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啟明星”項目是上海市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資助項目,至今受資助者中已有多人成長為院士,本書作者曾採訪其中的200餘人。本書選取100餘位有代表性的“啟明星”,簡要介紹其研究成果,重點介紹其成長經歷,包括家庭背景和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比如學習與研究心得,以及怎樣與導師、同事相處等,對大、中學生非常有啟發價值。
作者簡介
《文匯報》高級記者,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從事《世界科學》雜誌“今日啟明星”欄目的採訪工作20多年。
目次
目錄
1. 重視基礎研究的心胸外科醫生――劉中民 001
2. 建築材料領域的巾幗豪傑――賀鴻珠 006
3. 中國轉基因羊的接生者――陳美玨 009
4. 被手術臺恒久吸引的肝膽外科醫生――沈鋒 013
5. 有良心的寄生蟲病研究者――蔡黎 017
6. 超靈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質譜計的研製者――李德明 020
7. 奮戰在糖尿病防治一線的醫學博士――甯光 023
8. 我國第一台機載成像光譜儀的研製者――王建宇 027
9. 發誓多做善事的腫瘤醫生――王傑軍 031
10. 啟明星中的首位人文學者――袁雯 035
11. 幸福的數學研究者――王亞光 039
12. 上海地表硬土層成因的揭示者――鄭祥民 042
13. 視科研為生命一部分的材料科學家――李新貴 046
14. 中西醫結合研究耳鳴的女學者――施建蓉 051
15. 機動車尾氣控制研究的引領者――黃震 054
16. 與阿米巴蟲打交道的女學者――程訓佳 058
17. 番茄博士――朱為民 062
18. 深受祖父影響的小兒心血管科專家――孫錕 066
19. 從啟明星到首席科學家的血液學研究者――陳國強 070
20. 鍾情科普的遺傳學教授――盧大儒 075
21. 從黃土高坡走來的神經生物學博士――趙經緯 079
22. 以探索宇宙奧秘為業的女學者――翟向華 083
23. 綠色化學的堅定踐行者――丁奎嶺 087
24. 矜而不爭追其遠的納米環合成者――孔向陽 091
25. 研究黑洞和宇宙的物理學家――王斌 096
26. 從天文愛好者成長起來的天文學家――陶雋 099
27. 研究輻射技術在環保中應用的女學者――吳明紅 103
28. 多學科背景的新藥研發者――沈建華 106
29. 以培養優秀運動員為業的啟明星――呂季東 110
30. 介入醫療領域的創業者――張一 114
31. 努力提高魷釣產量的漁業教授――陳新軍 118
32. 大型紅外探測實驗裝置的研發者――黃志明 122
33. 納米操縱技術專家――張益 125
34. 與“癌王”較量的醫生――孫惠川 128
35. 催化領域的奮進者――曹勇 132
36. 中國環境磁學的早期涉獵者――張衛國 136
37. 善於找到適合自己崗位的遙感專家――舒嶸 139
38. 跨媒體信息海洋的導航人――薛向陽 143
39. 贏得國際同行尊重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者――童小華 147
40. 為化工過程綠色化而努力的人――路勇 151
41. 太陽能技術研發者――李紅波 155
42. 納米國家隊裡的女科學家――孫靜 159
43. 地鐵安全的守護者――劉國彬 162
44. 再生混凝土研究的領軍者――肖建莊 165
45. 新藥研發領域的追夢人――柳紅 169
46. 生態學者――任文偉 172
47. 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探索者――姚祝軍 176
48. 關心反恐事業的化學博士――施國躍 180
49. 金融物理研究涉獵者――周煒星 184
50. 身處企業的精細化工研發者――詹家榮 188
51. 從事乙肝治療基礎研究的啟明星――謝幼華 191
52. 在重大工程中磨礪成長的建築師――張銘 195
53. 從事環境污染物治理研究的女教授――萬穎 199
54. 節能減排大舞臺上的啟明星――潘衛國 203
55. 偏好交叉學科的生命化學家――唐功利 207
56. 信息隱私的保護者――胡乃靜 212
57. 從小喜歡花草的遺傳學研究者――明鳳 216
58. 懂得感恩的新型顯示技術專家――張建華 220
59. 阿秒物理研究者――張敬濤 223
60. 以科研為樂的化學生物學家――賈能勤 227
61. 肥胖和糖尿病研究的“幸運者”――翟琦巍 231
62. 珍視所有的人生經歷的微電子專家――屈新萍 235
63. 糖化學領域的探索者――王順春 239
64. 德能俱佳的神經外科醫生――陳菊祥 242
65. 密碼學專家――劉勝利 246
66. 護衛人類生殖健康的上海女性――李衛華 250
