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推窗望月:杜國清散文集
滿額折

推窗望月:杜國清散文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00 元
優惠價
90630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杜國清與中外文人──艾略特、西脇順三郎、陳千武、波特萊爾、白先勇、王禎和、鄭清文神往交遊之思

《推窗望月》外篇「推窗見山月」,書寫生活與外在世界的往來,包括文學活動、生活點滴、人間偶拾,以及透過翻譯的窗外風光借景投影。內篇「望月思緜邈」,抒寫生命與精神的內在世界,包括與詩人作家的交遊憶影、心靈的追尋獨語、以及在創作上神思獨運、窺探天機的藝術奧祕。

詩人學者杜國清的作品以詩創作和翻譯著稱,他對促進台灣文學國際化不遺餘力。這本散文集記錄了他的詩路歷程、學術源流,也留下人生的觀察和感懷,而與上世紀六○年代以降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息息相關,具有傳記和史料的價值。

 

作者簡介

杜國清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文學系畢業,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美國史丹佛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教授、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暨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一九九六年創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Series),致力於台灣文學的英譯出版。
杜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國文學理論、中西詩論和台灣文學。曾任《現代文學》編輯,為一九六三年台灣《笠》詩刊發起人之一。著有詩集《蛙鳴集》、《島與湖》、《雪崩》、《望月》、《心雲集》、《殉美的憂魂》、《情劫》、《勿忘草》、《對我 你是危險的存在》、《愛染五夢》、《愛的祕圖》等。翻譯有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波特萊爾《惡之華》、劉若愚《中國詩學》、《中國文學理論》等。曾獲中興文藝獎、詩笠社翻譯獎、一九九三年漢城亞洲詩人大會頒與功勞獎,一九九四年獲文建會翻譯成就獎。

近年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的著作有:詩集《山河掠影》(2009)、《玉煙集 錦瑟無端五十絃》(2009),評論集《詩論.詩評.詩論詩》(2010),翻譯波特萊爾《惡之華》增訂新版(2011),《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2015),詩選集《光射塵方.圓照萬象 杜國清的詩情世界》(2017)。此外,有日文詩集《希臘神弦曲》(譯者池上貞子,2011)和韓文詩集《望鄉》(譯者金上浩,2014)。關於他的作品的研究專著有汪景壽等著《尋美的旅人 杜國清論》、《愛的祕圖 杜國清情詩論》、王宗法和計璧瑞解讀《玉煙集 錦瑟無端五十絃》等。另外,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於二○一七年十二月,特別主辦了「詩情與詩論:杜國清作品國際學術研討會」。

 


自序

自六○年代初開始寫詩和從事翻譯以來,我的作品以詩創作和翻譯為主,集結成書,包括不同的版本,已有相當數量。每當出版時,我都會寫一篇序文或後記,表達我的詩觀、說明我對自己作品的看法,以及寫作歷程或出版背景等。這些文章,成為我作為一位詩人學者的生涯中,各階段的記錄,也留下了我對人生經歷的感受和觀察,而與台灣文學六○年代以來的發展,息息相關,具有一定的傳記和史料的價值。因此,自二○○九年臺大出版中心連續出版了我的詩集、詩論集和翻譯集之後,出版一本散文集成為我念茲在茲的一個心願。

收錄在這本散文集的文章,反映出我的作品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大類:翻譯和創作。書名擬為「推窗望月」,分為外篇和內篇,分別代表透過翻譯、對域外世界的眺望,以及望月凝思、對內在世界的創作表現。在結構上幾經斟酌,擬定大綱如下:

外篇:推窗見山月
一、文學活動 山高月遠
二、生活點滴 人間偶拾
三、翻譯集:窗外風光 借景投影
內篇:望月思緜邈
一、心遊神馳 憶影繽紛
二、追尋幻影 戀心無悔
三、創作集:神思獨運 窺探天機

