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紳士肖像(簡體書)
滿額折

紳士肖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2 元
定價
:NT$ 432 元
優惠價
8737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短篇小說在毛姆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伯吉斯曾評價他寫下了“英語文學中最好的短篇故事” 。《人性的枷鎖》《刀鋒》《月亮和六便士》等長篇小說使毛姆名聞世界,而他的短篇則以編織故事的精湛技巧、對人性和社會生活的敏銳洞察,為其贏得了更多讀者,成為一種全球現象。
1951年,毛姆出版四卷本短篇小說全集,共收錄91個故事,並親自確定篇目和順序,為每一卷撰寫序言。1963年,企鵝出版社在此基礎上推出新版,自此被認作標準定本,多次重版。
理想國版《毛姆短篇小說全集》(全四卷)即譯自2002年企鵝版,由青年翻譯家陳以侃擔綱獨譯,歷時六年,首次以精彩譯文再現毛姆短篇作品的全貌。本書為第四卷,也即最後一卷。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W.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短篇小說大師。一度從醫,後轉而致力於寫作,作品繼承了英國現實主義的傳統,常以冷靜、諷刺乃至憐憫的態度審視人生,幽默犀利,基調超然。馬爾克斯將毛姆列為最鍾愛的作者之一。奧威爾稱毛姆是“影響我最大的現代作家,我深深地欽佩他摒除虛飾講述故事的能力”。007之父伊恩•弗萊明稱其特工系列作品深受毛姆的啟發。
作品包括多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戲劇、遊記、散文、文藝評論和回憶錄。1947年毛姆設立了毛姆文學獎,頒發給35歲以下的青年作家,獎金用於資助獲獎者在國外旅行。1954年,毛姆被授予大英帝國“榮譽侍從”稱號,成為皇家文學會會員。1965年逝世於法國里維埃拉。

陳以侃,1985年出生於浙江嘉善,作家、譯者。著有文學評論集《在別人的句子裡》(2019,獲第五屆單向街書店獎“年度文學批評”獎),譯有《毛姆短篇小說全集》《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撒丁島》《尋找鄧巴》以及理查德•艾爾曼《葉芝:其人其面》(待出)等。

名人/編輯推薦

★ 在短篇小說領域,毛姆是當之無愧的大師,寫下了“英語文學中蕞好的短篇故事”(安東尼•伯吉斯)——毛姆的短篇小說以精湛的技巧和超越時代的洞察贏得了無數讀者,成為一種全球現象。閱讀毛姆永遠不會過時,因為他就坐在我們之中。
★ 中文版“毛姆短篇小說全集”(定本全四卷)初次完整亮相,青年作家、翻譯家陳以侃擔綱獨譯、歷時六年完成的口碑譯本——全集第1卷《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2016)入圍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文學翻譯”、豆瓣“年度最佳短篇小說集”;第2卷《人性的因素》入選豆瓣“2018年最令人期待新書”和“最受關注圖書”;第3卷《英國特工阿申登》被譽為“現代間諜小說鼻祖”;本書《紳士肖像》為第4卷,短篇全集至此完整面世。
★ 評論界與資深“毛迷”力薦的口碑譯本,在漢語中再現毛姆的嫺熟狡黠與閱讀快感——“陳以侃對毛姆短篇小說的翻譯,是一次重新的開掘。他對毛姆的喜愛,適度的距離感,以及在二者之間川流的嚴謹的語言能力,別開生面,帶領讀者進入正視毛姆短篇小說的機鋒與魅力的通道中去。”(第二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
★“這個我們最世故的小說家,著迷的卻是那些拋棄世界的人”——毛姆的短篇故事猶如與一位世事洞明的長者閒談對晤,其內核卻是一個永遠離經叛道的文青,聽從內心的召喚,嚮往著更為純粹的文藝生命。“給毛姆半頁的時間,你就已經進入那個故事,不想離開”(陳以侃)。

