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歷史紀事(全三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210121060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檔案館 編著
出版日:2020/09/01
裝訂/頁數:平裝/564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本數:3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廬山,東南臨鄱陽湖,北濱長江,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又被國學大師季羨林譽為“文化聖山”。自司馬遷《史記》“余南登廬山”始,“廬山”第一次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幾千年來,這座大山不知折服了多少英雄才子,亦不知見證過多少幕歷史變遷。
本叢書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可以透過老檔案和舊照片組成的“時光機”,一窺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如何將“清涼”進行售賣,開闢“牯嶺租借地”;亦可瞭解政要、名流紛至遝來的匡廬風貌。
全書共分為三卷,第一卷主要記述了自1886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登廬山,“見長沖一帶地方……水流環繞,地勢佳,極合建屋避暑之用”,遂租地建房,開闢牯嶺,廬山逐漸成為避暑勝地,至1926年,添設管理局,此為廬山開發時期的概況。第二卷主要記錄了1927―1937年江西省政府正式收回租借地、收回廬山警權與管理權的情況,記錄了當時商業發展狀況;胡先驌、胡適、徐悲鴻、李四光等名人名家在廬山避暑遊覽的事蹟。此外,第二卷還詳細記錄了在廬山開建游泳池、傳習學舍、藥房及診療所、圖書館、蓄水池,建立廬山森林植物園,建造登山吊車線路,組建同業公會的情況。第三卷主要還原了自1938―1945年,廬山守軍獨軍作戰,經歷了守衛、淪陷、收復等過程的廬山“抗戰時期”的歷史原貌,詳細記錄了廬山在長達七年的淪陷時期,廬山軍民開展廬山保衛戰、軍民合力抗敵、社會各界援助等呈現民族精神之舉。本書堪稱一部原始而又系統的廬山史學研究文獻。
本叢書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可以透過老檔案和舊照片組成的“時光機”,一窺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如何將“清涼”進行售賣,開闢“牯嶺租借地”;亦可瞭解政要、名流紛至遝來的匡廬風貌。
全書共分為三卷,第一卷主要記述了自1886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登廬山,“見長沖一帶地方……水流環繞,地勢佳,極合建屋避暑之用”,遂租地建房,開闢牯嶺,廬山逐漸成為避暑勝地,至1926年,添設管理局,此為廬山開發時期的概況。第二卷主要記錄了1927―1937年江西省政府正式收回租借地、收回廬山警權與管理權的情況,記錄了當時商業發展狀況;胡先驌、胡適、徐悲鴻、李四光等名人名家在廬山避暑遊覽的事蹟。此外,第二卷還詳細記錄了在廬山開建游泳池、傳習學舍、藥房及診療所、圖書館、蓄水池,建立廬山森林植物園,建造登山吊車線路,組建同業公會的情況。第三卷主要還原了自1938―1945年,廬山守軍獨軍作戰,經歷了守衛、淪陷、收復等過程的廬山“抗戰時期”的歷史原貌,詳細記錄了廬山在長達七年的淪陷時期,廬山軍民開展廬山保衛戰、軍民合力抗敵、社會各界援助等呈現民族精神之舉。本書堪稱一部原始而又系統的廬山史學研究文獻。
作者簡介
廬山檔案館成立於1959年4月2日,為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是集中管理廬山黨政機關和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檔案的保管基地,也是廬山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館藏有文書、科技、專門、聲像、實物等各類檔案共計165個全宗,12萬餘卷(件),其中最早檔案始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名人/編輯推薦
廬山,被國學大師季羨林譽為“人文聖山”。這裡築起過中華文明進程的“文化高地”,也親歷了中國近代史的“風雲變幻”。本叢書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可以透過老檔案和舊照片組成的“時光機”,一窺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如何將“清涼”進行售賣,開闢“牯嶺租借地” ;亦可了解政要、名流紛至沓來的匡廬風貌。
目次
第一卷
概述…………………………………………………001
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 …………………………003
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 …………………………004
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 …………………………005
一八九〇年(光緒十六年) …………………………008
一八九二年(光緒十八年) …………………………012
一八九三年(光緒十九年) ……… …………………013
一八九四年(光緒二十年) …………………………015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 …………………… …017
一八九六年(光緒二十二年) ………………………034
一八九七年(光緒二十三年) ………………………037
一八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 ………………………039
一八九九年(光緒二十五年) ………………………042
一九〇 〇年(光緒二十六年) ………………………044
一九〇一年(光緒二十七年) ………………………045
一九二年(光緒二十八年) …………… …………046
一九〇三年(光緒二十九年) ………………………047
一九〇四年(光緒三十年) …………………………049
一九〇五年(光緒三十一年) ………………………055
一九〇六年(光緒三十二年) ………………………058
一九〇七年(光緒三十三年) ………………………059
一九〇八年(光緒三十四年) ………………………064
一九〇九年(宣統元年) …………………… ………066
一九一〇年(宣統二年) ……………………………070
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 ……………………………072
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 ……………………………075
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 ……………………………089
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 ……………………………091
