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平裝版】
商品資訊
系列名: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ISBN13:9789863503415
替代書名:Rent-Seeking Developmental State in China: Taishang, Guangdong Model and Global Capitalism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作者:吳介民
出版日:2019/04/01
裝訂/頁數:平裝/475頁
規格:23cm*15cm*2.5cm (高/寬/厚)
重量:760克
版次:2
適性閱讀分級:920【高於十二年級】
商品簡介
中國是否會落入發展陷阱?
西方國家為何開始警戒「中國威脅」?
中國重返資本主義世界之後,會帶來哪些理論挑戰?
本書針對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連結的模式,提出完整的解釋。台商作為「中間人」,促成中國從廣東賺取第一桶金,這桶美金作為「原始積累」,迂迴造成「中國崛起」。作者從全球價值鏈切入,指出「尋租發展型國家」,在經濟發展與財政攫取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解釋架構連結了全球層次與在地層次,從宏觀到微觀,剖析政商關係的運作。並提出「機構化尋租」、「在地鑲嵌治理」、「公民身分差序」等概念,突破既有文獻對中國發展邏輯的理解。中國崛起的訣竅是「順著全球價值鏈打造世界工廠」,但目前「世界工廠」遭遇轉型困境,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名家推薦】
吳介民出色地分析了台商在中國與世界經濟競爭中的角色。他在探索地方經濟與政治過程中,也精準地描述了宏觀與微觀的動態。中國的發展可能是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最重要的經濟轉型,吳介民出色地捕捉到在此過程中台商的貢獻及其付出的代價,以及科技與人才的樣貌。對全球轉型、具爭議性的中國發展、以及台灣在此過程中的貢獻與犧牲有興趣的學生與學者,這本書都是必讀的專著。──中央研究院院士,杜克大學社會系榮休教授 林南
在眾說紛紜關於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論述中,《尋租中國》以「台灣因素」的新視角開拓一條有原創、典範意義的研究路徑。吳介民以台商的在地經驗為焦點,揭示了在兩岸持續喧騰的政治紛爭底下,台商與中國地方政府已結成經濟利益聯盟,多年來利用中國公民差序體制,建構專制的民工工廠政體,及協同中國在全球價值階梯的攀爬。書中的分析視野不同凡響,結合了宏觀與微觀、歷史與當下、豐富的實證描述與批評的理論探索,是中國研究、台灣研究的經典之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系教授 李靜君
透過台商在中國的發展,本書分析了中國從1980年代以來的出口導向工業化。結合全球價值鍊與地方治理的觀點,本書勾勒了其中的一個關鍵機制:中國的地方成長聯盟。本書探討的雖是中國的出口導向工業化,實則是台灣資本主義跨國發展的一章,可說是台灣戰後資本主義西進中國的「拓荒史」。提問精準,資料踏實,分析細膩,論點原創,理論對話深入,本書將是理解台灣與中國經濟和政治互動的必讀著作。──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謝國雄
吳介民博士多年深入廣東出口加工區進行田野研究,從農民工、台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多層次互動的角度,研究廣東世界工廠崛起與陷入當下危機的底蘊。這本書是他多年心血的結晶,是任何讀者擺脫誇張吹捧、理解「中國奇蹟」真相的鑰匙。──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教授 孔誥烽
作者簡介
吳介民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台灣民主化、中國政經發展。參與創辦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中國研究學程(與中研院合辦)。著有《第三種中國想像》,編輯(合編)《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權力資本雙螺旋:台灣視角的中國/兩岸研究》、《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翻譯赫緒曼《反動的修辭》;合作拍攝紀錄片《台胞》;另著有詩集《地犬》。
