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趙孟頫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復雜且難了解,但卻是成就高的中心人物。雖為宋宗室,卻生長在南宋趙家已至窮途末路之時。 《鵲華秋色:趙孟頫的生平與畫藝》研究了他的生平及其畫藝。書末是趙氏一門三竹圖卷。
目次
序
趙孟頫的生平
趙孟頫的世系
趙孟頫的師承
趙孟頫一家的藝術與文學
趙孟頫仕元的幾種問題
趙孟頫的畫藝
趙孟頫紅衣天竺僧圖卷
吳興趙氏三世人馬圖卷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
趙孟頫二羊圖卷
趙氏一門三竹圖卷
趙孟頫的生平
趙孟頫的世系
趙孟頫的師承
趙孟頫一家的藝術與文學
趙孟頫仕元的幾種問題
趙孟頫的畫藝
趙孟頫紅衣天竺僧圖卷
吳興趙氏三世人馬圖卷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
趙孟頫二羊圖卷
趙氏一門三竹圖卷
書摘/試閱
《鵲華秋色:趙孟頫的生平與畫藝》: 我們若從歷史事實去了解這段題字,便可清楚看到畫者作畫的動機。 蒙古人成為中國北方的統治者雖已數十載,但1295年在元史中仍然算得是初期。根據中國歷史記錄的方法,1279年宋室盡亡,那時才是元朝正式統一全中國的開始。由于這個特殊的局勢,金軍自1125年把宋人逐出黃河流域,造成中國南北兩方在地理上和文化上的隔閡,至此時仍然存在。事實上,蒙古人在治理整個中國時,常利用這個分裂的形勢。世祖忽必烈汗因為不信任南方人,故下令所有南人(居于淮河以南的人民)在元代社會所分四等人中,列于蒙古人、色目人、北方人之后,地位最為卑賤。 在文化上元初中國南北兩方大相徑庭。南方以臨安為中心,以南宋的傳統為主。這時繼續著宋廷早已鼓勵各種蓬勃的活動,人們熱切地討論理學,詩歌以詞為主,而繪畫則以院體為重。另一方面,北方以大都(燕京)為首都,這京城接二連三相繼為遼、金、蒙古等外族統治。雖則蒙古人早在1230年間已人據中國北部,但北方的文化在13世紀后半期仍然是萎靡不振,這是由于外族統治者只專心一意于軍事勢力的擴展。不過直至北宋時期,北方既一向是中國文化的中心,所以舊有的傳統仍根深蒂固。這個地理上分裂的形勢,是元初文化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畫風上,這時期南方為前代宋廷倡導的院體所支配。以花鳥畫(畫院中最盛行的題材)而言,畫風過于秾麗,刻意雕琢,且色彩絢爛。表現方法以情感為重,多涉及傳說軼事,既瑣細,又缺少了唐代、北宋畫跡中渾厚磅礴的氣勢。只有馬遠和夏畦的畫仍得有一點兒那股勁力;然而就是他們的小冊頁畫,若與北宋的深度和廣度相較,亦只顯得好像太瑣碎了。反觀北方,金人畫家的成就雖不能與北宋的畫家並駕齊驅,但他們徹底地承繼了李成、郭熙、米芾和文同的風格。以金代最著稱的畫家王庭筠為例,他善畫竹和樹的聲名反比他摹仿李成、郭熙二人的大氣磅礴的山水畫更為響亮。 趙孟頫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長大。他生于1254年,是宋宗室的后裔,幼從名儒習中國典籍。在仕途上始作宋廷的一名小吏。二十余歲,他目睹宋朝為強悍的蒙古族所滅,他的前途美夢也隨之而粉碎。遂只好退居離杭州不遠的吳興故里,致力于文史、詩、樂、書等古籍方面的研究。不久他的聲名涌溢,成為“吳興八俊”之一,而名重一時的畫家錢選,即是其中一俊”。 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派程鉅夫赴江南延攬賢能之士,此舉或許是對當時不滿元政府種族分等政策的文人所作的一種和解。趙孟頫雖是故宋宗室子弟,卻成為受圣寵眷顧的二十余名士之第一人。