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化學篇
滿額折

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化學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9021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系列銷售突破80000冊
分科改版 豐富內容 隆重推出

聯名推薦
李豪業 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
林茂成 新竹市立光武國中校長、法拉第少年探索課程策畫人
黃天人 天人岩屋田野學校創辦人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張瑞恩 台灣大學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張南驥 陽明大學微免所教授(退休)、馬偕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兼任學務長(退休)


從信仰的土壤裡開出科學之花
想到「科學家」這個稱呼,你的腦中可能浮現出他們不苟言笑的面容,又或是在書桌、講台、實驗室認真講學和研究的形象。但科學家也是人,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快樂的童年,悲慘的童年;順遂的求學,坎坷的求學;被同儕推崇,被前輩誣陷;每位科學家的故事都有獨特的樣貌。
這些在歷史上留名的大師,你大概聽過其中幾位的名字,也或多或少說得出跟他們研究領域相關的幾個名詞,但除此之外,你知道他們一個個是怎麼成長、怎麼戀愛、怎麼發現那些改變世界的知識、怎麼實踐他們生命中的熱情、怎麼面對研究之路的毀譽和孤寂嗎?
且看張文亮老師發揮說故事的看家本領,揭露你原本不知道的科學大師生命起伏,讓他們一個個都鮮活立體起來,等你來發掘欣賞並發出那一聲「哇」的讚嘆。

「大自然引發人的好奇,起初看來像似不成熟的青澀果子,但是這可能是一個神聖呼召的開始,讓人往前去深入。有許多值得研究的題材,仍然蘊藏在大自然裡面。」
道爾頓

「一個心靈軟弱的人,連所住的洞穴是圓是方,都會左右為難。但是一個心靈強健的人,能在惡劣的環境中喜樂,因為她看到,知識可以轉換成生命。」
愛莉絲‧哈彌爾頓

「你能看到『思想』嗎?不能吧!但是看不到的思想,卻影響看得到的每件事。」
戴維

作者簡介

張文亮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前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是生態環境專家,也是最會說故事的河馬教授,他說的故事從科學到信仰、從歷史到生活,有對人群的關愛,有對造物主的敬畏。在他的筆下,科學有了生命的溫度,信仰變得真實又立體。

著有:
【傳記類】
《兄弟相愛撼山河──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盟》
《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
《法政捍衛者的憂傷與榮耀》
《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
《隱藏的種子──史華璐》
《上帝恩典的留聲機──講道王子司布真》

【大學三部曲】
《因為有愛,才有這個學系》
《當青蛙念到蝸牛大學》
《飛機為什麼沒有撞到羊》

【小品類】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昨夜,我與一顆橘子摔角》
《上帝的忍者學校與小雀鳥》

蔡兆倫
致力繪畫三十多年,繪製漫畫、童書繪本、兒童插圖,曾獲得2016波隆那兒童書展之特殊主題佳作。


科學大師系列〈化學篇〉新版序
真正的幸福,是永遠不用比較
「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那些謹守⋯⋯我所喜悅的事。」(賽五十六4)
我喜愛寫作,
因為我不是完美主義者,
我若追求無窮完美的作品,
最後,我可能什麼也寫不出。
我有時間寫作,
因為我的工作不用我費盡心力,
我若追求工作表現到最前面的排名,
我將失去提筆的力氣。
我能持續寫作,
是我常有機會到國外舊書店,圖書館。
我若在乎銀行帳戶上的數字,
我將失去親睹古老資料的美妙。

世界的好,永遠是在「比較」,我相信「比較」之下永遠沒有真正的好與滿足。上帝給我們的,都是祂的好,也是真正的好。這是我們在主裡,婚姻與養育孩子幸福的基礎。
當我結婚的第一天,我在主面前立定心志,不將妻子與他人比較。當我有孩子的第一天,我深深地禱告主,不將孩子與他人作比較。上帝的旨意,是因著信, 不是比較。
結婚三十多年,我仍堅持,不將妻子與別的女人比較。例如身材不用比,頭髮多少不用比,服裝不用比, 煮的料理不用比,錢多少不用比,一切都不用比。當然這樣的堅持,也省下一大筆不必要的開支:服裝費、美容費等。
上帝給我的孩子,也是最好的。我不用將孩子去與別人的孩子比,不比孩子考試的名次,學校的排名, 科系的冷熱門等。如果上帝是孩子惟一的路,孩子的未來怎麼會沒出路。如果上帝是孩子的智慧,孩子怎麼會笨。如果上帝是孩子的元帥,孩子怎麼會沒有用。如果上帝是孩子的主,孩子怎麼會差。
不要用世界的角度,來比較自己的配偶與孩子,用世界的制度,來衡量自己最親愛的人。一生都在比較, 一生都將不滿足。似乎擁有,卻不享有。我們應該謹守上帝給的,視為最好;是祂所喜悅的,也是我一生最大的喜悅。
我也會有軟弱時,抱怨時,難過時,但我學習仰望為我釘十字架的主,我認定祂,再認定祂給我的妻子與孩子。我自知不是完美的丈夫與父親,我的主是我的完美,祂給我的赦免是完全。
妻子,妳永遠是我第一志願的女子。孩子,妳永遠是我第一志願的孩子。寫作,是單純的事奉。不是我如何,是因著主如何,我感謝主。
我的寫作,也不比較。自己寫的,不與別人比。現在寫的,不與過去比。幾乎是寫一本,就忘一本,對有負擔、有感動的下一本,我重新仰望主。我有一些時間寫作,是我不爭取在世界名列前茅,也不爭取在教會事奉最熱心的表現,好有時間,靜靜地閱讀、禱告、寫作、跟隨主。
二○二○年二月

