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網路組織的合作機制研究
商品資訊
ISBN13:9789576804021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萬君
出版日:2020/05/06
裝訂/頁數:平裝/226頁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本書的具體內容如下:
(1)論述了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的內涵,並分析了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的影響因素。研究指出,知識網路組織之間是一種合作夥伴關係,這種合作關係的建立以信任為基礎,其實質是成員組織之間的競爭與協作。通過對知識網路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合作利益、知識分工、風險和內部控制是影響知識網路成員間合作關係的重要因素。
(2)研究了知識網路的利益機制。在知識網路利益分配理論分析基礎上,提出了基於組織貢獻程度的利益分配模型,來實現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創新的利潤與無形資產公平分配。根據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方式差異,分析了橫向合作創新、縱向合作創新以及技術轉讓合作三類具體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機理,繼而探討了知識網路利益分配機制的構建及其運行,並具體分析了使知識網路利益分配機制得以有效運行的動力、措施與保障。
(3)研究了知識網路的分工協同機制。對開放式創新知識分工、知識創造、知識整合階段的知識流動進行了探討,基於知識流動視角利用Amos21.0軟件對知識分工與創新績效的作用機理進行實證。實證結果表明:知識分工對創新績效具有正向的作用,但也降低了創新參與者間知識共享的意願、提高了知識整合的難度。知識共享意願的降低和知識整合難度的提高制約了知識分工對創新績效的正向作用。清晰的界面規則、先進的技術手段可以促進知識共享和整合。根據實證結果,基於RPV模型提出知識分工協同的三大機制,即基於知識優勢的知識配置機制、基於Wev2.0技術的同儕研發機制和基於關係產權的知識佔有機制。
(4)研究了知識網路的風險機制。基於COSO風險管理框架,分析、識別了知識網路中存在的典型風險類型,構建了知識網路風險來源框架;基於模糊風險矩陣與Borda序值法對知識網路風險進行了評估與排序,繼而提出包括內生風險防範體系與外生風險防範體系兩個方面在內的知識網路風險防範體系。
(5)研究了知識網路的
目次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1.2.1 關於知識網路的研究現狀及評述
1.2.2 關於合作機制的研究現狀及評述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內容、方法和創新點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創新點
1.5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
2 知識網路組織之間的合作及其影響因素
2.1 知識網路概述
2.1.1 知識網路的概念
2.1.2 知識網路的內涵
2.1.3 知識網路的結構
2.2 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的內涵
2.2.1 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以信任為基礎
2.2.2 合作夥伴關係的實質是競爭與協作
2.3 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的影響因素
2.3.1 知識網路組織之間的合作博弈模型
2.3.2 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的影響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結
3 知識網路的利益分配機制
3.1 知識網路的合作利益及其影響因素
3.1.1 知識網路可供分配的利益及其形式
3.1.2 知識網路合作利益的影響因素
3.2 知識網路利益分配的理論基礎
3.2.1 交易成本理論
3.2.2 競爭優勢互補理論
3.2.3 合作博弈理論
3.3 知識網路利益分配模型研究
3.3.1 利益分配問題方法介紹
3.3.2 利益分配問題現有方法的局限性
3.3.3 基於組織貢獻程度的利益分配模型
3.4 知識網路利益分配的機理研究
3.4.1
書摘/試閱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已經大踏步地邁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生產、擴散、交換及使用將極大地推動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合作組織(OECD)曾經做過一個調研,其內的相關數據顯示,在先進國家,以知識為引導的行業創造的價值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比例,而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由20世紀初的5%~20%提高到21世紀初的80%。可見,知識及創造知識的能力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通過知識創新推動技術創新,建立國家創新體系,走創新型國家之路,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政府的共同選擇。
作為國民經濟細胞的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克拉克(1994)曾指出「企業管理的本質不是技術和程序,而是使知識富有成效」。在知識處於主導的社會,企業依託知識進行創新的能力代表著它在競爭之中將會占據的優勢,並標誌著組織的成功與否。然而,由於知識分工的存在,沒有任何人或組織能夠獲得生產、經營所需要的全部知識,每個主體都只能沿著一定的專業方向獲取全部知識的一個片斷。由於單個組織自身所能夠擁有和開發的知識是有限的,掌握不同知識片斷的企業想要獲得全面的知識就必須依賴外部組織,與對方分工合作。因此,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更多的企業願意和大學、科研機構、合作方甚至競爭者組建知識網路,彼此成為戰略夥伴,借助知識在組織之間的流動、分享與創造等方式進行知識創新,繼而提高自己利用知識來創造企業價值的能力。當前,與外部組織聯合組建知識網路日漸成為企業間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方式,為他們占據競爭中的有利地位提供保障。
