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藍色經濟下的水技術策略》是一部將“藍色經濟”與“水科學技術”有機融合的學術專著。《藍色經濟下的水技術策略》基於藍色經濟的生態內涵,指出未來水科學技術應以納入物質生態循環為主要目標;闡述水源、水質與排澇方面的生態方式;詳述有機能源回收與溫室氣體排放及控制技術;闡明污水資源化的未來方向與前景;介紹與之相應的可持續水處理技術及方向。
目次
目錄
序
Foreword
前言
第1章 藍色經濟與生態循環 1
1.1 藍色經濟與水技術 1
1.1.1 引言 1
1.1.2 水與藍色經濟 2
1.1.3 水技術變革策略與方向 3
1.1.4 調整經濟運行模式 7
1.1.5 提升社會接納程度 8
1.1.6 結語 9
1.2 污水處理應回歸原生態文明 10
1.2.1 引言 10
1.2.2 順應自然水循環 10
1.2.3 原生態與現代文明 11
1.2.4 城鎮化建設與既有城市排水體制選擇 11
1.2.5 生態排水方式 12
1.2.6 集中式污水處理發展方向 12
1.2.7 未來汙水處理技術核心 15
1.2.8 總結 18
1.3 市政水循環與資源利用 19
1.3.1 引言 19
1.3.2 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的潛力 19
1.3.3 生態城市概念的實施 20
1.3.4 小湯山生態城市/鎮示範工程 20
1.4 源分離生態效應及其資源化技術 22
1.4.1 引言 22
1.4.2 源分離生態環境效應評價 23
1.4.3 源分離產物應用與資源化技術 27
1.4.4 結語 31
1.5 磷回收技術 32
1.5.1 引言 32
1.5.2 磷回收技術動態 33
1.5.3 磷回收政策《肥料管理提案》 38
1.5.4 結論 39
1.6 磷回收歐洲政策與實踐 39
1.6.1 引言 39
1.6.2 歐盟磷回收指南 40
1.6.3 各國政策 41
1.6.4 磷回收計劃項目與信息平臺 46
1.6.5 結語 47
1.7 污水中蘊含潛能分析 48
1.7.1 引言 48
1.7.2 污水潛能理論計算 49
1.7.3 汙水處理廠潛能轉換計算 50
1.7.4 案例計算、分析 52
1.7.5 結語 54
1.8 污水余溫利用技術與現狀 55
1.8.1 引言 55
1.8.2 污水熱能利用國際現狀 55
1.8.3 發達國家和地區污水熱能利用政策 59
1.8.4 我國污水熱能利用情況 62
1.8.5 污水熱能集中利用設想 63
1.8.6 結語 63
1.9 污水潛能開發國際政策與實踐 64
1.9.1 引言 64
1.9.2 國內概況 65
1.9.3 國際背景 65
1.9.4 橫向思考 71
1.9.5 結語 72
參考文獻 72
第2章 水源、水質與排澇生態方式 84
2.1 生物多樣性決定水資源的未來 84
2.1.1 引言 84
2.1.2 淡水生物多樣性與淡水資源的關係 85
2.1.3 淡水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價值 86
2.1.4 淡水生物多樣性現狀 87
2.1.5 造成淡水生物多樣性銳減的人為因素 88
2.1.6 淡水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 91
2.2 北京水源歷史變遷與終極選擇 93
2.2.1 引言 93
2.2.2 孕育古都的命脈――玉泉山泉 93
2.2.3 承前啟後的地表水源――密雲水庫 94
2.2.4 權宜之計的應急水源――南水北調 96
2.2.5 可持續水源終極選擇――海水淡化 99
2.2.6 結語 101
2.3 海水淡化與全球發展趨勢 102
2.3.1 引言 102
2.3.2 中東地區 103
2.3.3 大洋洲 104
2.3.4 美洲 105
2.3.5 歐洲 107
2.3.6 東亞 107
2.3.7 發展前景 109
2.3.8 結語 109
2.4 未來美國分用途供水系統 110
2.4.1 引言 110
2.4.2 供水系統原始設計目的 110
2.4.3 傳統供水管網的弊端 110