據說他這選擇,令他的友人錢選大為不滿。錢選比趙孟頫年長一輩,對南宋忠貞不渝。他從沒起過人仕元廷的念頭,晚年時流連詩酒,以終其身。趙孟頫其時仍只是三十余歲,他的想法大概和其他的人一樣,認為這次元帝搜訪遺逸是千載一時的機會。這種想法是由于在當時的中國,士人學者,凡欲有所作為,仕途便是他們唯一的途徑。 中國在元人統治之下,復歸一統,南北兩方的交通經過了一百五十多年首次恢復。不過年輕一輩的文士對過去北方文化雖欣慕已久,但政治局勢卻仍未穩定。他們雖曾研習傳統經史,但大部分仍是面對慘淡的將來。政府的科舉考試已停止了數十年。南方人常受到歧視,更糟的是他們必須忍受屈辱,眼看著目不識丁、學識膚淺的蒙古人高踞了地方和朝廷的職位。在這種種情況下,雖然很多南人都想前往燕京,但真能到達的,則寥寥無幾。 當時南方的知識分子對元政府有三種不同的態度。第一種代表了心存忠節,或是經過一連串挫折的人,他們對故宋忠心耿耿,堅決反對人仕蒙人。這些人中有鄭思肖、龔開、錢選等畫家,他們一生都留在南方,隱居不出。第二種是比較和緩的分子,他們曾在元政府中任職,但目睹燕京官場的黑暗腐敗,寧可解官,速回南方歸隱。這些人中有曹知白、黃公望和王冕,他們任官不久,便厭惡京城的官僚生活,還鄉度其余年。第三種人在元政府中官運亨通,但為數很少。如任仁發、朱德潤和唐棣,而趙孟頫是其中最負名望的畫家。 趙孟頫自1286年奉詔往燕京,到1296年在南方故里吳興作成《鵲華秋色圖》前后10年,其問因公事的緣故,如為經濟貨幣等改革籌劃等事宜,視察儒學、兼管內政軍事、為朝廷編修國史或實錄等,使他有機會遍游北方。從藝術方面來說,他逗留北方最大的收獲,是和唐代及北宋超卓的繪畫傳統接獨頻繁,因而引起了他對古畫濃厚的興趣。 1295年,趙孟頫自燕京南歸,是年冬在吳興作成《鵲華秋色圖》。他回來時帶回在中國北方搜求的大量畫跡和古器物。在他收藏的畫跡中,有王維、李思訓、董源、孫知微、李成和王詵的山水畫;李思訓、韓斡、周昉、吳道子、黃筌、董源、李公麟和王齊翰的人物畫;至于畜獸花鳥畫方面,他搜集到謝稚、韓混、朱熙的水牛畫,出自黃筌及徽宗手筆的花鳥,趙希遠和崔白的兔,徐熙和趙孟堅的花卉,易元吉的竹石猿猴。以上所列,除趙希遠(伯輔)、趙孟堅二人是趙孟煩的親屬外,其余的畫家都是唐代或北宋人。從他這批藏畫中,我們不難推想到他在北方游歷時,一定見過更多這些時代的畫跡。唐及北宋兩代的影響,可能就此改變了他整個藝術生活的方向。 趙孟頫這批由北方帶回來的古畫器物,若與其父趙菊坡(或稱與害,1213~1215)載于同一目錄的藏畫相較,便可見出其重要性。最明顯的不同點就是趙父所藏的,全為韓混、徽宗、黃筌、易元吉、孫知微、崔白、石恪及其他畫家的人物畫和花鳥畫。而趙本人所收的卻有不少是山水畫。雖則這些畫家同是自唐至北宋的人物,而趙孟頫所搜集的畫跡中也不乏他們的作品,然而這些人就是形成南宋院體畫風的人物。 杭州那里的南宋宮廷雖藏有不少前代的畫跡,且一些高官也有私人收藏的唐代及北宋作品,然而這些畫跡一定和前揭的藏畫一樣,只投合喜愛院體畫的人,至于年輕一代的畫家,對此不感興趣,故這些畫亦鮮有人知。就是人們得見其中一二,亦必視之為古物,已不再是一個活的傳統。這是由于元初畫家的風尚,顯出南北方地理上的分裂仍很尖銳:南方以錢選、趙孟堅、龔開、王淵、陳琳等人既秾麗又瑣細的花鳥、馬畫為主;而北方畫家如高克恭、李衍、商琦等則繼承北宋米氏山水和墨畫的畫風凹。以趙孟頫而言,他早年在南方可能已研習一些南宋以前的畫跡;他在北方逗留了10年,這段時間當給他一個啟示,把他從南宋畫風中解放出來,又使唐代及北宋成為他心中一股新的動力。趙孟頫就是在這樣的文化和藝術背景中畫成《鵲華秋色圖》的,這幅畫和以上提到元初的兩種畫風,不論在題材,風格和意境上,都迥然絕異,成為一幅獨樹一格,有創新性的畫跡。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