內篇和外篇是一體的兩面,體現在「推窗見山月」和「望月思緜邈」這兩個互相呼應的詩句中。外篇是關於生活與外在世界的往來,包括文學活動和生活點滴,以及翻譯集的序文和後記。內篇是關於生命與精神的內在世界,包括與我有精神共鳴的知交和詩人作家的交遊、我的創作心靈在驚豔和幻影的追尋中的內心告白和獨語,以及詩集的序文和後記。這些作者自述,我相信具有史料的價值,也可以增加對我的詩路歷程和學術源流,乃至對當代台灣現代詩發展的了解。

關於我的創作詩觀,一言以蔽之,在於以即物的創作手法表現出具有藝術價值的象徵詩世界。這一詩觀,也呈現在這本散文集的結構中,而凝聚在「山月」的意象中。「推窗」是現實中的經驗,而「望月」可以是現實的經驗或是超現實的情境,一如我的一首詩中說的:「月亮是我靈魂的水晶球」,所見的月亮就不是現實中的月亮,而是我的靈魂或精神活動的形象。同樣的,「山月」的「山」,可以是現實中的山,也可以是超現實形而上的象徵世界。在我所擬的「推窗見山月」這句詩中,「推窗」是現實的動作,而「山月」是超現實的世界;這就是象徵詩的奧妙所在,由現實世界的經驗進入超現實理念的詩境。

進而言之,山與月的意象,時常讓我想起小學五、六年級國語課本中,王陽明的一首詩〈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高月更闊。

據說這是王陽明十二歲時寫的一首詩,語言簡單,不失孩童的直覺感受,意思卻相當深刻,具有相對論的透視力,表現出格物致知的理趣。在我現在看來,這是一首相當出色的象徵詩。何以言之?前兩句,完全是基於現實經驗的說明,後兩句一躍進入超現實的靈視(vision),關鍵在於「若人有眼大如天」,亦即進入超現實的想像,因此能夠進一步「還見山高月更闊」。在「天眼」的巨視中,所見的山和月一定比現實中的山和月更高大遼闊,以此暗示在理念上相對地超越現實經驗千萬倍的、更為廣闊敻遠的象徵世界。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將關於「文學活動」和「生活點滴」的散文,與「山高月遠」和「人間偶拾」做一聯結,從現實的生活經驗出發,進入超現實的憧憬追求(山高月遠)、超越日常性的偶然驚豔(人間偶拾)。由於外篇是以域外世界為導向,因此將有關翻譯的文章,收錄在這一綱目下,並對翻譯做一簡單的詮釋:「窗外風光 借景投影」。

其次,關於內篇,我所擬的詩句「望月思緜邈」,隱含陸機在〈文賦〉中所說的「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詩的創作,貴在深情緜邈、意餘於言,亦即以最短的篇幅(尺素)表現出含義深遠或情意豐沛的詩情(滂沛乎寸心)。因此內篇的文章,表現內心的世界,分成三類:與中外大詩人和師友神往交遊的回憶思念,對愛與美的幻影的追尋無悔,以及詩集的序文和後記所流露的學思歷程。寫詩在於探索創造的奧祕,因此基於這一創作觀,我將詩的藝術表現歸結為「神思獨運 窺探天機」。總而言之,詩的藝術創作,在於記錄詩人在人生機遇中,對自然、人性、天理和神機的奧祕,無止境的覃思究察,鍥而不捨的探祕行為。

以上關於書名「推窗望月」,雖然有我自己的解釋,其實靈感來自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舉辦的一場「台灣文學國際鼎談」:「推窗望月⸺台灣文學研究的『國際化』」,由陳明柔和楊翠兩位教授邀請邱貴芬教授和我,對談台灣文學翻譯和台灣文學研究國際化的議題,不敢掠美,在此謹誌謝忱。我希望這本散文集,所提供的資料和信息,有助於對我的作品以及當代台灣文學發展和國際化的了解。有些文章已收入《詩論.詩評.詩論詩》(臺大出版中心,二○一○年十二月),為了避免重複,予以摒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照。我早期出版的一些文章,沒有電子檔,這次特地請當時任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的陳怡燕小姐幫忙打字建檔,非常感謝。「現代主義文學論叢」主編柯慶明教授當年的推薦,臺大出版中心總編輯湯世鑄先生的支持,以及資深編輯紀淑玲小姐的盡心協助,這本書才能順利出版,讓我一生作為詩人學者的業績,能夠再一次呈現給讀者,深感榮幸和感激,尚請方家學者不吝給予指正。