目次

新版序…………………………………………………………001
第1章:海爾蒙特……………………………………………005
生理化學大師
布魯塞爾一奇才
第2章:布朗…………………………………………………027
第一個分析化學師
當我離去時,仍會留盞燈
第3章:波義耳………………………………………………039
化學之父
回到最基本的元素
第4章:道爾頓………………… …………………………051
原子論大師
科學教育的鐘聲
第5章:安培…………………………………………………079
晶體物理化學開創者
天才的悲哀與喜悅
第6章:亞佛加厥……………………………………………103
化學大師
亂世小花
第7章:戴維…………………………………………………129
無機化學之父
釣魚竿、原子量、暴風雪
第8章:貝采利烏斯………………………………………139
定量化學之父
苦兒奮鬥記
第9章:柏琴………………………………………………149
化學工程大師
揮灑紫紅滿人間的神奇小子
第10章:吉布斯…………………………………………159
熱力學大師
滑翔在抽象世界的藍天裡
第11章:雷姆森…………………………………………185
有機化學大師
教室裡的男高音
第12章:愛莉絲‧哈彌爾頓……………………………195
工業毒害學開創者
為了蘆葦,我不能倒
第13章:克雷布斯………………………………………207
生物化學大師
探索細胞世界裡的奧祕
附錄………… ……………………………………………229

 

書摘/試閱

1
海爾蒙特
生 理 化 學 大 師
布魯塞爾
一奇才

比利時的藝術之都布魯塞爾的清晨,
大西洋襲來的薄霧覆在赤楊的枝頭上,
像是初春披覆白紗的新娘
靜靜地守候在高大的歌德城堡外
等待教堂的鐘響。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老爺,老爺,不得了了!
教堂的鐘又被偷走了!」
城堡裡有更多人在奔跑叫嚷⋯⋯
老爺忿怒地看著他十九歲的兒子:
「你把教堂的鐘取下來做什麼?」
「我⋯⋯我在燒一些石頭,需要一個大蓋子來罩,所以⋯⋯就用了鐘。」
「那你幹嘛燒這些石頭?」
「我想石頭被燒了以後不知道會變出什麼?」
「你用什麼東西給我燒?」
「用你給我200 先令買的書。」
「什麼!你把學校規定要買的課本都給燒了?」
少爺抬頭看著父親說:
「為什麼要讀書呢?成績好不過滿足一個人的自負而已。」
老爺搥胸怒吼:
「瘋了,瘋了,我的兒子瘋了。三百年來法蘭德斯最尊貴的家族,怎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孩子?」
這個燒書的孩子叫海爾蒙特,
以後全世界生物、化學課本上,
都會提到這個名字與他著名的實驗,
並尊稱他是「生物化學之父」。
請看一個燒課本的問題孩子,
如何成為課本歌頌的人物。

