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特級教師劉祥從“人”的視角出發,精選了孔子等六位作者、《兵車行》等二十四篇課文,從作者、主題、情感、表達等四個角度進行了個性化解讀,剖析了文本解讀的技巧與密碼,並提出富有針對性、實操性的教學建議,助力一線教師精准把握文本,提高文本解讀與教學能力。
作者簡介
劉祥,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教學名師,“長三角”教育科研優秀個人,“三度語文”首倡者和踐行者。在《人民教育》《中學語文》等期刊上發表教育教學類文章八百餘篇,應邀在浙江、廣西、陝西、黑龍江等地開設展示課、主題講座百餘場。出版有《改變,從寫作開始:教育寫作實用技巧30講》《有滋有味教語文:語文教師應知的教學技巧》《語文教師的八節必修課》《追尋語文的“三度”》《中學語文經典文本解讀:第三隻眼看課文》《與優秀教師同行》等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1.特級教師劉祥最新力作,助力一線教師修煉教學基本功,提升自身教學素養。
2.本書沒有考據家的尋根問底,而是從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精選案例呈現文本解讀的技巧與方法,方便一線教師借鑒與參考,實操性較強。
3.文字優美、流暢,讀來暢快淋漓、如沐春風。
2.本書沒有考據家的尋根問底,而是從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精選案例呈現文本解讀的技巧與方法,方便一線教師借鑒與參考,實操性較強。
3.文字優美、流暢,讀來暢快淋漓、如沐春風。
序
自序
向經典舉杯
一
那些熠熠閃光的名字,註定早已化作頭頂上的燦爛星辰;那些穿越了歲月塵埃的文字,卻依舊在時光的長河中,醞釀著源自先秦、經由漢魏、裹挾著唐風宋韻的甘甜。那些盛開在風騷詞賦以及晨昏更迭的縫隙間的文學奇葩,自從陪伴著曾點在沂水中沐浴、隨同曹操在碣石山高歌、與陶淵明一起遠眺過南山、隨李太白共同夢遊過天姥之後,早已幻化為無影無形卻又無處不在的微風,在每一個晨曦初綻的清晨,或是每一個夕陽斜照的傍晚,抑或是每一個繁星滿天的深夜,輕輕拂過書桌、拂過鬢角、拂過河山,融入大千世界,成為養分,成為花朵,成為熱血。它們,浸染出張中丞的一腔忠誠,奏響著辛棄疾的鐵馬金戈。它們的每一個花瓣上,都鐫刻著一份道義的擔當和歷史的使命。它們的花香,飄過淒神寒骨的小石潭,劃過萬頃茫然的赤壁水,越過奇偉瑰怪的褒禪山,穿過氣象萬千的岳陽樓,一頭撲入瀉出於兩峰之間的釀泉中,從此,不但醉了那個自號醉翁的滁州太守,而且醉了三千年的文化,以及三千年的秋月春風。
這便是文學,這便是至今仍讓我們沉醉癡迷的心靈絕響。這裡的每一個字,都抒寫著一個虔誠的信念;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支撐起一顆不朽的靈魂。白日裡吟哦它,便是和先賢聖哲傾心交談;靜夜裡親近它,便是聽崇高精神孤獨吟唱。它的聲音,時而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時而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時而親切如父兄叮囑,時而嚴厲如雷霆萬鈞。它總是從我們難以預想的方向突然為我們打開一扇窗,讓那些帶著酒香、花香與墨香的氣息,吹散心頭的浮躁與世俗。
我樂於沉浸在這三千年的文字世界中。我願意像柳子厚那樣訪山問水,以自然造化滌心中煩憂;我願意像范仲淹那樣憂樂天下,為社稷蒼生求生命福祉;我願意像歐陽修那樣醉於山水與人民之間,雖蒼顏白髮卻怡然自樂;我願意像蘇子瞻那樣駕扁舟逐明月,外求天人合一,內求氣定神閑。這樣的世界,每一縷風都飄蕩起幾許的詩情與豪氣。無須舉酒屬客,先醉倒的,只會是純淨的心。
在這樣的文字世界中,理想、胸襟、抱負,是生命的最佳定義,忠誠、坦蕩、執著,是人性的完美詮釋。這些大寫的靈魂,以堅貞的人格操守和九死未悔的堅強信念,把並不鮮亮的生活經營得如火如荼。無論順境逆境,無論花謝花開,跌倒了成為長河,站起來就是高山。
我渴望與這樣的文字、這樣的靈魂永久同行;我渴望沉醉在這醉過歲月的酒中,聽任它流過我的每一根血管;我渴望我的軀體能隨時隨地散發這樣的馥鬱酒香,讓我繼承了這濃濃的醉意,再將它揮灑到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裡。那樣,我才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它的生命的脈動,並且和著它的旋律翩然起舞。
今夜,我雙手捧起這杯醉倒歲月的美酒,不敬天地,不敬神靈,只敬那一縷起自詩詞歌賦文的清風。我相信,這些不朽的文字、不朽的靈魂,都不會在意這杯中物的塵俗價值。它們的心中,早已填滿了錦繡的河山、燦爛的文明和偉大的追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我不是醉翁,卻願意是醉翁們文化精神的衣缽傳人。
二
我是教師,一名終日與文學為伴的語文教師。我的物質世界或許並不繁花錦簇,精神世界卻無限豐盈。我渴望借助我的引領,能幫助更多的人熱愛文學、親近經典。我幻想用文化的良幣驅逐惡俗的劣幣,讓每一個靈魂都遠離塵俗的污泥濁水的侵害。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我繼七年前編輯出版《中學語文經典文本解讀――第三隻眼看課文》之後,再一次對現行的多版本語文教科書進行篩選,挑選出為數代人熟悉的作者和作品進行個性化品讀。我的品讀,沒有考據家的尋根問底,沒有理論家的嚴謹剖析,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閱讀者,從人之常情出發,從語文學科教學的需要出發,同入選至語文教科書中的這些作者、經典課文進行完全私人化的對話。這些對話,有時從人情人性出發,有時從意義探知出發,有時則是從語文教學的現實需要出發。我的所有品讀,絕不代表這些經典課文的正解。它的價值,只在於多開一扇窗,幫助我的語文同行以及其他閱讀者換一個視角觀賞世間萬象。
三
