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
商品資訊
系列名:普羅米修斯
ISBN13:9789864778881
替代書名:Why We Act: Turning Bystanders Into Moral Rebels
出版社:商周文化
作者:凱瑟琳・山德森
譯者:林凱雄
出版日:2020/08/08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1cm*14.8cm*1.6cm (高/寬/厚)
重量:422克
版次:1
商品簡介
為什麼人們面對暴行卻不願挺身制止?
道德勇氣並非與生俱來,無所作為才是人性!
2011年,中國佛山市一名兩歲的小女孩被車輾過,在她倒地流血的十七分鐘內,至少十八個行人路過,卻無人伸出援手。
1964年,美國紐約市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上被歹徒持刀攻擊,期間總共有三十八位目擊者聽到呼救。
有人開窗查看、有人從窗台大聲呼喝,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暴行,甚至沒有人報警,凱蒂最後被刺身亡。
許多暴行、慘案發生的當下,並不是沒有目擊者,但大多數的人選擇保持沈默、無所作為。
本書作者凱瑟琳・山德森教授,從心理學、腦科學、生物學、經濟學等不同角度,探究惡行發生當下,這群「良善之人」為何冷眼旁觀,
這樣的行為又如何成為暴行背後的隱形推手,以及怎麼鼓舞人群採取應對行動。
本書的前半部說明導致好人作惡的情境與心理因素(第一章),而這些因素會造成一種更常見的現象,就是我們面對他人惡行時的沉默無為(第二到五章)。
接下來,在中小學校園霸凌(第六章)、大學性騷擾(第七章)、職場不當行為(第八章)這些特定的現實情境中,這些因素會如何克制旁觀者的行動。
最後,本書檢視有些人更容易挺身反抗他人的原因,以及我們能從這些反叛勇者身上學到什麼(第九章),並在末章做策略探討,使我們能在別人亟需救援時更勇於發聲、採取行動。
挺身而出、做對的事情,其實並不容易。
本書能夠使讀者了解有哪些阻礙導致人們袖手旁觀,並提供在個人生活中抗拒這類壓力的實用策略,
克服生理與心理上的機制,進而找到破解「無所作為」的最後防線。
作者簡介
凱瑟琳・山德森Catherine A. Sanderson
任職於安默斯特學院的生命科學/心理學院,2012 年時被普林斯頓評論(The Princeton Review)評為全美 TOP 300 教授之一。山德森教授的相關演講、文章散見於各大媒體,如《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雜誌、CBS電視網、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等。
林凱雄
三腳渡人。英文、法文翻譯,自由撰稿人。譯有《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商周出版)、《文學大數據》(創意市集)等書。
目次
第一篇:好人默不吭聲
第1章:禽獸的迷思
第2章:誰該負責?
第3章:模稜兩可之惡
第4章:伸出援手的高昂代價
第5章:社群的力量
第二篇:霸凌與坐視旁觀
第6章:中小學篇:起身對抗惡霸
第7章:大學篇:減少性騷擾
第8章:職場篇:扶植倫理行為
第三篇:學習挺身行動
第9章:理解何謂「道德反抗軍」
第10章:成為反抗的勇者
書摘/試閱
二○一七年四月九號在芝加哥歐海爾國際機場,一架聯合航空班機因為座位超賣,要求數名乘客下機。六十九歲的陶成德(David Dao)醫師拒絕放棄座位,隨即被強行帶離飛機。他被三名芝加哥航空局警衛在機艙走道上拖行,頭部在途中撞到座位扶手而失去意識,不止腦震盪還撞斷鼻子、掉了兩顆牙齒。機上多名乘客錄下事發經過並把影片上傳到社群媒體,這起事件於是廣傳開來。
很多耳聞此事也看過影片的人,把重點放在陶成德遭受的不當待遇。不過他們忽略了我立即注意到的一點:飛機上滿是沉默的乘客。這些乘客顯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很多人用手機錄下這一幕,之後又在社群媒體上大加撻伐。然而,事發當下只有一名女性挺身出來大喊:「你們在幹麼?」除此之外沒有人質問航警,也沒人干預這顯然失當的舉措。
某種程度上這其實不意外,無數研究已經顯示當有其他人在場時,我們比較不會出手調停:我們假定別人會做些什麼,所以自己不必行動。諷刺的是,這種傾向──亦即心理學家說的「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表示受害者會得到的幫助與事發現場人數呈負相關,心理學家稱呼這種現象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然而,我們會在本章結尾看到這並非鐵律,有時人雖然身在群眾中,還是能突破旁觀者的角色。
