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世界經濟10000年:從石器時代到貿易戰爭,我們的經濟是如何成形?
滿額折

世界經濟10000年:從石器時代到貿易戰爭,我們的經濟是如何成形?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50 元
優惠價
90585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金融時報》2020夏季經濟類選書
「全球最優秀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
《被賣掉的未來》作者黛安‧柯爾
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安迪‧霍爾丹 ──一致推崇

一部橫跨萬年的世界經濟故事,
從貿易、國家、金融、時代演變等角度宏觀窺探經濟的歷史樣貌!

本書從歷史脈絡剖析一萬年前到現在的經濟發展,跳脫以往將焦點擺在革命、戰爭和統治者的史實,或者專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等經濟指標與術語,而是從宏觀角度探討經濟史,依照時序講述各階段的經濟發展過程,並為了避免錯過締造全球巨大變遷的重要環節,在時間線上穿插諸如農業、能源、製造業、交通、移民和技術等各項主題,同時聚焦在中央銀行的影響和經濟統計數據的計算,將目光拉遠放大,旨在以不同於過去的方式、更客觀地理解世界經濟。

資深財經記者科根不流於俗套地細究經濟發展的枝微末節,從公元前七千年第一批從土耳其進口到兩伊邊境的黑曜石刀片,一路探究到當前的中美貿易戰。藉由其清晰易懂的文字描述與豐富有趣的諸多故事,為我們刻劃出在上古時期尚未出現「經濟」概念之前,人類世界早已開始從事貿易交換的經濟行為,並基於互利互惠的交換各取所需,供給交易過程漸漸地導向市場、走往專業分工化,進而發展成廣泛的全球經濟網絡的精彩旅程。

這段橫跨萬年的經濟發展歷史,從中古世紀典型的農舍設計到十九世紀巴黎令眾女子為之瘋狂的香氛,再到從古至今皆存在的信貸和金融工具,我們將發現歷史上的經濟遠比我們想像得還要複雜許多,在各個拼出一片歷史鴻圖的章節之間,科根深入研究經濟世界的各個面向,介紹關於移民、金融、能源、農業,以及許多其他建構工業世界的基本要素的豐富歷史。同時他也將呈現在我們一步一腳印走過的漫長經濟之路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帶來更多貿易、更多專業化、更多想法和自由,進而創造繁榮所需的條件。

作者簡介

英國資深財經新聞記者,擁有多本經濟類著作。自一九八六年擔任《金融時報》記者、撰寫Lex專欄(全球經濟與商業事務),從業二十年後,於二○○六年開始負責經濟學人的Buttonwood專欄(金融市場),二○一八年五月改接經濟學人新推出的Bartleby專欄(企業管理與工作)。熟悉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的讀者對科根的文章應該不陌生,科根在英國兩大財經類新聞刊物的資歷相當深厚。

科根於二○○九年獲頒溫考特獎(Wincott Award)年度資深財經類記者,以及年度商業記者記者(Business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wards)的最佳通訊記者獎,其著作《紙上承諾》(Paper Promises)更榮獲史皮爾茲(Spear)二○一二年度最佳商業類書籍。

目次

各界好評
序言
概述
第一章 古代經濟
第二章 農業
第三章 亞洲市場(二〇〇年至一〇〇〇年)
第四章 歐洲復興時期(一〇〇〇年至一五〇〇年)
第五章 追求能源
第六章 重大變化(一五〇〇年至一八二〇年)
第七章 製造業:崇拜製造商吧!
第八章 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一八二〇年至一九一四年)
第九章 外來移民
第十章 世界大戰與大蕭條(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四五年)
第十一章 極其重要的運輸網
第十二章 從奇蹟走向萎靡不振(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七九年)
第十三章 中央銀行:貨幣與技術官僚
第十四章 發達國家:第二波全球化浪潮(一九七九年到二〇〇七年)
第十五章 政府無時不在
第十六章 發展中國家:真正的全球經濟
第十七章 科技與創新
第十八章 危機與危機之後:二〇〇七年迄今
結語
附錄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概述

貿易的需求

首先從自身周邊討論起,就拿家裡最常見的消耗品牙膏來看,牙膏在抵達你家浴室前,沿途經過數千人之手和數百個過程。牙膏成分裡美白牙齒的二氧化鈦必須透過開採,可能來自澳大利亞或加拿大;用來清潔牙垢的研磨劑碳酸鈣須從石灰岩提取,作為增加牙膏黏稠度的三仙膠(xanthan gum)則源自於多種植物研磨而來。光是我家浴室的牙膏即列了十七種不同成分,還不包含製造牙膏容器的塑膠原料,所有原料必須運送至工廠、製作成一管管的牙膏,接著用紙盒包裝起來,上面還有專家設計的標誌,以便在超市內吸引到顧客的目光。然後,貨車將產品運到配送中心,最後由零售店員擺放在貨架上。