本書由四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側重于介紹中學語文教科書中出現頻率較多的幾位作者。對孔子的介紹,以教科書中節選的24則《論語》語段為依託,圍繞著學習和修身兩大主題展開,避開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和道德倫理主張。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基於中學生的理解力的客觀需要,也是基於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需要。對莊子的介紹,則是以《逍遙遊》這一篇課文為根本,從《逍遙遊》中挖掘一些足以滋養終身的成長養分。這些養分,大多數語文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不會主動關注。另外四位作者中,蘇軾是我最喜歡的古人。之所以無比欣賞蘇軾,是因為他在功名富貴面前的“拿得起,放得下”。蘇軾的豁達通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集儒釋道為一體的獨特思想。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人們往往更多關注儒家和道家思想對蘇軾的影響,而對佛禪思想的影響關注較少。所以,我特意從佛禪視角進行分析,意在為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多搭一座橋。其餘三位,主要依憑具體的課文或具體的故事進行宏觀介紹,為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多元解讀的路徑或背景知識。
第二部分側重於換一個角度品讀古詩文的主題。所謂“換一個角度”,並非為了嘩眾取寵、標新立異,而是從常識出發,努力還原真實場景下的真實生命的存在形式。比如對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情感的剖析,就是為了修正語文教科書中的意義強加,以人之常情而探測劉禹錫彼時彼地的真實心態。其餘古詩文的品讀,重點放在詩文重要詞句的賞析之上,試圖借助一個點而拉動一個整體。比如對《揚州慢》的品讀,就圍繞一個“自”字而展開。這些品讀,收穫的感悟或許並不具備新鮮性,但品讀中的著力點總能對語文教學有所開啟。
第三部分側重於“人”的視角。“人”的視角是我多年以來解讀各類文本的唯一武器。人與人之間固然存在著身份、地位以及價值觀的差異,但前提必然是每一個人都不是完人,都存在七情六欲,都存在一定的思維缺陷甚至人格缺陷。只有把文學作品中的人以及作者視作正常的“人”,才能在學習這些課文時跳出階級論的框子,把形象分析放到更廣闊的人情人性的世界中進行探究。立足於這樣的思考,我以八篇經典課文的品讀為例,試圖分析出每一篇課文背後獨特的情感。
第四部分側重于課文的章法結構的分析。這一部分完全屬語文學科教學層面的知識,旨在以寫法分析為抓手,帶動文本意義的理解。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缺乏對文本章法結構的深度探究,讀寫悟難以形成統一體。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經典課文,都是內容與形式完善結合的代表。品讀這些文本,不但要知道它們“寫了什麼”,還應該知道“為什麼寫”以及“怎麼樣寫”。
上述四個部分中,前三個部分均依照作者或作品的時代順序進行編排,第四部分則依照先國內再國外的宏觀順序和時代先後的微觀順序編排。此種安排,僅為了寫作的方便,並不存在意義上的遞進。
四
我不知道,我折騰出的這些文字,能在多大程度上給您――我親愛的讀者朋友帶來閱讀的欣喜與感喟。我只能說,我在用心做這件事,並努力把它做得最好。今天,大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郊野一片潔白。瑞雪兆豐年,但願我和您都擁有未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豐年。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大雪已降,讓我們一同舉杯,敬天地,敬前賢,敬語文,敬歲月,敬蒼生!
是為序。
劉 祥
于古鎮真州
向經典舉杯
一
那些熠熠閃光的名字,註定早已化作頭頂上的燦爛星辰;那些穿越了歲月塵埃的文字,卻依舊在時光的長河中,醞釀著源自先秦、經由漢魏、裹挾著唐風宋韻的甘甜。那些盛開在風騷詞賦以及晨昏更迭的縫隙間的文學奇葩,自從陪伴著曾點在沂水中沐浴、隨同曹操在碣石山高歌、與陶淵明一起遠眺過南山、隨李太白共同夢遊過天姥之後,早已幻化為無影無形卻又無處不在的微風,在每一個晨曦初綻的清晨,或是每一個夕陽斜照的傍晚,抑或是每一個繁星滿天的深夜,輕輕拂過書桌、拂過鬢角、拂過河山,融入大千世界,成為養分,成為花朵,成為熱血。它們,浸染出張中丞的一腔忠誠,奏響著辛棄疾的鐵馬金戈。它們的每一個花瓣上,都鐫刻著一份道義的擔當和歷史的使命。它們的花香,飄過淒神寒骨的小石潭,劃過萬頃茫然的赤壁水,越過奇偉瑰怪的褒禪山,穿過氣象萬千的岳陽樓,一頭撲入瀉出於兩峰之間的釀泉中,從此,不但醉了那個自號醉翁的滁州太守,而且醉了三千年的文化,以及三千年的秋月春風。
這便是文學,這便是至今仍讓我們沉醉癡迷的心靈絕響。這裡的每一個字,都抒寫著一個虔誠的信念;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支撐起一顆不朽的靈魂。白日裡吟哦它,便是和先賢聖哲傾心交談;靜夜裡親近它,便是聽崇高精神孤獨吟唱。它的聲音,時而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時而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時而親切如父兄叮囑,時而嚴厲如雷霆萬鈞。它總是從我們難以預想的方向突然為我們打開一扇窗,讓那些帶著酒香、花香與墨香的氣息,吹散心頭的浮躁與世俗。
我樂於沉浸在這三千年的文字世界中。我願意像柳子厚那樣訪山問水,以自然造化滌心中煩憂;我願意像范仲淹那樣憂樂天下,為社稷蒼生求生命福祉;我願意像歐陽修那樣醉於山水與人民之間,雖蒼顏白髮卻怡然自樂;我願意像蘇子瞻那樣駕扁舟逐明月,外求天人合一,內求氣定神閑。這樣的世界,每一縷風都飄蕩起幾許的詩情與豪氣。無須舉酒屬客,先醉倒的,只會是純淨的心。
在這樣的文字世界中,理想、胸襟、抱負,是生命的最佳定義,忠誠、坦蕩、執著,是人性的完美詮釋。這些大寫的靈魂,以堅貞的人格操守和九死未悔的堅強信念,把並不鮮亮的生活經營得如火如荼。無論順境逆境,無論花謝花開,跌倒了成為長河,站起來就是高山。