67. 儲能材料的研發者――吳宇平 253
68. 大城市交通管理研究者――張小寧 258
69. 希望靜心做事的電化學家――鮮躍仲 262
70. 兼顧臨床和科研的神經泌尿外科醫生――谷寶軍 265
71. 在生物醫學前沿不斷有所創新的神經外科醫生――鐘春龍 269
72. 敢摘“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的人――軒福貞 274
73. 專攻汙水處理的年輕女教授――王亞宜 278
74. 輕合金設計與成型專家――彭立明 283
75. “玉米塑料”研發者――張乃文 286
76. 把論文做在魚塘邊的水產專家――白志毅 290
77. 想讓更多人免受大腸癌之害的醫學研究者――洪潔 294
78. 飲用水安全的守護者――舒詩湖 299
79. 想做有實際價值工作的電子材料研發者――劉浦鋒 303
80. 極地微藻研究者――羅瑋 307
81. 從小不怕蟲的病蟲害治理者――季香雲 311
82. 研究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年輕人――李東棟 316
83. 將稀土發光材料用於生物醫療的陶瓷專家――步文博 322
84. 特種機器人專家――謝少榮 327
85. 心系產業的納米材料研究者――楊東 331
86. 來自郭守敬故鄉的射電天文學者――安濤 335
87. 一流團隊出來的青年光學家――武愕 340
88. 醫療微型機器人研發者――王坤東 344
89. 研究肺癌發生發展機制的生物醫學追夢人――呂雷 350
90. 選擇在企業實現抱負的焊接博士――張華軍 355
91. 綠色建築研究者――李魁山 360
92. 工業過程大數據技術的開拓者――沈春鋒 364
93. 希望為聽力障礙治療提供依據的神經科學研究者――閆致強 369
94. 城市生態系統的營造者――鞠瑞亭 374
95. 腦科學研究者――陳愛華 378
96. 研究納米生物醫學的年輕人――馮純 383
97. 探究中醫藥“黑箱”奧秘的年輕人――尹磊淼 387
98. 在重大項目中成長的城建專家――趙興波 392
99. 心無旁騖的光學研究者――吳健 397
100. 把廢塑料降解成燃油的有機化學家――黃正 402
101. 海洋生物生態學研究者――楊金龍 408
102. “海綿城市”的踐行者――呂永鵬 413
103. 關節健康的守護者――朱文輝 418
104. 潛心反問題研究的數學教授――陸帥 423
105. 首獲德國肉毒毒素行醫資格的中國神經內科醫生――靳令經 429
106. 新一代中醫皮膚科醫生――李福倫 436
107. 填補建築遮陽領域空白的工程師――岳鵬 441
108. 享受創新、鍾情科普的物理學者――黃吉平 445
109. 重型裝備製造的新一代傳人――熊傑 451
110. 主打大尺寸觸摸屏的創業者――程抒一 455
附錄?啟明星計劃提出的背景及其績效 461
1. 重視基礎研究的心胸外科醫生――劉中民 001
2. 建築材料領域的巾幗豪傑――賀鴻珠 006
3. 中國轉基因羊的接生者――陳美玨 009
4. 被手術臺恒久吸引的肝膽外科醫生――沈鋒 013
5. 有良心的寄生蟲病研究者――蔡黎 017
6. 超靈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質譜計的研製者――李德明 020
7. 奮戰在糖尿病防治一線的醫學博士――甯光 023
8. 我國第一台機載成像光譜儀的研製者――王建宇 027
9. 發誓多做善事的腫瘤醫生――王傑軍 031
10. 啟明星中的首位人文學者――袁雯 035
11. 幸福的數學研究者――王亞光 039
12. 上海地表硬土層成因的揭示者――鄭祥民 042
13. 視科研為生命一部分的材料科學家――李新貴 046
14. 中西醫結合研究耳鳴的女學者――施建蓉 051
15. 機動車尾氣控制研究的引領者――黃震 054
16. 與阿米巴蟲打交道的女學者――程訓佳 058
17. 番茄博士――朱為民 062
18. 深受祖父影響的小兒心血管科專家――孫錕 066
19. 從啟明星到首席科學家的血液學研究者――陳國強 070
20. 鍾情科普的遺傳學教授――盧大儒 075
21. 從黃土高坡走來的神經生物學博士――趙經緯 079
22. 以探索宇宙奧秘為業的女學者――翟向華 083
23. 綠色化學的堅定踐行者――丁奎嶺 087
24. 矜而不爭追其遠的納米環合成者――孔向陽 091
25. 研究黑洞和宇宙的物理學家――王斌 096
26. 從天文愛好者成長起來的天文學家――陶雋 099
27. 研究輻射技術在環保中應用的女學者――吳明紅 103
28. 多學科背景的新藥研發者――沈建華 106
29. 以培養優秀運動員為業的啟明星――呂季東 110
30. 介入醫療領域的創業者――張一 114
31. 努力提高魷釣產量的漁業教授――陳新軍 118
32. 大型紅外探測實驗裝置的研發者――黃志明 122
33. 納米操縱技術專家――張益 125
34. 與“癌王”較量的醫生――孫惠川 128