★ 第二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當一位作家開始變得流行,常常意味著我們對他的認識進入一個緩慢的暫停期。在這個意義上,陳以侃對毛姆短篇小說的翻譯,是一次重新的開掘。他對毛姆的喜愛,適度的距離感,以及在二者之間川流的嚴謹的語言能力,別開生面,帶領讀者進入正視毛姆短篇小說的機鋒與魅力的通道中去。

★ 張定浩(詩人、文學評論家):好在我們有能夠懂得文學語言之微妙和喜劇之微妙的新銳譯者,某種程度上,毛姆也得以在漢語中煥然一新……我每次在期刊上看到那些或嘮嘮叨叨或自吹牛逼的“無趣現實主義”的小說,就想把這套新譯的毛姆像板磚一樣砸給他們。

★ 小寶(作家、評論家):他(陳以侃)真是毛姆不可多得的譯者。我也讀過好多毛姆的譯本,他的翻譯明顯地在主觀意圖上都在追隨毛姆的寫作風格,這一點非常不容易。

★ 希裡爾•康諾利(文學評論家):即使一切消亡,仍然會有一個作家講述的世界留存下來,從新加坡到瑪貴斯群島,它將完全而且永遠屬�毛姆。

★ 尼古拉斯•莎士比亞(作家):在給予讀者真正地道的文學樂趣這個層面——享受文字、氛圍與精湛技巧帶來的愉悅——很少有作家能比毛姆做得更好。

★ 安東尼•伯吉斯(小說家、評論家):毛姆回避了文學風格的問題,他始終把自己堅實地安放在故事場景之中:一個世故練達、溫文爾雅的旁觀者與記錄者,帶著那種在俱樂部或宴會上擅長講故事的高手所擁有的直截明瞭。

★ 賽琳娜•黑斯廷斯(傳記作家、文學評論家):過去幾十年間,毛姆的作品迎來了非凡的復興……他對藝術的熱愛與苦心孤詣,使他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受歡迎、最多產的作家之一。現在我們可以放心地說:今後的一代代人會再次為他傾倒,他已經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薩默塞特•毛姆,一個偉大的講故事的人。

《紳士肖像:毛姆短篇小說全集4》原序

我把其餘那些發生在馬來亞的故事放在了這最後一卷。寫作時間都離“二戰”還很遠,應該讓讀者知曉,其中描繪的生活已經不復存在了。我剛去的時候,那些白人男子和他們太太過的日子,和之前大概二十五年幾乎沒有什麼改變。每五年可以回一次英國,除此之外,每年還有寥寥幾個禮拜的假期。要是住的地方氣候太難熬,他們就在不遠處找一個山上的駐地,那裡有清新的空氣;不管是不是政府派去的,總之有些地方一連好幾個星期見不到另一個白人,他們就趕去新加坡見一見同類。若是駐地離海遠一些,比如在婆羅洲島的內陸,收到的《泰晤士報》都是六個星期之前的,新加坡的報紙也要運氣好才能半個月之內讀到。
有了飛機,什麼都變了。即使是戰前,能負擔機票的人也可以趁著短假回國。報紙、雜誌、週末畫報,剛印出來已經到了手上。過去住在沙撈越 或是雪蘭莪的人不做他想,心裡清楚拿退休金之前,自己一輩子就在這裡了;英格蘭太遙遠,即使隔了很久回去一趟,也一次比一次陌生;因為人生大半時間都花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真正的家和親密的友伴,也都在這裡。但通訊變得迅捷之後,這片土地卻永遠疏離了,它不再是個長久的家園,只是情勢所迫,不得不在此暫居而已。與故國的紐帶,從前不知不覺間會被鬆開,有時甚至是斬斷,但現在卻始終牢固。英格蘭,可以說,就在前方拐角處。他們不再覺得自己被隔絕了,於是看待一切的方式也隨之改變。
我寫的這些國家,當時沒有戰亂。其中的某些民族,馬來人、迪雅克人、中國人,或許對英國統治心中不平,但表面上我看不出來。英國人的統治給了他們公正,提供了醫院和學校,也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工商業。這裡的犯罪不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多。一個手無寸鐵的人可以從馬來聯邦 一頭晃蕩到另一頭,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全。唯一的問題就是橡膠的價格太低了。
另一點我也要提一下。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大部分算是悲劇人物,但讀者千萬不要推斷我寫的情節在當地是司空見慣之事。那些工作的年頭基本都在馬來亞度過的公務員、種植園主、買賣人,他們都很平凡,也像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對人生的境遇大致感到滿足。他們領錢幹自己該幹的活,大致都很稱職。他們和大部分夫婦一樣,大致喜歡自己的配偶。他們過著日復一日、庸庸碌碌的生活,有時候為了換換心情,會去打獵,但慣例是一天工作結束之後,如果有對手就打一會兒網球,如果附近有俱樂部,日落時就去喝點小酒,打幾盤橋牌。他們有自己的小爭執、小妒忌、小調情、小喜慶;他們都是良善、體面的普通人。
我尊重甚至仰慕這樣的人,但我寫小說寫的不是他們,我寫那些個性中有些古怪的人,想像他們做出一些我能用來創作的事,我也會寫那些因為意外陷入到怪異局面中的人,意外可能是內在的變化,可能是外在的變化,但我必須重申,這樣的事是極為罕見的。

