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發掘了大量罕見的日文第一手材料,提出了多年來一直被眾多歷史學家忽略的重要問題,例如:為什麼軍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將他們的國家和人民帶上危險的道路?為什麼他們做出了從一開始就錯誤的決定?與公認觀點不同的是,本書認為,日本領導人其實認識到發動這場戰爭將帶來毀滅與自我毀滅的後果,甚至在發動襲擊前的幾個月裏,日本領導人原本可以避免這一對決。但一方面,日本對中國曠日持久的戰爭對日本國內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面臨資源短缺的經濟困境;另一方面,日本不斷擴大其在太平洋地區勢力的舉動引發了西方傳統強國的不滿,對日本的貿易限制不斷加強,日本面臨外交困境;第三,日本軍隊和政府的特殊關係以及矛盾的內閣製造就了特殊的政治決策機制,加之日本好戰分子慣有的賭徒心態,最終促使日本孤注一擲,採取魯莽的行動,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除了對歷史事件的直接關注,作者還著重探討了日本與中國、日本與西方的關係,本書必將重構我們對太平洋戰場的認識。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堀田江理對襲擊珍珠港前的幾個月裡日本面臨的意識形態及軍事困境做了闡述……以當時極端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為背景,(她)生動勾勒出了一個關鍵人物深陷罅隙的日本領導層……(並且)嚴謹地描述出(他們)協商與爭吵過程中的種種細節……
――《紐約客》(The New Yorker)令人生畏……本書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看到一個強國的政治系統一旦失效,將會帶來怎樣足以毀滅世界的危險後果。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在這本重點明確、資料翔實、說服力強的書中,堀田江理輕鬆地帶我們穿越回那個帶來毀滅性後果的決策瞬間。本書從鮮為人知的角度切入,用精湛的技巧講述了太平洋戰爭是如何以及為何開始的。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對樂於研究日本在二戰中所作所為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令人著迷的書……儘管本書學術性強、史料調查全面,但閱讀體驗極佳、可讀性強……非常引人入勝。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本書快節奏、極具說服力地講述了日本做出偷襲珍珠港決策的過程,堀田江理描述了一個國家的領導層在面臨太平洋危機、亟需採取果斷行動以維護和平之時,卻可悲地陷於無休止的內部爭吵。這是一個關於自欺欺人、不負責任、愚昧無知的故事,而日本直至今日也沒能完全擺脫這些問題。
――入江昭,《珍珠港與太平洋戰爭的來臨》作者
目次
序言 改變歷史的一天 / 1
第一章 戰爭傳聞 / 1
第二章 堂‧吉訶德的歸來 / 44
第三章 一切的開端 / 64
第四章 軍人的兩難境地 / 79
第五章 擺脫麻煩還是保持友誼 / 101
第六章 北進,還是南進? / 114
第七章 危機悄然臨近的7月 / 134
第八章 “朱諾見” / 149
第九章 毫無勝算又非打不可 / 166
第十章 最後一次機會 / 182
第十一章 軍人接任 / 213
第十二章 扭轉歷史車輪 / 229
第十三章 崩潰邊緣 / 242
第十四章 朋友之間總有商談餘地 / 256
第十五章 赫爾照會 / 277
第十六章 縱身一躍 / 285
尾聲 新的開始 / 297
主要人物 / 312
1941年4月前的日本歷史大事件 / 314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