫清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中階段/資源的保育與利用-海洋資源
(2)關鍵字:魚翅、食物鏈、重金屬、環境賀爾蒙
(3)延伸閱讀:[影片]《魚線的盡頭》、《戰浪》、《血色海灣》
[書]《逛逛水族館》,遠足
[小旅行] 超市或魚市場

或許太太是醫院營養師的關係吧,我們家平常吃得很簡單,也很少外食到餐廳吃大餐。不過,春節過年時,與遠地的朋友或從國外返台的親戚間的聚餐,難免會約在大飯店,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AB寶利用這個機會研究這些豪華餐廳的菜單。
眼尖的B寶看到「魚翅」兩個字,就立刻抗議:「這家餐廳怎麼這麼不環保,荒野保護協會這兩年不是大力呼籲大家不要吃魚翅,保護海洋資源嗎?」
我安慰B寶:「吃魚翅自古以來就是華人飲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那些王公貴族上流社會宴席裡似乎不可少的珍貴料理,就像日本人吃鯨魚肉一樣,很難一下子就改變大家的習慣。不過荒野的努力也是有效果的,至少今年台灣四大超商的年菜項目裡已停賣魚翅,鴻海集團郭台銘董事長也在過年前呼籲企業將吃魚翅的錢留下來,捐給社會福利機構。」

魚翅重金屬含量超標

一向對吃非常有興趣的A寶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爸爸,你吃過魚翅嗎?魚翅好不好吃?為什麼華人喜歡吃魚翅?」
我點點頭回答:「當然吃過啊!只要是喜宴或者比較昂貴豪華的餐宴,大概都會有這一道菜吧!不過我這十多年應該很少去吃這種大餐了。好不好吃說不上來,依魚翅的結構成份來說,它本身應該是沒有味道的,大概是其他調味料或配料所烘托出的美味吧!至於華人為什麼喜歡吃,我想一方面大概是它的稀少與珍貴吧,因此還沒吃心理上就加了很多分。另一方面大概是華人一直有吃什麼補什麼的概念,鯊魚是海中之王,沒有天敵,感覺上非常勇猛,所以吃牠或許也是心理上的某種補償作用吧!」
A寶又追著問:「魚翅營養價值高嗎?」
我轉頭看看身邊的營養師,太太慢條斯理地說:「就是跟一般的魚尾巴一樣吧!有人作過分析,它的營養成份很類似豬皮。最糟糕的是,鯊魚是海洋生態食物鏈最頂端的獵食者,許多重金屬,包括汞,都會透過食物鏈一層一層的累積,因此幾乎所有魚翅的重金屬含量都遠超過食物的安全量。而且魚翅在處理過程必須用大量的高濃度雙氧水漂白,也會殘留在上面,對健康很不好。」
我怕AB寶聽不懂,補充說明:「假如一隻小蝦米含一單位的汞,一條小魚吃了一百隻小蝦,它體內就累積了一百單位的汞;一條大魚吃了一百條小魚,那麼大魚體內的汞就一萬單位;若一條鯊魚又吃了一百條大魚,那鯊魚體內就含有一百萬單的汞。因為這些重金屬以及有害人體的環境賀爾蒙吃進去後就排不掉的,存在生物的脂肪中,所以會一直累積。」
B寶還是正義澟然:「環保團體要發揮作用,要求政府規定不准捕捉鯊魚啊!?」
我苦笑著:「因為這牽涉到太多人以及太大利益,所以真的很不容易。不過最近美國加州通過一個法律,禁止買賣、擁有和經銷鯊魚鰭,也就是魚翅。換句話說,從明年起,加州所有的餐廳菜單中就不再會有魚翅這道菜了。其實這很不容易,因為加州的舊金山和洛杉磯是除了亞洲之外,全世界最大的魚翅消費地,因為加州華人非常多。」
A寶一副想查明凶手的樣子:「到底哪個地方的人吃最多魚翅?」