我渴望與這樣的文字、這樣的靈魂永久同行;我渴望沉醉在這醉過歲月的酒中,聽任它流過我的每一根血管;我渴望我的軀體能隨時隨地散發這樣的馥鬱酒香,讓我繼承了這濃濃的醉意,再將它揮灑到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裡。那樣,我才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它的生命的脈動,並且和著它的旋律翩然起舞。
今夜,我雙手捧起這杯醉倒歲月的美酒,不敬天地,不敬神靈,只敬那一縷起自詩詞歌賦文的清風。我相信,這些不朽的文字、不朽的靈魂,都不會在意這杯中物的塵俗價值。它們的心中,早已填滿了錦繡的河山、燦爛的文明和偉大的追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我不是醉翁,卻願意是醉翁們文化精神的衣缽傳人。
二
我是教師,一名終日與文學為伴的語文教師。我的物質世界或許並不繁花錦簇,精神世界卻無限豐盈。我渴望借助我的引領,能幫助更多的人熱愛文學、親近經典。我幻想用文化的良幣驅逐惡俗的劣幣,讓每一個靈魂都遠離塵俗的污泥濁水的侵害。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我繼七年前編輯出版《中學語文經典文本解讀――第三隻眼看課文》之後,再一次對現行的多版本語文教科書進行篩選,挑選出為數代人熟悉的作者和作品進行個性化品讀。我的品讀,沒有考據家的尋根問底,沒有理論家的嚴謹剖析,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閱讀者,從人之常情出發,從語文學科教學的需要出發,同入選至語文教科書中的這些作者、經典課文進行完全私人化的對話。這些對話,有時從人情人性出發,有時從意義探知出發,有時則是從語文教學的現實需要出發。我的所有品讀,絕不代表這些經典課文的正解。它的價值,只在於多開一扇窗,幫助我的語文同行以及其他閱讀者換一個視角觀賞世間萬象。
三
本書由四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側重于介紹中學語文教科書中出現頻率較多的幾位作者。對孔子的介紹,以教科書中節選的24則《論語》語段為依託,圍繞著學習和修身兩大主題展開,避開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和道德倫理主張。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基於中學生的理解力的客觀需要,也是基於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需要。對莊子的介紹,則是以《逍遙遊》這一篇課文為根本,從《逍遙遊》中挖掘一些足以滋養終身的成長養分。這些養分,大多數語文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不會主動關注。另外四位作者中,蘇軾是我最喜歡的古人。之所以無比欣賞蘇軾,是因為他在功名富貴面前的“拿得起,放得下”。蘇軾的豁達通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集儒釋道為一體的獨特思想。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人們往往更多關注儒家和道家思想對蘇軾的影響,而對佛禪思想的影響關注較少。所以,我特意從佛禪視角進行分析,意在為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多搭一座橋。其餘三位,主要依憑具體的課文或具體的故事進行宏觀介紹,為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多元解讀的路徑或背景知識。
第二部分側重於換一個角度品讀古詩文的主題。所謂“換一個角度”,並非為了嘩眾取寵、標新立異,而是從常識出發,努力還原真實場景下的真實生命的存在形式。比如對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句詩情感的剖析,就是為了修正語文教科書中的意義強加,以人之常情而探測劉禹錫彼時彼地的真實心態。其餘古詩文的品讀,重點放在詩文重要詞句的賞析之上,試圖借助一個點而拉動一個整體。比如對《揚州慢》的品讀,就圍繞一個“自”字而展開。這些品讀,收穫的感悟或許並不具備新鮮性,但品讀中的著力點總能對語文教學有所開啟。
第三部分側重於“人”的視角。“人”的視角是我多年以來解讀各類文本的唯一武器。人與人之間固然存在著身份、地位以及價值觀的差異,但前提必然是每一個人都不是完人,都存在七情六欲,都存在一定的思維缺陷甚至人格缺陷。只有把文學作品中的人以及作者視作正常的“人”,才能在學習這些課文時跳出階級論的框子,把形象分析放到更廣闊的人情人性的世界中進行探究。立足於這樣的思考,我以八篇經典課文的品讀為例,試圖分析出每一篇課文背後獨特的情感。
第四部分側重于課文的章法結構的分析。這一部分完全屬語文學科教學層面的知識,旨在以寫法分析為抓手,帶動文本意義的理解。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缺乏對文本章法結構的深度探究,讀寫悟難以形成統一體。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經典課文,都是內容與形式完善結合的代表。品讀這些文本,不但要知道它們“寫了什麼”,還應該知道“為什麼寫”以及“怎麼樣寫”。
上述四個部分中,前三個部分均依照作者或作品的時代順序進行編排,第四部分則依照先國內再國外的宏觀順序和時代先後的微觀順序編排。此種安排,僅為了寫作的方便,並不存在意義上的遞進。
四
我不知道,我折騰出的這些文字,能在多大程度上給您――我親愛的讀者朋友帶來閱讀的欣喜與感喟。我只能說,我在用心做這件事,並努力把它做得最好。今天,大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郊野一片潔白。瑞雪兆豐年,但願我和您都擁有未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豐年。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大雪已降,讓我們一同舉杯,敬天地,敬前賢,敬語文,敬歲月,敬蒼生!
