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考古記(全四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系列叢書
ISBN13:9787514618952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作者:埃瑪紐埃爾愛德華‧沙畹
譯者:袁俊生
出版日:2020/06/01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4.5cm (高/寬)
本數:4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沙畹是第一位運用現代考古技術對中國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與測量的學者,通過大量拓印、抄錄遺址文物中的碑文題記,收集整理了一千七百余張圖片,並對遺址文物進行了藝術、政治、宗教、社會等多角度的闡釋。這些遺跡在後來的戰亂過程中或損毀或流失,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壞,這些圖片及資料對於後世的研究就更顯彌足珍貴。
《華北考古記》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考古文獻,同時也是中西學術交流的歷史見證。1909年本書法文版面世,中國的登封三闕、孝堂山、武梁祠、龍門石窟等遺址由此進入西方學術視野,成為世界漢學及東方藝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中國金石學也首次被納入法國漢學的研究領域。同時,西方現代考古學方法也為中國學界所重視和運用,推動了中國傳統金石學研究的發展。
作者簡介
埃瑪紐埃爾-愛德華·沙畹(1865—1918),簡稱沙畹,是學術界公認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漢學大師。沙畹在國際漢學史上承前啟後,在許多領域卓有建樹,對中國的佛教、道教以及中國的碑帖、古文字、西域史、突厥史、地理等領域都頗有研究,且成就斐然,更是法國西域學、南海學、敦煌學、簡牘學、甲骨學等學科分支的奠基人。
同時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整理研究敦煌與新疆文物的學者之一,被視為法國敦煌學研究的先驅者。繼他之後成為法國漢學與敦煌學大師的伯希和與馬伯樂都出自他的門下,被弟子伯希和推許為“第一位全才的漢學家”。
譯者簡介
袁俊生,1955年3月生於北京。1978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並留校任教。北京外國語學院教師。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工作多年,現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任副教授。主要譯著有中短篇小說《噓——小黑貓成長記》《說煩了愛》《風月趣談》《前世今生》《磨坊信札》;科幻小說《沒有重點的生命》;人物傳記《卡薩諾瓦傳奇》《永遠的小王子》《齊達內傳》《布勒東傳》《阿拉貢傳》《蘭波傳》《杜尚傳》;文學理論著作《超現實主義宣言》;科普讀物《孤獨的真相》;藝術史著作《維米爾》;詩集《心的記憶》;中國近代史專著《中國鴉片史》以及園藝文學讀物《cui情植物傳奇》《傳情植物》等。
名人/編輯推薦
整個西方世界承認的漢學大師!——戴密微(法國漢學家,敦煌學著名學者。戴密微一生所獲榮譽極多。)
沙畹培育了整整一代研究中國的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施舟人(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法國高等研究院特級教授。)
沙畹之在中國學中,確為全歐巨擘。亦唯有沙畹始能認識中國文化之偉大的價值。”“中國之文化,不僅與其他古代文化並駕媲美,且能支持發揚,維數千年而不墜,蓋同時為一古代文化、中世文化而兼近現代之文化也。研究中國古代之文化,而能實地接觸當今代表中國之人,此種幸運,絕非傾慕埃及或希臘者所可希冀。知有此幸運而能親來享受者,以沙畹為第一人。昔餘之來中國,亦無非師效沙畹之榜樣耳。——伯希和