選擇吃食物鏈底層的生物

我無可奈何地說:「魚翅大概就是華人在吃,所以只要是愈有錢的華人地區就吃得多吧。台灣是全球魚翅主要消費地方,不過這些年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消費量爆增速度非常快,每年有七千三百萬條鯊魚被殺害,台灣是全世界捕捉鯊魚數量的前幾名呢。另外更殘忍的是,遠洋漁船為了節省船艙的貯存空間,捉到鯊魚後,會割昂貴的鯊魚鰭,然後就將魚身丟回海裡,讓失去鰭的鯊魚因為無法游泳,流血或窒息而死,或被其他鯊魚啃食掉。」
B寶忽然想起來:「我以前曾經和同學討論過荒野保護協會辦的保護鯊魚的活動。有人問說鯊魚吃掉很多魚,所以我們捕捉鯊魚不是可以讓更多其他的魚活下來嗎?」
我提醒她們:「生態系的平衡與食物鏈中捕捉與被捕捉的關係,不管是誰,每個物種的角色都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比如鯊魚滅絕了,以前被牠吃的魚就會大量繁犆,把另一階層的魚吃光光,然後牠們也會因為食物沒了而死掉。當生態系統失去平衡時,各個魚種會逐一消失,最後或許海洋只會剩下類似浮游生物這樣的小生物。」
A寶吐吐舌頭,問:「那麼我們該吃什麼才對?」
我回答:「選擇食物鏈最底層的生物為主,就像陸地上的食物鏈最低層是植物一樣。海洋生態系最底層的有水母(海蜇皮)、蚵仔、淡菜、魷魚、虱目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等。有人會認為,吃人工養殖的是不是對海洋魚類比較沒有傷害?其實這也不一定,有許多養殖魚類只能餵食海中抓來的小魚。比如養殖鮭魚或鮪魚,生產一公斤的黑鮪需要二十公斤由鯷魚、鯡魚組成的魚飼料,非常不划算。」
談到這裡,點的菜送上來了,也結束這場由魚翅引起的話題。我也想起,海洋學家奧爾曾說:「假如我只能說一件威脅海洋健康最可怕、最危險的事,而又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那就是人類的無知。」
的確,當我們了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才能確保我們的孩子還吃得到魚。

【和孩子聊聊天】
1.如果你參加的喜宴上有魚翅,你會把它吃下嗎?你會怎麼做呢?為什麼?
2.你認識你的餐桌上的魚是什麼魚嗎?牠屬於食物鏈的上層還是底層呢?

 

【摘文6】
[農業/米飯]
◎ 多吃一口飯,多留一塊地

【自然課浪漫清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小高年段/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2)關鍵字:稻米、澱粉、高山農業、超限利用
(3)延伸閱讀:[影片]《反哺大地》、《無米樂》
[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商周
[小旅行]台東池上鄉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裡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來的隱憂,曾經推動過多吃米飯,但是成效不佳。直到今天,一方面家庭結構從大家庭變成小家庭,同時生活節奏加快,大家愈來愈忙碌,外食的人口比例急速攀升,飲食更加多元化後,稻米的消費量也很難恢復。現在台灣每年麵食類的小麥用量約一百二十萬噸,幾乎全部進口,稻米約一百六十萬噸,一成進口,有九成自給率。不過台灣綜合糧食的自給率僅剩下三十二%,換句話說,台灣民眾賴以存活的糧食六十八%都得從國外進口,實在是偏低。甚至在面對全球環境變遷的不確定因素或後石油時代高昂的運輸費用時,糧食的供應會是危及國家安全的因素。
當台灣人不吃米,我們的農地就一塊塊休耕,轉作其他用途,甚至永遠失去了肥沃的土壤。