是為序。
劉 祥
于古鎮真州
目次
目錄
密碼一 作者:有血有肉的“這一個”
聖人本色是教師 / 3
像莊子一樣逍遙遊 / 12
司馬遷的潛意識 / 19
柳宗元的牢騷怪話 / 25
蘇軾詩文中的禪意人生 / 32
俠骨丹心辛稼軒 / 41
密碼二 主題:不一樣的意義認知
《兵車行》:悲傷著你的悲傷 / 49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何處覓豪情 / 57
《蝶戀花》:簾幕後的那一個“我” / 64
《定風波》:得大境界者有大人生 / 69
《揚州慢》:一“自”立魂,神韻盡出 / 74
《蘇幕遮》:此景果真有深意 / 78
《臨江仙》:失意人生的價值轉型 / 82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悲情盛妝”折射出了什麼 / 88
密碼三 情感:基於“人”的立場
明明白白我的心
――《赤壁賦》中的人生密碼 / 93
溢美,為了理想和道義
――《寄歐陽舍人書》寫作目的探微 / 99
在毀滅中建構真正的悲憫
――解讀《祝福》中的三種死亡 / 106
識“漸”、守恆與正心
――豐子愷《漸》主題意蘊探微 / 111
做一個真實而有價值的人
――我讀《人生的境界》 / 116
民俗背後的生存哲學
――《北京的春節》主題意義淺析 / 121
給熱愛搭建一副支架
――劉白羽《長江三日》創作意旨解讀 / 126
從沒有無法抵達的港口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主題解讀 / 131
密碼四 表達:別有神韻的章法結構
由《離騷(節選)》看古典詩歌的抒情手法 / 141
由《阿房宮賦》看“賦”的鋪陳誇張 / 146
其實我懂你的心
――《踏莎行·候館梅殘》抒情方式解析 / 151
史家筆法,智者情懷
――《為了忘卻的記念》寫法解析 / 157
巧用對立,彰顯意義
――簡評《拿來主義》中的三組對立概念 / 164
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
――《雷雨(節選)》中的戲劇衝突 / 169
每一道斑紋,都有存在的理由
――周曉楓散文《斑紋》賞析與解讀 / 177
愛,就是靈魂的傾訴
――《羅密歐與朱麗葉(節選)》抒情方式賞析 / 181
後 記 / 187
密碼一 作者:有血有肉的“這一個”
聖人本色是教師 / 3
像莊子一樣逍遙遊 / 12
司馬遷的潛意識 / 19
柳宗元的牢騷怪話 / 25
蘇軾詩文中的禪意人生 / 32
俠骨丹心辛稼軒 / 41
密碼二 主題:不一樣的意義認知
《兵車行》:悲傷著你的悲傷 / 49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何處覓豪情 / 57
《蝶戀花》:簾幕後的那一個“我” / 64
《定風波》:得大境界者有大人生 / 69
《揚州慢》:一“自”立魂,神韻盡出 / 74
《蘇幕遮》:此景果真有深意 / 78
《臨江仙》:失意人生的價值轉型 / 82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悲情盛妝”折射出了什麼 / 88
密碼三 情感:基於“人”的立場
明明白白我的心
――《赤壁賦》中的人生密碼 / 93
溢美,為了理想和道義
――《寄歐陽舍人書》寫作目的探微 / 99
在毀滅中建構真正的悲憫
――解讀《祝福》中的三種死亡 / 106
識“漸”、守恆與正心
――豐子愷《漸》主題意蘊探微 / 111
做一個真實而有價值的人
――我讀《人生的境界》 / 116
民俗背後的生存哲學
――《北京的春節》主題意義淺析 / 121
給熱愛搭建一副支架
――劉白羽《長江三日》創作意旨解讀 / 126
從沒有無法抵達的港口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主題解讀 / 131
密碼四 表達:別有神韻的章法結構
由《離騷(節選)》看古典詩歌的抒情手法 / 141
由《阿房宮賦》看“賦”的鋪陳誇張 / 146
其實我懂你的心
――《踏莎行·候館梅殘》抒情方式解析 / 151
史家筆法,智者情懷
――《為了忘卻的記念》寫法解析 / 157
巧用對立,彰顯意義
――簡評《拿來主義》中的三組對立概念 / 164
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
――《雷雨(節選)》中的戲劇衝突 / 169
每一道斑紋,都有存在的理由
――周曉楓散文《斑紋》賞析與解讀 / 177
愛,就是靈魂的傾訴
――《羅密歐與朱麗葉(節選)》抒情方式賞析 / 181
後 記 / 187
書摘/試閱
聖人本色是教師
中學語文教科書中,七年級輯錄有《〈論語〉十二章》,高中一年級輯錄有《〈論語〉十二則》。其中,七年級的選文側重於闡釋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高中一年級的選文側重于闡釋修身、理想、責任、使命等相對宏觀的人生價值。
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語段時,教師在傳授最基本的古漢語知識之後,還需要借助具體的語段內容,引領學生和孔子進行對話,品味字裡行間隱藏著的豐厚信息,使其轉換為學生生命成長的必要養分。
和孔子對話的關鍵,是剝離時代政治附加在孔子身上的各種溢美辭藻,把孔子從高居廟堂之上、接受萬千人朝拜的千古一聖,還原成有血有肉、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一位個性教師。“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極高評價,對於作為教師的孔子而言,不是一種崇高榮譽,而是一種捧殺。它將孔子僵化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至聖先師,也徹底割斷了孔子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所應有的那份親和與可愛。
其實,《論語》中以教師身份出現的孔子,原本十分可愛。
一
讓我們先把目光轉向七年級教科書中的《〈論語〉十二章》,且看其中的第一章和第七章的內容――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生由小學升入中學後,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都需要進行調整。中學生該如何對待學習呢?這兩段文字就很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對待學習,孔子的主張很明確:從興趣出發。孔子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學術態度,更不逼迫著學生為了功利目標而讀書。他深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為學之道,把學習興趣的培養,作為育人的首要任務。也正因為如此,孔子才會根據自己學生的個性特長,將一干弟子分為德行、政事、言語、文學(指熟悉古代文獻)四大類型。孔子督促子路、冉有這類熱心政事的人積極研究治國之道,也鼓勵顏回等熱衷個性修為的人勤修心靈。
孔子的學習興趣註定是超越常人的,在常人感覺不到快樂的地方,孔子可以輕鬆地獲取學習的快樂。比如,孔子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老先生把永不停歇地複習、實習當作學習的快樂境界來追求。我想,他自己覺得這樣很快樂,也會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獲取快樂。
在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孔老師曾向師襄子學彈琴,學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如今您已學會彈琴了,可以彈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師說:我還沒有掌握彈琴的技法。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您已經掌握了彈琴的技法了,可以彈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師說:我還沒有掌握樂曲的旨趣。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您已經掌握了樂曲的旨趣,可以彈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師說:我還沒有弄清楚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孔老師陷入沉思,表現出志向高遠的樣子,眺望遠方,說:我大體明白作者的為人了。他面色較黑,身材高大,志向遠廣,使地方同歸於一,除了周文王,誰還能作出這樣的樂曲呢?