序
序(摘錄)
本書的萌生,可以回溯至年輕時的一場導演夢。1990年代初,我與一群朋友成立「里巷工作室」拍攝紀錄片。其中,《台胞》描寫第一代台商與台幹的中國經驗。因為這個主題的早熟與爭議性,加上我們技巧上的限制,在臺大首映會上「隆隆砲聲」。面對疑惑,我曾發下豪語:「會用五年、十年的時間去尋找答案。」想不到我走得更久更遠。當年父母親也前去觀影,母親說:「真驚駭,那就是批判嗎?」我說:「那是學術討論啦。」這本書的出版,可說是給母親的壓驚之作。
毛時代結束後,中國從廣東模式賺取了第一桶金,這桶金還是美金,賺到美金表示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掛上鉤。這桶美金作為「原始積累」,多年後,迂迴地促成了「中國崛起」。隨著時代推移,廣東模式似乎被人淡忘,但在中國遭逢內外危機的時刻,其重要性卻益發凸顯。台商對廣東與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成長,也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對台商、廣東模式與中國發展的連帶關係,進行系統性的總結,差不多時機成熟了。我以二十五年的時間跨度,鑽研此一主題,提出對廣東模式的總體分析,並評估台商的作用。今日因政治因素而遭忽視的觀點,例如「台灣因素」對中國當代經濟發展的推力,我預期在數十年後將更清晰而明確。
1994年初夏,我從廣州隨一對返鄉探親的民工情侶,搭乘火車前往河南。在駐馬店下車時,視線被一大片藍色人群遮蔽,人潮不斷從車廂中傾瀉而出,綿延湧上月台,十幾分鐘過去了,依舊沒有止盡。這一片藍色的蠕動淹沒我的視野,頓時,發展經濟學者路易士(Arthur Lewis)所謂「無限勞動力供給」由抽象化為具體,洶湧逼現,讓人喘不過氣。如此貼身感受中國人口巨大量體的存在感,既寫實又超現實。二十五年過去了,「中國人的存在感」攪拌著世界局勢,激發全球熱議。本書回應了人們對當前中國局勢的關切,但更重要的是,我選擇從社會科學核心議題出發,並緊扣理論旨趣來回答這些問題。至於「中國人的存在感」如何在晚近被中國人自己建構,而被他人反建構,本書也提供了一條政治經濟學的線索。
我的研究起點,在探問台灣與中國的糾葛,我選擇從「經濟」而不是「文化」、從「當代」而不是「歷史」切入這個問題。前後二十五年的摸索,帶我回到提問的起點─台灣的出路─這個問題本無簡單的答案,但本書提供解謎的工具。我提出「尋租發展型國家」,剖析中國發展的根本問題。讀懂廣東模式,看清楚中國發展的優勢與弱點,我們便能夠更自信而平衡地評估台灣經濟的現狀與出路。此時,中國正掉入「困頓期」,台灣與中國,各自需要從世界史的尺度,冷靜思考自身的出路,與世界的連動以及彼此的關係。
目次
序
圖次
表次
地圖
導論 台商、中國與世界
一、台商之謎
二、中國式剝削
三、新重商主義政策
四、美國挑戰中國產業戰略
五、台商之眼
六、本書章節安排
第一章 打造世界工廠
一、分析焦點
二、邁向世界工廠之路
三、檢視既有理論命題
四、全球價值鏈與地方成長聯盟
五、個案、方法與資料
第二章 廣東模式的起源、表現與變遷
一、先走一步:機會與風險
二、廣東模式的起源
三、廣東的經濟表現
四、廣東宏觀環境的變遷趨勢
第三章 台陽公司1979-1994年
一、台陽公司簡史
二、台灣階段經營模式
三、前進廣東:全球價值鏈移動
四、假合資企業與人頭稅
五、莞強公司與數人頭遊戲
六、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
七、納福村建新廠
八、人頭稅的制度浮現
第四章 台陽公司1995-2010年
一、納福村:EOI成長模式的基層單元
二、第二代接班
三、政商關係變化
四、幹部在地化與營運成本增加
五、關廠
六、人頭稅隱沒、社保費浮現
第五章 民工階級:身分差序、雙重剝削、勞動體制
一、國家打造民工階級
二、民工階級形構
三、二元勞動力市場:低工資與加班迷思
四、公民身分差序與雙重剝削
五、差別待遇:教育與社保
六、檢視勞動體制
第六章 廣東模式轉型下的台資與中資
一、國家政策與政商關係變化
二、台資在地轉型:絲麥兒鞋業
三、台資多元轉型:台鑫鞋業集團
四、台資與中資生態體系變遷
五、產業升級與社會升級
第七章 全球價值鏈與尋租發展型國家
一、價值鏈變遷與成長聯盟重組
二、解析尋租發展型國家
三、中國與東亞發展經驗比較
四、初步評估「中國製造2025」半導體產業升級藍圖
結論 陷阱與挑戰
一、中國發展的陷阱
二、美國挑戰「中國製造2025」
