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道是無情卻有情(簡體書)
滿額折

道是無情卻有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道是無情卻有情》是“酈波品詩詞與人生”系列之四,內容豐富,既有李白、杜甫、王昌齡、蘇軾、辛棄疾、納蘭容若等名家名作,也有流傳千年的詩詞名篇。酈波知人論詩、知人論世,講述詩詞背後,或豪放,或婉約,或精緻,或壯闊,或古或今的動人傳奇,讓詩詞不再只是一段美麗的文字,而是成為一個個立體的靈魂與人生。本書延續了酈波一貫的風格,講解詩詞有立場,有觀點,多維度,既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又與當下的時代文化緊密結合,行文流暢,語言自然,非常好讀。

作者簡介

酈波,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國內首位文牘學研究方向博士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全民閱讀形象大使,“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文化嘉賓,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著有《五百年來王陽明》《人生自有境界》《詩酒趁年華》《最是人間留不住》《唐詩簡史》《宋詞簡史》《是為彼此 來此人世——酈波品讀千古唯美情詩》等。其中,《五百年來王陽明》獲評2017年度“中國好書”,《唐詩簡史》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60強。


名人/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都市白領、中學生、大學生、大眾讀者

《道是無情卻有情》是“酈波品詩詞與人生”系列第四本。取劉禹錫“道是無晴卻有晴”諧音命名,因為親情、愛情、友情,所有這些人生至情,都是我們抹不去的生命底色。沿著詩詞意境,酈波與讀者諸君由詩詞入門,到文學的殿堂感悟人生,探尋中華優秀文化的根本,用短暫的生命追尋永恆的價值與光明。


透過詩詞,追尋人生的真諦

酈 波


這本《道是無情卻有情》,是我的“酈波品詩詞與人生”系列繼《人生自有境界》《詩酒趁年華》《最是人間留不住》後的第四本結集。

在前三本書中,我跟朋友們反復講述了我的一些看法,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領略詩詞之美的同時,還可以品出人生之美、人生之味。其實,詩詞於人生有其無用之大用, 一為與自我達成和解,二為與他人和解,三為與天地自然和解,然後在和解的過程中找到生命的真諦。

知人論詩,知人論世,可以說是我們解讀詩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在這本《道是無情卻有情》中,一首《竹枝詞》把我們帶回大唐,望向被貶到巴山楚水間長達二十餘年的劉禹錫。

通過回顧劉禹錫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比之李白、比之杜牧、比之蘇軾、比之辛棄疾,“詩豪”的豪放更是一種人生本色的豪放。即便是“巴山楚水淒涼地”,他也會筆鋒一轉,寫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與柳宗元命運相同,卻性格不同。他極為堅韌、百折不撓,到了貶所之後,他不像柳宗元在淒苦之境吟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而是在每一個貶謫之地,和當地的百姓迅速打成一片。在別人看來貧窮、逼仄的困境裡,他卻能重新覓得生活的希望與樂趣,達成與自我的和解。

這種積極的心態、姿態,再加上無與倫比的才情,令他的《竹枝詞》開百代之先,成為古今《竹枝詞》創作的當然樣板、成為經典中的經典。一句“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成為千古名句。而我之所以取其諧音, 以“道是無情卻有情”為題命名這本書,是由於親情、愛情、友情,所有這些人生至情,都是我們抹不去的生命底色。

宋代文人中,蘇軾自然是我最喜歡的。“烏臺詩案”、新舊黨爭,他一生多次遭到貶謫,後半生一直處於顛沛流離之中。

身在黃州,不光是精神的苦悶,物質生活的艱苦也是蘇軾此生從未遇到過的。黃州本質上是他的羈押之所,沒有俸祿,也就斷了經濟來源。但也正是在東坡的耕作之中, 蘇軾完成了人生的蛻變。他開始反思人生,不僅反思自己的牢獄之災,還有此前全部人生歲月的格局、視野、喜好與得失。他在靈魂的深處直面過往的自我,絕往日之非, 也找到對理想、信仰的堅持。就在這種反思和尋找之中, 曾經的蘇軾,現在的東坡居士,放下了那些自以為是的浮華,找回了自己的本心。

