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維多利亞女王:帝國女統治者的秘密傳記(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維多利亞女王:帝國女統治者的秘密傳記(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18 元
定價
:NT$ 708 元
優惠價
8761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她發動中英鴉片戰爭,加冕印度女皇

她是威廉二世痛恨的外祖母,也將血友病基因傳到了羅曼諾夫皇朝

她每日寫作2500字,死後卻遭受了大規模的出版審查

她一生生育9個兒女,長期與焦慮抑鬱抗爭,尋找認同、探尋意義

一個有關愛情與心碎、忠貞與悲傷、力量與堅韌的故事,一部顛覆傳統認知的維多利亞女王傳記



1819年,世界是一個與現在大不相同的地方。歐洲的許多君主國將在未來幾十年裡面臨革命的威脅。在英國,整整一代的王室成員不顧給公眾帶來的巨大代價而恣意妄為,共和主義情緒則在不斷增長。工業革命令局面為之一變,大英帝國掌握的全球殖民地達到高峰。在一個女性通常無權無勢的世界裡,在一個變革風起雲湧的世紀裡,維多利亞憑藉自己果決的手腕持續地統治著世界上強大的國家。

維多利亞出生時,她在王位繼承順序上排在第5位,是一個被人推著承擔起非凡角色的平凡女性。少女時代,她曾經反抗過母親的擺佈以及顧問的欺凌,形成了堅強的意志。作為一名少年女王,她匆忙地掌控住王位,並十分珍惜王位給她帶來的自由。20歲時,她愛上了薩克森—科堡與哥達公國的阿爾伯特王子,並終生育了9個子女。她喜歡性愛,並熱衷權力。她對待大臣直言不諱,經常跨越傳統界限並固執己見。在她深愛的阿爾伯特去世後,她開始與自己的僕人約翰·布朗發展出一段飽受爭議的親密關係。她在一生中遭遇過8次刺殺但都倖免於難。隨著科學、技術與民主急劇地改變世界的面貌,維多利亞變成了堅定與安全的象徵——作為女王,在大英帝國幅員遼闊之時,她統治著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

茱莉婭·貝爾德選取的材料中包括了有關維多利亞與約翰·布朗關係的新披露的證據,她栩栩如生地描寫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了一名女性所面臨的、與如今的我們十分相似的煩惱:平衡工作與家庭、撫養孩子、解決婚姻不和、失去父母、對抗焦慮與自我懷疑、尋找認同、探尋意義。

 

作者簡介

茱莉婭·貝爾德

一名記者、廣播員兼作家,居住在澳大利亞悉尼。她是《紐約時報》國際版的專欄作家以及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視台《鼓聲》(The Drum)節目的主持人。她的作品曾刊登在《新聞周刊》、《紐約時報》、《費城問詢報》、《衛報》、《華盛頓郵報》、《悉尼先驅晨報》、澳大利亞《月刊》雜誌以及《時尚芭莎》雜誌上。她擁有悉尼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貝爾德在2005年成為哈佛大學瓊·肖倫斯坦媒體、政治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Joan Shorenstein Center on Media,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at Harvard University)研究員。

 

陳鑫

英國杜倫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志奮領學者,現為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編輯,譯有《下一次大戰》、《空心社會》、《帝國英雄》等。

名人/編輯推薦

被《紐約時報》、《時尚先生》雜誌、芝加哥公共圖書館評為年度圖書

 

《維多利亞女王》是茱莉婭·貝爾德經過精巧構思和嚴謹調查撰寫的一本人物傳記,為這位卓越不凡的君主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紐約時報》書評(編輯推薦)

 

《維多利亞女王》是茱莉婭·貝爾德經過精巧構思和嚴謹調查撰寫的一本人物傳記,為這位卓越不凡的君主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這本新鮮出爐的大作是貝爾德對維多利亞進行的一次刻畫。她顛覆了刻板印象,對女王描寫的細緻入微,重塑了她的形象……貝爾德筆下的維多利亞並不是我們印像中的那名女性。她筆下的女王是一個純粹的傳統顛覆者:情緒多變、感情外露、熱衷性愛並且動力十足……貝爾德的描寫十分全面。她構建了一個活力四射的歷史人物形象,隨後旁徵博引延伸出了一個豐滿的世界,圍繞細節來進行敘事,並且準確講述了一段複雜的歷史,如果是交由一個能力稍遜之人來寫的話,這段歷史很容易寫得散亂。——《紐約時報》書評(編輯推薦)

 

