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最近的投資市場黑天鵝頻出,尤其是中行原油寶事件。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卻出現了這麼大的投資事故,背後的原因就在於貪婪與過度自信。因為相信原油的價格不會暴跌,而人為推高了杠杆。普通散戶則想賺錢,而買入了自己都不懂的理財產品。
《投資者的敵人》從行為金融學出發,研究了個人、企業、機構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因為貪婪、恐懼與過度自信,而經常出現的行為偏差,括為了高收益追逐泡沫,為了滿足高管個人利益而忽視公司長期效益,為了推高股價而故意誤導投資者和監管層等,並援引了豐富的研究案例進行補充說明。
希望本書可以幫助廣大企業家,政策制定者,眾多投資者,更好地認識自己, 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投資理念,投資策略,和投資中的誤區, 從而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投資者的敵人》從行為金融學出發,研究了個人、企業、機構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因為貪婪、恐懼與過度自信,而經常出現的行為偏差,括為了高收益追逐泡沫,為了滿足高管個人利益而忽視公司長期效益,為了推高股價而故意誤導投資者和監管層等,並援引了豐富的研究案例進行補充說明。
希望本書可以幫助廣大企業家,政策制定者,眾多投資者,更好地認識自己, 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投資理念,投資策略,和投資中的誤區, 從而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作者簡介
朱甯,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曾任美國加州大學終生金融教授,清華大學泛海金融教授。獲得過包括孫冶方獎在內的重磅經濟學獎。著有《剛性泡沫》等產生廣泛市場影響力的暢銷書。
名人/編輯推薦
1.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推薦,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威廉·戈茨曼作序推薦2.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甯重磅著作。
3.深度解析市場動盪環境下,投資失敗與風險高企的底層邏輯。
4.幫助廣大投資者清醒思考,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3.深度解析市場動盪環境下,投資失敗與風險高企的底層邏輯。
4.幫助廣大投資者清醒思考,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目次
推薦序: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 威廉·戈茨曼
前言
第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業績
即使是高水平的機構投資者或者是企業,也會在投資過程中面臨巨大的投資損失。投資者在考慮投資的時候必須要認識到風險。很多投資者喜歡陰謀論或者戰爭論的內在原因恰恰在於,陰謀論或者戰爭論可以使他們心安理得地逃避自己投資損失的錯誤與責任。
第二章 麥道夫的教訓
投資者一定要盡可能瞭解別人的生活方式、交易記錄和一些最基本的文檔,不要投資給你不充分信任的人。風險可以是別人的風險,但財富是自己的財富。無論前景如何誘人,投資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風險意識,對於高風險的產品,應淺嘗輒止,多元投資。
第三章 野村收購雷曼的教訓
監管者要做的是制定清晰的法律,並盡可能地限制公司高管損人利己的行為。而廣大的散戶投資者,所能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是看好自己的錢包。收購過程本身固然是件挑戰性很強的事情,但收購之後的整合,才是真正決定收購交易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
第四章 風險管理的來源
有效地控制風險是提升投資者長期投資收益的一個重要手段,甚至可能比提升收益更重要。我們必須意識到,無論做多少模型,自認多麼有把握,未來總會有不能預判的不確定性。因此,金融機構包括投資者不能急功近利地把風險做得太大,杠杆做得太高。
第五章 過度自信的高管