法國漢學家沙畹的《華北考古記》、日本大村氏的《中國雕塑史》、關野、常盤的十二卷巨著《中國文化史蹟》;瑞典喜龍仁的四卷本《五至十四世紀中國雕刻》為中國古代雕塑“四大名著”!此四者中又以沙畹都著作成書*早!故該書圖版所涵納的歷史信息自然*豐富、*完整,因而*具研究價值!——邵嘉平(古磚研究者暨收藏家)
沙畹的《華北考古記》是劃時代的學術豐碑,他本人也由此成為漢學研究的一代大師!——榮新江(北京大學教授)
序
一個時代可以成就一批大師,而一批大師也締造一個時代,學術界亦是如此。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政治、社會、學術都處在巨大的變革之中,那是一個產生革命家、英雄和學術大師的時代。但是,由於中國當時在科學技術上的落後,在許多學術領域內,中國學者尚未涉足。西方學者反而先行一步, 走進中國這片未開墾的土地,創造了學術輝煌。
就在此時,法國從事漢學研究的年輕學者埃瑪紐埃爾-愛德華·沙畹(Emmanuel E?douard Chavannes,以下簡稱“沙畹”),來到中國,以華北為中心,開始他的考古調查工作。
1889年1月,沙畹被法國外交部派往北京。那是他第一次來華,時年24歲。他的身份是法國駐華公使館散編隨員,可以自行安排研究計劃,當時他打算全文翻譯司馬遷的《史記》,並調查兩漢畫像石,旁及歷代碑銘和少數民族文字的碑刻資料。為此,1891年沙畹曾前往泰山考察,以印證《史記·封禪書》的記載。此行還促成了他對泰山祭祀活動和民間信仰的通盤研究,最後寫成了《泰山:中國的一種祭祀誌稿》(Le T'ai Chan,Essai de monographie d'un culte chinois, Paris : Ernest Leroux, 1910)一書;同時他在泰安碑賈手中購買到武梁祠、孝堂山、劉家村的畫像石和碑刻,構成了他另一本書的主要素材,即《中國兩漢石刻》(La sculpture sur pierre en Chine au 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
目次
第一卷·石闕及石祠卷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緒論
第一節祠堂
第二節石闕
第三節漢代浮雕藝術及考古價值
第二章登封縣石闕
第一節太室闕
第二節開母闕
第三節少室闕
第三章孝堂山石祠
第一節石祠外景
第二節隴東王感孝頌銘文
第三節八角石柱題銘
第四節石祠後壁的兩塊石板
第五節兩側石壁
第六節三角石梁
第四章其他各類畫像石
第一節劉家村石刻畫
第二節焦城村石刻畫 .
第三節周公廟石刻畫
第三節南武陽石闕
第四節六幅石刻畫拓片
第五節墓祠食堂
第六節沂州石刻畫
第七節李翕頌
第八節菲舍爾帶到歐洲的文物
第九節濟寧晉陽山慈雲寺石刻畫
第十節持斧男子石刻畫像
第十一節漢魯恭王墓石刻守卒
第十二節郭泰墓碑
第十三節出處不詳的石刻畫拓片
第十四節射陽石門畫像
第十五節不其縣令石闕
第十六節漢代墓碑
第十七節漢磚
第十八節漢王稚子闕畫像
第十九節濟南府公立圖書館匯集的畫像石
第二十節置於濟南府的另外十塊畫像石
第二十一節出處不詳的石刻畫拓片
第二十二節兩城山石闕
第二十三節汪涅克帶到巴黎的畫像石
第二十四節勞費爾所公佈的石刻畫拓片
第二十五節關野貞所公佈的石刻畫拓片
第二十六節出處不詳的畫像石
第二卷·武梁祠卷
武梁祠墓群.
第一節墓碑
第二節考古學家的研究成果
第三節兩座石闕
第三節武梁祠
第四節美妙的祥瑞圖像
第五節前石室
第六節左石室
第七節後石室
第八節新發現的第二塊畫像石
第九節孔子見老子的石刻畫像
第十節損毀的畫像石
第十一節三面鐫刻的畫像石像
第三卷·石窟卷
緒論
第一章云岡石窟
第一節第一組石窟
第二節第二組石窟
第三節第三組石窟
第二章龍門石窟
第一節潛溪寺內的石窟
第二節E 組石窟:距潛溪寺最近的石窟
第三節雙窟(G 號窟)
第四節石獅窟(H 號窟)
第五節石塔窟(I 號窟)
第六節雙窟與石塔窟之間的小石窟
第七節毗鄰石塔窟的南窟
第八節在全景圖上標示J 和K 之間、緊鄰道路的石窟
第九節K 號窟
第十節L 號窟
第十一節M 號窟
第十二節不平整的洞穴(N 號窟)
第十三節Q 號窟
第十四節S 號窟
第十五節T 號窟
第十六節大佛(U 號窟)
第十七節V號窟
第十八節X 號窟,又稱老君洞
第十九節Y號窟
第二十節伊水東側石窟
第二十一節龍門題記碑文所包含的信息
第三章鞏縣石窟寺
第四章濟南府千佛山
第五章石窟以外的佛教雕塑
第一節少林寺裡的兩尊石碑
第三節碑林裡的佛教浮雕畫
第四節刻於武定元年(543 年)的畫像石
第五節刻於北魏正光六年(525 年)的佛座石刻畫
