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社會心理學比心理學的其他分支更依賴于它從中誕生的社會的、政治的、文化的背景。王小章主編的《中國社會心理學》在簡要敘述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簡史以及刻畫一般人類社會心理現象的一些基本範疇和知識的基礎上,著重闡釋了生長生活於特定的中國社會、中國政治和中國文化中的中國人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為的基本特性,進而又描述分析了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人們社會心理的某些共通的、普遍的變化。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融合了中國人的人性、中國性和現代性。
作者簡介
王小章,1966年生於浙江德清。先後就讀于南開大學、南京大學,獲社會學博士學位。曾在《社會學研究》《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心理科學》等雜誌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專著、教材、譯著《潛意識的詮釋》《經典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從“自由或共同體”到“自由的共同體”》《走向承認》《中國社會心理學》《公民權研究手冊》等十餘部;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一次,三等獎二三次。1991年4月至2017年3月任教于浙江大學,2004年晉升為教授;現為杭州師範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教授。
目次
導論 社會心理學的百年歷程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孕育與誕生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與繁榮
一、社會心理學美國傳統的形成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諸理論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的危機與挫折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二、社會心理學在蘇聯和中國的挫折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的現狀
一、歐美社會心理學的重新定向及發展
二、社會心理學在中國內地的恢復及本土化
第一章 中國人的社會化
第一節 社會化概述
一、社會化的含義
二、社會化的歷程
三、社會化的內容
第二節 中國人社會化模式解讀
一、中國人社會化的目標
二、中國人社會化的特點
第三節 政治道德化:臣民人格的社會化模塑
一、政治道德化的內容
二、政治道德化的結果
三、政治道德化的途徑
第四節 反向社會化在中國
一、反向社會化的表現
二、反向社會化的驅動力
三、反向社會化的價值與意義
第五節 社會化的新因素:網絡
一、網絡社會化的優勢
二、網絡社會化的局限與弊端
第二章 中國人的角色行為
第一節 角色概述
一、什麼是角色
二、角色過程
第二節 “份”:中國人的角色觀念
第三節 中國人的角色分化與角色區隔
一、中國人的角色分化
二、中國人的角色區隔
第四節 “做”人:中國人的角色扮演
一、循禮而不質實
二、循人情而輕原則
三、世故圓滑
四、順民、暴民、刁民:“草民”的角色扮演
第五節 中國人的角色衝突
第三章 中國人的自我與人格
第一節 自我與人格概述
一、“自我”的含義
二、“人格”之內涵
第二節 中國人自我意識之建構
一、“天人”關係與“自我”的建構
二、“柔弱”的中國人
三、“公我”與“私我”
四、中西“自我”的對比
第三節 中國人之自我的不發展
一、“個性自我”的不發展
二、深度自我的不發展
第四節 中國人的傳統人格
一、研究進路:社會性
二、傳統主流人格的特徵
第五節 中國人的公私觀
第四章 中國人的社會認知
第一節 社會認知概述
一、社會認知的內涵與外延
二、影響社會認知的因素
三、社會認知與文化
第二節 中國人社會認知的基本特徵
一、中國人社會認知的特點
二、中國人社會認知特點的產生原因
三、中國人社會認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三節 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和歸因偏向
一、刻板印象與歸因理論概述
二、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民族與性別
三、中國人的歸因偏向
第四節 中國人的印象整飾:臉與面子
一、什麼是印象整飾
二、臉與面子:中國人的印象整飾
第五章 中國人的社會動機
第一節 社會動機概述
一、什麼是社會動機
二、幾種主要的動機理論
第二節 中國人的權力動機
一、關於權力動機的概念
二、傳統中國人的“戀權情結”
三、中國人的權威取向
第三節 中國人的成就動機
一、關於成就動機的概念
二、中國人成就動機:社會取向和個人取向
三、影響中國人成就動機的環境因素
第四節 中國人的親和動機:和為貴
一、什麼是親和動機
二、中國人親和動機的心態表現
三、鄉土中國與中國人的親和心
四、社會的原子化和疏離心態
第五節 中國人的助人動機
一、親社會行為、利他行為和助人行為
二、中國人的助人動機:特殊主義和恩報觀
第六節 中國人的攻擊動機
一、什麼是攻擊
二、中國人的攻擊動機
第六章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
第一節 人際關係概述
一、人際關係的含義
二、中國人人際關係的總體特徵
第二節 人情、人倫與人緣
一、人情
二、人倫
三、人緣
第三節 親情、友情與愛情
一、親情
二、友情
三、愛情
第四節 債務抑或資本:中國人的人際交往和人際網絡
一、中國人的人際交往模式
二、人際交往的兩面性:債務性與資本性
第五節 中國社會中的人際信任
一、關於中國人信任觀的研究
二、傳統文化中的人際信任
三、轉型時期的人際信任
四、“殺熟”現象
第七章 中國人的群體心理
第一節 群體心理研究概述
一、群體心理的含義
二、群體心理研究的歷史
第二節 集體取向、自我取向與中國人
一、中國人是集體取向的嗎?
二、中國人是自我取向的嗎?
