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開端(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快與慢
ISBN13:9787567592254
替代書名:Der Anfang der Philosophie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德)伽達默爾
譯者:趙燦
出版日:2019/11/25
裝訂/頁數:精裝/220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德國著名哲學家、哲學釋義學的主要代表。他利用胡塞爾尤其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方法,開創了釋義學這一流派,對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他還利用釋義學方法,對西方哲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尤其古希臘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進行了創造性解釋。其知名著作有:《柏拉圖的辯證倫理學》(1931)、《真理與方法》(1960)、《黑格爾的辯證法:五篇解釋學的研究》(1972)、《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哲學中善的理念》(1975)、《對話與辯證法:關於柏拉圖的八篇解釋學研究》(1980)等。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英譯者前言(1)
1開端的含義(1)
2進入開端的釋義學途徑(16)
3穩固的根基: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36)
4生命與靈魂:《斐多》(49)
5自然與精神之間的靈魂(62)
6從靈魂到邏各斯:《泰阿泰德》和《智者》(77)
7亞里斯多德的學述方法(93)
8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中的伊奧尼亞派思想(112)
9巴門尼德與凡人的意見(129)
10巴門尼德與存在(148)
索引(178)
附錄伽達默爾論哲學的開端(192)
中譯者後記(219)
書摘/試閱
這個主題就是希臘哲學的開端,其實也代表著西方文化的開端。這個主題不僅具有歷史的趣味,它還涉及我們當今的文化問題,當今文化將發現自身不僅處於一個巨變階段,而且還處於一個不確定的、缺乏自信的階段。因此,我們堅持建立與其他所有不同文化的聯繫,即那些不同於我們自己的、不是發源于希臘的文化。這是我們對希臘思想最初發展階段感興趣的一個緣由。這樣一種對前蘇格拉底思想所進行的考察,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它將加深我們對自身命運的理解,這一命運恰與希臘哲學及科學一起,從希臘在地中海世界取得航海優勢和貿易優勢而開始。一種快速的文化發展立即緊隨其後。最早的前蘇格拉底學派起源于小亞細亞,起源于米利都或者以弗所的沿岸,總之,起源於在當時整個地中海世界的商業和文化領域占統治地位的地區,這絕非偶然。
這就是我想探討的主題,顯然它只是在特定範圍之內,沒有任何要求可窮盡它。像這類探索事業絕不會因達到事先預定的目的而結束,正如你們所見,時隔這麼多年,我又再次回到同樣的主題,目的是提出一些新問題,這些問題曾經出現過,但現在又以全新的、我希望也是更好的思想形式來提出它們。
在這裡,我認為有必要以一個導論性的方法論思考而開始,這在某種程度上有助於證明我的方法:在我關於前蘇格拉底哲學的演講中,最值得注意的關鍵是,我既非從泰勒斯,也非從荷馬開始,更非從公元前2世紀的希臘語言開始;相反,我從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開始。在我看來,此乃哲學式地解釋前蘇格拉底的唯一途徑。其他任何方式都是脫離哲學的歷史主義。
這個初步的主張需要加以證明。我們知道,浪漫主義最早致力於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並從原始文獻出發對它進行解釋。在18世紀的歐洲大學,還沒有形成以原始文獻研究柏拉圖哲學或者其他哲學的規矩。人們所使用的只是手冊。而原始文獻研究的開始,標誌著人們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這種轉變應歸功於巴黎大學、哥廷根大學,以及其他歐洲大陸的大學。在這些大學裡,偉大的人文傳統依然存活――當然就像它最早、最先存活在英國的大學裡一般。
德國的哲學教師中,最先敞開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和闡釋大門的是黑格爾和施萊爾馬赫。黑格爾在這方面的重要地位――不僅因為他死後由朋友出版的《哲學史講演錄》――是眾所周知的。(其實這是一個相當不充分的版本,儘管它固守黑格爾的思想範圍;但其遺作仍沒有以這位多產思想家所應得的勤奮態度而加以編輯。)除此之外,在黑格爾的作品中,還有不少地方令人印象深刻地表明前蘇格拉底哲學對黑格爾思想的重要性。例如,《邏輯學》這部“體系性”作品的開端聲稱要以辯證的方式修正康德的先驗邏輯構架。如果對比黑格爾在這裡所講的開端與早期手稿處理康德範疇系統的方式,這是非常有趣的,我們將看到這些概念如何逐步展開,從一個到另一個,最終辯證地過渡到“理念”(Idea)。黑格爾在耶拿時期的早期著作還沒有《邏輯學》最著名的章節――準確說就是論述存在、無、生成的整個第一章。黑格爾後來補充了這章,其中有些內容近乎費解――它引入了三個開端範疇(即存在、無、生成),這三個範疇優先於一切邏各斯(logos),因此優先於任何命題形式。黑格爾以這些神秘的簡單概念開始,這些概念雖不能以命題的形式加以確定,但它們卻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此處即有黑格爾辯證思想的開端――一種以前蘇格拉底哲學的方式而實現的開端。在黑格爾哲學的其他偉大作品即《精神現象學》裡,我們也能看到類似情況:我們可把該書的第一章理解為對哲學史課程有關前蘇格拉底哲學所進行的無可比擬的評注,該課程也就是黑格爾本人在當時所作的演講。我認為,很明顯,黑格爾樂意受哲學初始階段的引導,以便闡述他的思想的辯證法體系。因此我們可以下結論說,不僅對希臘古典哲學的歷史研究伴隨黑格爾始於19世紀,而且在哲學與前蘇格拉底之間所進行的不斷更新著的對話,也同樣始於這個時候。
另外就是偉大的學者和思想家施萊爾馬赫,同時他也是著名的神學家和柏拉圖作品的德語譯者。在各種文化的翻譯領域,施萊爾馬赫的成就堪稱典範。他開創了各種人文學者結合的先河――比如他一方面是語文學家和神學家,另一方面是哲學家。近年,圖賓根學派的康拉德·蓋澤(Konrad Gaiser)和漢斯-約阿希姆·克萊默(Hans-Joachim Krämer)追隨萊昂·羅班(Léon Robin)發現的柏拉圖學說傳授的間接傳統,正如你們所知,已經導致了一個新名詞的產生――“施萊爾馬赫主義”(Schleiermacherianism)。這個德語名詞聽起來很糟糕,我認為它完全丟失了本來具有的內涵特徵。在我看來,施萊爾馬赫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在不斷研究柏拉圖時,不僅把柏拉圖當作作家,而且也把柏拉圖當作辯證的、思辨的思想家。
相比黑格爾,施萊爾馬赫對現象當中的個體更具特殊情感。個體的發現,這確實是浪漫主義文化的最大成就。那句著名的固定短語――個體是“妙不可言的”――也就出現在浪漫主義時期,這意味對個體的獨特性進行概念式的把握是不可能的。誠然,這個短語後面沒有任何著述傳統;但其要旨卻早已體現在柏拉圖的早期階段和亞裡士多德形而上學之中,即當邏各斯的差異在不可分的理念中發現它的界限時。
在施萊爾馬赫那裡,我們能看到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辯證法和一種思辨哲學,與一種令人欽佩的古典學和人文主義的博學完美結合在一起。作為一位神學家,除了大部頭著作,他還寫過一系列論文,目的在於解決古希臘哲學與基督教之間膚淺的、無根據的等同。多虧了他,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的星星之火才得以成為燎原之勢。他的學生博蘭迪斯(Christian August Brandis)寫了一本關於希臘哲學的巨著,並且成為柏林歷史學派直至愛德華·策勒爾(Eduard Zeller)為止的靈魂人物。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