孔子硬是能從樂曲中彈奏出周文王的具體形象,當然離不開他的“溫故而知新”的目標追求和“學而時習之”的為學態度,但倘若沒有“樂之”作支撐,還真無法解讀。
孔子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我,強調一個人重要的是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孔子強調做學問應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倡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自我反思精神,這些確實都值得後來者認真領悟、消化,並融入血液中。
二
再看七年級教科書中的《〈論語〉十二章》中的第六章――
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中,“一簞食”的前面,原本還有一個“賢哉回也”。教材或許是為了避免重複而把這四個字刻意刪除,這實在是煞風景的行為。
前一個“賢哉回也”的價值是什麼?它是一種無法遏止的、噴薄而出的讚歎,是作為教師的孔子對最喜愛的學生的由衷欣賞。孔子評價自己的學生時,不以學生讀書時的成績論英雄,即使在學生畢業若干年後,也不以他們取得的功業成績論英雄。孔子評價學生,有他自己的一套評價體系。在孔子的評價體系中,財富、地位永遠臣服於品德。孔子永遠不會以某某諸侯、某某款爺曾經聽過自己的課為自豪。老先生傾心讚賞的,是顏回那樣雖清貧卻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的學生。故而,前一個“賢哉回也”的慨歎,實在是將他老人家對顏回這個學生無法掩飾的欣賞和鍾愛表達得淋漓盡致。相比較而言,後一個“賢哉回也”則理性得多,屬由充分的事實陳述中提煉出的相對冷靜的結論。
這個語段中呈現出的評價標準,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似乎已成絕響。當下的教育中,還有多少人會為一個無權、無勢、無錢的學生發出這樣的讚歎?我們早已習慣了宣揚自己教出了多少個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習慣了炫耀某某學生做了局長、廳長,某某學生成了千萬、億萬富翁……更要命的是,我們還以為這樣的成績,是來自我們對學生靈魂的健康塑造,是素質教育的輝煌成果。跟孔子相比,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著實應該羞愧萬分。
孔子的這種“評優”標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也有很好的體現。當孔子要求學生們談談自己的理想追求時,面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鴻鵠之志”,孔子並沒有盲目欣賞,而是看到了壯志背後的性格缺陷。孔子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孔子的話,用現代漢語來表達,就是先批評子路說話不知道謙虛,再批評冉有和公西華過分謙遜而缺乏自信。孔子尊重學生的理想,卻不容忍學生的品德和性格缺陷。
曾皙描繪的那幅其樂融融的理想國畫面,顯然比較切合孔子的理想價值訴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圖景,無論是理解成王道禮制之下的太平盛世景象,還是解讀成步入老年之後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獨善其身的道德追求,彰顯的都是內在情感與外在生活方式的高度和諧。只有在這樣的生活中,個體的生命,才能體會到情感、精神、思想以及心靈的快樂,才能超越於無休止的戰爭之外,另外構建一份體驗生活、享受生活的王道樂土。因此,孔子對曾皙的話很是贊同,不禁喟然歎曰:“吾與點也!”孔子用對待子路的“哂之”、對待冉有與公西華的不置可否跟對待曾皙的“喟然歎曰”形成鮮明的對照,有意無意間,將自身的價值訴求化作了學生的評價準則。
《論語·公冶長》第26章記述了另一場有關理想追求的討論。其中,孔子對自身理想的描述,同曾皙的追求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孔子對曾皙描繪的畫面的理論提煉: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的志向中,“我”是一個擁有絕對的人格道德力量的長者。只有這樣的長者,才有能力讓老老少少樂意於追隨在自己的身旁。曾皙描繪的圖景中,也同樣有這樣一位長者。而這兩個長者,其實又高度重合在孔子身上。試想,孔子將三千弟子聚集在自己身邊,讓這些學生安安心心、心悅誠服地追隨自己,不正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最好注釋嗎!
三
七年級教科書《〈論語〉十二章》的第九章,輯錄了這樣一段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深悟“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真意,不但樂於向正面形象學習,而且善於從反面形象中發現人情人性的弱點,並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警戒。孔子不像後世的有些人,對於不同於自己的人或言行,總喜好採用“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手段。孔子追求的,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點,跟高中語文課文《〈論語〉十二則》中的第四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異曲同工。
作為教師,孔子還時刻注意更新自己的“桶中之水”,將自身的“業務進修”推演到了極致。孔子樂意于向一切人學習,從有特長的人身上學習其特長,從無特長的人身上吸取失敗的教訓。孔子學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學彈琴而“未得其為人也”絕不停歇。如果沒有這種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又如何能夠獲得多方面的成就,如何能夠贏得三千弟子的信服。
近幾年,我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孔子生活的時代,並沒有多少可以閱讀的書籍,老人家憑什麼能夠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連帶著,又一個問題緊隨而出:現當代的中國,各種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汗牛塞屋,為什麼卻產生不了孔子這樣的人了?
