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以“智能製造引領中國製造業發展”為主線,倡導製造業智能化的發展路徑。根據世界銀行集團以及主要製造業發達國家近年的相關報告探究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前景。從宏觀視角、區域視角、產業視角、企業視角等維度對智能製造的外文和中文文獻研究動態展開評述。對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進行了綜合評價研究、區域研究、產業研究和企業研究,同時對智能製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的異質性、長江經濟帶智能製造能力綜合評價、智能製造的市場結構和創新路徑、信息共享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智能化對技術進步偏向的影響、基於知識圖譜分析的全球智能製造研究熱點與趨勢、相關中文文獻進行了專題研究。
作者簡介
李廉水,男,1957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學部委員、副主任,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長期聚焦“科技經濟融合”“知識經濟”“新型製造業”“科技創新戰略及政策”等方向,進行研究並取得較豐碩成果。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項目、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項目等國家級項目20多項,出版著作30多部,在《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軟科學》和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等著名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作為第一獲獎人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政府決策諮詢獎等獎項。
目次
目錄
前言
第1部分 學術動態篇
第1章 政府及研究機構報告解析 3
1.1 全球經濟臟 3
1.2 智能製造的影響與發展趨勢 6
1.3 美國智能製造發展戰略 9
1.4 德國智能製造發展戰略 14
1.5 日本智能製造發展戰略 15
1.6 本章小結 16
參考文獻 16
第2章 製造業智能化外文文獻綜述 18
2.1 製造業智能化的技術推進 18
2.1.1 智能化關鍵技術 18
2.1.2 智能製造系統 20
2.1.3 智能化創新能力 22
2.2 製造業生產運營的智能化現狀 23
2.2.1 服務智能化 23
2.2.2 管理智能化 24
2.2.3 生產方式智能化 25
2.3 製造業智能化與企業績效(價值)之間的關係 26
2.4 製造業智能化產生的社會影響 27
2.5 其他與製造業智能化相關的研究 28
2.5.1 “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的比較 28
2.5.2 製造業智能化的產業融合 29
2.5.3 製造業智能化面臨的挑戰 29
2.6 研究結論 29
參考文獻 30
第3章 智能製造中文文獻綜述及政策解讀 37
3.1 智能製造研究中文文獻評述 37
3.1.1 智能製造是什麼 37
3.1.2 智能製造技術發展如何推進 38
3.1.3 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現狀 40
3.1.4 智能製造產生的社會影響 41
3.1.5 智能製造國際經驗比較 41
3.2 中國智能製造相關政策、行動解析 42
3.2.1 標準先行――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 42
3.2.2 政策引領――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工程實施指南等 45
3.2.3 國際合作,共同發展 50
3.3 學術文獻推薦 51
3.4 本章小結 54
參考文獻 55
第2部分 發展評價篇
第4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綜合評價研究 59
4.1 引言 59
4.2 智能製造的概念和內涵 59
4.3 製造業智能化及其指標體系 61
4.4 製造業智能化綜合評價方法 63
4.5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評價結果 65
參考文獻 66
第5章 中國區域智能製造發展水平評價研究 67
5.1引言 67
5.2 區域智能製造的特徵及測量框架 68
5.2.1 智能製造的五維特徵 68
5.2.2 區域智能製造的測量模型 68
5.2.3 可觀測指標的選取 69
5.3 評價結果 70
5.4 智能製造十大城市 73
5.4.1 城市製造業智能化發展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 73
5.4.2 城市製造業智能化發展評價 77
5.4.3 城市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綜合評價 80
5.5 主要結論及啟示 82
參考文獻 83
附錄 83
第6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產業研究 85
