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只有真正掌握專業的解讀知識
才能作出正確投資決策的能力!
「判讀力」是一種選擇,選擇市場、交易標的、時機等;
也是一種決策,決定方向、數量、進退等。
較為投資人熟知的應用是在對財經資訊的解讀,
包括資訊的真偽、利多還是利空、影響多大以及投資如何決策等。
其對投資成敗影響更為深遠,也可說是無處不在,
而此書更是補足散戶投資人最為欠缺,卻又不自知的專業能力。
為何作某個決策?理由何來?這問題是最容易辨別投資是否專業的關鍵,
也是散戶最該自問的成敗依據,而這類的陳述就直指你的判讀力由何而來:
「不知道耶!我就覺得可以買…」
「(盤中)有大單!看起來要攻了!…」
「它去年獲利很好,往年配息也不錯」
「這間公司在買庫藏股…」
「我朋友說他們公司每天加班都做不完…」
「聽說某集團要併購這間公司」
「某某某(人或媒體)認為還會再漲…」
「之前從多少價格跌這麼深,可以接了…」
上述某些範例讀者是否覺得眼熟?
每個投資時刻,或是搜尋資訊的同時,我們總是會問上無數的問題,而真正能解決這些問題的重點,不外乎判讀力的三個要件―「邏輯、經驗與知識」,也是所有投資贏家能脫穎而出的真本領。
【本書重點】
本書結構單純,共分為三個篇章:
★解釋了判讀力及其產生來源,也說明為何投資大眾無時無刻需要仰賴受過訓練的判讀邏輯。
★分析投資人最常注意的財經資訊,從法說會、年報、研究報告到最難判斷的小道消息,利用建構好的邏輯SOP,從真實性、相關性到投資決策等,進行一連串的流程判讀。
★廣泛將投資所遭遇到的各色抉擇判斷,例如總體經濟、產業分析到台股走勢等,以作者個人經驗提出方向思考,這也是針對投資實務最具參考價值的篇幅。
【專業推薦】
「這本書帶我們回到股票投資的本質:找到對的公司,以合理價格買進,與企業一起享受成長的果實。」
―李政霖,嘉實資訊總經理
「股市贏家不藏私之密技公開,學會蕭老師的判讀力,讓你在投資路上無往不利。」
―林奇芬,財經專欄作家
「投資的成敗在於判讀力,無論投資事業或股票皆同。這本書用理論與實務的架構闡述了這點,更是作者難得的經驗分享。」
―林榮錦,晟德集團董事長
「散戶救星,當之無愧!讀後讓你迅速擺脫散戶命運!」
―陳唯泰,仲英財富投資長
作者簡介
◆曾任職於外商科技公司、上市電子公司,創業投資公司,現為專業操盤人及特約講師
◆長於產業研究、選股策略與投資規劃,對證券投資充滿熱情及學習精神,並樂於分享經驗及從事投資教育
◆曾為雜誌撰寫投資專欄、為財經頻道擔任解盤來賓、於社區大學開設投資課程、於大學證券研習社團擔任講師,並數度應邀擔任上海石頭網「兩岸名師之旅」講師
◆著有《股海奇兵》、《散戶升級的必修課》、《沒人教你的基本面投資術》、《股海奇兵之散戶語錄》、《股海奇兵之成長型投資》等
◆「股海奇兵」臉書:www.facebook.com/staneqi/
目次
PART I 何謂「判讀力」?
判讀力的定義
判讀力由何而來
判讀力如何養成
判讀力養成必備工具
PART II 財經資訊判讀力
財經資訊分類
資訊傳遞的路徑
財經資訊解讀重點
常用網站與軟體
財經資訊解讀範例
PART III 廣義判讀力
總體經濟
全球商品
台股走勢
產業
企業評價
書摘/試閱
財經資訊解讀重點
對於任何資訊必須有一套判讀的機制,像是判讀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如下列幾項,前七項是解讀,最後是投資行動。
來源可靠性
資訊的來源為何?相當程度就決定了怎樣解讀它的可靠性。交易資訊毫無疑問絕對可信,除非電腦統計系統出問題。
公開重大訊息也幾乎不用懷疑,唯一會出錯的數字誤植,尤其在財報公告上,有時是無關緊要的差異,但像是屢見的每股盈餘(EPS)小數點錯誤就影響甚大,儘管公司都會很快再發更正錯誤的重大訊息,可在交易時間內傷害已經造成。我有印象中最早2010年長興化工公告第一季財報,EPS原應為0.53元,誤植為去年全年的EPS 3.51元,這是間好公司,爆好的數字自然引來追價,這個烏龍後來投保中心求償超過6千萬元。再來2013年富晶通公告前一年全年財報,EPS應為-6.66元,誤植為-12.58元,雖是虧損無端擴大的正向解讀,但差異也未免過大了。其後2014年麗嬰房-0.5元誤植成0.5元;2018年謚源0.55元誤植成5.5元;2019年尚志-5.33元誤植成5.33元;太普高-0.30元誤植成0.30元;昇華-1.03元誤植成1.03元,類似情況至今仍屢見不鮮。無論是全年當一季、小數點擺錯還是正負陰錯陽差,姑且先不揣測是「胖手指」還是其它動機,從企業競爭力以及先前已公告的營收數據,有些情況其實當下就可用邏輯與經驗判讀其可靠性。
年報與公開說明書需要公開揭露,也得先經主管機關查核,但你以為這一定很嚴謹誠實嗎?除了偶有數字誤植的小瑕疵外,因其撰寫是為上市櫃、籌資或給股東會一個交代,常是報喜不報憂式的正向寫法。我在上市公司任職時就常寫這類文章,深諳其中訣竅。試問像未來研發或業務發展,多數未明確訂出時間表,事實證明很多都做不到。投資人對年報與公開說明書中過去的資訊可以採信,對未來的事則要有所衡量。