我想,當下社會的學者們,或許並不缺乏孔子的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但卻不見得具備孔子的兼容並包,更不見得能像孔子這樣,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或事學習,並在學習中隨時感悟出全新的意義。這,正是引導學生學習《論語》的真正價值。
說到孔子過人的悟性,還有一個小故事:
據說,孔子問道于老聃時,老聃只是張開嘴巴,讓孔子看了看他的脫落將盡的牙齒和依舊健康紅潤的舌頭,便閉目不再說話。返回的路上,學生們紛紛抱怨,只有孔子撚須大笑。孔子告訴學生:老聃已經將大智慧傳授給我了啊。他告訴我,牙齒雖然堅硬,卻經常以硬碰硬,時間長了,受到的損傷就大;舌頭雖軟,卻在和牙齒幾十年的相處中以柔克剛,沒有絲毫損壞。
我們無法考證這個故事的真偽,也無法考證老聃想要表達的意義和孔子品讀出來的這種意義是否吻合。但是,孔子的解讀,顯然符合事理,經得起推敲。孔子就是這樣,從一切學習實踐中不斷發現生活的新感覺、新思考,直至思想豐盈成滋養一個國家兩千年的“萬世師表”。
四
高中一年級教科書的《〈論語〉十二則》中,輯錄了這樣一段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段文字的字面意思是說,君子飲食不要求飽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語言謹慎,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這就可以說是喜歡學習了。
孔子一生勤學,成語“韋編三絕”就是他勤學的最好證據。
當勤學的孔子遇到不夠勤奮的學生時,故事便產生了。當名叫宰予的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時,孔子便忍不住罵出聲來――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曾經有許多學者,從各種路徑上考證出孔子對宰予的這段評價並非責駡,我對這樣的考證並不欣賞,我更樂意於這個句子表達的就是孔子在面對上課睡覺的學生時爆發出的一腔憤怒,只有這樣,孔子才更像一位真實的老師,而不至於成為城府深于大海的聖人。
孔子當然有充足的理由痛駡宰予。面對著“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時光,孔子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珍惜光陰,發憤學習。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教育局紀檢科,宰予也不會到某個行政機構投訴自己的老師,所以,孔子就痛痛快快地罵一嗓子,既罵給宰予聽,也罵給其他學生聽。
當然,孔子是個重情感、有修養的人,這樣的罵,《論語》中僅此一次。更多的時候,孔子對學生充滿了慈愛。當聽說自己的學生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後,孔子立刻帶著一干人趕過去,隔著窗戶拉著伯牛的手,痛苦欲絕地發出最無助的呼號:“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失去這個人,這是天意啊!這樣的人竟得了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竟得了這樣的病!)可以想像,孔子當時一定是老淚橫流。
成語“招搖過市”牽連出孔子的一段“豔遇”。
《史記·孔子世家》中,司馬遷對此進行了這樣的描述:“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在與美女王后南子的交往中,並沒有獲取踐行自己政治主張的機會,反而引來了各種各樣的謠言,甚至引起自己的學生對自身人品的質疑。孔子百口莫辯,只能對天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如果我的行為不合禮、不合道,就讓上天懲罰我吧!讓上天懲罰我吧!)孔子這樣發誓時,一定是老臉通紅、青筋暴起。
由這三件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一個至情至性的孔子。這個孔子是何等可愛!
五
七年級教材《〈論語〉十二章》的第二章,摘錄了孔子的學生曾參的一段語錄。這段話,雖非孔子之言,卻也可以看作孔子的自我反省意識在學生身上的延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參每天從為人、交友、學習三個方面對自身行為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掃描,目的當然是為了發現“病毒”和“漏洞”,並及時殺滅、修復之。
曾參的觀點,是對孔子價值主張的繼承。《論語》中,孔子幾乎無時無刻不在自我反省。孔子唯恐“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於是終日惴惴於自身品德的修煉。肉不按規矩切割他便堅決不吃,席位不正便堅決不就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便從來沒有吃飽過。這種今天看來已經嚴謹到可笑程度的行為背後,體現的恰恰是孔子作為老師所努力踐行的“克己”精神。
有一次,孔子不知何故而發出感慨:“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說“行周道之道的正人君子要做到三個方面,我是做不到的:仁愛的人就不會有憂慮,有智慧的人就不會迷惑,勇敢的人就無所懼”。撇開謙遜的品德不看,單從自我反省的角度審視孔子,便可發現這感慨背後孔子對自身的“高標準、嚴要求”。
後世常用竹子的“未曾出土便有節,到淩雲處仍虛心”來讚美那些品德高潔之士。倘若將這裡的“節”故意錯解為不停歇地自我總結反省,便可發現孔子的“淩雲”高度,正在於這不間斷的自我省察。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總盯著自己的光彩一面,就會被光彩花了眼,進而喪失了客觀看待世界的本領。只有學會從各個角度反思自我,才能正視優點和缺陷,為自己找到合理的定位。
六
七年級教材《〈論語〉十二章》的第一章的後半部分,孔子強調了“人不知而不慍”的豁達品性。無論是面對學生的不理解,還是世人的冷嘲熱諷,孔子始終堅持的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的人生追求。孔子堅守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達觀品性,將伯夷、叔齊一類“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上古高士視作自己的人生導師,在數十年的追求路上,始終以一顆坦然的心,迎接著八面風雨,成就著自身修為。
孔子當然也需要他人的認同和接納,這是人之常情。孔子更深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的道理。因此,孔子在面對不理解時,除非事關公正和人品,便不會臉紅脖子粗地爭辯,更不會惱羞成怒,拔刀相向。
有一個問題孔子看得特別透徹。當子貢向孔子請教“鄉人皆好之,何如”和“鄉人皆惡之,何如”時,孔子立刻以“未可也”做出態度明確的回答。孔子認為,無論是鄉親們都喜歡他,還是鄉親們都討厭他,都不是值得追求的為人目標。正確的目標應該是“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想來,孔子也正是因為明瞭他人評價中的主觀隨意性,才會對種種的“不知”坦然一笑。
上述六方面的內容,支撐起的是鮮活的人。這種建立在“人”的品行基礎上的孔子形象,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萬世高標。中學生們學習《論語》,也正應該從課文的一則則選文中,讀出孔子的這些可愛,並以其作為自身成長的養分。如此,才對得起孔子,對得起傳承了兩千餘年的這份文化。當然,要達成這樣的學習目標,需要教師首先能夠真正讀懂孔子。
中學語文教科書中,七年級輯錄有《〈論語〉十二章》,高中一年級輯錄有《〈論語〉十二則》。其中,七年級的選文側重於闡釋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高中一年級的選文側重于闡釋修身、理想、責任、使命等相對宏觀的人生價值。
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語段時,教師在傳授最基本的古漢語知識之後,還需要借助具體的語段內容,引領學生和孔子進行對話,品味字裡行間隱藏著的豐厚信息,使其轉換為學生生命成長的必要養分。
和孔子對話的關鍵,是剝離時代政治附加在孔子身上的各種溢美辭藻,把孔子從高居廟堂之上、接受萬千人朝拜的千古一聖,還原成有血有肉、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一位個性教師。“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極高評價,對於作為教師的孔子而言,不是一種崇高榮譽,而是一種捧殺。它將孔子僵化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至聖先師,也徹底割斷了孔子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所應有的那份親和與可愛。
其實,《論語》中以教師身份出現的孔子,原本十分可愛。
一
讓我們先把目光轉向七年級教科書中的《〈論語〉十二章》,且看其中的第一章和第七章的內容――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生由小學升入中學後,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都需要進行調整。中學生該如何對待學習呢?這兩段文字就很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對待學習,孔子的主張很明確:從興趣出發。孔子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純學術態度,更不逼迫著學生為了功利目標而讀書。他深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為學之道,把學習興趣的培養,作為育人的首要任務。也正因為如此,孔子才會根據自己學生的個性特長,將一干弟子分為德行、政事、言語、文學(指熟悉古代文獻)四大類型。孔子督促子路、冉有這類熱心政事的人積極研究治國之道,也鼓勵顏回等熱衷個性修為的人勤修心靈。
孔子的學習興趣註定是超越常人的,在常人感覺不到快樂的地方,孔子可以輕鬆地獲取學習的快樂。比如,孔子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老先生把永不停歇地複習、實習當作學習的快樂境界來追求。我想,他自己覺得這樣很快樂,也會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獲取快樂。
在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孔老師曾向師襄子學彈琴,學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如今您已學會彈琴了,可以彈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師說:我還沒有掌握彈琴的技法。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您已經掌握了彈琴的技法了,可以彈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師說:我還沒有掌握樂曲的旨趣。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您已經掌握了樂曲的旨趣,可以彈另一首曲子了。孔老師說:我還沒有弄清楚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孔老師陷入沉思,表現出志向高遠的樣子,眺望遠方,說:我大體明白作者的為人了。他面色較黑,身材高大,志向遠廣,使地方同歸於一,除了周文王,誰還能作出這樣的樂曲呢?