三、中國與全球化理論
訪談代碼對照表
引用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導論 台商、中國與世界(摘錄)
中國發展模式必須從廣東講起,而從廣東起家的加工貿易成長模式,則必須從台商講起。然而,台商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不但牽涉海峽兩岸各自的歷史進程與身分政治,更涉及對發展與分配的價值判斷,因此多年來一直「說不清」,甚至「不可說」。從中國政府角度,過度讚揚台商對中國經濟之「貢獻」,有失「顏面」。從台灣角度,對「威權發展主義」採取批判者,不會聚焦於「貢獻」,而著重分配與剝削。對台灣,台商的政治效應更不容易分析,畢竟台商這個集合名詞承載了負荷過重的意義,「奇美」、「旺旺」、「頂新」、「台積電」、「聯電」、「鴻海」等等,各自攜帶著差異的政治想像。西進的台商作為「傳統產業」或「高科技產業」,更被賦予迥異的工業價值標籤。然而,所謂傳統產業在過去三十年則已歷經明顯的升級轉型。
一、台商之謎
2018年4月10日,一年一度博鰲亞洲論壇大戲上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躊躇滿志地宣告:「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今天,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習近平在忙碌行程中,抽出十分鐘接見台商代表,根據《中國時報》報導,他向台商喊話,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功勞簿上要記上我們台胞、台企」,但他也要求台灣工商界旗幟鮮明地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習近平肯定台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同時語帶警示,要台灣資本家們與北京同一戰線,加入「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隊伍。習近平的弦外之音是:在中國追求世界霸業的道路上,台商仍有相當的利用價值。但這句潛台詞不能說破。
2014年3月,台灣爆發太陽花占領運動,矛頭指向國共合作的產物「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攪亂了北京的「對台路線圖」。同月,美國國際關係學者米爾賽默(John Mearsheimer)發表〈跟台灣說再見〉,從現實主義角度,預測崛起的中國終將成為東亞霸權,足以排除美國在此區域的影響力,進而兼併台灣;雖然不在今天、明年或未來幾年內完成,但終究會在幾十年內發生。為何中國可以在短期間內經濟崛起?一個關鍵因素是:「台灣與中國發展經貿,幫助中國成為經濟強權,台灣因此協助製造了一個急遽發育的巨人,這個巨人抱持修改國際現狀的目標,包括終結台灣的獨立狀態,並將之納入中國版圖。總之,一個強大的中國對台灣不止是個難題,它還是個夢魘。」(Mearsheimer 2014)
習近平和米爾賽默對台灣地位的看法容或南轅北轍,但兩者之間卻對台灣經濟功能的判斷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兩者都同意,台灣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台商協助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其結果是中國大幅增強了兼併台灣的國力,對北京而言,這是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大步;但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中國崛起與兼併台灣的企圖,卻是他們與日俱增的焦慮來源。
究竟,台商如何促進中國的經濟快速成長?
四十年前,當中共在摸索對外開放道路時,曾將台灣當作學習模仿對象,看中台灣企業的出口創匯能力。中國決策者當初設定的廣東創匯目標,今天回顧宛如「小打小鬧」,目標早已提前達成。不過,中國在1990年代初期之前,只能勉強達成貿易平衡,仍是一個外匯短缺的國家。但在短短十年間,中國外貿大幅出超,外匯儲備劇增,已將台灣拋在腦後。然而,真實故事遠比這段敘述複雜。
