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滿額折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廟堂之憂: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及北宋政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主線是講述范仲淹傳奇的一生,重點再現了范仲淹近三十年政治生涯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028—1038),政壇三起三落。他曾因直言上書、被人誣陷勾結朋黨,三次被貶,但他從不在意個人得失,所到之處,不僅繼續向朝廷提出各種改革意見,還一心一意為人民做實事。第二階段(1038—1043),禦守邊疆。1038年,西夏元昊登上王位,隨即發動了對大宋王朝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西北邊境壓力陡增,范仲淹被重新啟用,負責西北軍政事務。他到任後,採取了一系列行動:進行兵制改革,提升軍隊戰鬥力,團結羌、吐蕃等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加固城防、修建城堡,從而保證了西北邊疆的穩定。第三階段:慶曆新政(1043—1045)。1043年,西方邊事稍寧,仁宗又將范仲淹召回京師,著手清除弊政的改革——慶曆新政。范仲淹陸續提出了《答手詔條陳十事》等改革意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舉等領域。當改革生現成效之時,以范仲淹為首的改革派被扣上了朋黨的大帽子,改革很快被叫停,范仲淹再次被貶到地方,直至去世。

范仲淹布衣時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書院為嚴師,在邊疆為名將,在朝廷又為良相,如此全能又完美,他是如何做到的?本書用優美的散文筆法,生動感人的歷史細節,帶入感十足的故事情節、人物對話,360度全方位立體呈現一個人格獨立、文武雙全又充滿家國情懷的范仲淹。

本書在敘事過程中還穿插講述了北宋的官僚體係以及這些體系背後蘊藏的中國傳統政治理念,講清了北宋君臣共治的國家治理模式的來龍去脈,從而解答了慶曆新政為何會從挽救國家於危亡的改革走向意氣和任性,並最終陷入政治紛爭的。另外,本書也講述了宋、遼、西夏三國間的外交、軍事始末,介紹了北宋獨特的軍事制度,從而讓讀者明白北宋軍事孱弱的癥結所在。

作者簡介

鮑堅

福建省永泰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為中華文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出版長篇小說《清風有骨》、散文集《無非世事》,發表長篇小說《俯仰之間》。

 

名人/編輯推薦

★文學筆法展現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傳奇的一生。

重點揭示、分析了其政治生涯,探尋其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樂精神,為國家、民族挺身而出的大無畏精神形成、發展的思想動因,從而揭示中國士大夫階層的人格氣節、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歷史使命感的精神來源。而范仲淹精神正是中國現階段的改革特別需要的,我們需要學習、借鑒和發揚。

★這不僅是一本歷史人物傳記,更是一本君臣共治國家治理模式的解密之書。

慶曆新政是北宋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書用海量史料講述這場刀刃向內的改革的來龍去脈,力圖從宏大的歷史視野,用傳神歷史的細節,還原范仲淹及其所在的士大夫階層是如何與統治者實現君臣共治的國家治理模式,又是如何用精神和行動影響大宋王朝的命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走向。

★ 抽絲剝繭,探尋北宋獨特的軍事制度,和你聊聊宋、遼、西夏“新三國”時代的外交、軍事始末!

為何在經濟、文化上一騎絕塵的大宋王朝在對外戰爭中卻屢吃敗仗,不得不用金錢換和平?本書不僅深度剖析了北宋獨特的軍事制度,還精彩再現了三國之間驚險激烈的戰爭實況,唇槍舌劍的外交風雲。

★范仲淹手跡+精美宋畫插圖。

書附多幅范仲淹等一大批宋朝士大夫的書法、繪畫作品,以及反映當時自然、社會風貌的精美宋畫。

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山深自有道 .......... 1

第二章 君子何所憂 .......... 91

第三章 誰將補天裂 .......... 171

第四章 雲帆難濟海 .......... 269

第五章 所不朽者萬世心 .......... 347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山深自有道