孔子硬是能從樂曲中彈奏出周文王的具體形象,當然離不開他的“溫故而知新”的目標追求和“學而時習之”的為學態度,但倘若沒有“樂之”作支撐,還真無法解讀。
孔子還主張讀書是為了完善自我,強調一個人重要的是有真才實學,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孔子強調做學問應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倡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自我反思精神,這些確實都值得後來者認真領悟、消化,並融入血液中。
二
再看七年級教科書中的《〈論語〉十二章》中的第六章――
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中,“一簞食”的前面,原本還有一個“賢哉回也”。教材或許是為了避免重複而把這四個字刻意刪除,這實在是煞風景的行為。
前一個“賢哉回也”的價值是什麼?它是一種無法遏止的、噴薄而出的讚歎,是作為教師的孔子對最喜愛的學生的由衷欣賞。孔子評價自己的學生時,不以學生讀書時的成績論英雄,即使在學生畢業若干年後,也不以他們取得的功業成績論英雄。孔子評價學生,有他自己的一套評價體系。在孔子的評價體系中,財富、地位永遠臣服於品德。孔子永遠不會以某某諸侯、某某款爺曾經聽過自己的課為自豪。老先生傾心讚賞的,是顏回那樣雖清貧卻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的學生。故而,前一個“賢哉回也”的慨歎,實在是將他老人家對顏回這個學生無法掩飾的欣賞和鍾愛表達得淋漓盡致。相比較而言,後一個“賢哉回也”則理性得多,屬由充分的事實陳述中提煉出的相對冷靜的結論。
這個語段中呈現出的評價標準,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似乎已成絕響。當下的教育中,還有多少人會為一個無權、無勢、無錢的學生發出這樣的讚歎?我們早已習慣了宣揚自己教出了多少個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習慣了炫耀某某學生做了局長、廳長,某某學生成了千萬、億萬富翁……更要命的是,我們還以為這樣的成績,是來自我們對學生靈魂的健康塑造,是素質教育的輝煌成果。跟孔子相比,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著實應該羞愧萬分。
孔子的這種“評優”標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也有很好的體現。當孔子要求學生們談談自己的理想追求時,面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鴻鵠之志”,孔子並沒有盲目欣賞,而是看到了壯志背後的性格缺陷。孔子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孔子的話,用現代漢語來表達,就是先批評子路說話不知道謙虛,再批評冉有和公西華過分謙遜而缺乏自信。孔子尊重學生的理想,卻不容忍學生的品德和性格缺陷。
曾皙描繪的那幅其樂融融的理想國畫面,顯然比較切合孔子的理想價值訴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圖景,無論是理解成王道禮制之下的太平盛世景象,還是解讀成步入老年之後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獨善其身的道德追求,彰顯的都是內在情感與外在生活方式的高度和諧。只有在這樣的生活中,個體的生命,才能體會到情感、精神、思想以及心靈的快樂,才能超越於無休止的戰爭之外,另外構建一份體驗生活、享受生活的王道樂土。因此,孔子對曾皙的話很是贊同,不禁喟然歎曰:“吾與點也!”孔子用對待子路的“哂之”、對待冉有與公西華的不置可否跟對待曾皙的“喟然歎曰”形成鮮明的對照,有意無意間,將自身的價值訴求化作了學生的評價準則。
《論語·公冶長》第26章記述了另一場有關理想追求的討論。其中,孔子對自身理想的描述,同曾皙的追求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孔子對曾皙描繪的畫面的理論提煉: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的志向中,“我”是一個擁有絕對的人格道德力量的長者。只有這樣的長者,才有能力讓老老少少樂意於追隨在自己的身旁。曾皙描繪的圖景中,也同樣有這樣一位長者。而這兩個長者,其實又高度重合在孔子身上。試想,孔子將三千弟子聚集在自己身邊,讓這些學生安安心心、心悅誠服地追隨自己,不正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最好注釋嗎!
三
七年級教科書《〈論語〉十二章》的第九章,輯錄了這樣一段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深悟“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真意,不但樂於向正面形象學習,而且善於從反面形象中發現人情人性的弱點,並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警戒。孔子不像後世的有些人,對於不同於自己的人或言行,總喜好採用“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手段。孔子追求的,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點,跟高中語文課文《〈論語〉十二則》中的第四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異曲同工。
作為教師,孔子還時刻注意更新自己的“桶中之水”,將自身的“業務進修”推演到了極致。孔子樂意于向一切人學習,從有特長的人身上學習其特長,從無特長的人身上吸取失敗的教訓。孔子學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學彈琴而“未得其為人也”絕不停歇。如果沒有這種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又如何能夠獲得多方面的成就,如何能夠贏得三千弟子的信服。
近幾年,我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孔子生活的時代,並沒有多少可以閱讀的書籍,老人家憑什麼能夠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連帶著,又一個問題緊隨而出:現當代的中國,各種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汗牛塞屋,為什麼卻產生不了孔子這樣的人了?
