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中醫針灸(簡體書)
滿額折

中醫針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50 元
定價
:NT$ 900 元
優惠價
877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中醫針灸的歷史淵源、傳承發展、基本理論、器具模型、技術方法以及申遺和保護等內容,全面展示中醫針灸的發展概況和基本內容。

作者簡介

楊金生,醫學博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國致公黨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任中國針灸學會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砭石與刮痧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司庫,北京金龍康而福刮痧拔罐健康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委員會、中醫藥科普宣傳專家委員會和中醫藥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光明中醫》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和《健康中國》編委會委員等職。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針灸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項目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積極開展中醫針灸傳承保護工作,聯合編寫了《中醫針灸傳承保護叢書》,包括《中醫針灸》《傳承集粹》《文化養生》《經穴內涵》《代表流派》等系列著作,以期推進對中醫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為保持叢書的完整性,全面詮釋中醫針灸的文化內涵和學術特色,各分冊將從不同角度進行描述,內容上各冊之間略有交叉,以便讀者全面理解和把握。 本書主要介紹了中醫針灸的歷史淵源、傳承發展、基本理論、器具模型、技術方法以及申遺和保護等內容,全面展示中醫針灸的發展概況和基本內容。

目次

第一章 歷史源流
一、中醫針灸的起源
1.針灸萌芽之始
2.伏羲、黃帝與針灸的傳說
3.灸、砭、針的來歷
二、戰國至秦漢的形成之初
1.扁鵲針砭治病的故事
2.淳於意與最早的針灸醫案
3.《黃帝內經》與針灸理論體系構建
4.最早的腧穴專著《黃帝明堂經》
5.涪翁與郭玉
6.華佗與夾脊穴
7.針藥並用的醫聖張仲景
三、魏晉隋唐時期的迅速發展
1.皇甫謐與針灸專著的問世
2.葛洪與灸治急症
3.徐氏針灸世家
4.針灸對外傳播的萌芽與發展
5.唐代灸療專著與圖譜
6.唐代針灸名醫甄權
7.孫思邈坐虎針龍的傳說
8.針灸教育首次設科
四、宋金元時期的規範與興盛
1.王惟一規範腧穴內容
2.南宋名醫王執中
3.金元針灸名家竇漢卿
4.現存最早的子午流注專著
5.滑壽與十四經脈學說
五、明代的繼承與創新
1.刺灸手法的創新和發展
2.針灸名醫徐鳳與淩雲
3.李時珍與《奇經八脈考》
4.楊繼洲與《針灸大成》
5.針灸傳入歐美之始
六、清代的實用和普及
1.針灸學“由博返約”
2.刺灸心法要訣》
3.“禁針詔”使針灸發展轉向民間
七、近現代圖存與新生之路
1.西洋醫學的衝擊與滲透
2.國民政府對針灸的排斥
3.承淡安對針灸的貢獻
4.
5.魯之俊與現代針灸學發展
6.針灸的現代蓬勃發展
第二章 理論擷英
一、經絡理論
1.早期“脈”及相關概念
2.早期十一脈理論
3.十二經脈氣血循環理論
4.奇經八脈理論
5.絡脈理論
6.一些特殊形式的理論
二、腧穴理論
1.早期腧穴的形態與名稱
2.腧穴分類
3.腧穴歸經
4.取穴方法
三、文化理念與針灸理論
1.天六地五與十一脈、十二與循環
……
第三章 針灸器具
第四章 圖譜模型
第五章 刺灸方法
第六章 適宜範圍
第七章 傳承發展
第八章 各家紛呈
第九章 中醫針灸“申遺”
第十章 中醫針灸“非遺”保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