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描述猶太人在上海近百年的移民音樂文化史,重點是二戰期間上海猶太人的音樂文化。但追溯到南宋末年的開封中國猶太人、以及百年前來滬的哈爾濱猶太人和上海早期的巴格達猶太人與俄羅斯猶太人,研究其音樂文化同二戰期間上海猶太人音樂文化的關係,涉及其音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對上海音樂生活的貢獻。很後考察了上海新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運用了音樂人類學?文化研究的整體理論模式,尤其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格爾茨(1997)的三重模式??歷史生成:傳統的繼承與變化;社會維持:涉及機構、教育、政策、媒介、表演(概念一行為一樂音三者的循環);個人創造:音樂人的作用。還運用美國音樂人類學家胡德(1964)的音樂全景觀:描述上海猶太人的傳統音樂(宗教儀式音樂,民間音樂),流行音樂(輕歌劇,夜總會歌舞)以及經典音樂(歐洲藝術音樂)。《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的結論具有一種歷史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的旨趣,試圖證明:猶太民族幾千年的歷史表現出其很強的生存能力,他們極善於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移民或因經濟目的(發展商業),或因政治因素(種族避難),《上海猶太社區的音樂生活(1850-1950,1998-2005)》所敘述的中國猶太人從開封、哈爾濱、上海一路的移民過程及其音樂經歷恰恰反映了該民族這種生存能力,在更高的層面上,也反映了中國曆目前幾段由於政治多元、民族多元而帶來的文化多元的局面。在深層次上,音樂確實能夠折射歷史、政治和社會。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