35. 催化領域的奮進者――曹勇 132
36. 中國環境磁學的早期涉獵者――張衛國 136
37. 善於找到適合自己崗位的遙感專家――舒嶸 139
38. 跨媒體信息海洋的導航人――薛向陽 143
39. 贏得國際同行尊重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者――童小華 147
40. 為化工過程綠色化而努力的人――路勇 151
41. 太陽能技術研發者――李紅波 155
42. 納米國家隊裡的女科學家――孫靜 159
43. 地鐵安全的守護者――劉國彬 162
44. 再生混凝土研究的領軍者――肖建莊 165
45. 新藥研發領域的追夢人――柳紅 169
46. 生態學者――任文偉 172
47. 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探索者――姚祝軍 176
48. 關心反恐事業的化學博士――施國躍 180
49. 金融物理研究涉獵者――周煒星 184
50. 身處企業的精細化工研發者――詹家榮 188
51. 從事乙肝治療基礎研究的啟明星――謝幼華 191
52. 在重大工程中磨礪成長的建築師――張銘 195
53. 從事環境污染物治理研究的女教授――萬穎 199
54. 節能減排大舞臺上的啟明星――潘衛國 203
55. 偏好交叉學科的生命化學家――唐功利 207
56. 信息隱私的保護者――胡乃靜 212
57. 從小喜歡花草的遺傳學研究者――明鳳 216
58. 懂得感恩的新型顯示技術專家――張建華 220
59. 阿秒物理研究者――張敬濤 223
60. 以科研為樂的化學生物學家――賈能勤 227
61. 肥胖和糖尿病研究的“幸運者”――翟琦巍 231
62. 珍視所有的人生經歷的微電子專家――屈新萍 235
63. 糖化學領域的探索者――王順春 239
64. 德能俱佳的神經外科醫生――陳菊祥 242
65. 密碼學專家――劉勝利 246
66. 護衛人類生殖健康的上海女性――李衛華 250
67. 儲能材料的研發者――吳宇平 253
68. 大城市交通管理研究者――張小寧 258
69. 希望靜心做事的電化學家――鮮躍仲 262
70. 兼顧臨床和科研的神經泌尿外科醫生――谷寶軍 265
71. 在生物醫學前沿不斷有所創新的神經外科醫生――鐘春龍 269
72. 敢摘“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的人――軒福貞 274
73. 專攻汙水處理的年輕女教授――王亞宜 278
74. 輕合金設計與成型專家――彭立明 283
75. “玉米塑料”研發者――張乃文 286
76. 把論文做在魚塘邊的水產專家――白志毅 290
77. 想讓更多人免受大腸癌之害的醫學研究者――洪潔 294
78. 飲用水安全的守護者――舒詩湖 299
79. 想做有實際價值工作的電子材料研發者――劉浦鋒 303
80. 極地微藻研究者――羅瑋 307
81. 從小不怕蟲的病蟲害治理者――季香雲 311
82. 研究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年輕人――李東棟 316
83. 將稀土發光材料用於生物醫療的陶瓷專家――步文博 322
84. 特種機器人專家――謝少榮 327
85. 心系產業的納米材料研究者――楊東 331
86. 來自郭守敬故鄉的射電天文學者――安濤 335
87. 一流團隊出來的青年光學家――武愕 340
88. 醫療微型機器人研發者――王坤東 344
89. 研究肺癌發生發展機制的生物醫學追夢人――呂雷 350
90. 選擇在企業實現抱負的焊接博士――張華軍 355
91. 綠色建築研究者――李魁山 360
92. 工業過程大數據技術的開拓者――沈春鋒 364
93. 希望為聽力障礙治療提供依據的神經科學研究者――閆致強 369
94. 城市生態系統的營造者――鞠瑞亭 374
95. 腦科學研究者――陳愛華 378
96. 研究納米生物醫學的年輕人――馮純 383
97. 探究中醫藥“黑箱”奧秘的年輕人――尹磊淼 387
98. 在重大項目中成長的城建專家――趙興波 392
99. 心無旁騖的光學研究者――吳健 397
100. 把廢塑料降解成燃油的有機化學家――黃正 402
101. 海洋生物生態學研究者――楊金龍 408
102. “海綿城市”的踐行者――呂永鵬 413
103. 關節健康的守護者――朱文輝 418
104. 潛心反問題研究的數學教授――陸帥 423
105. 首獲德國肉毒毒素行醫資格的中國神經內科醫生――靳令經 429
106. 新一代中醫皮膚科醫生――李福倫 436
107. 填補建築遮陽領域空白的工程師――岳鵬 441
108. 享受創新、鍾情科普的物理學者――黃吉平 445
109. 重型裝備製造的新一代傳人――熊傑 451
110. 主打大尺寸觸摸屏的創業者――程抒一 455
附錄?啟明星計劃提出的背景及其績效 461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