越是自信的高管,在考慮並購活動時越願意支付高昂的價格給被收購方。一方面,這表現出收購方的股票可能已被高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自信的高管可能在浪費股東的財富收購一些物非所值的公司。難怪資本市場看見過度自信的高管用本公司股票進行收購會避之不及。
第六章 制度引發的風險
應當根據投資業績,調整投資策略和公司的整體風險敞口,並始終確保公司的風險敞口不超過風險框架規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企業追求的長期目標。在公司治理中,還必須加強信息披露和權力制衡。只有在風險決策過程中公司內部意見一致,才會保證相對穩妥的投資方式。
第七章 損人利己的高管
有些公司高管為了達到給自己的期權增值的目的,會故意參與或者投資一些高風險的項目,來增加整個公司的風險。這些風險如果帶來正向的結果,那麼收益是由公司高管以獎金和股權的方式獲得。但是,如果這些風險導致了企業的損失,那麼很可惜,這些成本都將由股東來承擔。
第八章 激勵機制對高管行為的影響
通過股權來激勵高管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操作過程中會發現,正是因為採取了股權激勵,公司高管的目標跟股東的長期目標不是更一致了,而是更不一致。有的時候公司高管本身考慮的並不一定是股東的長期投資回報,而是如何最大化自己持有的金融資產的價值,如何讓個人財富進一步增長。
第九章 投其所好的高管
企業一旦決定上市,便一定會通過盈餘管理等手段,把業績包裝得特別光鮮亮麗,以期能夠將公司賣一個好價錢。如果賣家覺得自己可以把東西賣出好價錢,那麼買家就很有可能為這個產品或者公司支付了過高的成本,這也會影響投資者後續的投資表現。
第十章 政府與監管者的行為偏差
監管層和政策制定者都存在一定行為偏差和局限性,同時,很多政策本身也面臨著局限性。由於企業和家庭行為被動反應監管政策,一項政策或者監管規定的出臺,有可能會導致被監管者和企業行為的完全改變。所以,政策制定者必須把市場的反應納入政策決策過程之中。
第十一章 數字遊戲
官員相對短期的目標函數和政府或者企業長期的目標函數之間,出現一個不匹配,這會導致地方政府為了追逐短期GDP增長而過度借債,對環境保護不夠,或者對民生關注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政府的長期目標沒有得到“短視”的政府官員的支持和很好的貫徹。
第十二章 大而不倒
金融機構這種敢讓我倒閉,我就拉垮整個金融體系的大而不倒的氣概,其實才是它們信用網絡的最大價值。 維持經營不善的企業,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破產並非洪水猛獸,有的時候也可能成為改變歷史的催化劑。套用一句喬布斯的老話:“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
第十三章 市場導向的其他公司決策
公司的分紅或者回購是充分考慮到了投資者的心態和市場的反應之後做出的投其所好的決定。正是因為公司意識到散戶有購買拆股公司的股票的傾向,公司會有意識地通過調整自己公司的股票價格,來達到吸引投資者或者擴大投資者人群的目的。投資者往往會對那些更改名稱的企業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
第十四章 金融創新
無論金融創新怎麼發展,金融技術怎麼先進,都只是對風險的重新分配,而非消除。更不用說由於風險管理技術和金融創新的發展,反而有可能增加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事件發生的可能和相應的其他風險。這種更大的風險,有可能會導致整個投資甚至企業命運發生逆轉。
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
投資者所面臨的最大敵人,既不是外國的陰謀策劃者,也不是本國的政府和監管層,也不是上市公司或者金融公司。投資者所面臨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身和對於金融和風險的有限瞭解。如果對風險把控能力的瞭解不透徹,就會給投資者、上市公司,以及整個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風險。
前言
第一章 不盡如人意的業績
即使是高水平的機構投資者或者是企業,也會在投資過程中面臨巨大的投資損失。投資者在考慮投資的時候必須要認識到風險。很多投資者喜歡陰謀論或者戰爭論的內在原因恰恰在於,陰謀論或者戰爭論可以使他們心安理得地逃避自己投資損失的錯誤與責任。
第二章 麥道夫的教訓
投資者一定要盡可能瞭解別人的生活方式、交易記錄和一些最基本的文檔,不要投資給你不充分信任的人。風險可以是別人的風險,但財富是自己的財富。無論前景如何誘人,投資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風險意識,對於高風險的產品,應淺嘗輒止,多元投資。
第三章 野村收購雷曼的教訓