6.1 製造業細分產業的評價指標體系 85
6.2 通用設備製造業 87
6.2.1 通用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87
6.2.2 通用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能力綜合化評價 94
6.3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97
6.3.1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97
6.3.2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智能化”能力綜合化評價 103
6.4 儀器儀錶製造業 106
6.4.1 儀器儀錶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106
6.4.2 儀器儀錶製造業“智能化”能力綜合化評價 111
6.5 本章小結 114
參考文獻 114
第7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企業研究 116
7.1 引言 116
7.2 製造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 116
7.2.1 制造型企業智能化發展評價的相關文獻述評 117
7.2.2 制造型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17
7.2.3 制造型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評價方法 118
7.3 製造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分行業比較 121
7.3.1 電子設備製造業 121
7.3.2 汽車製造業 133
7.3.3 醫藥製造業 143
7.4 製造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綜合排名 154
7.5 本章小結 156
參考文獻 157
第3部分 專題研究篇
第8章 智能製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 161
8.1 引言 161
8.2 文獻回顧 162
8.2.1 智能製造的內涵與智能製造平臺研究 162
8.2.2 開放式創新平臺理論與智能製造研究 163
8.2.3 平臺戰略異質性 163
8.2.4 簡要評述 164
8.3 研究設計 164
8.3.1 研究方法 164
8.3.2 案例選取 164
8.3.3 數據來源 165
8.3.4 紮根理論譯碼與分析 165
8.4 案例分析與發現 170
8.4.1 西門子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模型 170
8.4.2海爾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模型 172
8.4.3 智能製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異質性分析 175
8.5 結論與啟示 176
8.5.1 結論與探討 176
8.5.2 實踐啟示 177
參考文獻 178
第9章 長江經濟帶智能製造能力綜合評價 181
9.1 引言 181
9.2 文獻綜述 181
9.3 研究方法 182
9.4 實證研究――長江經濟帶智能製造能力綜合評價 184
9.4.1 指標體系構建 184
9.4.2 智能製造能力評價結果與分析 185
9.4.3 智能製造子系統評價 186
9.4.4 智能製造能力水平綜合評價 187
9.5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187
參考文獻 188
第10章 智能製造的市場結構和創新路徑研究 189
10.1 智能製造的技術特徵 189
10.1.1 製造技術高度共享 189
10.1.2 生產要素組織網絡化 190
10.1.3 製造過程智能化 190
10.2 市場結構的兩極分化與企業規模 191
10.2.1 中間品標準件的超大規模化生產 191
10.2.2 製成品的小規模化生產 192
10.2.3 企業規模的確定 193
10.3 創新路徑的選擇 194
10.3.1 標準品生產的代際躍遷 194
10.3.2 製成品的多元化創新 194
10.4 結語 195
第11章 信息共享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來自中國製造業企業調查數據的證據 196
11.1 引言 196
11.2 文獻綜述 197
11.2.1 信息共享和供應鏈績效 197
11.2.2 信息通信技術與生產率 198
11.3 機理分析與研究假設 199
11.4 研究設計 200
11.4.1 模型構建 200
11.4.2 變量選取 200
11.4.3 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 202
11.5 實證結果與分析 202
11.5.1 基本回歸結果 202
11.5.2 內生性處理 204
11.5.3 異質性分析 209
11.6 結論與政策建議 214
參考文獻 215
第12章 智能化對技術進步偏向的影響 218
12.1 引言及文獻綜述 218
12.2 理論機制分析 220
12.3 研究設計 222
12.3.1 模型構建 222
12.3.2 變量描述 222