三、集體取向、自我取向和“關係”
第三節 中國人的族人團體和非族人團體
一、族人團體
二、非族人團體
第四節 內聚與內耗
一、內聚及其基礎
二、內耗及其根源
第五節 自己人:中國人的群體認同和群際關係
第六節 中國人的群際怨恨
一、傳統社會的心理怨恨
二、現代性下的社會怨恨
三、社會怨恨的疏解
第八章 現代心理的現代變動
第一節 現代化與全球化:現代性的塑造
一、三大革命與現代性的誕生
二、全球化與現代性的擴張
三、現代性的心理面相
第二節 文化震盪
一、文化震盪的基本含義
二、包容與理解他者
三、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第三節 代際關係的變革
一、代際關係的社會和文化基礎
二、代際關係的斷裂與對峙
三、代際關係的重塑
第四節 社區感的鬆弛與網絡社會心理
一、“脫域”與社區感的鬆弛
二、網絡與虛擬社區
三、虛擬社區中的人類行為
後記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孕育與誕生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與繁榮
一、社會心理學美國傳統的形成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諸理論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的危機與挫折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二、社會心理學在蘇聯和中國的挫折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的現狀
一、歐美社會心理學的重新定向及發展
二、社會心理學在中國內地的恢復及本土化
第一章 中國人的社會化
第一節 社會化概述
一、社會化的含義
二、社會化的歷程
三、社會化的內容
第二節 中國人社會化模式解讀
一、中國人社會化的目標
二、中國人社會化的特點
第三節 政治道德化:臣民人格的社會化模塑
一、政治道德化的內容
二、政治道德化的結果
三、政治道德化的途徑
第四節 反向社會化在中國
一、反向社會化的表現
二、反向社會化的驅動力
三、反向社會化的價值與意義
第五節 社會化的新因素:網絡
一、網絡社會化的優勢
二、網絡社會化的局限與弊端
第二章 中國人的角色行為
第一節 角色概述
一、什麼是角色
二、角色過程
第二節 “份”:中國人的角色觀念
第三節 中國人的角色分化與角色區隔
一、中國人的角色分化
二、中國人的角色區隔
第四節 “做”人:中國人的角色扮演
一、循禮而不質實
二、循人情而輕原則
三、世故圓滑
四、順民、暴民、刁民:“草民”的角色扮演
第五節 中國人的角色衝突
第三章 中國人的自我與人格
第一節 自我與人格概述
一、“自我”的含義
二、“人格”之內涵
第二節 中國人自我意識之建構
一、“天人”關係與“自我”的建構
二、“柔弱”的中國人
三、“公我”與“私我”
四、中西“自我”的對比
第三節 中國人之自我的不發展
一、“個性自我”的不發展
二、深度自我的不發展
第四節 中國人的傳統人格
一、研究進路:社會性
二、傳統主流人格的特徵
第五節 中國人的公私觀
第四章 中國人的社會認知
第一節 社會認知概述
一、社會認知的內涵與外延
二、影響社會認知的因素
三、社會認知與文化
第二節 中國人社會認知的基本特徵
一、中國人社會認知的特點
二、中國人社會認知特點的產生原因
三、中國人社會認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三節 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和歸因偏向
一、刻板印象與歸因理論概述
二、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民族與性別
三、中國人的歸因偏向
第四節 中國人的印象整飾:臉與面子
一、什麼是印象整飾
二、臉與面子:中國人的印象整飾
第五章 中國人的社會動機
第一節 社會動機概述
一、什麼是社會動機
二、幾種主要的動機理論
第二節 中國人的權力動機
一、關於權力動機的概念
二、傳統中國人的“戀權情結”
三、中國人的權威取向
第三節 中國人的成就動機
一、關於成就動機的概念
二、中國人成就動機:社會取向和個人取向
三、影響中國人成就動機的環境因素
第四節 中國人的親和動機:和為貴
一、什麼是親和動機
二、中國人親和動機的心態表現
三、鄉土中國與中國人的親和心
四、社會的原子化和疏離心態
第五節 中國人的助人動機
一、親社會行為、利他行為和助人行為
二、中國人的助人動機:特殊主義和恩報觀
第六節 中國人的攻擊動機
一、什麼是攻擊
二、中國人的攻擊動機
第六章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
第一節 人際關係概述
一、人際關係的含義
二、中國人人際關係的總體特徵
第二節 人情、人倫與人緣
一、人情
二、人倫
三、人緣
第三節 親情、友情與愛情
一、親情
二、友情
三、愛情
第四節 債務抑或資本:中國人的人際交往和人際網絡
一、中國人的人際交往模式
二、人際交往的兩面性:債務性與資本性
第五節 中國社會中的人際信任
一、關於中國人信任觀的研究
二、傳統文化中的人際信任
三、轉型時期的人際信任
四、“殺熟”現象
第七章 中國人的群體心理
第一節 群體心理研究概述
一、群體心理的含義
二、群體心理研究的歷史
第二節 集體取向、自我取向與中國人
一、中國人是集體取向的嗎?
二、中國人是自我取向的嗎?
三、集體取向、自我取向和“關係”
第三節 中國人的族人團體和非族人團體
一、族人團體
二、非族人團體
第四節 內聚與內耗
一、內聚及其基礎
二、內耗及其根源
第五節 自己人:中國人的群體認同和群際關係
第六節 中國人的群際怨恨
一、傳統社會的心理怨恨
二、現代性下的社會怨恨
三、社會怨恨的疏解
第八章 現代心理的現代變動
第一節 現代化與全球化:現代性的塑造
一、三大革命與現代性的誕生
二、全球化與現代性的擴張
三、現代性的心理面相
第二節 文化震盪
一、文化震盪的基本含義
二、包容與理解他者
三、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第三節 代際關係的變革
一、代際關係的社會和文化基礎
二、代際關係的斷裂與對峙
三、代際關係的重塑
第四節 社區感的鬆弛與網絡社會心理
一、“脫域”與社區感的鬆弛
二、網絡與虛擬社區
三、虛擬社區中的人類行為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