監管者要做的是制定清晰的法律,並盡可能地限制公司高管損人利己的行為。而廣大的散戶投資者,所能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是看好自己的錢包。收購過程本身固然是件挑戰性很強的事情,但收購之後的整合,才是真正決定收購交易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
第四章 風險管理的來源
有效地控制風險是提升投資者長期投資收益的一個重要手段,甚至可能比提升收益更重要。我們必須意識到,無論做多少模型,自認多麼有把握,未來總會有不能預判的不確定性。因此,金融機構包括投資者不能急功近利地把風險做得太大,杠杆做得太高。
第五章 過度自信的高管
越是自信的高管,在考慮並購活動時越願意支付高昂的價格給被收購方。一方面,這表現出收購方的股票可能已被高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自信的高管可能在浪費股東的財富收購一些物非所值的公司。難怪資本市場看見過度自信的高管用本公司股票進行收購會避之不及。
第六章 制度引發的風險
應當根據投資業績,調整投資策略和公司的整體風險敞口,並始終確保公司的風險敞口不超過風險框架規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企業追求的長期目標。在公司治理中,還必須加強信息披露和權力制衡。只有在風險決策過程中公司內部意見一致,才會保證相對穩妥的投資方式。
第七章 損人利己的高管
有些公司高管為了達到給自己的期權增值的目的,會故意參與或者投資一些高風險的項目,來增加整個公司的風險。這些風險如果帶來正向的結果,那麼收益是由公司高管以獎金和股權的方式獲得。但是,如果這些風險導致了企業的損失,那麼很可惜,這些成本都將由股東來承擔。
第八章 激勵機制對高管行為的影響
通過股權來激勵高管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操作過程中會發現,正是因為採取了股權激勵,公司高管的目標跟股東的長期目標不是更一致了,而是更不一致。有的時候公司高管本身考慮的並不一定是股東的長期投資回報,而是如何最大化自己持有的金融資產的價值,如何讓個人財富進一步增長。
第九章 投其所好的高管
企業一旦決定上市,便一定會通過盈餘管理等手段,把業績包裝得特別光鮮亮麗,以期能夠將公司賣一個好價錢。如果賣家覺得自己可以把東西賣出好價錢,那麼買家就很有可能為這個產品或者公司支付了過高的成本,這也會影響投資者後續的投資表現。
第十章 政府與監管者的行為偏差
監管層和政策制定者都存在一定行為偏差和局限性,同時,很多政策本身也面臨著局限性。由於企業和家庭行為被動反應監管政策,一項政策或者監管規定的出臺,有可能會導致被監管者和企業行為的完全改變。所以,政策制定者必須把市場的反應納入政策決策過程之中。
第十一章 數字遊戲
官員相對短期的目標函數和政府或者企業長期的目標函數之間,出現一個不匹配,這會導致地方政府為了追逐短期GDP增長而過度借債,對環境保護不夠,或者對民生關注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政府的長期目標沒有得到“短視”的政府官員的支持和很好的貫徹。
第十二章 大而不倒
金融機構這種敢讓我倒閉,我就拉垮整個金融體系的大而不倒的氣概,其實才是它們信用網絡的最大價值。 維持經營不善的企業,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破產並非洪水猛獸,有的時候也可能成為改變歷史的催化劑。套用一句喬布斯的老話:“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
第十三章 市場導向的其他公司決策
公司的分紅或者回購是充分考慮到了投資者的心態和市場的反應之後做出的投其所好的決定。正是因為公司意識到散戶有購買拆股公司的股票的傾向,公司會有意識地通過調整自己公司的股票價格,來達到吸引投資者或者擴大投資者人群的目的。投資者往往會對那些更改名稱的企業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
第十四章 金融創新
無論金融創新怎麼發展,金融技術怎麼先進,都只是對風險的重新分配,而非消除。更不用說由於風險管理技術和金融創新的發展,反而有可能增加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事件發生的可能和相應的其他風險。這種更大的風險,有可能會導致整個投資甚至企業命運發生逆轉。
第十五章 何去何從
投資者所面臨的最大敵人,既不是外國的陰謀策劃者,也不是本國的政府和監管層,也不是上市公司或者金融公司。投資者所面臨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身和對於金融和風險的有限瞭解。如果對風險把控能力的瞭解不透徹,就會給投資者、上市公司,以及整個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風險。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