2.4.4 分用途供水與管道系統 112
2.4.5 結語 113
2.5 水中微污染物及其去除技術 113
2.5.1 引言 113
2.5.2 微污染物特性 114
2.5.3 微污染物評價 115
2.5.4 微污染物去除技術 118
2.5.5 結語 121
2.6 水中軍團菌滋生與控制技術 121
2.6.1 引言 121
2.6.2 軍團菌特性與人工環境下滋生 122
2.6.3 軍團菌控制技術 123
2.6.4 軍團菌 128
2.6.5 結語 130
2.7 瑞士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措施 131
2.7.1 引言 131
2.7.2 飲用水微生物檢測 131
2.7.3 污染物及其去除技術/應用實例 133
2.7.4 污染物去除工藝評價 135
2.7.5 地下水資源保護 136
2.7.6 結語 137
2.8 未來飲用水處理技術展望 138
2.8.1 引言 138
2.8.2 高級氧化技術 138
2.8.3 膜法消毒與紫外線消毒 139
2.8.4 膜分離技術新進展 142
2.8.5 離子交換技術 143
2.8.6 總結 144
2.9 北京聚水、排澇技術策略 145
2.9.1 引言 145
2.9.2自然水循環與蓄意截水 145
2.9.3 北京水資源現狀 146
2.9.4 北京聚水、排澇總徑流量計算 147
2.9.5 北京聚水、排澇策略分析 150
2.9.6 結語 151
2.10 荷蘭圍生態治水經驗與技術 152
2.10.1 引言 152
2.10.2 圍墾排澇歷史 152
2.10.3 新排澇理念 154
2.10.4 圍海造田到生態治水案例 155
2.10.5 生態治水下的水質控制 157
2.10.6 水管理體制與民眾教育 158
2.10.7 結語 160
2.11 黑臭水體治理策略與技術 161
2.11.1 引言 161
2.11.2 阻斷外源 161
2.11.3 自淨恢復 162
2.11.4 水質保持 163
2.11.5 結語 165
2.12 霧霾與水體富營養化 165
2.12.1 引言 165
2.12.2 霧霾特徵與組成 166
2.12.3 霧霾致水體中氮、磷含量 167
2.12.4 大氣中氮、磷轉移至水體的途徑 168
2.12.5 結語 169
參考文獻 169
第3章 有機能源回收與溫室氣體排放 182
3.1 有機能源回收與污泥增量 182
3.1.1 引言 182
3.1.2 國內外剩餘污泥能源轉化現狀 183
3.1.3 污泥能源轉化碳中和運行潛力 185
3.1.4 污泥增量方法與措施 186
3.1.5 總結 188
3.2 剩餘污泥厭氧共消化技術 189
3.2.1 引言 189
3.2.2 剩餘污泥厭氧共消化技術特性 189
3.2.3 剩餘污泥共消化典型底物 191
3.2.4 剩餘污泥共消化工程應用 195
3.2.5 總結 196
3.3 廢鐵屑強化污泥厭氧消化產甲烷 197
3.3.1 引言 197
3.3.2 厭氧鐵腐蝕現象 198
3.3.3 鐵對ORP的影響 200
3.3.4 鐵對厭氧微生物的影響 202
3.3.5 鐵促酶活作用204
3.3.6 廢鐵屑強化CH4增產經濟性分析 207
3.3.7 結語 208
3.4 污水中的腐殖質與厭氧消化 208
3.4.1 引言 208
3.4.2 腐殖質形成、結構特徵及生物降解性 209
3.4.3 污水中的腐殖質及其演變 211
3.4.4 污泥腐殖質含量與結構特徵 213
3.4.5 腐殖質在厭氧消化過程中的變化 216
3.4.6 結論與展望 217
3.5 屏蔽腐殖質抑制污泥厭氧消化方法 218
3.5.1 引言 218
3.5.2 剩餘污泥中的腐殖質 219
3.5.3 腐殖質對污泥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221
3.5.4 腐殖質抑制污泥厭氧消化消除方法 225
3.5.5 結語 228
3.6 化糞池與甲烷排放 229
3.6.1 引言 229
3.6.2 化糞池及其功能 229
3.6.3 化糞池CH4排放量測算 230
3.6.4 化糞池實為累贅 233
3.6.5 取消化糞池癥結 234
3.6.6 結語 234