北宋文人黨爭中新黨著名的成員章惇,得志之後極為偏激,蘇軾等人都栽在他的手裡。蘇軾後來之所以被流放到惠州,被流放到遙遠的海南島,都是因為這個章惇。章惇倒臺後,蘇軾已經在流放中耗盡了生命,憑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回到中原。此時的東坡先生寫了兩封信給章惇的母親和兒子,在這兩封信裡,他達成了與他人的和解,達成了與世界真正的和解。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樹繞村莊,水滿陂塘。”王維的《鹿柴》、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秦觀的《行香子·樹繞村莊》等詩詞中所描摹的一幅幅美景,引領我們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詩詞中,反映出的自然之美與文化的內涵,便是“和”。中國的詩歌到了第三個層次,是與天地自然的和解, 並在和解過程中找到生命的真諦。詩詞裡反映出的是我們對於生命的探尋,而這些探尋又深深融入我們文化的根裡。

在許多次講座中,我都被問到這樣的話題:“是什麼能夠支撐你在路上風雨兼程,知行合一呢?”我回答說:“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思想與信仰。”

關於信仰,中國不同於西方。我們文化的本質,是先賢崇拜。所以中國文化的兩種質量,一是自我的成長,二是兼收並蓄的包容。

我有一位德國“知己”——德國不來梅大學前任副校長李筆德。他以德國人的嚴謹思考,指出東西方文化的本質區別在於:西方文化的本質是他救,東方文化的本質是自救。我深以為然。

中國人認為,不懂得自我修養,自我檢點,自我救贖, 就會天地不容。孔子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自我的救贖,正是薪火相傳的真正奧秘。完成自我的救贖和自我的成長後,仁人志士們集合在一起,擔當起社會發展的使命,在先賢的基礎上尋找發展的力量。而所有這一切,都承載在我們的文明中,承載在我們的文化中,承載在我們的詩詞中。

也正因為如此,我希望能夠沿著詩詞意境,與讀者諸君由詩詞入門,到文學的殿堂感悟人生,探尋中華優秀文化的根本,用短暫的生命追尋永恆的價值與光明。


目次

目錄


總序:詩詞無用的年代 ,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詩?

代序:透過詩詞 ,追尋人生的真諦


濁酒一杯家萬裡——《詩經·小雅·采薇》

以理服人——漢樂府《長歌行》

淒清之景中一抹溫暖的色彩——王維《鹿柴》

一片冰心 照耀古今——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曲徑通幽禪意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我們就是李白 李白就是我們——李白《靜夜思》

不與傻瓜論短長 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

劉郎一曲竹枝詞 ,道是無情卻有情——劉禹錫《竹枝詞(其一)》

精神的力量——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曾經最美的愛情 曾經最好的人間——李煜《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在路上——溫庭筠《商山早行》

紅塵中的赤子心——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春風十裡 ,何如有你——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

只流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隨園裡的時光——袁枚《苔》

印象納蘭——容若《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上)

我是人間惆悵客 不是人間富貴花——納蘭容若《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下)


書摘/試閱

劉郎一曲竹枝詞,道是無情卻有情

——劉禹錫《竹枝詞(其一)》


酈 波


我個人太喜歡劉禹錫,喜歡他對歷史、人生沉思後的那種深刻感悟。除了他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秋詞》《陋室銘》外,我還特別喜歡他的那首具有創新精神的千古名作《竹枝詞》。

詩雲: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真是一首絕妙的情詞情歌,首句仿佛《詩經》,使用了起興的傳統手法。“楊柳青青江水準”是說楊柳青,青青如水,江水準,平平如鏡。在這樣清麗婉柔的春日裡,江邊的姑娘聽到情郎在船上的踏歌之聲。