目次


書袋
法國喬
德國哈裡
四個荷蘭人
天涯海角
半島與東方
插曲
風箏
五十歲的女人
梅休
吃忘憂果的人
薩爾瓦托雷
洗衣盆
有良知的人
有官職的人
冬季遊輪
梅寶
馬斯特森
九月公主
功利婚姻
海市蜃樓

偏遠駐地
紳士肖像
素材
同花順
逃亡的終點
一時情動
瑞德
尼爾•麥克亞當

書摘/試閱

1. 《書袋》——
奧利芙的平心靜氣如此迷人,卻只是她長年的自我要求,生活中各種丟人的事情襲來,那種冷漠就是她建起的堡壘,全靠心力支撐,把那些訊息都擋在外面。

2. 《法國喬》——
“你看看我,我的朋友,”他說,“我現在是躺在病床上,受人同情,遭人可憐,但那時候,我視線所及之處全都屬�我。的確,能說這樣一句話真的不尋常:我曾經是個國王。”

3. 《德國哈裡》——
他關心的似乎只有食物、他的狗、他的雞。如果書上說的都是真的,那他跟自然、跟大海有如此長久的交流,應該從中獲取了很多精微的奧秘。但他沒有。我看著那張滿是皺紋、蒼老和猜忌的臉,想知道那到底是怎樣可怕的三年,才讓他心甘情願這樣自我囚禁了一生。

4. 《四個荷蘭人》——
他們太要好了,四個人之間毫無嫌隙,在一起就像小孩,彼此間的惡作劇荒唐得不得了。每個人要講的笑話其他三個早背熟了,所以每次熟悉的開頭一出來,講的人就先爆發出狂笑,根本講不下去,他的笑是胖子那種渾身發顫的笑,然後其他三個也跟著笑起來。

5. 《天涯海角》——
他把自己的人生看作高等數學裡的一道題目,解題必須盡心竭力,但算出來什麼結果是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的。那個答案的好處只在它的精妙和美感中。但就跟所有純粹的美一樣,它不引導你去任何地方。他的未來是空白。

6. 《半島與東方》——
就像熱帶春雨剛停的時候,綠草就在你眼前長起來,而哈姆林夫人眼睜睜看著這個愛爾蘭人一點點垮下去。他的皮膚都已經鬆弛地掛在骨架上,本來的雙下巴成了火雞喉嚨下方那個皺巴巴的肉垂。他的雙頰陷了下去。現在你可以看出他的體格有多高大,隔著被子他的骨架就好像史前巨人留下的化石。