作者將解析台商在中國發展過程中,在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之間搭橋,協助中國與世界接軌;中國政府牢牢掌握這個機運,藉著全球價值鏈的移入,順勢將中國打造為世界工廠,汲取豐厚的經濟剩餘,累積外匯儲備,推動經濟與軍事現代化。本書經驗分析聚焦於:中國從國家社會主義體制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型的歷史性階段,從1970年代末到2000年代中期的這段發展經驗。在這個基礎上,延伸討論中國從2000年代後期開始的產業轉型策略,連帶論及對外資與台商所帶來的影響。
早期,傳統產業台商跟隨港商腳步進入中國。港台企業帶入資金、技術與市場,中國則提供充沛而低廉的勞動力。相對高素質的勞動力是毛時代的重要遺產。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例如服裝、製鞋、玩具、箱包等日用消費產品,從今天中國發展成果來看毫不起眼,但它們卻曾經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讓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獲得「第一桶金」,而且是數量龐大的一桶金。這是本書要講的第一個故事,也是中國經濟崛起的起點。
台商與港商在廣東珠三角,尤其是在深圳與東莞一帶的投資,帶動中國外向型經濟起飛。在製造業領域,台資的重要性很快地超越港資。直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台資穿針引線,將中國連結到世界市場。台資協助創造了廣東模式,很快對其他地區啟動「示範作用」,1990年代中期急起直追的長三角地區,不論蘇州模式或昆山模式,都是廣東模式的變奏版。沒有廣東先行一步,就沒有各地區的出口導向發展。
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遭受西方民主國家經濟制裁,處境困難,改革開放陷入停頓。中國為了突破西方封鎖,熱切向「華僑資本」招手,給予特殊優惠待遇。在此中國困難期,許多台商逆向操作,加碼西進,在台灣造成一波沸沸揚揚的「大陸熱」。這一波熱潮,體現這些台商的機會主義式思路,其實也反映當時台灣本身產業結構調整的推力。1990年代後期則開始另一波「大陸熱」,資通訊(ICT)產業將裝配線外移到中國沿海地區,從廣東延伸到長三角。台資協助中國打下加工貿易的根基,為世界工廠做好了準備。
中國參加WTO之後,全球外資大量湧入,出口更加暢旺,中國大幅累積外匯儲備。這個階段,台資對中國的作用相形褪色。中國很快進入產業升級壓力期,勞動力成本調升,環保要求也提高,台商隨之面臨去留抉擇,適逢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襲,催化一波「台商大逃亡」。之後十年,台商在中國的面貌急速改變。
二、中國式剝削
不論是廣東模式或中國模式,在官方宣傳下總是光鮮亮麗,但背後的剝削則經常被掩蓋起來。全球價值鏈,其實是一條又一條跨越國界、穿透階級與性別、破壞生態環境的剝削鏈。沿著價值鏈,人與生態必須付出的代價層層轉嫁下去。在一部描寫高跟鞋產業鏈的紀錄片中,設計師說:人們常以為時裝設計是個迷人行業,其實,只有5%是華麗,剩下95%是辛苦勞動。片中台商代工廠老闆抱怨:國際買主要你爬,你就爬;而中國民工拿微薄的工資,哪能穿上這些親手打造的華麗商品?奢華耀眼的光芒,遮蔽了冷酷的剝削鏈。
剝削,是所有資本主義經濟的要素,但剝削的具體形式,因時因地而異。中國模式的特色是,由國家打造民工階級,國家積極參與在剝削民工的競賽之中。台資,如同所有外資與中資,也都加入此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但是,國家與資本都不願面對剝削民工的事實。如中國學者秦暉(2007)所言,中國競爭力倚靠「低工資、低福利、低人權」,指向政治壓迫的制度邏輯,製造出「畸形的效率」。中國工人因工資過低、福利太少而不得不加班掙錢,卻經常被表述為「工人喜歡加班」,這種論述正當化了超時加班。富士康工人連環自殺事件,揭穿了這個迷思。
典型的資本主義剝削情境中,國家放任資本對勞工進行壓榨;但在中國,國家針對勞資關係並非採取放任政策,相反地,國家從一開始便積極介入民工部門,而國家的介入反而確保了資本對勞工的高度剝削。為了探求中國式資本主義剝削的邏輯,作者提出公民身分差序理論:中國的國家制度製造出不同公民群體之間的身分等差關係,圍繞著公民身分差序體制,國家建構了二元勞動力市場、最低工資、等差化社會保險方案等制度設計。因此,民工便面臨「雙重剝削」的處境,一方面是典型的來自資本對勞動階級的剝削形式,這是傳統政治經濟學意義下的階級剝削;另一方面則來自國家對民工身分的界定,讓企業「合法地」採取次等公民的勞動待遇僱用民工,這是國家制度主導下基於身分而來的剝削。