再來放遠思考,到集貨港口看看,例如英格蘭東海岸索夫克郡(Suffolk)的菲力克斯托港(Felixstowe),你會發現宛如身處巨人的國度。我去參觀時,丹麥公司馬士基集團(Maersk)一艘全長約四百公尺的貨櫃船正準備駛離碼頭,甲板上方堆滿高達八層的金屬貨櫃,下方也有一樣多的貨櫃,旁邊有三輛已經完成裝載貨物、八十公尺高的起重機具。幾週之內,成千上萬名消費者將使用到其中一個貨櫃內的產品。

世界經濟便是由上述這些大大小小的貿易所組成,其中涉及的金額龐大到(數兆美元)民眾很容易遺忘這些物品就是平常每天使用的東西:我們吃的食物、身上穿的衣服、使用的設備,沒有人身處於經濟孤島。

全球將近百分之九十的貿易透過船運。在菲力克斯托港,貨櫃一箱箱擺放在碼頭旁邊,遠遠地用肉眼可以觀察到,單一個工作日之內就有兩千輛貨車抵達此處卸載出口貨物,接著再辛苦地進口物料搬運出去。

這個港口有三線鐵路轉運站,運載將近一半的貨物量。我在其中一線的末端看到了工程壯舉,鐵道轉盤將火車頭轉向,讓該輛列車反向行駛,並在另一條線的末端裝載新的貨物。將商品送到每戶人家需要這些別出心裁的小成就,這些都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像菲力克斯托港這樣的大港口遍布全球。例如:新加坡具有深水港灣是萊佛士爵士(Stamford Raffles)選擇其作為英國貿易基地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新加坡位於麻六甲海峽的東南端,居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之間的戰略位置,任何想從印度洋航行到南海的船隻都需要經過此海峽。今日新加坡港之所以成為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港口、新加坡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之一,皆歸功於其擁有的亞洲貿易與金融中心地位。

貨櫃箱外觀長得一模一樣,難以辨別裡面裝載什麼的產品,但在新加坡港,我們可以稍微窺見貨櫃船上裝載哪些物品。碼頭擺放的貨物有亞洲製造的豐田和本田汽車(準備運往歐洲)、歐洲製造的賓士與BMW汽車(準備運到中國)以及前往中東地區的三菱小卡車。最大的貨櫃船每艘可以運送八千輛汽車,每年港口有一百一十萬輛汽車通過。

每天流動於菲力克斯托港、新加坡港和其它幾十個港口的貿易,維持著全球經濟的繁榮,並構成複雜經濟網絡的一部分,進出口的商品不只是完成品,亦包含零件和原物料。例如一台iPhone即是由日本和南非製造的顯示器、台灣製造的感測器,加上德國、法國、義大利與荷蘭製造的其他零件組裝而成;這些零件使用來自非洲或南美洲的原物料製作,所有零件再由中國組裝完成,但外界卻普遍將iPhone視為典型的美國產物。

人類進行貿易已有數千年之久。貿易與分享是兩回事,不同於野生動物的分享,如一群獅子會分享獵物;貿易也異於共生概念,如黑帶鰺(pilot fish)會吃鯊魚的寄生物,以換取鯊魚的不殺之恩。

貿易需要有意識地認知這是互利互惠的交換行為,各取所需。也許我的蘋果樹所結的果實無法在腐爛之前食用完畢,也許你的母雞所生的雞蛋多到早餐吃不完,所以交換合情合理。這種貿易似乎是人類獨有的行徑,誠如偉大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所言:「從未見過兩隻狗可以公平審慎地交換骨頭。」(不過,黑猩猩會以互相梳洗來換取食物,而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拿銀盤給捲尾猴當作貨幣使用時,發現牠們會拿來買春。)

以全球層面來看,貿易的產生源自於資源分配不均。地球上有些區域富含礦產資源、有些區域具備種植水果或棉花所需的陽光條件、其它區域擁有種植小麥的遼闊平原。隨著時間推移,擅長製作陶器、紡織或製造產品的技藝造福了一些文化,人們製作自己擅長的物品,並與擅長製作或種植其它物品的區域交換剩餘的物資。