 

目次

自序

外篇:推窗見山月

一、文學活動 山高月遠
從《蛙鳴集》談起
從《現代文學》到《笠》
我與《笠》詩刊
寫在「韓.中.日文學比較會議」之後
關於《台美文藝》
《台灣文學英譯叢刊》二十週年回顧
二、生活點滴 人間偶拾
我家「二世」
幸福的我.我的幸福
野花哪有家花香
未名湖畔兩年
青春,夢回台大
椰影依稀憶華年
三、翻譯集 窗外風光 借景投影
《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譯序
《詩的效用與批評的效用》(艾略特著)譯序
《中國詩學》(劉若愚著)譯者後記
《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後記
《中國文學理論》(劉若愚著)譯者後記
《米洛舒詩選》(諾貝爾文學獎全集五十)譯者後記
《日本現代詩鑑賞》前言
《惡之華》(波特萊爾著)臺大版後記
《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自序∕後記

內篇:望月思緜邈

一、心遊神馳 憶影繽紛
艾略特與我
西脇順三郎與我
陳千武與我
波特萊爾與我
神魔的眼神:談波特萊爾與《惡之華》
才高、性耿、情真──敬悼業師劉若愚先生
劉若愚業師對我的影響
懷念拔苦子教授
名作家白先勇剪影
從台灣作家到華人作家──《白先勇專輯》卷頭語
地靈人傑 山川有幸──悼念王禎和
我看鄭清文的「象徵小説」
二、追尋幻影 戀心無悔
詩始於感動
追求、省悟、修練
驚豔
望月詩情
玉山征服了我
假面的告白——──詩的真假世界
鴛鴦繡出慿君看
美麗與芳香‧永留人間
三、創作集:神思獨運 窺探天機
《蛙鳴集》後記
《島與湖》自序∕後記
《雪崩》序∕後記
《望月》後記
《心雲集》自序
《殉美的憂魂》後記
《情劫集》後記
《杜國清作品選集》自序
《勿忘草》序
《詩情與詩論》花城版後記
《尋美的旅人》北大版序
《愛的祕圖》北方版書前寄語
《愛染五夢》桂冠版後記
《山河掠影》序∕後記
《玉煙集──錦瑟無端五十絃》自序∕增訂版後記
《詩論.詩評.詩論詩》自序∕後記
杜國清日文詩集《希臘神弦曲》(池上貞子譯)序
杜國清韓文詩集《望鄉》(金上浩譯)序
《光射塵方.圓照萬象──杜國清的詩情世界》後記

 

書摘/試閱


從《蛙鳴集》談起

我的第一本詩集《蛙鳴集》,於一九六三年六月由現代文學雜誌社出版。這本詩集,共收錄四十五首詩,由「詩穗」(短詩十首)、「無弦詩箋」(情詩十首)、「驪聲」(離情十首)和「蛙鳴」(抒情詩十五首)四個部分組成。扉頁上寫:「謹以此書獻給:生我育我,顧我復我的父母。」內文前後有〈英序〉和〈後記〉。在〈後記〉中,我感謝外文系諸位老師的教導,以及余光中先生不時的指正以及兩年來與詩人桓夫先生不斷的通信,給這本《蛙鳴集》灌溉了不少的滋養;英千里系主任的序文,臺靜農教授的題字,以及劉國松先生的設計封面使這本詩集增光很多:在此我向他們敬致最大的謝意。