3.7 人工濕地與溫室氣體排放 235
3.7.1 引言 235
3.7.2 人工濕地溫室氣體類型與釋放機制 236
3.7.3 不同類型人工濕地溫室氣體釋放特徵與比較 239
3.7.4 人工濕地溫室氣體釋放影響因素 242
3.7.5 溫室氣體釋放控制措施 245
3.7.6 結語 245
3.8 污水有機物化石碳CO2排放 246
3.8.1 引言 246
3.8.2 汙水處理廠CO2直接排放 246
3.8.3 污水中的生源碳 247
3.8.4 污水中的化石碳 247
3.8.5 化石碳排放誘發的思考 249
3.8.6 結語 250
參考文獻 250
第4章 污水資源化方向與前景 270
4.1 氮回收技術經濟性分析 270
4.1.1 引言 270
4.1.2 液態回收――污水直接利用 271
4.1.3 氣態回收――NH3 272
4.1.4 固態回收――含氮晶體 274
4.1.5 生物合成――蛋白質 276
4.1.6 結語 277
4.2 藻酸鹽回收 278
4.2.1 引言 278
4.2.2 藻酸鹽來源與特性 279
4.2.3 藻酸鹽純培養生物合成 281
4.2.4 汙水處理過程中合成藻酸鹽 283
4.2.5 結語與展望 285
4.3 藍鐵石廣回收 286
4.3.1 引言 286
4.3.2 化學性質、經濟價值與回收潛力 287
4.3.3 成因及影響因素分析 289
4.3.4 藍鐵礦在污水中生成 295
4.3.5 結語 297
4.4 微藻汙水處理分離與回收採集技術 298
4.4.1 引言 298
4.4.2 微藻表面特性和絮凝機理 300
4.4.3 外加絮凝劑法 303
4.4.4 微藻自發性絮凝 310
4.4.5 各種絮凝分離方法的比較與展望 316
4.4.6 結論 318
4.5 可沉降微藻篩選技術 319
4.5.1 引言 319
4.5.2 藻-菌絮凝體富集培養體系 320
4.5.3 藻-菌相互作用 324
4.5.4 生物能源潛力 324
4.5.5 結語 325
4.6 可沉微藻油脂含量擴增方法 326
4.6.1 引言 326
4.6.2 材料與方法 326
4.6.3 結果與分析 329
4.6.4 結論 332
4.7 污泥幹化焚燒資源/能源回收技術 332
4.7.1 引言 332
4.7.2 幹化+焚
序
Foreword
前言
第1章 藍色經濟與生態循環 1
1.1 藍色經濟與水技術 1
1.1.1 引言 1
1.1.2 水與藍色經濟 2
1.1.3 水技術變革策略與方向 3
1.1.4 調整經濟運行模式 7
1.1.5 提升社會接納程度 8
1.1.6 結語 9
1.2 污水處理應回歸原生態文明 10
1.2.1 引言 10
1.2.2 順應自然水循環 10
1.2.3 原生態與現代文明 11
1.2.4 城鎮化建設與既有城市排水體制選擇 11
1.2.5 生態排水方式 12
1.2.6 集中式污水處理發展方向 12
1.2.7 未來汙水處理技術核心 15
1.2.8 總結 18
1.3 市政水循環與資源利用 19
1.3.1 引言 19
1.3.2 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的潛力 19
1.3.3 生態城市概念的實施 20
1.3.4 小湯山生態城市/鎮示範工程 20
1.4 源分離生態效應及其資源化技術 22
1.4.1 引言 22
1.4.2 源分離生態環境效應評價 23
1.4.3 源分離產物應用與資源化技術 27
1.4.4 結語 31
1.5 磷回收技術 32
1.5.1 引言 32
1.5.2 磷回收技術動態 33
1.5.3 磷回收政策《肥料管理提案》 38
1.5.4 結論 39
1.6 磷回收歐洲政策與實踐 39
1.6.1 引言 39
1.6.2 歐盟磷回收指南 40
1.6.3 各國政策 41
1.6.4 磷回收計劃項目與信息平臺 46
1.6.5 結語 47
1.7 污水中蘊含潛能分析 48
1.7.1 引言 48
1.7.2 污水潛能理論計算 49
1.7.3 汙水處理廠潛能轉換計算 50
1.7.4 案例計算、分析 52
1.7.5 結語 54
1.8 污水余溫利用技術與現狀 55
1.8.1 引言 55
1.8.2 污水熱能利用國際現狀 55