12.4 實證結果分析 227
12.4.1 基準回歸結果 227
12.4.2 內生性問題 229
12.4.3 穩健性檢驗 230
12.5 中介機制檢驗 232
12.6 結論與啟示 234
參考文獻 235
第13章 基於科學知識圖譜分析的全球智能製造研究熱點與趨勢研究 238
13.1 引言 238
13.2 數據、方法與工具 239
13.2.1 數據來源 239
13.2.2 研究方法 239
13.3 數據統計與結果分析 240
13.3.1 基礎內容分析 240
13.3.2 關鍵詞分析 243
13.3.3 研究熱點分析 244
13.3.4 研究前沿分析 248
13.4 研究展望 248
13.4.1 研究局限性 249
13.4.2 研究啟示 249
參考文獻 249
第14章 基於知識圖譜分析的智能製造研究熱點與前沿探討中文文獻分析 252
14.1 引言 252
14.2 文獻來源與研究思路 253
14.2.1 文獻來源 253
14.2.2 研究思路 253
14.3 智能製造研究結果分析 253
14.3.1 論文發表年度分析 253
14.3.2 熱點關鍵詞分析 254
14.3.3 熱點主題聚類分析 259
14.4 智能製造未來研究前沿探討 261
參考文獻 262
前言
第1部分 學術動態篇
第1章 政府及研究機構報告解析 3
1.1 全球經濟臟 3
1.2 智能製造的影響與發展趨勢 6
1.3 美國智能製造發展戰略 9
1.4 德國智能製造發展戰略 14
1.5 日本智能製造發展戰略 15
1.6 本章小結 16
參考文獻 16
第2章 製造業智能化外文文獻綜述 18
2.1 製造業智能化的技術推進 18
2.1.1 智能化關鍵技術 18
2.1.2 智能製造系統 20
2.1.3 智能化創新能力 22
2.2 製造業生產運營的智能化現狀 23
2.2.1 服務智能化 23
2.2.2 管理智能化 24
2.2.3 生產方式智能化 25
2.3 製造業智能化與企業績效(價值)之間的關係 26
2.4 製造業智能化產生的社會影響 27
2.5 其他與製造業智能化相關的研究 28
2.5.1 “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的比較 28
2.5.2 製造業智能化的產業融合 29
2.5.3 製造業智能化面臨的挑戰 29
2.6 研究結論 29
參考文獻 30
第3章 智能製造中文文獻綜述及政策解讀 37
3.1 智能製造研究中文文獻評述 37
3.1.1 智能製造是什麼 37
3.1.2 智能製造技術發展如何推進 38
3.1.3 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現狀 40
3.1.4 智能製造產生的社會影響 41
3.1.5 智能製造國際經驗比較 41
3.2 中國智能製造相關政策、行動解析 42
3.2.1 標準先行――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 42
3.2.2 政策引領――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工程實施指南等 45
3.2.3 國際合作,共同發展 50
3.3 學術文獻推薦 51
3.4 本章小結 54
參考文獻 55
第2部分 發展評價篇
第4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綜合評價研究 59
4.1 引言 59
4.2 智能製造的概念和內涵 59
4.3 製造業智能化及其指標體系 61
4.4 製造業智能化綜合評價方法 63
4.5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評價結果 65
參考文獻 66
第5章 中國區域智能製造發展水平評價研究 67
5.1引言 67
5.2 區域智能製造的特徵及測量框架 68
5.2.1 智能製造的五維特徵 68
5.2.2 區域智能製造的測量模型 68
5.2.3 可觀測指標的選取 69
5.3 評價結果 70
5.4 智能製造十大城市 73
5.4.1 城市製造業智能化發展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 73
5.4.2 城市製造業智能化發展評價 77
5.4.3 城市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綜合評價 80
5.5 主要結論及啟示 82
參考文獻 83
附錄 83
第6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產業研究 85
6.1 製造業細分產業的評價指標體系 85
6.2 通用設備製造業 87
6.2.1 通用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87
6.2.2 通用設備製造業“智能化”能力綜合化評價 94
6.3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97
6.3.1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97
6.3.2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智能化”能力綜合化評價 103
6.4 儀器儀錶製造業 106
6.4.1 儀器儀錶製造業“智能化”評價 106
6.4.2 儀器儀錶製造業“智能化”能力綜合化評價 111
6.5 本章小結 114
參考文獻 114
第7章 中國製造業智能化發展:企業研究 116
7.1 引言 116