這本詩集的封面設計者劉國松,是當時「五月畫會」的重要畫家。因《現代文學》的關係,我和當時的現代派畫家有些來往。記得有一天黃昏時我去拜訪他,請他設計封面,他住的地方,如果我沒記錯,是在植物園附近的一個巷子裡,可是我不記得是否有誰帶我去或和我一起去。封面是一片混沌的黑色畫面下邊,左右流動的兩條綠線在中間湧出一個白色圓形,代表原生質,上端冒出逐漸擴大的綠色,有如煙雲,裊裊上升,藉以表現〈蛙鳴〉這首詩的主題:生命進化的故事,「散佈在三月的草塘/與星辰的神話同屬於/原始的。原生質的奇蹟/是這故事的主題。」〈蛙鳴〉這首詩抒寫生命的演化,從原生質經過洪荒,從海底到陸地,從爬蟲類、兩棲動物到人類,而人類出現了以後,四肢的同類開始兇殘爭鬥,乃至戰爭與炮火,而蛙鳴讓人想起生命的起源和人類歷史的演進。這首詩是根據我當時在外文系上英語散文選讀時,課上一篇散文所引發的感想;老師是位女性洋人,而那篇散文的題目和作者,我都記不起來了。

臺靜農教授的題字,是我認識的中文系一位新加坡僑生廖寶強--他跟臺先生很熟--特地替我請求的,記得我為此到過青田街臺先生家去拜訪過一次。至於英千里老師的序文,我雖然上過英老師的英詩選讀,可是師生之間不熟。記得好像是廖寶強的建議,說他認識一位外文系我同班的同學韓拱辰,她是英老師的乾女兒,可以託她請英老師寫序。謝謝韓同學的好意,其實,這是相當勉為其難的事。後來聽說這篇序文是外文系翁廷樞祕書代為操刀的,闊論中國古典詩和現代新詩的歷史發展和詩的在形式上和內容的特質,而強調感情真摯的重要等。最後一段,認為這本詩集「文辭清麗脫俗,感情真摯動人,拜讀之餘,心生歡喜……因就所感聊抒管見持以相勉并以代序。

上述這段〈後記〉,透露出我大學畢業時的一股社會風氣,甚至在教育界和文藝界,仍有講求人際關係、崇拜名人、滿足虛榮的浮誇作風。到底,這不是我的個性和為人處世的風格,後來我也就不再攀龍附鳳,請名人寫序了。

這篇〈後記〉還透露出我早期開始寫詩時,與桓夫(陳千武)和余光中的交往。關於我開始寫詩的因緣,以及我早期的創作活動與陳千武的關係,我在〈陳千武與我〉和〈從《現代文學》到《笠》〉這兩篇回顧文章中,都有詳細的說明,不再贅述。其中也提到,《現代文學》的作家群中大多是寫小說的,當時陳若曦特地帶我和鄭恆雄,我們這兩個對詩特別有興趣的學弟,到廈門街去拜訪余光中先生,聆聽他對我們兩人的詩創作批評和指正,不無慕名朝聖請多關照的用意。

從這些文章中,可以了解我寫詩的歷程,從《現代文學》的參與到《笠》的創刊,導致我後來到日本和美國留學,追尋艾略特(T.S Eliot,1888-1965)、西脇順三郎(1894-1982)、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和晚唐詩人的足跡,在在影響了我走上寫詩這條人生道路。這本《蛙鳴集》的產生,可以說是這一詩路歷程早期的見證。從這本詩集中,可以看出我的創作風格的基調--知性的抒情,其實,也構成了我日後繼續寫詩、展現出從浪漫主義抒情到現代主義主知、這一創作風格的底流。

我的第一本詩集《蛙鳴集》,於一九六三我畢業那年以現代文學雜誌社的名義出版,不用說,和參與《現代文學》的活動是息息相關的。當時在戒嚴之下,個人不能隨便出版詩集,必須以雜誌社或出版社的名義。那時《現代文學》創始人白先勇已經出國,王文興還在台灣,也有出版現代文學叢書的構想,以便出版《現代小說選》等。於是和王文興商量,徵求他的同意,終於將陳千武的第一本詩集《密林詩抄》列入現代文學叢書第三種,我的《蛙鳴集》列入現代文學叢書第四種,分別於一九六三年三月和六月,以現代文學雜誌社的名義自費出版。

