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古代社會的大一統秩序是由政統、道統、法統、社統等四個子系統共構而成的權威秩序。在此共構的大系統中,政統發揮著整合的功能,在整個權威秩序中居於主導地位;法統得到政統的支撐,體現道統的價值理念,在國家公共領域建立強制性的規範秩序,在社統區域維持規範秩序。一直以來,仁道與法統的關係少有專門的論述,鑒於此,本書從個人、社會、政治等三個層次闡發“仁”本身的含義與發展,以及在“超級國家社會”中仁道與法統價值體系的相互融合滲透,詳述了仁道對法統的深刻影響和古代法統的制度體系及其現代轉化。
作者簡介
張生,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史學會秘書長,從事法制史研究,著有《中國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國法制史》《法院:比較法上和政治學上的分析》《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國司法制度史》《外國法制史》等。
目次
導論:中國古代“超級國家社會” 與權威治理體系中的法統
一、文明的興衰:傳統與現代的變奏
二、中國古代的“超級國家社會”與權威治理體系
三、中國古代法統的結構與功能
四、中國古代法統的力量與局限
上篇 仁道的傳承與古代法統的理論體系
第一章 仁道與古代法統價值體系的演進
第一節 挑戰與應對:仁道的確立與傳承
一、西周末年的社會危機與儒家仁道的確立
二、秦漢更易與董仲舒的仁學思想
三、東漢以來的理論挑戰與宋明理學的發展
第二節 仁道與法統價值體系的兼容與整合
一、夏商西周時代:從神權法的衰落到禮的全盛時代
二、春秋戰國秦代:法獨立價值的獲得及流弊的呈現
三、漢代:兼容並蓄的新儒學與王霸道雜用的政治格局
四、魏晉至唐:禮、仁精神與法的融合
第二章 儒家仁道與國家秩序
第一節 君子的人格理想與國家秩序
一、個人的道德完善為秩序的起點
二、儒家思想的社會化與理想人格的塑造
第二節 家族情感與等差秩序
一、古代家族與家族功能
二、儒家仁學中家族倫理――等差的愛
三、家庭等差秩序的外化――國家法與家族法
第三節 大同的社會理想與“推及”之愛
一、儒家大同的社會理想
二、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由己推人之愛
三、以仁、義為價值取向的社會互助體系
第四節 內聖外王的政治理想與皇權
一、內聖與外王:儒家政治理論的起點與歸宿
二、儒家內聖外王的邏輯與現實困境
三、王者的內聖之道:內聖外王思想對皇權的限制
四、王者的外王之道:德主刑輔的施政方針
第五節 刑措無訟的法律理想
一、中國古代無訟的法律理想及政府實踐
二、無訟理念下傳統社會的糾紛解決體系
三、刑措無訟的社會與文化根源
第三章 仁之賡續與當代法治
第一節 近現代仁學的賡續
一、中西會通的近代仁學
二、現代新儒學中仁學的困境與創造性轉化
第二節 仁學思想與當代法治發展
一、古今同理:秩序的基點在於人
二、仁者愛人――法律中的人性與人情之維
三、禮法結合的社會治理模式的當代啟示
四、中外相通:基於責任倫理的法治社會
五、天人合一的秩序格局――法制發展的整體理念
下篇 中國古代法統之制度體系及其現代轉化
第一章 中國古代法統之本與用
第一節 中國古代法統的總體特徵
第二節 古代法統樣式的演變
第二章 律令體系的本與用
第一節 律令體系之本及其規範構造
一、律令體系之本
二、律令體系之淵源構成
三、律令體系之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律令體系中的物質保障制度:田制與賦役
一、唐以前之田制與賦役制度
二、唐朝前期之田制與賦役制度
三、唐朝律令體系的核心:科條簡要之唐律
第三章 會典與律例體系
第一節 會典的編纂與法律體系的變化
第二節 清朝的律例體系
一、律例體系之結構
二、律例體系之功能
第三節 律例體系社會承載力之窮困