布魯塞爾的戰爭
一五八○年一月十二日,海爾蒙特(Joan Baptista van Helmont)生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他的父親曾擔任宮廷法律顧問,在海爾蒙特一歲時病逝,他的母親帶他改嫁給另一個貴族。
比利時是屬於臨海的國家,在中世紀以前大部分都是淹水的低地,最高的地方是只有六百九十四公尺高的伯特蘭吉山(Botrange)。早期的比利時與荷蘭一樣, 是一片荒無人跡的濕地,直到八世紀有一批法蘭德斯人(Flanders)到這裡開墾,挖掘運河,排去積水,把比利時變成一個適宜居住的地方。十四世紀時,正是奧地利哈布斯堡(Habsburgs)神聖羅馬帝國勢力鼎盛的時期, 有些奧地利人前往低地開發,海爾蒙特的家族是最初的墾荒者之一,長期以來在比利時深具影響力。所以母親改嫁後,海爾蒙特仍保留此一姓氏。
十六世紀末,奧地利哈布斯堡勢力分裂。一五七九年,西班牙勢力入侵比利時,比利時人起來爭取獨立。西班牙的軍隊粉碎了比利時北方布魯塞爾的抗爭,但是無法攻下比利時南方與荷蘭的聯軍。海爾蒙特的家族也在爭取比利時獨立的陣營內,但是布魯塞爾淪陷後,西班牙軍隊對比利時人的血腥屠殺,使得比利時的古老家族與西班牙之間的敵意更難以化解。
尋找讀書的意義
海爾蒙特從小就背負家族的政治仇恨,他在學校裡對西班牙式的教育制度充滿了敵意,他寫道:「學校裡的天文、邏輯、幾何、拉丁文等課程,我認為都很容易, 但是念好書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在西班牙的政權中獲得任用,既然那是我輕看的,我為什麼還要念書學習? 我認為讀書一定有一個真正的目的,可惜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他在念中學時,經常把學校的課本燒掉,此一行徑成為許多同學的笑柄。
他痛恨書、痛恨課本,認為那不過是把人比來比去的東西。但是家境太富有了,書燒了有人再為他買來, 圖書館燒了,有人再為他建起來。也許太早享受到特權的孩子,最容易對特權帶來的一切享受感到虛空。海爾蒙特在年輕時就寫道:「每個人都認為到學校受教育是一條理所當然的路,但是受教育後所要追求的東西,我不用念書就已經有了。我不知道我到底要什麼,我不知道讀書的意義在哪裡?沒有人知道我心中長期的不安與痛苦。如果我不知道念書的真正意義,我相信我所花的時間與努力終將付諸東流,轉眼成空。」
一五九四年,他進入魯汶大學(Louvain University)念藝術系。魯汶大學是比利時最好的學校,海爾蒙特竟然讀到被退學。他轉而念一所修道院學校,他整天在學校的四周逛來逛去,不久又離開學校。他寫道:「苦修禁慾是人變相的驕傲,如同彩色氣泡,外表吸引人,內容空洞。」離開學校後,他四處漫遊。他到十九歲時,已經念過多所學校,可惜從來沒有畢業過;人家在背後笑他:「海爾蒙特家的牆壁很大,卻掛不上一張畢業證書。」其他什麼書卷獎、優等生獎更沒分,他是獎狀的絕緣體。
四下無人時,海爾蒙特常獨自走到森林裡去哭泣, 他哭自己是「木炭」,沒有一點用處。在眾人看不到他的角落裡,上帝看到他,上帝聽到一塊小木炭的哭泣,於是為他開了一條路。
有一天,他無意中讀到聖伯納爾(St. Bernard, 1090∼1153)的作品《活在罪中的人》(Living on the Sins of the People),海爾蒙特寫道:「我終於明白,讀書的目的,不是成為知識的主宰,也不是為了權力的攀登,而是服事上帝與幫助窮人。」他繼續寫道:「我決定念醫學,因為上帝眷顧病人的知識,就在醫學院裡。」因此, 他到魯汶醫學院(Medical College at Louvain)就讀。
一五九九年,他自醫學院畢業,他寫道:「醫學是充滿無知的地方。不同學派之間的辯論很多,解決紛爭的方法很少,連牙痛也不知道如何處理。」
改變一生的書
一五九九年海爾蒙特在外閒逛,偶然看到一本課外書,是金碧士(Thomas à Kempis, 1379∼1471)所著的《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這本書改變了海爾蒙特的一生。
金碧士是位德國修士,屬於「弟兄們來過平凡生活」(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修會。他用淺顯的文字, 使信仰能為一般人所明白。他直指一個人思想與生活失去重心是因為失去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當一個人願意謙卑下來,信靠耶穌,聖靈會住在他的心中,使人認識耶穌是救主。他在《效法基督》中寫道:
最高深和最有益的學問,就是對自己具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這句話吸引了海爾蒙特—原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自己的掙扎,而在求主赦免他的罪。
以後的十二年,海爾蒙特的心就能夠安靜下來,他博覽群籍,一心補回青少年時期的荒廢,漸漸發現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是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慢慢仔細地看書。
求真的精神
一六○○年,海爾蒙特到瑞典學習醫學,他發現那裡的情況並沒有高明多少。一六○二年他轉往義大利習醫,失望依舊。他寫道:「醫學應該是醫生不帶主觀,純由病癥來做診斷,但是醫學教育裡卻充滿荒誕、未被證實的主觀方式在治療;例如用生飲山泉水、佩戴磁鐵、用手觸摸、吃棺木內屍體長出的菇類治病,用夢幻來解釋病情、用喝動物血液來增補精力等,這些看法都是未經深思的垃圾。」他轉往法國,又到英國。他發現:「整個醫學彌漫著不實的推測,而非建立在真實的證據上。建立真實的證據應符合邏輯的推測與精確的實驗。」他又寫道:「疾病是一種自然的現象,應該用自然的法則, 而非從神祕的角度去解釋疾病。例如人被瘋狗咬到,感染到狂犬病,這不是瘋狗的靈進入人的裡面,而是狗的血液將病傳染到人身上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1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