對這位超越時代的女權主義者投去深邃一瞥,你會為這位漸漸適應了王位的年輕女王在生命中所遇到的挫折感到畏縮和哀傷,並為她加油打氣。——瑪麗·克萊爾

 

激動人心……這是一本言語活潑、具有冒險精神的新型人物傳記……本書展現了維多利亞少女式的調皮如何轉變成其他傳記作家所謂的莊嚴、任性和復雜的性格……[茱莉婭·]貝爾德用一種強烈的女權主義意識探討了維多利亞的私人信件是如何被編輯、審查,以切割她的完整個性的,她還用同樣的女權主義意識探討了當維多利亞還是個年輕的新娘時任何妻子都應扮演的從屬式角色。——詹妮特·馬斯林,《紐約時報》

 

在貝爾德的精巧描寫中,維多利亞在我們面前活靈活現地生活、呼吸和炫耀,呈現出明顯的複雜性……在地緣政治層面,貝爾德全面的歷史描述還闡釋出這一時期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的相互聯繫有多麼緊密……拋開歷史敏銳性不談,紙頁飛馳之間,引人入勝的內容為全書增色不少。——《時尚先生》雜誌

 

本書生動地刻畫了英國統治時間長的君主之一。——《娛樂周刊》

 

由始至終都很成功……[貝爾德筆下的]維多利亞是一個生動而震撼心靈的人物……貝爾德還生動而出色地詳細描寫了維多利亞的晚年生活……[她]描繪了一幅動人的畫面,在這後的幾十年裡,雖然她人生中重要的愛人已經逝去,但維多利亞仍然在竭盡全力感受生命。——《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與優秀的傳記作家一樣,貝爾德以小說家的方式寫作,她的書中充滿了令人無法抗拒的細節和描寫。——《西雅圖時報》

 

貝爾德在她的作品《維多利亞女王》中透徹而動人地竭力重塑了一名更加真實的女性和君主……貝爾德的傳記成功表現了女王所承擔的各種角色,其中的某些角色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她展現出維多利亞是如何擁有自己的思想的——儘管有丈夫和歷任首相的存在——以及如何用她心中好的方式來生活和統治國家的。——《芝加哥論壇報》

序言

她已經準備就緒。

 

不過當維多利亞初次坐在王座上時,她的雙腳甚至都夠不著地面。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高聳的拱頂下,她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點,在眾人好奇的注視下如坐針氈,竭力控制著不去晃蕩她的雙腿。成千上萬的人在日出前蜂擁至倫敦街頭,希望能夠佔領有利位置,一瞥年僅18 歲、身高不足5 英尺的不列顛新女王。以前的國王要么肆意揮霍,要么風流薄情,要么嗜吸鴉片,要么瘋瘋癲癲;如今,整個國家都在為“體現了完美女性氣質的美麗白玫瑰” 3 而著迷,他們的這位新君主,這位嬌小少女正不安地坐在一間裝飾著金色窗簾和異國地毯的巨大教堂內,承受著鑽石滿身的貴族人士的注視。

 

沉重的王冠讓維多利亞的腦袋隱隱作痛,她的雙手也在微微顫動——鑲嵌著紅寶石的加冕戒指被戴到了錯誤的手指上;後來用冰塊才取下來,過程痛苦萬分。她的周圍站著幾位較為年長的男性顧問,全都垂垂老矣。她的首相因吸食鴉片和飲用白蘭地而恍恍惚惚,之所以需要鴉片和白蘭地,據說是為了緩解胃疼,而且他在整場儀式過程中眼前都是一片朦朧。她的大主教事先沒有經過排練,念起稿子來磕磕絆絆。一名勳爵在靠近親吻她的手時摔倒在了台階上。不過,維多利亞的沉著冷靜是無可挑剔的。她的聲音既冷靜又清脆,還沉穩。成為女王的想法曾一度讓她感到恐懼,但隨著她慢慢長大,她一直渴望參與工作,獲得獨立,可以對自己的生活擁有一些控制。而她最為夢想的莫過於在自己的房間裡單獨睡覺,逃離母親令人窒息的掌控。大多數青少年得到的都是零花錢,她卻得到了一個王國。

 