一九六三年六月,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作為畢業紀念出版的《蛙鳴集》是我的第一本詩集,也是我的人生踏上寫詩這一征途的起步。出版之後,我把詩集贈送給一些同班同學。有一年,應該是在我一九六六年出國之前,在武昌街舊書地攤上,我發現一本《蛙鳴集》,扉頁右方我寫的「XX同學指正」的名字被剪掉了,左下方仍有我的簽名「國清敬贈 五二、七、八」。我趕緊把它買下來,不知道哪個同學那麼缺錢。這本詩集最特別的地方是,有一位讀者用紅色和綠色鋼筆,以很
有個性的字體揮灑自如,在許多詩上加以眉批,或在空白的地方寫上感想或聯想。在目錄之後,寫著:「國清兄:前些日子無意中得到此集,讀完後忽然想與你做一個朋友。不知行否?祝好 胡維健 二、二二」。那是一九六五年二月,詩集出版之後不到兩年,也是我在服完兵役之後一九六六年赴日留學的前一年。他的評語,雖然隻言片語,可以看出他對詩的意境和人生宇宙都有相當的見地。例
如:「詩 祕奧裡的真境」、「風飛 風迴 在天外的天 海外的海」、「倘若春風拂過萬物 死亡於零 新生於靈」等,甚至針對〈樓梯〉那首詩的原句「妳憑立樓梯」,旁批「憑樓梯立」,把〈候鳥〉那首詩中,「我們同是飄泊的一群」,批為「我們同是一群的飄泊」,字斟句酌,顯然不是生手,我欣然同意。到今天我還不知道這位知音胡維健到底是誰,錯失成為朋友的機緣,有點遺憾。

在這本詩集的〈後記〉中,我一方面表達在臺大流連四年,即將離開校園時的感觸和離愁,另一方面,說明在生活中對「詩」的瞬間感動的體驗:「這些詩便是我四年來心靈活動的縮影,交織著我的夢想和渴望,也渲染了我的笑聲和淚痕。」呼應英國詩人史班德(Stephen Spender, 1909-1995)所說的,寫詩的對象不是人,是神。寫詩便是跟神在摔跤,「這些詩便是我與詩神摔跤時的創傷,是每遭一場心靈的掙扎後所絞出來的腦汁的記痕。」這一認知,可以作為我日後許多表現出生命感的作品的註腳。

我在大學時代所寫的情詩,也就是收錄在《蛙鳴集》中的〈無弦詩箋〉。所謂「黃蝴蝶」詩篇這十首詩,只是在我心中無弦獨吟,未曾寄給文學院的一位女孩子。二○○八年回臺大客座時,校園依舊,驀然回首,我寫了一首〈四十年.人生〉,對當年的純情唯美,做了坦誠的告白。(見〈青春,夢回臺大〉一文)。

《蛙鳴集》雖然是我早期的作品,可是一開始寫詩時,就接觸英美和日本現代詩,在創作上摸索的階段很短。《蛙鳴集》中有好幾首詩,雖然有些新月派的影子,現在讀來,仍是具有冷靜的知性思考和成熟的表現技巧的作品。例如〈樓梯〉、〈枯葉〉、〈雲〉、〈霞〉等。其中〈火車與山洞〉,該是我現存的第一首詩,那種書寫感情的方式是相當知性的現代抒情詩。一如我在〈從《現代文學》到《笠》〉這篇回顧中所說的:「這首詩,具有相當強烈的現實思考和反抗意識,在我早期傾向感性以抒情為主調的處女詩集中,是極為特殊的異色,雖然為數不多。一開始寫詩,對現代詩強調知性的反浪漫性格我早就有所認識,在創作中也極力避免感傷,而以知性與感性的平衡為藝術美的極致。」

回顧第一本詩集《蛙鳴集》的出版,至今已超過半個世紀。我從《現代文學》到《笠》的詩路歷程,基本上是經歷了現代主義的洗禮,而我所摸索過來的這一歷程,我相信,對了解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可能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線索,因此《蛙鳴集》作為史料,我相信,也有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價值。

(二○一七年四月三十日,加州望月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30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