任何一個時代,追逐名利的人必然是多數,這是人的本性,只要不侵害他人、不危害國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能夠面對高官厚祿而不為所動的人連一個都沒有,或者社會的時尚是恥於清貧甚至嘲笑孤高,那麼這個時代必然是極端功利的時代。

1

山水能夠洗去人們心中的煩憂。

這是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的六月。自去年十二月被貶出京城、今年四月到睦州任知州以來,范仲淹第一次有了超然物外、心曠神怡的感覺。

小船於清晨的卯時從睦州的治所建德縣出發,在新安江上順流而下。去往桐廬縣的五十多里水路,只用了一個多時辰。

大約剛出建德界時,輕蒙的細雨倏然而降,一路與小船伴行,待到桐廬的江岸映入眼簾時,卻又飄然而去。三三兩兩的竹篷漁船在開闊的江面隨波搖動,幾隻鷺鷥縮著長頸靜靜地看著其他同伴爭搶嘴裡的魚,並向主人報功。漁夫們大多在收取昨天夜里布下的漁網,網中那些將將露出水面的大魚小魚在跳躍中向辛勤的漁夫們展現晨曦裡醉人的鱗光。唐朝詩人張志和曾這樣描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詩源自生活,那些捕捉到生活點滴、感悟自生活喜憂並將它們用優美而有韻律的文字記錄下來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詩人。

新安江自歙州黃山山脈發源,一路東流,在浙西進入睦州的桐廬界內,更名富春江,東行至蕭山聞家堰,再更名錢塘江,直至入海。千里之江,最美富春。范仲淹佇立船頭,全身心沉浸在這青山綠水之中。

遙望前方,淡霧滿江。兩岸青山丘陵起伏,無百尺高崖之險,有花錦碧玉之秀。江鷗掠過在水面上悠閒覓食的野鴨,直插入雲;江霧在半山腰依山形曲繞,隨風徘徊。近江翠竹外,遠山青松裡,斫斫的伐木聲剛剛停歇,樵夫的喊山聲緊接而起。

這種仙境般的山水,當有不凡之人徜徉其間。若非飄然似仙、沁人心脾之佳麗,則必為博古通今、冷眼紅塵的隱者。屈原的《九歌》唱道:“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不知他詠頌的是窈窕佳人,還是高潔之士?

此行是范仲淹到睦州之後的第一次出行,但意不在追慕什麼佳人,而是要尋訪一位已經作古千年的高士之遺風。這位高士名叫嚴光,字子陵,東漢初年人。

嚴光是東漢開國之主光武帝劉秀的同窗好友。西漢滅亡後、東漢建立前的王莽天鳳年間,年少時即有博學之名的嚴光遊學到了京城長安,與當時在長安求學的劉秀相識、相知。劉秀讀書,重在通達大義,不拘字句小節,而嚴光則皓首窮經,務求甚解,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因此深得劉秀的敬重。後來二人分別,嚴光繼續他的遊學之路,而劉秀則起兵推翻王莽的新朝,登基稱帝,恢復漢室,建立了東漢政權。

東漢建立之初,天下滿目瘡痍,百廢待舉。劉秀思賢若渴,想起了嚴光,於是派人尋訪,最終找到了隱居的他。但是幾次派人攜帶重禮請嚴光出山,都被嚴光拒絕。

劉秀的使臣第三次見到嚴光時,帶來了光武帝的親筆信。這封流傳後世的《與嚴子陵書》字句不多,卻情真意切:“雖然自古以來,有大作為的君主,必有召請不到的賢臣,可是朕怎麼敢以子陵為臣子呢?只是大業剛定,百廢待舉,我治國之艱難如同在春天徒步行走於黃河的薄冰之上。當年綺裡先生都不輕看高祖皇帝,難道子陵就輕看朕嗎?”