我想,當下社會的學者們,或許並不缺乏孔子的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但卻不見得具備孔子的兼容並包,更不見得能像孔子這樣,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或事學習,並在學習中隨時感悟出全新的意義。這,正是引導學生學習《論語》的真正價值。
說到孔子過人的悟性,還有一個小故事:
據說,孔子問道于老聃時,老聃只是張開嘴巴,讓孔子看了看他的脫落將盡的牙齒和依舊健康紅潤的舌頭,便閉目不再說話。返回的路上,學生們紛紛抱怨,只有孔子撚須大笑。孔子告訴學生:老聃已經將大智慧傳授給我了啊。他告訴我,牙齒雖然堅硬,卻經常以硬碰硬,時間長了,受到的損傷就大;舌頭雖軟,卻在和牙齒幾十年的相處中以柔克剛,沒有絲毫損壞。
我們無法考證這個故事的真偽,也無法考證老聃想要表達的意義和孔子品讀出來的這種意義是否吻合。但是,孔子的解讀,顯然符合事理,經得起推敲。孔子就是這樣,從一切學習實踐中不斷發現生活的新感覺、新思考,直至思想豐盈成滋養一個國家兩千年的“萬世師表”。
四
高中一年級教科書的《〈論語〉十二則》中,輯錄了這樣一段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段文字的字面意思是說,君子飲食不要求飽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語言謹慎,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這就可以說是喜歡學習了。
孔子一生勤學,成語“韋編三絕”就是他勤學的最好證據。
當勤學的孔子遇到不夠勤奮的學生時,故事便產生了。當名叫宰予的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時,孔子便忍不住罵出聲來――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曾經有許多學者,從各種路徑上考證出孔子對宰予的這段評價並非責駡,我對這樣的考證並不欣賞,我更樂意於這個句子表達的就是孔子在面對上課睡覺的學生時爆發出的一腔憤怒,只有這樣,孔子才更像一位真實的老師,而不至於成為城府深于大海的聖人。
孔子當然有充足的理由痛駡宰予。面對著“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時光,孔子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珍惜光陰,發憤學習。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教育局紀檢科,宰予也不會到某個行政機構投訴自己的老師,所以,孔子就痛痛快快地罵一嗓子,既罵給宰予聽,也罵給其他學生聽。
當然,孔子是個重情感、有修養的人,這樣的罵,《論語》中僅此一次。更多的時候,孔子對學生充滿了慈愛。當聽說自己的學生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後,孔子立刻帶著一干人趕過去,隔著窗戶拉著伯牛的手,痛苦欲絕地發出最無助的呼號:“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失去這個人,這是天意啊!這樣的人竟得了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竟得了這樣的病!)可以想像,孔子當時一定是老淚橫流。
成語“招搖過市”牽連出孔子的一段“豔遇”。
《史記·孔子世家》中,司馬遷對此進行了這樣的描述:“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在與美女王后南子的交往中,並沒有獲取踐行自己政治主張的機會,反而引來了各種各樣的謠言,甚至引起自己的學生對自身人品的質疑。孔子百口莫辯,只能對天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如果我的行為不合禮、不合道,就讓上天懲罰我吧!讓上天懲罰我吧!)孔子這樣發誓時,一定是老臉通紅、青筋暴起。
由這三件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一個至情至性的孔子。這個孔子是何等可愛!
五
七年級教材《〈論語〉十二章》的第二章,摘錄了孔子的學生曾參的一段語錄。這段話,雖非孔子之言,卻也可以看作孔子的自我反省意識在學生身上的延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參每天從為人、交友、學習三個方面對自身行為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掃描,目的當然是為了發現“病毒”和“漏洞”,並及時殺滅、修復之。
曾參的觀點,是對孔子價值主張的繼承。《論語》中,孔子幾乎無時無刻不在自我反省。孔子唯恐“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於是終日惴惴於自身品德的修煉。肉不按規矩切割他便堅決不吃,席位不正便堅決不就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便從來沒有吃飽過。這種今天看來已經嚴謹到可笑程度的行為背後,體現的恰恰是孔子作為老師所努力踐行的“克己”精神。
有一次,孔子不知何故而發出感慨:“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說“行周道之道的正人君子要做到三個方面,我是做不到的:仁愛的人就不會有憂慮,有智慧的人就不會迷惑,勇敢的人就無所懼”。撇開謙遜的品德不看,單從自我反省的角度審視孔子,便可發現這感慨背後孔子對自身的“高標準、嚴要求”。
後世常用竹子的“未曾出土便有節,到淩雲處仍虛心”來讚美那些品德高潔之士。倘若將這裡的“節”故意錯解為不停歇地自我總結反省,便可發現孔子的“淩雲”高度,正在於這不間斷的自我省察。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總盯著自己的光彩一面,就會被光彩花了眼,進而喪失了客觀看待世界的本領。只有學會從各個角度反思自我,才能正視優點和缺陷,為自己找到合理的定位。
六
七年級教材《〈論語〉十二章》的第一章的後半部分,孔子強調了“人不知而不慍”的豁達品性。無論是面對學生的不理解,還是世人的冷嘲熱諷,孔子始終堅持的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的人生追求。孔子堅守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達觀品性,將伯夷、叔齊一類“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上古高士視作自己的人生導師,在數十年的追求路上,始終以一顆坦然的心,迎接著八面風雨,成就著自身修為。
孔子當然也需要他人的認同和接納,這是人之常情。孔子更深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的道理。因此,孔子在面對不理解時,除非事關公正和人品,便不會臉紅脖子粗地爭辯,更不會惱羞成怒,拔刀相向。
有一個問題孔子看得特別透徹。當子貢向孔子請教“鄉人皆好之,何如”和“鄉人皆惡之,何如”時,孔子立刻以“未可也”做出態度明確的回答。孔子認為,無論是鄉親們都喜歡他,還是鄉親們都討厭他,都不是值得追求的為人目標。正確的目標應該是“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想來,孔子也正是因為明瞭他人評價中的主觀隨意性,才會對種種的“不知”坦然一笑。
上述六方面的內容,支撐起的是鮮活的人。這種建立在“人”的品行基礎上的孔子形象,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萬世高標。中學生們學習《論語》,也正應該從課文的一則則選文中,讀出孔子的這些可愛,並以其作為自身成長的養分。如此,才對得起孔子,對得起傳承了兩千餘年的這份文化。當然,要達成這樣的學習目標,需要教師首先能夠真正讀懂孔子。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