1.8.3 發達國家和地區污水熱能利用政策 59
1.8.4 我國污水熱能利用情況 62
1.8.5 污水熱能集中利用設想 63
1.8.6 結語 63
1.9 污水潛能開發國際政策與實踐 64
1.9.1 引言 64
1.9.2 國內概況 65
1.9.3 國際背景 65
1.9.4 橫向思考 71
1.9.5 結語 72
參考文獻 72
第2章 水源、水質與排澇生態方式 84
2.1 生物多樣性決定水資源的未來 84
2.1.1 引言 84
2.1.2 淡水生物多樣性與淡水資源的關係 85
2.1.3 淡水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價值 86
2.1.4 淡水生物多樣性現狀 87
2.1.5 造成淡水生物多樣性銳減的人為因素 88
2.1.6 淡水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 91
2.2 北京水源歷史變遷與終極選擇 93
2.2.1 引言 93
2.2.2 孕育古都的命脈――玉泉山泉 93
2.2.3 承前啟後的地表水源――密雲水庫 94
2.2.4 權宜之計的應急水源――南水北調 96
2.2.5 可持續水源終極選擇――海水淡化 99
2.2.6 結語 101
2.3 海水淡化與全球發展趨勢 102
2.3.1 引言 102
2.3.2 中東地區 103
2.3.3 大洋洲 104
2.3.4 美洲 105
2.3.5 歐洲 107
2.3.6 東亞 107
2.3.7 發展前景 109
2.3.8 結語 109
2.4 未來美國分用途供水系統 110
2.4.1 引言 110
2.4.2 供水系統原始設計目的 110
2.4.3 傳統供水管網的弊端 110
2.4.4 分用途供水與管道系統 112
2.4.5 結語 113
2.5 水中微污染物及其去除技術 113
2.5.1 引言 113
2.5.2 微污染物特性 114
2.5.3 微污染物評價 115
2.5.4 微污染物去除技術 118
2.5.5 結語 121
2.6 水中軍團菌滋生與控制技術 121
2.6.1 引言 121
2.6.2 軍團菌特性與人工環境下滋生 122
2.6.3 軍團菌控制技術 123
2.6.4 軍團菌 128
2.6.5 結語 130
2.7 瑞士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措施 131
2.7.1 引言 131
2.7.2 飲用水微生物檢測 131
2.7.3 污染物及其去除技術/應用實例 133
2.7.4 污染物去除工藝評價 135
2.7.5 地下水資源保護 136
2.7.6 結語 137
2.8 未來飲用水處理技術展望 138
2.8.1 引言 138
2.8.2 高級氧化技術 138
2.8.3 膜法消毒與紫外線消毒 139
2.8.4 膜分離技術新進展 142
2.8.5 離子交換技術 143
2.8.6 總結 144
2.9 北京聚水、排澇技術策略 145
2.9.1 引言 145
2.9.2自然水循環與蓄意截水 145
2.9.3 北京水資源現狀 146
2.9.4 北京聚水、排澇總徑流量計算 147
2.9.5 北京聚水、排澇策略分析 150
2.9.6 結語 151
2.10 荷蘭圍生態治水經驗與技術 152
2.10.1 引言 152
2.10.2 圍墾排澇歷史 152
2.10.3 新排澇理念 154
2.10.4 圍海造田到生態治水案例 155
2.10.5 生態治水下的水質控制 157
2.10.6 水管理體制與民眾教育 158
2.10.7 結語 160
2.11 黑臭水體治理策略與技術 161
2.11.1 引言 161
2.11.2 阻斷外源 161
2.11.3 自淨恢復 162
2.11.4 水質保持 163
2.11.5 結語 165
2.12 霧霾與水體富營養化 165
2.12.1 引言 165
2.12.2 霧霾特徵與組成 166
2.12.3 霧霾致水體中氮、磷含量 167
2.12.4 大氣中氮、磷轉移至水體的途徑 168
2.12.5 結語 169
參考文獻 169
第3章 有機能源回收與溫室氣體排放 182
3.1 有機能源回收與污泥增量 182