幾乎沒有人會把賭注壓在維多利亞加冕不列顛群島女王這件事上。畢竟,她的父親並非國王的長子,而是第四子。正如權力繼承過程中經常發生的那樣,僅僅是因為一系列悲劇的出現,親人的去世,包括嬰兒、一名產婦以及兩個肥胖的伯父,以及幸運——她的軍人父親避免被譁變的士兵謀殺,並且不知怎地說服她的母親嫁給了他這個人到中年、幾乎破產的王子——才使得在1837 年8 月20 日這天,一個國家的命運在滾滾車輪的帶動下停在了一個身材嬌小的18 歲少女面前。她喜愛閱讀查爾斯·狄更斯,操心吉卜賽人的福祉,喜歡動物,熱愛唱歌劇,崇拜馴獅人,並且討厭昆蟲和甲魚湯;她飽受親近之人的欺負,一直到她的決心堅如磐石;她的心被情感和禁慾主義的繩索緊緊捆綁。

 

她的人生始終都不輕鬆。在滿周歲之前,維多利亞就失去了父親。在滿18 歲前,她已經與母親漸漸疏遠。有許多次,王位幾乎從她手中滑落;其他人多年來一直試圖將其從她手中奪走。她需要藉助性格中與生俱來的鋼筋鐵骨,培養出一種倔強的力量。但是,這個幼年時喜歡跺腳、童年時喜歡猛摔鋼琴蓋、青少年時喜歡對折磨她的人怒目相向的少女如今已經成了女王。在加冕儀式結束後,她返回家中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她的小狗洗一個溫暖的泡泡浴,小狗把肥皂泡泡抖到了她的臉上和衣服上,引得她歡笑不已。

 

我們如今已經忘記了維多利亞曾獨自一人統治了多久。她或許在加冕幾年後就嫁給了阿爾伯特,但在後者死後,她獨自統治了長達39 年時間。然而,我們對這段時期知之甚少。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的悲傷太過巨大而持久,十分引人矚目。如果你今天走在倫敦街頭,會時刻留意到維多利亞曾經高調而持久的悲痛所留下的痕跡。對於當時和今日的任何人來說,很明顯可以看出,她曾經尤為深沉地愛著她的德國丈夫:這是一場讓她措手不及的意外之戀,卻一直持續到她去世為止。在阿爾伯特死去20年後,她仍然在建造紀念碑——在海德公園,展現他強健身材的雕像高聳入雲,貼金的腿部顯得強勁有力,周圍環繞著天使和德天使(Virtue),看起來好似神明一般。維多利亞始終未能從喪夫之痛中徹底恢復,當她後來在其他男人的陪伴下找到快樂時,她還曾內疚地向一名牧師懺悔。

 

然而,維多利亞的悲傷之深意味著一個迷思幾乎立刻就出現了,而且許多人直到今天都仍然深信不疑:她在阿爾伯特死後就不再進行統治,而在她足智多謀的丈夫還在世時,她曾經把自己的幾乎所有權威和權力都讓渡給他。當她加冕時,人們驚訝於維多利亞能夠思維清晰地思考和口齒伶俐地講話;當她成婚時,他們相信她把所有的重大決定都交給了阿爾伯特來做出;當他去世時,她被苛責為一個冷淡、悲傷的寡婦。所有這些都是錯誤的。維多利亞女王是一名堅決果斷的統治者,既會抱怨工作的繁重,同時也會日復一日甚至每隔一小時地指揮她的首相。首相格萊斯頓曾說:“女王光是靠自己就足以殺死任何人了。”然而,我們這一代人似乎與維多利亞時代的人一樣,未能理解如此一名女性是如何能夠如此巧妙而津津有味地行使權力的。部分原因是,通過挖掘海量的傳奇故事和誇張表達來理解真正的維多利亞實在是太過困難了。

目次

第一部分維多利亞公主:“可憐的小維多利”

“袖珍大力神”的誕生

父親之死

孤獨、淘氣的公主

難以置信的瘋狂

“家庭中的可怕事件”

第二部分年少女王

成為女王:“我還很年輕”

加冕儀式:“一個源自《天方夜譚》的夢”

學習統治之術

宮廷醜聞

第三部分阿爾伯特:或謂之為“王”的男人

戀愛中的悍婦

新婦嘆良宵

僅為夫君,而非主君

宮廷闖入者

實際上的國王:“就像一隻沖向獵物的禿鷲”

完美無瑕、令人敬畏的繁榮

奇蹟年:革命之年

阿爾伯特的傑作: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

克里米亞:“這場差強人意的戰爭”

王室父母與“不滿之龍”

第四部分溫莎寡婦

“再也無人喚我維多利亞”

“王宮有如龐貝一般”

復甦溫莎寡婦

女王的種馬

仙女王覺醒

第五部分女王,女皇

足以殺死任何人

“鋼鐵碰撞”:女王與格拉德斯通先生

頭戴軟帽的君主

“可憐的孟希”

鑽石帝國

維多利亞時代落幕:“街道上呈現出奇特的景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1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