休耕太久,農業走向崩解

為什麼台灣人不吃飯?我曾經問過許多周邊的朋友,有不少人是因為怕胖,或者想減肥,而不敢吃澱粉。
米飯的確是澱粉,但是大家都搞錯了,減肥非吃澱粉不可,因為若是什麼澱粉都不吃,根本不可能減肥成功。不吃澱粉會讓我們容易沮喪,也會讓食慾更加強烈,更是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而且若選擇以大量蛋白質食物取代米飯希望減重,會導致代謝失衡,甚至可能傷害肝臟與腎臟,是非常危險的。
並不是所有澱粉都一樣,有不好的澱粉也有好的澱粉。那些含糖且精製過的澱粉就是不好的澱粉,會讓血糖忽上忽下,也就是所謂升糖指數高。而好的澱粉是含有較多纖維的天然食物,在人體腸胃道消化速度比較慢,對維持血糖的隱定有幫助。甚至這些年還發現有一種抗解澱粉,不會被小腸分解吸收,可減少熱量吸收,卻能幫助腸道內的益生菌的生長;除了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腸道有毒物質的去除,也可預防大腸腫瘤與癌症,甚至能夠影響脂肪的合成與氧化,控制體重。
這種神奇的抗解澱粉存在於烹煮過卻又冷卻的老化澱粉,比如隔夜飯或者超商的御飯糰、紫米飯糰等冷飯類。
大家真的有機會要多吃米飯,因為台灣因為稻米產量過剩,所以已有二十多萬公頃的農地休耕。除了政府付出高昂的休耕補助費給農民之外(擁有農地的農民不種稻子,將土地荒廢在那裡,政府就會貼補正常收成的八成左右費用給農民),那些休耕的土地若過太久沒有耕種,其實也會逐漸「死掉」。因為原先的農民也許會轉業,農耕機器淘汰了,同時休耕地長年缺乏管理,病蟲害、雜草、老鼠的肆虐,再加上因休耕而缺少管理和維修的水利設施,也會逐漸毀壞。

開放農地買賣,田地不再種蹈,改種房子!

只要每人多吃一口飯,台灣增加對米食的消費量,那些休耕的農地才有機會復耕,也才能降低對進口糧食的依賴。這是台灣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不確定的風險裡,很重要的自保之道。
很可惜的,這些年我們只看到台灣一直朝相反的方向在走,實在令人憂心。二○○二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被迫開放農產品進口。為了不使生產過剩,價格崩跌,政府除了透過休耕獎勵來降低生產之外,也制定許多法令來「活化」農地,包括二○○○年開放農地買賣,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買賣農地,並且將每筆耕地從五公頃放寬為○.二五公頃就可以蓋農舍。換句話說,任何人只要購置七五○坪的農地,就可以蓋十分之一土地面積(占地七十五坪)高十公尺(三層樓)的豪華農舍。
也就是因為這個有問題的政策,加速台灣農地的崩解,原先肥沃美好的農地不再種稻子,改種房子。這個法律通過後五年內,台灣的農民增加七萬戶,但還在生產的耕地卻急遽下降。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曾氣憤的說:「這些住在豪華農舍內的有錢人,取得農民資格後,並未從事生產,反而享有便宜的農保,甚至休耕補助,而且因坐擁農地,不必繳交地價稅,這有公平正義可言嗎?」
更麻煩的是,這些平地上的良田不見之後,我們的農業生產反而移向山坡地,將原本負擔國土保安作用的森林,變更為農牧用地,形成山坡地超限利用,破壞水土保持,大雨即崩,耗費國家資源與造成社會不安。更不用說高山農業所使用的農藥、肥料這些環境毒藥滲入我們的水庫,我們喝下去後,所罹患的癌症慢性病,間接付出的高昂社會成本了。
面對後石油時代,台灣的確還有許多困境與挑戰,但是對於每個民眾而言,只要我們願意多吃一口米飯,多使用在地農產品,並且注意這些農產品的產地與來源。當我們願意用較高的成本去選擇對環境友善也對我們健康有益的食物時,才能鼓勵新一代知識農民的產生,讓那些荒蕪或即將廢棄的良田得以存活,也給台灣的未來留下一線生機。

【和孩子聊聊天】
1. 你平常吃飯食多,還是麵食多呢?你比較喜歡飯食,還是麵食?為什麼?
2. 想一想,有哪些辦法可以促進本地農業發展,留住平地的農業,留下台灣的農田呢?