信中所提“綺裡不少高皇”之事,是一個略帶傳奇色彩的故事。

秦朝末年,綺裡先生與東園公、甪裡先生、夏黃公四位著名學者都是秦朝的博士官。漢朝建立後,他們不願出仕,多次謝絕漢高祖劉邦的聘請,長期隱居在商山,人稱“商山四皓”。高祖劉邦見太子劉盈天生懦弱,而次子趙王如意聰明過人,就有廢劉盈而立如意的念頭。一天,高祖到太子宮中飲宴,見太子背後站著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一問方知是屢聘不出的商山四皓。如此高人不願出仕,卻俯首甘為太子的賓客,這讓劉邦心中驚異不已,認為太子羽翼已成,於是打消了廢黜劉盈的念頭。光武帝劉秀將嚴光比作綺裡季,既是稱讚嚴光才華如綺裡季,也表達了他對嚴光的敬重如同高祖對綺裡先生之意,更委婉地希望嚴光不要讓自己如同高祖一般因賢士久召不來而深懷遺憾。

嚴光推辭不過,於是來到京城洛陽。劉秀當即把他接進宮中,談古論今,晚上則留嚴光在宮中,同榻而臥,一如舊時之誼。

次日,主管天文的太史令奏報:臣昨夜觀察天象,見有客星侵犯帝座星。

宇宙天象中客星侵犯帝座星的星象,對應在人世間,就是皇帝遭遇外來危險的徵兆。光武帝聞說大笑道:“是昨夜朕邀子陵同榻而眠,子陵夜半熟睡時將一腿橫在朕的胸口,僅此而已。”

不久,光武帝任命嚴光為諫議大夫,但嚴光無意於官場,堅辭不就,最終離開京城回到南方,隱居於富春江畔,耕讀垂釣,終老林泉。

如今范仲淹腳下的這片坐落於桐廬縣旁富春江北岸的小土平台,就是當年嚴光先生的垂釣之處。大約一畝地見方的高台,半是葭葦,更有無名的野花星羅棋布。如果不說,幾乎沒有人會將這個釣台同千年之前一位著名皇帝與一位著名隱士的那一段交往聯繫起來,更不必說能夠引發麵對江山憶古人的感懷了。

古往今來,有才華的人,做大官、留顯名的居多,自甘清貧、不求名利的是少數。即便是嚴子陵的事蹟,人們傳頌的是光武帝的禮賢下士,羨慕的是嚴光的無上榮光,慨嘆的是自己的懷才不遇。而他的事蹟所反映的獨立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卻漸漸被淡忘。

任何一個時代,追逐名利的人必然是多數,這是人的本性,只要不侵害他人、不危害國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能夠面對高官厚祿而不為所動的人連一個都沒有,或者社會的時尚是恥於清貧甚至嘲笑孤高,那麼這個時代必然是極端功利的時代。極端功利的結果,是不知廉恥。不知廉恥的結果,是社會的又一次動盪、民生的又一次摧殘,甚至是政權的又一次更迭。

范仲淹靜靜地站在釣台上,望著江流無聲地向東而去。

他一生敬佩嚴光。子陵先生面對功名,沒有一絲心動,飄然而去。那種心靜如水的境界,那種我自孤獨的瀟灑,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上古的隱士許由聽到帝堯想禪位給他的話,飛奔到河邊濯洗耳朵,以示不為功名所污,但這只是傳說而已。嚴光是現實中的許由。

但是,他又不能效仿嚴光。如果人人都懷才而隱,那麼誰來報效國家、安濟蒼生呢?

嚴光的精神,在於淡泊名利而不是如浮云自歡。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孟子說過:讀書做人,應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什麼是達?為官從政,身在高位,就是達。這個時候,應當儘自己之所能,為國為民做些好事。什麼是窮?宦海沉浮之中,難免遭遇爭權奪利之人、爭名奪譽之事,一旦遭受謗訕挫折,貶官削職或賦閒無事,即為窮。這個時候,盡量做到不悲不戚、豁達無怨。寄情山水之際,還能關注國家的興盛、感悟人生的道理;飲酒垂釣之餘,還能讀一些聖賢詩書、教幾個懵懂少年。

當然,這些都是難以達到的境界。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現實中就不會有那麼多以升官發財為人生主要目標、以夤緣鑽營為主要手段而混跡官場的人了。

范仲淹自己又能不能做到呢?