本書選擇知識網路成員之間的合作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知識網路,指的是由多條知識鏈相互交錯構成的網路系統,該系統通過知識共享、知識創造等活動獲取價值。而知識鏈(Knowledge Chain)是為實現知識分享和知識創新而存在的一種鏈式結構,由以企業為核心的各個組織構成,這些組織為了參與創新活動而互動,從而促進知識在鏈條中的流動(顧新等,2003)。組織之間構建知識網路的目的,是通過跨組織的知識流動與創新合作,促進組織之間的交互學習,實現協同創新。知識網路組織之間的知識共享與合作,是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協同創新過程中最為關鍵與核心的部分。單個組織的學習動機和吸收能力有限,以及組織之間合作特性、知識特性和外部所處環境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等因素,導致知識網路組織之間的合作存在大量機會主義行為,並面臨各種風險,降低了知識轉移和知識共享的效率,進而影響到知識網路的合作創新績效。因此,必須要有良好的機制來為合作的整個過程保駕護航,才能使網路成員之間的合作保持和諧與穩定,進而實現知識網路整體的持續發展。
通過分析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網路與合作的研究現狀可知:目前關於知識網路的研究還比較單一,主要圍繞知識網路的發展模式、構建作用、結構機理等方面展開。關於合作的研究儘管成果較多,但多是從供應鏈、戰略聯盟等角度進行的探討,且主要集中於合作夥伴選擇等局部問題,關於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合作機制的相關研究文獻相對稀少。因此,本項目擬對知識網路組織之間實現協同創新的合作機制進行研究,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知識網路管理策略,來提高組織知識轉移和知識吸收的能力、降低合作風險,從而提高知識網路組織之間的合作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協同創新。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1.2.1 關於知識網路的研究現狀及評述
1.2.1.1 知識網路的定義
在管理學界,19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對知識網路展開研究,瑞典工業界首先確定了知識網路的概念,Beckmann(1995)認為知識網路是一種機構或者活動,其產生是為了完成知識生產和傳播。一直以來學術界對知識網路的定義並沒有明確和統一,許多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知識網路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國外學者Andreas(1999)等②指出,知識網路是知識參與者共同建立的一種社會網路,是通過個人、團體、組織及其內部等層次上的知識創造與轉移,實現價值創造。美國科學基金會(NSF)(1999)也將知識網路歸屬於社會網路的範疇,認為這種社會網路可以提供知識、信息的利用等。還有的學者將知識網路稱為知識聯盟,比如Norman(2002)認為,組織之間能夠借助各類契約和股權而締結聯盟,構成優勢相互補充、風險同時承擔的網路組織,進而完成知識分享、推動知識流通和創新。
不少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蔣恩堯等(2002)從技術層面進行了論述,認為知識網路是為了進行知識管理而建立的網路系統。這個網路系統可以容納很多的資料與信息,並可以對信息進行登記、包裝和流通。這些信息在網路內流動,員工、業務夥伴等都可以將之拿來為己所用,這大大簡化了知識傳播的程序。李丹等(2002)提出,知識網路是組織與能為其提供所缺知識的外部組織構成的網路體系,這個網路體系基於組織知識鏈中的知識管理環節而建立,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知識管理,以便發現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不完善之處。而張麗妮(2004)則認為,從廣義層面看,知識網路具有極強的社會特徵,在這個體系內知識參加者能夠完成知識在個體、團隊、組織以及其內各等級上的創造和傳遞。
通過對上述文獻的梳理可知,關於知識網路的概念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總結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的是從信息技術角度出發,而有的選擇從社會學角度切入,有的注重企業管理……選擇的使用範疇不同,其定義也就有所不同。
按知識主體的不同,知識網路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組織內部的知識網路,二是組織之間的知識網路。本書選擇對後者進行研究,以下對這一類型的知識網路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與介紹。
1.2.1.2 組織之間知識網路的研究
1. 國外學者關於組織之間知識網路的研究
Carayanni等(1999)認為,為了實現組織間知識領域的優勢互補,參與知識網路運作的組織應該具有其他組織所沒有的稀缺知識。
Cowan和Jonard(1999)借助網路模型模擬了知識在社會網路中的傳播過程,發現在小世界網路內知識擴散的速率達到極點,但同時知識差異最為突出,致使知識擴散最不公平。
Ahuja(2000)認為,網路的強連接「不但可以保證資源共享,又可以推動知識溢出。而弱連接只能夠推動知識溢出卻無法為資源共享提供幫助」。在同一個網路之間,彼此間的密集連接會衍生更多同類現象,因此可能會因為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相反,在稀疏網路內,跨越諸多結構洞(由缺少連接的網路成員之間的區域構成)的企業能夠帶來更多的信息,並增強其對網路的掌控力度。
Apostolou等(2003)通過對組織之間的知識分享能力以及對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歸納出知識共享網路的種類,分析了三個組織之間知識網路的案例,總結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知識網路將會出現的模型。
Thomas Ritter等(2003)認為,由企業組建而成的知識網路具備動態特性能夠更好地扎根網路,網路內成員之間的聯繫主要來自其自主性,成員之間相互依賴,存在於網路中的溝通會推動或限制知識的溝通,進而干擾了企業的能力增長。
Cowan等(2004)對網路產業中知識演化的動態化過程進行了研究,對參加者的兩種交互轉移知識的方式,即隨機交互和正式體系下的交互對知識網路演化的作用進行了對比分析,並分別完成了仿真研究。
Jason Owen-Smith和Waiter W. Powell(2004)認為,正式的跨組織網路具有地理接近和組織形式兩種重要的不相關特徵,會根本改變通過網路的信息流動。在區域經濟中,最近的組織之間的契約關係代表了相對明確的信息轉移的渠道,知識的相對可獲得性通過契約聯繫轉移到組織,決定了創新利益是否自然增加到連貫網路的成員資格,並以位於波士頓的生物技術企業為例檢驗論點。
Akgun等(2005)進行了實證研究,發現並證明了在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中,參與者群體穩定性、信任等因素與知識網路的相關假設。
Maskell等(2006)對本地知識網路進行研究後指出,本地知識網路通過利用本地正式和非正式網路來實現企業之間的知識轉移、知識共享和知識的吸收,但容易陷入本地鎖定的困境。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