旁觀者效應的由來
旁觀者束手無為的研究主題在一次事件後熱門起來:一九六四年,美國紐約皇后區的年輕女性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在自家公寓大樓外被殺害。《紐約時報》調查這起謀殺案後發表報導,有如在控訴都市生活之惡,顯然得證都市的剝奪人性。報導敘述了事發經過,宣稱當晚有三十八人目擊或聽到這起事件,不過沒有一人在凱蒂被攻擊的那段時間出面幫忙或報警。較晚近的研究揭露這則報導有失實之處,不過本案還是在心理學界激起一波研究熱潮,後來這種現象被歸類為旁觀者效應。
吉諾維斯案激發的最早期研究之一來自紐約大學的約翰.達利(John Darley)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畢博.拉塔內(Bibb Latané),他們在實驗情境中模擬一樁逼真的意外,藉此分析有旁人在場會如何影響受試者的反應。他們想了解的是:認為自己要為向外求援負全責,或是認為其他知情者也能求援,在這兩種情境中,人的行為會否有所不同?受試者都是大學生,被告知實驗是要檢視學生常會碰見的個人困擾,而且為了保密身分,安排每名受試者獨處一室,實驗員不會聆聽他們的對話。受試者被各自帶到附有對講機的小房間,對講機是用來與另五名受試者交談。研究人員要每個人自我介紹,一名受試者約翰(研究人員的暗樁)會提到他有癲癇的困擾,有時會被壓力誘發,並且說他如果開始口齒不清,務必要有人去求援。
研究人員接著進行實驗的關鍵步驟:有一半的受試者被告知,全體受試者都能透過對講機聽到別人的對話內容。另一半受試者則被告知,約翰的對講機有點問題,只有他們一人能聽見他,所以必須向全體受試者複述約翰的話。
你或許能猜到,對話開始幾分鐘後,約翰口齒不清起來,並且請求幫忙。
有誰伸出援手呢?首先是好消息:被告知只有他們能聽見約翰的受試者,有八十五%立即離開房間求援(令人納悶另外十五%在想什麼)。這些人顯然相信只有他們知道約翰即將癲癇發作,自覺有責任也必須採取行動。壞消息是,被告知全員都聽得見約翰的受試者,伸出援手的比例就低很多了。以為別人也聽得見約翰的受試者當中,只有三十一%在六分鐘內離開房間;他們肯定是假設別人會出手相助,覺得自己不必擔責。
達利和拉塔內的實驗設計是為了創造一個典型來模仿真實世界常態:緊急事故的旁觀者知道、身旁其他人也知情,卻不知該作何反應。兩位學者發現,如果事故只在一人眼前發生,也就是這一名旁觀者明顯知道自己該有所行動,則當事人更有可能獲得救助。如果事故在多人面前發生,人愈多,旁觀者就愈可能觀望是否有別人出手。
不過,這個劃時代研究有個更重要的發現:即使人群裡的大多數人沒有向外求援,他們也不是刻板印象中冷漠無情、無視意外的旁觀者。等實驗員在實驗結束後進入對講機房間,許多受試者都表達了對約翰的關切,詢問他是否「沒事」、「有沒有人照顧他」;他們也表現出受到刺激的生理徵兆,例如雙手顫抖與流汗。要是他們如此擔心焦慮,為何沒有做點什麼呢?
達利和拉塔內假設,沒有代為求援的受試者並非鐵了心不幫忙,更像是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置身多人情境中的受試者為了決定該怎麼辦,或許在心裡盤算過各種選項。因為他沒有行動的必要,或許開始思考不行動的理由:可能有人已經去求救了,他若插手只是添亂;或許求援是反應過度,落得自己也尷尬;還有,離開房間說不定會擾亂實驗。那些落單的受試者沒有權衡這些變項,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自己一人能幫忙,責任很明顯在他們身上。
人在群眾中,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會大為降低,這個研究發現在真實世界的事故中一再重演。底下有幾個近期案例:
●在佛羅里達州可可市(Cocoa),一群青少年眼睜睜看著一個男人溺斃池塘,沒有一人出手相救或對外求援。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一名學生在豪飲波旁威士忌後不省人事,有人把他抬到沙發上,當他毫無意識地躺在那裡的同時,其他兄弟會成員在一旁繼續喝酒開趴打撞球。隔天早上被發現時他已經死亡。
●在倫敦一個人潮如織的購物街區,一名男子想扯下一名穆斯林女性的面紗,不少購物民眾目睹這個攻擊事件,卻沒有一人挺身幫忙。
●中國有一名兩歲大的女孩被汽車輾過,躺在地上血流不止超過七分鐘,其間有至少十八人直接繞過她走開。
●印度有一名婦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強暴,許多人在事發當下經過現場,卻沒有做出任何行動阻止。
這些案例裡,旁觀者原本都可以幫忙,也理應幫忙。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