7. 《插曲》——
她一眼就明白出事了,臉上白得嚇人。她不是那種喜怒形於色的女孩,那張臉上有種優雅甚至高貴的氣質。非常沉靜。我說的時候她的嘴唇抖了抖,有好一會兒沒有說話。她開口的時候語氣很平靜,就好像——怎麼說呢,就好像她剛好沒趕上一班公車,只能等下一班了。就好像這只是有些煩人,你明白嗎,但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她說:‘那我除了把頭塞進烤箱裡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8. 《風箏》——
我對放風箏是一無所知的。或許是他看著風箏直沖雲霄,似乎能隨著心意讓風為己所用,就讓他覺得自己有掌控自然的力量。不管怎麼隱約、朦朧,風箏代表了自由和冒險。你也明白,這樣的夢幻是種病毒,人只要被感染,所有皇家醫生和手術師都治不好他的。

9. 《五十歲的女人》——
勞拉的態度裡透露出一種母性,奇怪的是卻讓我想起陽光下一隻毛皮鋥亮的臘腸犬,它靜靜地躺在那裡,看著周圍那窩活蹦亂跳的小狗,目光慵懶卻又警覺。我當時在想,這些關於藝術的閒扯在勞拉聽來,跟她記憶裡那些鮮血和情愛相比,也太空洞了,只是不知這樣的比較會不會在她心頭閃過?或許這些平庸的裝潢是她努力遺忘的一種方式,而身處在這些年輕人中間是對她心靈的一種放鬆。經歷了那樣撕心裂肺的慘劇,乏味至少沒有意外,正是她想要的。

10. 《梅休》——
卡普裡島浴在一片深藍之中,但它自己只是個荒涼的石島,輪廓線條峻厲,不過那些葡萄園的綠色中帶著笑意,給整個島添了一種柔和、自在的優雅。這是一個友善、遙遠、瀟灑的小島。梅休選擇在這個美妙的島上就此住下,對我來說還是很奇怪的,因為他是我認識的人當中,對“美”最為淡漠的一個。我不知道他去卡普裡找尋的是什麼。幸福,自由,或只是悠閒?但我知道他找到了什麼。在這個感官愉悅可以如此鋪張的地方,他過的完全是一種精神的生活。

11. 《吃忘憂果的人》——
威爾遜的計劃本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有一個漏洞我想他是很難預料的。在這個幽遠的角落過了二十五年完美的日子,沒有任何事擾亂他心裡的平和,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性格會漸漸變得疲軟。人的意志是要靠克服障礙去鍛煉的,如果它從來不曾受阻,如果一個人只把自己的渴望放在唾手可得的東西之中,那麼他的意志就會慢慢變得無力。如果你永遠都走在平地上,那麼用來攀登的肌肉就會萎縮。這些都不是什麼創見,但道理就是如此。

12. 《薩爾瓦托雷》——
他之前自由自在,甚至不用羡慕天上的飛鳥,現在每步行動都要聽人指揮,實在很難了;更難的是跟陌生人住在一艘戰艦上,而不是葡萄藤下的那間小白屋;上了岸之後,走在喧嚷和冷漠的城市裡,他甚至不敢穿過那些擁擠的街道,因為他習慣的是靜謐的小徑,是山和海。之前每個傍晚,他都會望一望伊斯基亞島(在夕陽中像仙境),推測明天的天氣,或者是日出時總會看到那座珍珠色的維蘇威火山,我想他之前從來不會覺得這座島和這座山跟他有什麼關係,但它們不在眼前時,他朦朦朧朧地意識到,伊斯基亞島、維蘇威火山就跟手足一樣,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13. 《洗衣盆》——
她是個了不起的女人,你應該感到驕傲才是。我一直說她是妙趣橫生的無價之寶。她發現每個英國人都有一顆愛幻想的心,於是就完全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揭穿她的。