2

自大中祥符七年(1014)進士及第至今二十年,范仲淹在仕途上已經經歷了兩起兩落。

第一次起落,是天聖七年(1029)的事。

就在天聖六年(1028),擔任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的朝廷重臣晏殊向朝廷推薦范仲淹擔任秘閣校理,使范仲淹躋身館職之列。

秘閣校理品級不高,主要職責是朝廷文書和史籍的校對,但卻是人人羨慕的職務。秘閣和史館、昭文館、集賢院,是皇帝重要的文秘和編史機構,是朝廷培養人才的重要之地。秘閣的校理官和其他三館院的直館、直院、修撰、檢討等官統稱館職。一旦擔任館職,即被天下士人視為有德行、有名望的“清流”。他們是朝廷未來的棟樑。

南京留守晏殊是南京應天府的長官。晏殊是著名才子,七歲就能寫出優美的文章。十四歲那年,知州將他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當年十一月,恰逢皇帝考試全國進士。進士是已經通過尚書省禮部考試的人,他們還需要接受殿試即皇帝的親自考試,殿試及格者被授予進士及第或進士出身的身份,這才算最終登科,步入天下士人心目中為官從政的正道。當時,真宗皇帝讓晏殊同一千多名全國各地的進士一起參加殿試,十四歲的他氣定神閒,援筆立就,震驚朝廷。其中有一道試題下達之後,晏殊禀告:“此題晏殊以前曾經做過,還請陛下另行出題。”真宗皇帝十分喜愛他的才華和誠實,當即賜予他同進士出身,即相當於進士出身之意。因他年紀尚小,又讓他在秘閣繼續讀書。少年即得天子知遇,使晏殊後來在仕途上一帆風順。晏殊的才華充分體現在他的詩詞上。他是宋詞婉約派的領袖人物之一,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千古傳誦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即出於他的手筆。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看那艘歷史的輕舟

(再版序)

時隔多年,在修訂中重讀此書,依然讓我心起波瀾。

回想起來,此書的創作動念於十年前,而出版則是在三年後的2012年。如果我們能夠讓眼光超越現實,而從未來對現在做一個歷史的觀察,那麼應當會認可這樣一個判斷:2012年必將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因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和它給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帶來了全新的進步。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重讀此書的心境與之前是截然不同的。各是什麼樣的心境?不言而喻。如果要說,那會是另一本書。

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有一句名言:“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如果那些已經遠離當代的歷史仍然展現出它對現實的影響,那麼它就跨越了時間的長河而回到現實,成為當代史的一個細胞、元素,甚至是重複的片段。所謂國事如家事,歷史也是現實。我們聽說過的那些帝王將相或英才俊傑,在如今就是有能力影響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人士;書本里記載的亂世煉獄或是盛世太平,即使今天的我們未必都經歷過,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探究它們的社會原因和歷史規律而加以規避或借鑒嗎?東晉的王羲之也有一句名言:“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現實就是歷史。兩位哲人的話,其言殊異,其旨歸一。如果我們能夠選擇身處的時代,我們一定要生存於這樣的當代,而不要成為那樣的往昔。

我不是歷史的專家,我只是歷史的讀者。我寫這本書的出發點,與克羅齊和王羲之無關。我只是認為,讀歷史是一定要與現實呼應甚至是共鳴的,否則這歷史就白讀了。至於呼應、共鳴的深淺如何或是畸正與否,那是另一個問題;如果要落在紙上、寫在書中,就讓讀者去體味和評判吧。

這本書的書名,修訂前的第一版是《清風有骨》,其實我更愛這個名字,雖然我也知道它有些孤冷,讓人不太容易接近。承此書再版的策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