接下來兩句最為精彩,“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樣純粹的生活場景,我們在今天的生活中,尤其是暮春時節或者盛夏時節還可以經常看到。但這個典型的場景放在這首情詞裡,實在太有韻味了。我們既可以把它理解成“聞郎江上”所唱的歌聲,是小夥子在唱“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江邊的姑娘,聽了江上的情郎的歌聲,心中宛轉起伏,心潮難平,便有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感慨。

相信所有的人都能聽出,這裡的“有晴”“無晴”是一語雙關,既是晴朗的晴,更是諧音情感的情。

少女聽了情郎的歌聲,心情固然起伏難平,但她卻是一個聰明的女子,辨得清情郎的心意。“道是無晴卻有晴”,重點當然是在“有情”了,所以她內心不禁喜悅起來。這時的楊柳青青,這時的春日春景,在她的眼中、在她的心中一下子都無比地鮮活起來。

這樣的《竹枝詞》讀來真是朗朗上口,讓人誦之、歌之不禁心生歡喜,不禁對人生、對生活生出一種別樣的熱愛來。這樣美麗的《竹枝詞》劉禹錫作了不止一首,這首只是他《竹枝詞》二首組詩中的第一首。

第二首詩雲:“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紇那”是代指踏曲的和聲,這首詩是說,巴山楚水之地不僅雨水多,而且巴人善歌,唱歌時就有踏曲的和聲。劉禹錫另有《紇那曲》:“楊柳鬱青青,竹枝無限情。周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巴人這種踏曲的和聲,音樂太過優美,三國妙解音律的周瑜周公瑾聽了之後,也會為之頻頻回顧吧?

這裡的楚水巴山,又不禁讓我們想起他的名句“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為什麼同樣的“楚水巴山”,卻帶給劉禹錫截然不同的感覺,並創作出這樣風格大相徑庭的詩作?

其實,這兩首《竹枝詞》之前,劉禹錫還有一組十分出名的《竹枝詞九首》。

比如,其二也和“道是無晴卻有晴”一樣名動千古,雲:“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再比如,寫世情的其七,雲:“瞿唐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還有寫民情與生活的名作其九,雲:“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佘。”這麼多《竹枝詞》,經劉禹錫之手集中創作而出,在詩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接下來,中國詩史上開始出人意料卻又情理之中地出現了一種極其壯觀的景象,那就是《竹枝詞》的創作開始大量湧現。在劉禹錫的時代,就有很多詩人開始用《竹枝詞》與劉禹錫唱和,比如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就曾作有四首《竹枝詞》。而元稹、李涉等也有《竹枝詞》的創作。

入宋之後,《竹枝詞》的創作更是一下子繁榮起來。黃庭堅、楊萬裡都有《竹枝詞》的創作。明清之際,《竹枝詞》的創作不勝枚舉,十分興盛。比如曹雪芹的好友愛新覺羅敦誠,作為清宗室,也在自己的文集中留下了《東皋竹枝詞》八首的創作。有學者統計,自劉禹錫開創《竹枝詞》的傳統算起,由中唐而下,宋、元、明、清文人《竹枝詞》的創作,其總量加起來的話,甚至會超過全唐詩的總量,可謂蔚為大觀。

說到這一獨特現象,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從詩史上來看,有很明確的證據表明,《竹枝詞》最早並不是劉禹錫開始創作的,比如顧況早就作有《竹枝詞》一首:“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雲飛。巴人夜唱竹枝後,腸斷曉猿聲漸稀。”

我們知道,少年白居易入京時專門去拜見的就是當時已經非常有名望的顧況。顧況聽說他的名字叫白居易,就開玩笑說:“京城米貴,居大不易。”等讀到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顧況大為驚歎,說有如此詩情文采,“居”也不難了。因為有顧況的提攜,白居易才名聲大振。白居易與劉禹錫同年,所以說顧況也是劉禹錫的前輩詩人。

既然顧況早就有明確的《竹枝詞》創作,題目也是明確的“竹枝詞”三字,但為什麼詩史上卻把《竹枝詞》的開創之功歸於劉禹錫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