14. 《有良知的人》——
有一天我跟一個不太相熟的朋友走在其中一條街上,遇到一個年輕人握著一把鋤頭站在路邊,他戴著圓草帽,穿著囚犯那身粉紅條紋加白條紋的制服,什麼都沒幹。“你怎麼在偷懶?”跟我同行的人問道。那個年輕人鄙夷地聳了聳肩。“看到那簇草了沒有,”他回答,“我有二十年的時間去把它鏟掉。”
我發現罪犯之中沒有一個感到遺憾,對於死者,他們的冷漠就跟例行公事之中要殺的一頭豬那樣。那豈止不是悲憫,更多的是一種憤怒,因為要不是那個被殺的人,他們也不會被囚禁到這片遙遠的土地上。

15. 《有官職的人》——
看著他,你會猜測生活待這個男人不薄,他的容貌就是好心人的樣子,旺盛的精力之中也有一副好體魄散發的熱量,都讓你暗暗產生信任之感。過去的荷蘭繪畫中,經常有那些吃穿不愁、面色紅潤的中產市民,旁邊是他們粉紅臉蛋的妻子,這些人顯然是勤奮打拼賺了不少錢,又享受了財富帶給他們的好東西——他就很像荷蘭畫裡的這種人。但其實他妻子死了。他叫路易•勒米爾,編號68763。

16. 《冬季郵輪》——
她的聲音沒有起伏變化,而且打斷她是沒有用的,她會從頭說起。對於訊息她有無止境的渴求,任何一句隨口說出的話,只要在桌上飄過,就一定會被她逮住,提出成百上千個問題。任何話題,她都找得到一些無趣的話來說。不管聊到哪裡,她都備好了一句不言自明之理。每次她都能擊中那個最庸常不過的觀點,就像榔頭瞄準了牆上的釘子。她躍入那套最顯而易見的說辭,就像馬戲團的小丑跳進那個圓環。聽眾的沉寂無法使她窘迫;於是她加倍努力,想要引他們說話,逗他們高興。不給他們這些枯燥的生活帶去一些喜樂,她是不會罷休的。

17. 《梅寶》——
“挺好的。我只要再泡個澡,就可以嫁給他了。”

18. 《馬斯特森》——
你總覺得,一個人如果說什麼話都要花這麼久,而且世界居然有這樣的空閒來聽他把話說完,那麼這個人自然有不凡的品質,讓大家對他保有好感。他把人類的和氣視作理所當然,我只能揣測,他自己想必也是很好相處的。他很有幽默感,自然不屬�犀利、敏捷那一派,但言語中的諷刺意味讓人覺得舒服;這種柔和的諷刺是用常理去審視生活的意外,於是看得見它們中荒誕的成分。

19. 《九月公主》——
他在世界上那些美好的地方飛來飛去,這些歌都是在旅途中學會的。

20. 《功利婚姻》——
她的五官太大太規整,身材又如雕像般巍峨,很容易讓人想起遊行慶典裡那些特別魁梧的女人。比如在某些愛國主義表演中,她就很適合哥倫比亞或者布列塔尼亞這樣的角色。她高高矗立在自己矮小的丈夫身邊,就像小木屋邊的摩天大樓。總督說個不停,活潑風趣,每次夫人聽到他講了好笑的話,莊重的面容就會放鬆下來。

21. 《海市蜃樓》——
他像隱士一般生活了這麼多年,心心念念的生活卻如此粗鄙,簡直讓人刮目相看,心志軟弱的人可是做不到的。

22. 《信》——
現在她開始讀內容,一種可怕的變化在她身上彌漫開來。她本來潔白的臉漸漸變成綠色,似乎血肉突然被抽空,皮膚被抽緊在頭骨上,慘不忍睹。她的嘴唇也收起來,露出牙齒,像是疼痛時的表情。她瞪著喬伊斯先生的眼珠似乎快要從眼眶中飛出。這幾乎是一張癲狂的僵屍的臉。
這時在他遲鈍的頭腦中似乎閃現了什麼,就像一大片黑暗中劈下一道閃電,縱然接下去的黑暗和之前一樣深沉,但霎時瞥見的東西就算沒有完全看清,依然留下了印象。