 

【摘文7】
[食用油/原味]
◎ 無所不在的油脂

【自然課浪漫清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中階段/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2)關鍵字: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回鍋油、反式脂肪酸、氫化油
(3)延伸閱讀:[影片]《永續餐桌》
[書]《橄欖油騙很大》(Extra Virginity),時報
[小旅行] 宜蘭縣羅東夜市(有現場製作苦茶油的攤販)

平常上班日清晨時,全家人總是匆促地撞進撞出在浴室、客廳與臥房之間穿梭,所以等到假日時,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在浴室悠哉地整裝,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這次未免進去太久了,隱約又傳來姊妹倆的爭執聲,我好奇地一窺究竟。原來姊姊A寶愁眉苦臉地對著鏡子端詳她額頭上的青春痘,妹妹B寶消遣她:「妳一定吃太多油脂了!」A寶反駁說:「那有!我們倆不都是吃一樣的東西嗎?」
我湊過去提醒她們:「不是肥肉的油才是油,平常大家喜歡吃的冰淇淋、巧克力、薯條、炸洋芋片,也都含有非常高量的油脂呢!尤其許多零食都是用油炸的,很多人一口接一口,不知不覺就吃進一大堆。更麻煩的那些油大部分都是有問題的油呢!」
AB寶吐吐舌頭,找藉口地說:「現在不是對於食品管制得很嚴嗎?那些大公司為了信譽,賣的東西應該沒有問題吧?」

油煙的多寡不能作為判斷油品好壞的唯一標準

看她們很有興趣,我就趁機教她們一些被忽略的常識:「那些由食品工廠做出來的食品,都是古代沒有的食物,在人類數百萬年漫長的演化過程裡,從大自然獲得油脂及鹽的機會是很不容易有的,因此人類的天性會讓我們碰到油與鹽時就會盡量補充。但是現在的工業科技卻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輕而易舉製造出這些東西。而且食品加工廠為了增加銷售量,就在商品中添加了各式各類的油脂與鹽類,誘使我們攝取了遠遠超過對自己有益的數量。好吃又吃不飽,這是加工食品最重要的行銷原則,這些東西含有大量的油與糖,對人體有益的纖維素以及其他許多重要的天然微量營養素卻很少。這就形成愈容易讓我們發胖的東西反而愈沒有營養。」
B寶接著問:「你剛說好的油,壞的油,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直很關心青春痘與油脂的A寶也緊追著問:「廣告有說植物油比較好,不起油煙,不含膽固醇,這是不是就是好油?」
我還沒有回答,B寶又忙著問:「前一陣子報紙報導的許多連鎖店與攤販,都是用回鍋油,真的對健康有影響嗎?」
當我還來不及回答這些連珠泡式的問題時,正在廚房為我們準備早餐的媽媽適時幫我解圍,在醫院擔任營養師的媽媽拿出一份資料:「妳們問的問題,我前一陣子幫醫院患者做的健康飲食衛教資料裡都有寫到哦!」
三顆頭立刻湊過去看,原來起不起油煙跟健康沒有太大關係。因為油煙的多寡,主要決定於油脂的飽和度,愈飽和的油,化學性質愈安定,就愈不起油煙,也較適合高溫炒炸。但是,任何含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食物都會增加血膽固醇,例如動物性油脂含高飽和脂肪酸,會升高血膽固醇。而椰子油、棕櫚油、可可脂雖是植物性油脂(常用於速食、加工食品),但也含有高飽和脂肪酸,也會升高血膽固醇,吃多了可是容易堆積在血管中,影響心血管健康的。所以,油煙的多寡不能作為判斷油品好壞的唯一標準。
另外,從植物種子榨取出來的植物油,如大豆沙拉油、葵花油、花生油等為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容易氧化,產生許多自由基。自由基和致癌及老化有關,在烹調的過程中,也容易產生較多的油煙,引起較多的化學變化,油脂的性質比較不穩定。但是這些植物種子榨取的植物油不含膽固醇,而且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所以對預防高血壓、心臟病有幫助。
聽了媽媽的解說,A寶問說:「有沒有油煙少,又健康的油脂?」
媽媽回答:「橄欖油、芥花油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油煙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植物油少。研究指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地降低血膽固醇, 預防心血管疾病。」
A寶又繼續追問:「回鍋油對健康有影響嗎?」