早期貿易行為可能從相互送禮開始,現代社會上依然存在這種互贈行為,我們在慶祝他人生日時會攜帶禮物,或者受邀參加晚餐聚會時會帶酒前往。漸漸地,這種互贈方式可能變得更加系統化,雙方都意識到自己可以從中獲益,例如交換蘋果與雞蛋的案例中,雙方飲食變得更加多元。隨時間流逝,交換走向專業化。在某些產品方面,這個過程發展得相當迅速,就像每個中世紀村莊都會有鐵匠和工匠。

交換過程漸漸走向市場。最早在公元前二〇〇〇年的腓尼基時期已經存在市場貿易,而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小型城鎮內也發現類似情況,大部分貿易以農民出售剩餘物品或牲畜為主。對專業人士來說,例如銷售葡萄酒的人,市場是他們銷售產品的重要管道。一旦有了市場,買家就會比較價格,贏家就是那些賣最便宜的生產商。漸漸地,這種買賣將迫使貿易商提高「效率」,以較低的成本生產更多的商品。買賣雙方不僅必須在商品價格達成共識,在商品的品質、交易的時間與地點,以及付款的方式與時間也要達成協商。市場、交易所和金融工具等創新讓貿易過程變得更加容易。

遠距貿易也存在了數千年的時間,西哥德人(Visigoths)在其律法中提過「海外貿易商」(negociatiores transmarini)。但從歷史上來看,遠距貿易既昂貴又有風險,因此這類貿易僅占經濟的一小部分,多半是珠寶、香料或絲綢等奢侈品。一般人消費的大部分物品仍由當地產製。

隨著船艦越蓋越大且航行技術變得更加可靠,也漸漸能運輸木材、穀物或奴隸等大宗貨物,過去兩世紀以來,鐵路、郵輪和內燃機改變了貿易型態。因此,本書會講述貿易是如何在數千年以來變得更加廣泛與深入,並達到現今跨境貿易涵蓋世界上每年總產量一半以上的程度。 全球經濟是由競爭、政府干預、消費者偏好與自然資源分配等複雜的相互作用所組成,只要改變其中一個環節,我們就難以確定系統內的其它部份會有什麼回應,就好比每當政客提出簡單的經濟解決方案時那樣,選民應該記得很清楚。

國家的存在

以陸路進行貿易的商人在途經它國領土時,貨物可能會遭到強盜打劫或當地統治者沒收,以海路航行貿易的商人則恐面臨暴風雨或遇到海盜的危險。古人明白這種風險性,並採行分散風險的策略,如舊約聖經記載:「當將你的糧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但你要分給其他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

即使在國內,商人也可能碰到地方政府決定扣押自己財產,時至今日仍經常發生。但這是個零和遊戲,假使農民作物每年都遭地方強盜(或地主)剝奪,那麼農民就不會費心栽種,長期經濟增長也不會出現。正如十七世紀悲觀哲學家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所言:「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有工業,因為無法確定產出的成果如何。」

在經濟成長起飛以前,需要有現代國家的存在,才能保護私有財產與和平解決爭端。現代國家提供法院以確保合約的執行、銀貨兩訖及工資的給付,貿易的運作也需要有運送貨物的公共道路、教育勞工的學校、進行疾病治療的醫院等等。

現代政治論辯往往陷入類似於「資本主義很邪惡」和「政府干預是錯誤的」這種毫無結果的思路爭論。事實上,成功的國家經常從蓬勃發展的私營產業獲益,國家提供的基礎設施也總是對私營產業有益處。爭辯論點在於界線:私營與公營部門之間的責任如何劃分?政府應該從中要求多少所得?

在二十世紀期間,這個界線大多傾向政府那一邊,卻趨勢並非單向發展。在俄羅斯和中國,甚至像瑞典這樣的社會民主國家都出現倒退現象。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顯示出各國在危機時刻需要經濟政策,但僅依靠部分決策者預知未來並不明智,即使是頂尖的企業家也會出差錯,例如創辦與經營IBM四十多年的湯瑪斯‧華森(Thomas Watson),曾錯估全世界市場只需要五台電腦。

因此,本書亦講述了幾世紀以來,國家政府是如何影響經濟發展,無論好壞與否。許多獨裁統治者意識到,富裕的商人是良好的稅收來源,所以大力鼓吹國內外的貿易發展。過去兩百年來,國家政府承擔了更廣泛的職責,提供福利給年長者、病人與失業人士,並試圖管控經濟以限制通貨膨脹與失業問題。這種轉變趨勢對整體人口而言是項好消息。

金融

跟祖輩先人一樣,他們也有財務借貸,也屬於貿易形式之一。你有多餘的現金,而我需要現金買一頭乳牛或資助一趟貿易之旅。若我的投資賺得利潤,便支付你利息,如此一來雙方都能從中獲益。

