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古代的諸民族與國家(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甲骨文叢書
ISBN13:9787520140621
替代書名:東アジア古代における諸民族と國家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日)川本芳昭
譯者:劉可維
出版日:2020/04/01
裝訂/頁數:精裝/698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內外諸民族間的抗爭與流動,足與西方日爾曼民族大遷徙時代相匹敵,甚至超過其規模。與中原王朝的接觸使周邊民族逐漸“漢化”,同時中原王朝內部也出現了“胡化”“蠻化”現象。這種雙向的“中華化”讓一個迥然異于秦漢社會的“新的中華”最終形成。
漢民族乃世界上的大民族,川本芳昭一直關注其形成過程極其與周邊諸民族的互動關係。上至漢唐,下至遼、金、元,川本芳昭從比較史的視角出發,考察鮮卑、烏丸等北方民族,遼、羌等西南民族,以及朝鮮與倭國的“中華化”,以宏大的視野展現了東亞古代的民族與國家。
作者簡介
川本芳昭,1950年生,九州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修滿後退學,後於佐賀大學、九州大學任助教授,從1998年至今在九州大學擔任文學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与国家问题,出版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中国史上的诸民族》(山川出版社,2004)、《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讲谈社,2005)、《东亚古代国家论:过程、模式与身份认同》(すいれん舎,2006),其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已翻译为中文出版。
譯者簡介
劉可維,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碩士,後赴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留學,師從川本芳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漢唐間歷史學與考古學研究。
目次
第一章北朝國家論
第二章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第三章鮮卑的文字——與漢唐間中華意識的叢生相關聯
第四章三國時期的烏丸與鮮卑——從交流與變化的觀點所見
第五章北魏內朝再論——從比較史的觀點所見
第二篇漢唐間東亞的動向與古代日本的國家形成
第一章漢唐間“新”中華意識的形成——圍繞著古代日本、朝鮮與中國的關聯
第二章圍繞著《隋書·倭國傳》與《日本書紀·推古紀》的記述——遣隋使小記
第三章倭國對外交涉的變遷——從中華意識的形成與太宰府成立間的關係所見
第四章倭五王的自稱與東亞的國際形勢
第三篇漢唐間中國西南部的動向
第一章漢唐間雲南與日本的關係——從比較史的觀點所見
第二章 以民族問題為中心所見魏晉時代四川地區的情況
第三章以民族問題為中心所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代四川地區的情況
第四章以民族問題為中心所見北朝後期四川地區的情況
第四篇漢唐間民族的諸問題與東亞
第一章以民族問題為中心所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動向
第二章遼金的正統觀——與北魏的情況相比較
第三章崔致遠與阿倍仲麻呂——從古代朝鮮、日本“中國化”的關聯所見
第四章關於中國前近代所謂中華帝國構造的小記——北魏與元、遼、以及漢的比較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