23. 《偏遠駐地》——
二十年過去了。他對貴族的愛從來沒有丟過,《泰晤士報》出版之後六周會到他手中,他就認真補習那些貴族最近的行蹤。有一欄會記錄他們的出生、死亡和婚娶,他讀得尤為仔細,隨時準備好了恭賀或慰問的信函。畫報上有他們的模樣,每隔一段時間回英格蘭,他都能接上話茬,好像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任何一個社交場上的新人,只要冒過頭,他全清楚。對那個衣香鬢影的世界,他的興致完全沒有消減,就好像他依舊是其中的一號人物。這在他看來,是世上唯一要緊的事。

24. 《紳士肖像》——
約翰•布拉克裡奇先生在這本書中做了一件沒有哪個作家能刻意完成的事,而這件事只有無心偶得,才能給作品一種珍貴的風味。那就是他給自己繪製了一幅無比真實的肖像。他是如此鮮明地站在讀者身前,我一直堅信卷首插圖中有一幅他的木刻印版肖像,那天又去翻了翻書,發現完全沒有這樣的插圖。他在我腦海中明明白白就是一個中年男人,穿禮服大衣、戴煙囪管帽和黑色的絲綢領圈,鬍子刮得很乾淨,方方正正的下顎,薄嘴唇,眼神疲憊;臉上皮膚灰黃,或許還有好些皺紋,面容可能略顯得嚴厲了些,但等他講了個什麼故事,或者說了句他那種不動聲色的玩笑話,眼睛卻會亮起來,而他的微笑會很有魅力。他覺得勃艮第葡萄酒是好東西,但我無法相信他會喝到干擾自己的犀利判斷。在牌桌上他不能算是個仁慈的牌手,隨時準備嚴厲懲罰各種托大和冒進。他很少有一廂情願的錯覺,因為生活教會了他一些事情。

25. 《素材》——
想寫一部小說,主角是一個以賭牌行騙為生之人,這個念頭在我心裡放了很久了;天南地北地遊蕩,我一直留意著這個行當的從業者。或許是這一行不太光彩的觀點過於普遍,以此謀生的人也很少公開承認。千手們對自己的事業是如此諱莫如深,你要跟這些人非常熟絡,打過兩三回牌,才發現他們是用什麼辦法養活自己的。甚至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還是不太情願細說這門手藝的奧妙之處。他們總要偽造一個身份,似乎格外青睞騎兵、推銷員、房東。正因為這種見外的做派,讓他們成了小說家最不好研究的一群人。

26. 《同花順》——
“今天是給我的一個暗示,我要接受它。我有生之年不會再玩撲克了。”

27. 《逃亡的終點》——
“你不介意睡在這張床裡吧?”
“不介意,但我寧願你是明天早上給我講的這個故事。”

28. 《一時情動》——
全心地愛一個人,不管如何奮力地想抽身,卻依然愛著那個你知道不值一愛的人,我想不到還有什麼事比這一件更能把人壓垮。

29.《瑞德》——
亞當在伊甸園中醒來,發現夏娃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正在看著自己,他當時心中生出的愛就是這樣的。
初見之時,他們就明白對方身上藏著自己的神。


30. 《尼爾•麥克亞當》——
這景致出乎他的預料,他熟讀康拉德,幾乎能背,還以為這片土地會飽含著一種陰森的神秘之感。這藍到濃稠的天空讓他措手不及。地平線上一朵朵白雲像是停在風平浪靜處的船帆,在陽光中極是明亮。綠森林也在奪目的光芒中閃耀著。往河岸上望去,不時見到馬來人的茅草屋頂,舒舒服服地鑽在果樹之間。當地人劃獨木舟都站在船中,往上游去了。尼爾沒有覺得自己被禁閉在一個狹小的地方,心頭也沒有什麼陰鬱,在這耀眼的清晨,他只感受到廣闊和自由。初來乍到,他覺得在這個國家受到了款待,知道以後在這裡會過得開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7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