在中國,全球化力量與中國公民身分差序體制產生共生關係,讓資本得以對民工進行雙重剝削。結果,全球化並沒有緩和原先經濟社會的不平等,反而鞏固另一種不平等體制,創造出「民工」這個新階級。在此脈絡下,當人們思索資本(包括外資與內資)對中國發展所釀生的後果時,必須納入剩餘汲取與經濟分配的視野,同時考慮資本主義剝削的普遍性以及中國特色剝削機制的特殊性。藉此分析視野,我們才能透視台商(外資)、廣東模式與中國發展的連帶關係。
三、新重商主義政策
台商作為全球資本的前鋒,連結中國與世界市場,協助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後第一階段的資本積累。借助外資發展出口經濟,中國迅速成為製造業大國。過去在東亞發展模式中,外資在南韓和台灣並不關鍵。反觀中國,外資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不像以往依賴理論所預測,外資導致低度發展的後果,中國不但沒有陷入低度發展,反而很快地鞏固了半邊陲地位,甚至展露挑戰核心國家的強烈企圖心。為何中國可以抵抗「依賴情境」?首先,中國在1970年代末開啟對外開放時,中共已是一個高度權力集中、強勢控制經濟與社會、具有導引政策能力的政權;並且,中國在區域地緣政治上享有顯著影響力。這部國家機器已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與能動性,因此,當中國再次與資本主義世界接軌,中國在地體制能以相當強的國家能力切入全球價值鏈,發揮其能動性;地方政府能夠在其與價值鏈鑲嵌的節點上攫取經濟剩餘,並推行產業升級政策,攀爬價值鏈之權力階梯。其次,中國開放外資參與的策略「內外有別」:對於加工出口型的外資,中國的開放性很高;但對於內銷市場型的外資,特別是策略性產業,中國則相當小心,保護國內市場,嚴格規定外資所有權比例,並提出合資合作、技術轉移等要求。
從勞力密集傳統產業開始累積國家財富,中國政府將其中一部分投資於基礎建設並扶植重點策略產業,短短幾十年,中國的工業結構與城市面貌已煥然一新。2000年代以來,中國ICT產業自有品牌與產業鏈成長迅速。其中,龐大國內市場、國家重點政策扶持,以及跨接啟動策略,都是重要因素。ICT產業為何能在短期間興起?最值得注意的是,ICT新生態系統在廣東珠三角地區的浮現。這個系統以廣大國內市場為依託,獲得國家政策重點扶持,在研發方面採取人海戰術與挖角策略(包括從台灣挖角),先從若干關鍵產業環節突破,以「跨接啟動」在短時間提升製造能力,進而以低價搶占全球中低階市場占有率,再切入已開發國家市場。「華為」與「中興」等重點培育電信企業都有類似軌跡。在其創業過程,中國政府以分配內需市場與各種優惠補貼來推動所謂的「後發優勢」。手機產業中,也可看到華為、小米、OPPO都採取同樣戰術搶攻全球市場占有率。
觀察中國電信業與網通業拓展世界版圖的路徑,我們如果從國家行為來評估,就會發現它屬於「新重商主義」國家政策,例如,美國經濟學家羅德里克(Rodrik 2013)分析中國經濟策略就採取這種觀點。新重商主義以國家權力統整資本,背後驅動力是經濟民族主義(不能忘記習近平不時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種觀點認為,中國在跟隨「新自由主義」的進程,這個判斷有待商榷。中國其實利用了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環境,搭便車,玩新重商主義戰略。中國的「國家左派」曾警惕中國走「新自由主義」道路,其實是項莊舞劍,他們真正擔心的是─中國走上西式市場民主政治,也就是「顏色革命」的前兆。
基於同樣扶持民族工業的邏輯,中國政府也以國內市場來培育相當於YouTube、Google、Amazon、Facebook等視頻、網絡聯通和社媒功能的新興產業,例如土豆網、優酷網、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微信)等(後三者即所謂的「BAT」)。近年來,中國的電子商務與「共享經濟」發展迅速,也與國家產業政策息息相關。此產業政策中的戰略矩陣,包含「國家監控社會」、「國內市場保護」與「跳脫西方技術壟斷」等相互扣連的環節。中國政府結合了「國家監控社會」與「企業尋求利潤」兩個動機,例如電子商務中企業與國家的共生合作關係,企業提供商業交易活動的數據以協助國家進行社會監控、執行審查,而國家則給予企業壟斷或寡占性特權,因而達成「社會控制的商業化」。這種對內社會控制模式必然傾向建造一個封閉性政治經濟系統。最近,西方國家對中國控制手法的驚覺,彷如大夢初醒。其實,中國這項大戰略已行之有年、得心應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