法說會雖然就資訊揭露程度略嫌不足,可靠性倒是較無問題,畢竟敢公開講的只會保守而非誇大,對我而言有時反而搔不到癢處。訪談是我喜歡而常做的資訊取得途徑,但不是說近距離接觸,或是見面三分情,可靠性就高,實務上我或者法人被誤導的例子也是有的。發言系統或經營者過於樂觀,像是「接單接到明年」的話都有,我就曾訪談一間傳產公司,經營者說得樂觀,事後驗證卻做不到。相對的有另一間傳產公司的發言人,問個半天得不到我在判讀上的關鍵依據,害我錯失三十幾元到二百元的報酬利潤。
座談會的可靠性在我的經驗中還算偏高,不同於公開法說會得錄影存證、資料上傳,座談會有點私密性,加上主動出約方常常與公司有點關係,相對發言系統甚至經營者會開誠佈公些,與會者無論法人或像我這類投資人可以得其所需。但有時公司揭露的資訊太過,就有刻意作多到誤導之嫌。我曾參加過一場KY公司的座談,其他部份的經驗分享日後有機會再談,誇張的是對方主動提供未來幾個季度,「計畫」要出貨多少量、預估毛利率甚至到獲利貢獻,我當下直覺很有問題,後來證明那些數字都達不到,還有段不小落差。
研究報告多半有所本,是法說會或訪談後的產物。前面說了,因假設而推論,得到業績的預期,再依「合理」評價,給出投資建議的結論,試問若起始公司給的假設就有樂觀、中立與保守之別,是否推論結果就差之千里?再說推論的邏輯或專業有技術上的高低,以及後面會討論的「動機」,就可能與最終實際數字有落差,至於評價更難達到所謂合理,像本益比給多少可是個學問。此外哪家券商或是哪位研究員的可靠性較佳?這都要長期觀察才能略知一二。
媒體報導的新聞事件亟需慎重衡量其可靠性,而非一視同仁。一類是看到公開資訊後的報導;第二類是法說會後的跟隨式報導;第三類是拿到公司給的新聞稿,稍加潤飾後出新聞;第四類是有管道取得法人研究報告,常見「法人估計」等字眼的都是這種;最後一類常常發生在強勢股或轉強股的報導,杜撰的寫法居多,純粹是給個上漲理由的交代。投資人要如何判讀呢?像前二類會註明公告、公司或公司的誰表示如何。第三類常會有一家以上的報導,觀察文稿相似度甚高,就對了,事實上現在有專業公關專門幫公司發新聞稿。筆在記者手上,可以判生判死,你只要瞭解記者常會錦上添花與落井下石,未曾訪談過公司任何人也能捕風捉影地寫,或是給他三分,他能寫到十分,這樣的經驗有助於你判讀。
傳言當然是可靠性最差的來源,也最難判讀,多數是有心人釋放出來,如果是虛構的,應有些破綻,而終會遭識破,但也可能日後成真,初期有人先放出風向球來試探。所謂「街談巷議,語多可採」,不必先入為主的否定,當作是激起你深入探索的功課,從傳言的來源信用如何開始,透過邏輯、經驗與知識過濾,就算結論不到位精準,相信亦相去不遠。
動機
訊息的動機論深深影響判讀與投資決策,只看到表象而不深究動機,等於被訊息所制約。重大訊息不太會有錯誤,即使有也會更正,但除了例行的揭露外,有時為何發重訊就是個疑問,選時挑日也是,陳述的語氣、方式與數據也都有玄機。重大性不足的發文就是小題大作,不用說就是意在作多。遇質疑或利空的解說文,常流於避重就輕、粉飾太平,意圖化解衝擊。至於很常見的澄清媒體報導文,就算是欲蓋彌彰了,試想資訊的源頭若非公司相關人員外洩,怎會空穴來風?這種應主管機關要求的制式澄清,不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法說會召開的時機多少有點學問,即使是配合財報公告,也是可早一點或晚一點,好的數字往往會傾向早點見光,差的可能就能拖則拖。除了配合財報,非常多的公司會選擇有「好事相告」時辦法說會。至於座談,亦有主動與被動之分。公司主動要召開座談還有二種可能,一是它累積被法人與我這種專業投資人請託訪談到一定程度,「只好」出來面對,另一種就真的是有特定的好事相告,大多數願意公開資訊到一個程度的公司都是被動接受訪談。
研究報告的動機通常旨在分析及給予投資建議,但長久若與公司基於私交或不願得罪的情感因素,則參考性下降甚至誤導,更有甚者扯出不當利益,都是曾有過的怪異現象。我還見過一種「偽研究報告」將公司寫得潛力無窮,業績成長可期,卻不是法人所為,用時髦的說法就算是業配文,就算不是為拉抬股價出貨,顯然也屬刻意包裝。總之寫正向是為真心所言還是為出貨?寫負面可能打壓股價還是為了想接股票?都要多面向思考判讀,才不為報告的動機所誤。
前面已談過新聞報導素材由何而來,又是如何被加工,若從動機看,就只是為公為私之差。為公是求獨家的工作績效加分,會寫得較聳動些;或是其他媒體出報導、我怎可獨缺的績效不扣分寫法,相對就寫得平穩平實些。為私最常見是為公司派、主力或自己助攻出貨,這動機觀察新聞與股價關聯便無所遁形。
傳言除考慮傳遞者的信用外,動機可疑度更要注意。尤其越是告訴你是第一手的資訊,越應多提出質疑然後查證,這也是最難的,因為大多數投資人沒能從資訊傳遞路徑去思考,所以我會建議對這類資訊的懷疑絕對需要,至少不應快速採信而衝動作決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