第四章 中國古代法統與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的七次近代化改革機遇
一、清末法律近代化的四次改革機遇
二、民國時期的三次改革機遇
第二節 近代化改革的成就與古代法統的斷裂
一、近代法律體系建構的成就
二、中國古代法統的斷裂
第三節 建構回應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一、國家治理體系與法律體系的一體化建構
二、法律體系之“物質保障”與“秩序保障”同步建構
三、在規範體系上實現三個貫通
參 考 文 獻
一、文明的興衰:傳統與現代的變奏
二、中國古代的“超級國家社會”與權威治理體系
三、中國古代法統的結構與功能
四、中國古代法統的力量與局限
上篇 仁道的傳承與古代法統的理論體系
第一章 仁道與古代法統價值體系的演進
第一節 挑戰與應對:仁道的確立與傳承
一、西周末年的社會危機與儒家仁道的確立
二、秦漢更易與董仲舒的仁學思想
三、東漢以來的理論挑戰與宋明理學的發展
第二節 仁道與法統價值體系的兼容與整合
一、夏商西周時代:從神權法的衰落到禮的全盛時代
二、春秋戰國秦代:法獨立價值的獲得及流弊的呈現
三、漢代:兼容並蓄的新儒學與王霸道雜用的政治格局
四、魏晉至唐:禮、仁精神與法的融合
第二章 儒家仁道與國家秩序
第一節 君子的人格理想與國家秩序
一、個人的道德完善為秩序的起點
二、儒家思想的社會化與理想人格的塑造
第二節 家族情感與等差秩序
一、古代家族與家族功能
二、儒家仁學中家族倫理――等差的愛
三、家庭等差秩序的外化――國家法與家族法
第三節 大同的社會理想與“推及”之愛
一、儒家大同的社會理想
二、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由己推人之愛
三、以仁、義為價值取向的社會互助體系
第四節 內聖外王的政治理想與皇權
一、內聖與外王:儒家政治理論的起點與歸宿
二、儒家內聖外王的邏輯與現實困境
三、王者的內聖之道:內聖外王思想對皇權的限制
四、王者的外王之道:德主刑輔的施政方針
第五節 刑措無訟的法律理想
一、中國古代無訟的法律理想及政府實踐
二、無訟理念下傳統社會的糾紛解決體系
三、刑措無訟的社會與文化根源
第三章 仁之賡續與當代法治
第一節 近現代仁學的賡續
一、中西會通的近代仁學
二、現代新儒學中仁學的困境與創造性轉化
第二節 仁學思想與當代法治發展
一、古今同理:秩序的基點在於人
二、仁者愛人――法律中的人性與人情之維
三、禮法結合的社會治理模式的當代啟示
四、中外相通:基於責任倫理的法治社會
五、天人合一的秩序格局――法制發展的整體理念
下篇 中國古代法統之制度體系及其現代轉化
第一章 中國古代法統之本與用
第一節 中國古代法統的總體特徵
第二節 古代法統樣式的演變
第二章 律令體系的本與用
第一節 律令體系之本及其規範構造
一、律令體系之本
二、律令體系之淵源構成
三、律令體系之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律令體系中的物質保障制度:田制與賦役
一、唐以前之田制與賦役制度
二、唐朝前期之田制與賦役制度
三、唐朝律令體系的核心:科條簡要之唐律
第三章 會典與律例體系
第一節 會典的編纂與法律體系的變化
第二節 清朝的律例體系
一、律例體系之結構
二、律例體系之功能
第三節 律例體系社會承載力之窮困
第四章 中國古代法統與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的七次近代化改革機遇
一、清末法律近代化的四次改革機遇
二、民國時期的三次改革機遇
第二節 近代化改革的成就與古代法統的斷裂
一、近代法律體系建構的成就
二、中國古代法統的斷裂
第三節 建構回應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一、國家治理體系與法律體系的一體化建構
二、法律體系之“物質保障”與“秩序保障”同步建構
三、在規範體系上實現三個貫通
參 考 文 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