3.1.1 引言 182
3.1.2 國內外剩餘污泥能源轉化現狀 183
3.1.3 污泥能源轉化碳中和運行潛力 185
3.1.4 污泥增量方法與措施 186
3.1.5 總結 188
3.2 剩餘污泥厭氧共消化技術 189
3.2.1 引言 189
3.2.2 剩餘污泥厭氧共消化技術特性 189
3.2.3 剩餘污泥共消化典型底物 191
3.2.4 剩餘污泥共消化工程應用 195
3.2.5 總結 196
3.3 廢鐵屑強化污泥厭氧消化產甲烷 197
3.3.1 引言 197
3.3.2 厭氧鐵腐蝕現象 198
3.3.3 鐵對ORP的影響 200
3.3.4 鐵對厭氧微生物的影響 202
3.3.5 鐵促酶活作用204
3.3.6 廢鐵屑強化CH4增產經濟性分析 207
3.3.7 結語 208
3.4 污水中的腐殖質與厭氧消化 208
3.4.1 引言 208
3.4.2 腐殖質形成、結構特徵及生物降解性 209
3.4.3 污水中的腐殖質及其演變 211
3.4.4 污泥腐殖質含量與結構特徵 213
3.4.5 腐殖質在厭氧消化過程中的變化 216
3.4.6 結論與展望 217
3.5 屏蔽腐殖質抑制污泥厭氧消化方法 218
3.5.1 引言 218
3.5.2 剩餘污泥中的腐殖質 219
3.5.3 腐殖質對污泥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221
3.5.4 腐殖質抑制污泥厭氧消化消除方法 225
3.5.5 結語 228
3.6 化糞池與甲烷排放 229
3.6.1 引言 229
3.6.2 化糞池及其功能 229
3.6.3 化糞池CH4排放量測算 230
3.6.4 化糞池實為累贅 233
3.6.5 取消化糞池癥結 234
3.6.6 結語 234
3.7 人工濕地與溫室氣體排放 235
3.7.1 引言 235
3.7.2 人工濕地溫室氣體類型與釋放機制 236
3.7.3 不同類型人工濕地溫室氣體釋放特徵與比較 239
3.7.4 人工濕地溫室氣體釋放影響因素 242
3.7.5 溫室氣體釋放控制措施 245
3.7.6 結語 245
3.8 污水有機物化石碳CO2排放 246
3.8.1 引言 246
3.8.2 汙水處理廠CO2直接排放 246
3.8.3 污水中的生源碳 247
3.8.4 污水中的化石碳 247
3.8.5 化石碳排放誘發的思考 249
3.8.6 結語 250
參考文獻 250
第4章 污水資源化方向與前景 270
4.1 氮回收技術經濟性分析 270
4.1.1 引言 270
4.1.2 液態回收――污水直接利用 271
4.1.3 氣態回收――NH3 272
4.1.4 固態回收――含氮晶體 274
4.1.5 生物合成――蛋白質 276
4.1.6 結語 277
4.2 藻酸鹽回收 278
4.2.1 引言 278
4.2.2 藻酸鹽來源與特性 279
4.2.3 藻酸鹽純培養生物合成 281
4.2.4 汙水處理過程中合成藻酸鹽 283
4.2.5 結語與展望 285
4.3 藍鐵石廣回收 286
4.3.1 引言 286
4.3.2 化學性質、經濟價值與回收潛力 287
4.3.3 成因及影響因素分析 289
4.3.4 藍鐵礦在污水中生成 295
4.3.5 結語 297
4.4 微藻汙水處理分離與回收採集技術 298
4.4.1 引言 298
4.4.2 微藻表面特性和絮凝機理 300
4.4.3 外加絮凝劑法 303
4.4.4 微藻自發性絮凝 310
4.4.5 各種絮凝分離方法的比較與展望 316
4.4.6 結論 318
4.5 可沉降微藻篩選技術 319
4.5.1 引言 319
4.5.2 藻-菌絮凝體富集培養體系 320
4.5.3 藻-菌相互作用 324
4.5.4 生物能源潛力 324
4.5.5 結語 325
4.6 可沉微藻油脂含量擴增方法 326
4.6.1 引言 326
4.6.2 材料與方法 326
4.6.3 結果與分析 329
4.6.4 結論 332
4.7 污泥幹化焚燒資源/能源回收技術 332
4.7.1 引言 332
4.7.2 幹化+焚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