7.2 製造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 116
7.2.1 制造型企業智能化發展評價的相關文獻述評 117
7.2.2 制造型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17
7.2.3 制造型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評價方法 118
7.3 製造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分行業比較 121
7.3.1 電子設備製造業 121
7.3.2 汽車製造業 133
7.3.3 醫藥製造業 143
7.4 製造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綜合排名 154
7.5 本章小結 156
參考文獻 157
第3部分 專題研究篇
第8章 智能製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 161
8.1 引言 161
8.2 文獻回顧 162
8.2.1 智能製造的內涵與智能製造平臺研究 162
8.2.2 開放式創新平臺理論與智能製造研究 163
8.2.3 平臺戰略異質性 163
8.2.4 簡要評述 164
8.3 研究設計 164
8.3.1 研究方法 164
8.3.2 案例選取 164
8.3.3 數據來源 165
8.3.4 紮根理論譯碼與分析 165
8.4 案例分析與發現 170
8.4.1 西門子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模型 170
8.4.2海爾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模型 172
8.4.3 智能製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戰略異質性分析 175
8.5 結論與啟示 176
8.5.1 結論與探討 176
8.5.2 實踐啟示 177
參考文獻 178
第9章 長江經濟帶智能製造能力綜合評價 181
9.1 引言 181
9.2 文獻綜述 181
9.3 研究方法 182
9.4 實證研究――長江經濟帶智能製造能力綜合評價 184
9.4.1 指標體系構建 184
9.4.2 智能製造能力評價結果與分析 185
9.4.3 智能製造子系統評價 186
9.4.4 智能製造能力水平綜合評價 187
9.5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187
參考文獻 188
第10章 智能製造的市場結構和創新路徑研究 189
10.1 智能製造的技術特徵 189
10.1.1 製造技術高度共享 189
10.1.2 生產要素組織網絡化 190
10.1.3 製造過程智能化 190
10.2 市場結構的兩極分化與企業規模 191
10.2.1 中間品標準件的超大規模化生產 191
10.2.2 製成品的小規模化生產 192
10.2.3 企業規模的確定 193
10.3 創新路徑的選擇 194
10.3.1 標準品生產的代際躍遷 194
10.3.2 製成品的多元化創新 194
10.4 結語 195
第11章 信息共享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來自中國製造業企業調查數據的證據 196
11.1 引言 196
11.2 文獻綜述 197
11.2.1 信息共享和供應鏈績效 197
11.2.2 信息通信技術與生產率 198
11.3 機理分析與研究假設 199
11.4 研究設計 200
11.4.1 模型構建 200
11.4.2 變量選取 200
11.4.3 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 202
11.5 實證結果與分析 202
11.5.1 基本回歸結果 202
11.5.2 內生性處理 204
11.5.3 異質性分析 209
11.6 結論與政策建議 214
參考文獻 215
第12章 智能化對技術進步偏向的影響 218
12.1 引言及文獻綜述 218
12.2 理論機制分析 220
12.3 研究設計 222
12.3.1 模型構建 222
12.3.2 變量描述 222
12.4 實證結果分析 227
12.4.1 基準回歸結果 227
12.4.2 內生性問題 229
12.4.3 穩健性檢驗 230
12.5 中介機制檢驗 232
12.6 結論與啟示 234
參考文獻 235
第13章 基於科學知識圖譜分析的全球智能製造研究熱點與趨勢研究 238
13.1 引言 238
13.2 數據、方法與工具 239
13.2.1 數據來源 239
13.2.2 研究方法 239
13.3 數據統計與結果分析 240
13.3.1 基礎內容分析 240
13.3.2 關鍵詞分析 243
13.3.3 研究熱點分析 244
13.3.4 研究前沿分析 248
13.4 研究展望 248
13.4.1 研究局限性 249
13.4.2 研究啟示 249
參考文獻 249
第14章 基於知識圖譜分析的智能製造研究熱點與前沿探討中文文獻分析 252
14.1 引言 252
14.2 文獻來源與研究思路 253
14.2.1 文獻來源 253
14.2.2 研究思路 253
14.3 智能製造研究結果分析 253
14.3.1 論文發表年度分析 253
14.3.2 熱點關鍵詞分析 254
14.3.3 熱點主題聚類分析 259
14.4 智能製造未來研究前沿探討 261
參考文獻 262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