金融在經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使我們得以管理一生的開支。在剛開始工作,我們的資金很少,需要貸款購買房屋或汽車等消費品;到了中年時期,賺取的工資增加,能夠償清債務,準備為退休生活存款;等到我們年邁之際,仰賴儲蓄的利息收入生活。歸結來看就是老年人借錢給年輕人。

企業通常需要透過借貸來拓展業務,政府職能也需要貸款的資助,國家鮮少在服務方面提高稅收。金融產業在這類交易中充當仲介,如基金管理和退休金計畫即是將我們的儲蓄投資於支付利息的債權和公司股票方面;保險公司向我們收取保障生命與財產的保費來投資,額外收入讓保險費用降低。慈善機構將我們捐獻的錢拿去投資,他們獲得的額外收入可以用於慈善事業。

伴隨著經濟成長,諸如此類的金融產業日益複雜化,且被更多人所利用。儘管現代金融產業有許多缺點,但值得反思的是,在金融工具不發達的經濟體中,公民無法購買自己的房屋或創業。好的融資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舉例來說,在肯亞,當地通訊商經營的行動支付系統M-Pesa蓬勃發展,改善了數百萬居民的生活,也使得小型企業的管理更加便利。

金融產業的興衰似乎取決於本身的特質。人們需要信心進行貸款,若局勢讓人民緊張不安,進而使信貸緊縮,恐導致經濟混亂。在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前,金融體系龐大到難以支撐高昂消費,使得西方經濟的穩定性開始動搖。金融工具是把雙刃劍,用得好讓你上天堂,用不好讓你下地獄。

進步的真正意義

有一派觀點不看重經濟成長和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中心的統計數據。當然,生活不僅僅是商品與服務,但欲瞭解現代人如何從經濟增長中獲益,我們不妨回想六百年前的十五世紀初。

假設你出生於一四二〇年的歐洲,前一、兩年會最先面臨到生存考驗,因為當時嬰兒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左右。在中世紀時期,典型的歐洲農民幾乎沒有傢俱可以使用,只有一張凳子(沒有鋪著軟墊的扶手椅),一張草床(裡面可能還有很多跳蚤和虱子),也沒有隱私可言,所有人都睡在一起,依偎在唯一可以取暖的火堆旁),沒有什麼餐具(沒有叉子或湯勺),晚上也很少有燈光(因為蠟燭昂貴)。

食物的選擇性極為有限,亦欠缺冷藏設備來保鮮。在現代化以前的中國,小米、小麥、稻米和玉米的供應占了所有資源的五分之四以上。歐洲人靠著粗糙的麵包與製作成燉菜和湯水的蔬菜過活, 肉類和魚是特殊場合的美食。營養不良意味著當時候的人體格比現代人瘦小,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沖洗式馬桶。所有水源都必須由婦女從村裡水井或河川取水到屋內。在娛樂休閒方面,沒有出版書籍,很少人會閱讀,且大部分人沒有眼鏡的情況下視力很差。當然也沒有收音機和電視。人們很少洗衣服,衣服方面的選擇也很少。

醫學與牙科技術仍不發達,所以人一旦生病往往死劫難逃。女性必須多生幾個確保有一、兩個孩子活到成年,但每次懷孕都是一場高風險的賭注。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會死於生產過程。 當時人類預期壽命都在三十歲以下。如果房子遭搶劫或襲擊,不會有警察來保護你;如果屋子木材或稻草起火了,也沒有消防隊救火。

若是男性,你大部分的工作生活將投入在自己的一小塊土地或雇主的農田;若是女性,妳可能從事僕人工作直到適婚年齡後結婚生子。在婚姻裡,除了家務事之外,外界預期妳應該協助農務或餵養家禽,也許做點針線活和紡織工作來貼補家計(所以「spinster」這個詞用來指稱未婚的大齡女子)。孩童從小開始工作,大多數人在出生地幾英里遠的範圍內渡過一生;道路簡陋,沒有鐵路和飛機。

當然,有失必有得。古時候的工作壓力沒那麼緊張,休息日很多,雖然這些屬於「聖日」而非假日;直到過去一百年,大多數人(尤其是富裕國家)才有能力外出做日光浴和居住旅館。與現代社會相比,當時的社區意識可能較為濃厚。

儘管如此,現代生活仍具有較多優勢。與中世紀相比,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孩子能平安活到成年,他們長大後變得更壯碩、受教程度也更高,對於生活方式亦擁有較多選擇,晚年在床上安詳死去的機率也提高許多(見圖表)。若沒有經濟增長,不可能獲得這些文明進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8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