第六節圖437
第七節圖434
第八節圖430 和圖431
…………
第四卷·圖譜卷
高句麗古蹟圖集
唐太宗昭陵圖集
唐太子恭陵圖集
唐高宗乾陵圖集
武則天皇帝於700 年為母親修建的順陵圖集
唐睿宗橋陵圖集
唐憲宗景陵圖集
宋仁宗永昭陵圖集
唐代石刻經典古籍圖集
孔林圖集
孔廟圖集
開封府圖集
其他各類銘文圖集
博物館收藏的珍品圖集
西安府圖集
韓城縣芝川鎮司馬遷祠圖集
太原府圖集
五台山圖集
大同府圖集
圖片索引
譯後記
結束語
書摘/試閱
沙畹繼承了他所景仰的司馬遷“踐行”的學術傳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把實地的田野考察和書房裡的潛心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做研究的過程中,同時到實地進行調查。與同時代的中國金石學家的“訪碑錄式”的專注於文本收集的方式不同,沙畹的實地調查依託於現代學術的考古學方法,不僅對碑刻本身做詳細的測量和記錄,同時對碑刻或古物所在的祠堂、墓地、周邊環境等做仔細的考察和分析。再加上西方的照相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沙畹的《華北考古記》最終成為劃時代的學術豐碑,他本人也由此成為漢學研究的一代大師。
沙畹的成就是歐洲學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代產物。20世紀初,歐洲的考古學者們開始實地涉足並挺進陌生的地域進行考察與研究。沙畹以其學識和眼光,選擇了華北作為考察重點;斯坦因(A. Stein)則選擇以和田為中心的絲路南道,格倫威德爾(A. Gru?nwedel)選擇吐魯番為中心的絲路北道,伯希和(P. Pelliot) 直奔敦煌,儘管他只看到一件敦煌藏經洞寫經,不過,他們最終都通過實地的考古調查和隨後整理而成的著作,成為各自領域內的學術高峰。沙畹選擇中國學術最核心的華北、泰山、雲岡、龍門,來實現自己的學術抱負,雖然與競爭更加激烈的新疆寶藏相比,他的考察似乎沒有那麼惹眼,但其學術意義絲毫不減。而且不應忽視的是,在如此繁忙與競爭的時期,沙畹在1903年應俄國皇家科學院之請,翻譯出版了《西突厥史料》[Documents sur les Tou-Kiue (Turcs) occidentaux],此書成為西方研究中亞史的必備參考書;1910至1911年,他又應友人烈維(S. Le?vi)的請求,翻譯《選自漢文〈大藏經〉的五百寓言故事》(Cinq cents contes et apologues : extraits du Tripitaka chinois),分三卷出版;1911至1913年,他又與伯希和合撰長文《中國發現的一部摩尼教經典》(Un traite? maniche?en retrouve? en Chine, Journal Asiatique, 10, 1911, pp. 499-617; 11, 1913, pp. 99-199, 261-395),此書成為摩尼教研究的奠基之作; 1913年,沙畹又應斯坦因請求,考釋出版了《斯坦因在新疆沙磧中所獲漢文文書》(Les documents chinois de?couv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 Oxford),這部著作堪稱整理漢晉木簡和西域出土文書典範。沙畹之偉大,正在於此。我曾給中華書局出版的《沙畹漢學論著選譯》寫了一篇代序的文章,題為“沙畹著作的接受與期待”,在文中我對比馮承鈞翻譯的《西突厥史料》等邊疆史地、求法僧行記等論著,指出支撐沙畹學術殿堂的幾塊巨大的基石還沒有人翻譯。可喜的是,中國畫報出版社敦請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袁俊生先生,將此書全文譯出,並利用現代排版技術將圖片隨文放置,便於學者使用。相信沙畹這部著作的中文譯本的出版,對於兩漢石刻、墓葬研究,以及雲岡、龍門石窟原貌的追尋,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其學術意義早有相關研究者從不同方面給予定位,在此我就不贅述了。
沙畹是我所敬佩的學者,為他著作的中文譯本做序,我倍感榮幸。今承安平秋先生授意,中國畫報出版社副總編齊麗華女史約請,不敢有違,因述沙畹此書之學術源流與學術價值,聊做序言。
榮新江2020年2月杪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