氫化油就是反式脂肪

好不容易可以發揮專長的媽媽很高興地回答:「經過長時間油炸的油,確實會產生有毒的環狀單體與極性聚合物,吃多了對於肝臟或消化器官都不好。根據回鍋油做的實驗,必需要在連續三到五天,每天反覆高溫油炸八小時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有毒物。因此,一般家庭中的回鍋油,如果只是重覆使用兩、三次,並不會對人體有害。可是,外食就不同了,尤其是以平底煎鍋製成的水煎包、蔥油餅、鍋貼,或是以深鍋高溫油炸的油條、臭豆腐。因為鍋中的油經過長時間使用,而且其中的舊油不曾倒掉,只是重複添加新油,其中有害的物質就會累積,因此食物的安全堪憂,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B寶忽然想起來:「我看過媒體報導過,有什麼反式脂肪酸對身體危害很大,到底什麼是反式脂肪酸?」
媽媽回答:「我們上餐廳時,附送塗抹麵包的瑪琪琳,也就是平常說的植物奶油或人造奶油,妳們有注意到了成份標示寫著部分氫化油嗎?氫化油是種反式脂肪酸,也稱反式脂肪,自然界很少,人體也不自製,而是經化學方式,將液態油轉變為固態。加工後變得較穩定,不易氧化,可以重覆使用來油炸食物,並能使烘焙食物酥脆。反式脂肪常見於瑪琪琳、油炸速食、餅乾、小西點、派、糕餅、酥皮點心和甜甜圈等食物中,含油脂高。由部分氫化油製造的加工食品可能都含有高量的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類似,對健康有害,它會提高血液中「壞」膽固醇的濃度,降低「好」膽固醇,是潛在的動脈硬化原因之一。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為了協助消費者了解所攝取「反式脂肪酸」的量以維持健康的飲食,從二○○六年一月一日起,無論是傳統食品或營養補充品,其營養標示均需多增加「反式脂肪」這一項。主要目的是在提醒一般民眾,不要攝食太多的「反式脂肪酸」。目前,國內的營養標示衛生主管機關尚未針對「反式脂肪酸」的標示做規範。國內目前大多數生產的餅乾,都用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的棕櫚油,或是氫化的植物油,少數業者已研發出用天然奶油、不加食品添加物、含高纖維的健康餅乾,讓消費者有更健康的選擇。」
看著媽媽還在興高采烈地講解,我從廚房端出媽媽從有機黃豆自己磨製出的豆漿給大家喝,一邊下結論:「反正只要記得盡量吃真正的食物,也就是我們可以辨識出食物原本生長的樣子的食物。盡量不要吃加工過,我們看不懂的食物,那就不用擔心吃到有問題的油了!」

【和孩子聊聊天】
1. 你家裡廚房裡用的是什麼油呢?你現在知道這種油的優點和缺點了嗎?
2. 購買餅乾或糕點時,你會留心看營養標示嗎?你會購買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嗎?為什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