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 ……………………………096
一九一六年(民國五年) ………… …………………099
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 ……………………………109
一九一八年(民國七年) ………………………… …117
一九二〇年(民國九年) ……………………………128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 ……………………………135
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 …………………………141
一九二三年(民國十二年) …………………………144
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 …………………………152
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 …………………………162
一九二六年(民國十五年) …………………………166
第二卷
概述… …………………………………………001
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 …………………003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 …………………007
一九二九年(民國十八年)… ………… ………017
一九三〇年(民國十九年)… …………………027
一九三一年(民國二十年)… …………………037
一九三二年(民國二十一年)… ………………039
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十二年)… ………………053
一九三四年(民國二十三年)… ……… ………071
一九三五年(民國二十四年)… ………………087
一九三六年(民國二十五年)… ………………103
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 ………………150
第三卷
概述…………………………………………001
一九三八年(民國二十七年) ……… ………003
一九三九年(民國二十八年) ………………079
一九四〇年(民國二十九年) ………………102
一九四一年(民國三十年) …………………105
一九四二年(民國三十一年) ………………113
一九四三年(民國三十二年) ………………120
一九四四年(民國三十三年) ………………135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 ………………146
概述…………………………………………………001
一八八六年(光緒十二年) …………………………003
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 …………………………004
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 …………………………005
一八九〇年(光緒十六年) …………………………008
一八九二年(光緒十八年) …………………………012
一八九三年(光緒十九年) ……… …………………013
一八九四年(光緒二十年) …………………………015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 …………………… …017
一八九六年(光緒二十二年) ………………………034
一八九七年(光緒二十三年) ………………………037
一八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 ………………………039
一八九九年(光緒二十五年) ………………………042
一九〇 〇年(光緒二十六年) ………………………044
一九〇一年(光緒二十七年) ………………………045
一九二年(光緒二十八年) …………… …………046
一九〇三年(光緒二十九年) ………………………047
一九〇四年(光緒三十年) …………………………049
一九〇五年(光緒三十一年) ………………………055
一九〇六年(光緒三十二年) ………………………058
一九〇七年(光緒三十三年) ………………………059
一九〇八年(光緒三十四年) ………………………064
一九〇九年(宣統元年) …………………… ………066
一九一〇年(宣統二年) ……………………………070
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 ……………………………072
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 ……………………………075
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 ……………………………089
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 ……………………………091
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 ……………………………096
一九一六年(民國五年) ………… …………………099
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 ……………………………109
一九一八年(民國七年) ………………………… …117
一九二〇年(民國九年) ……………………………128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 ……………………………135
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 …………………………141
一九二三年(民國十二年) …………………………144
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 …………………………152
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 …………………………162
一九二六年(民國十五年) …………………………166
第二卷
概述… …………………………………………001
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 …………………003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 …………………007
一九二九年(民國十八年)… ………… ………017
一九三〇年(民國十九年)… …………………027
一九三一年(民國二十年)… …………………037
一九三二年(民國二十一年)… ………………039
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十二年)… ………………053
一九三四年(民國二十三年)… ……… ………071
一九三五年(民國二十四年)… ………………087
一九三六年(民國二十五年)… ………………103
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 ………………150
第三卷
概述…………………………………………001
一九三八年(民國二十七年) ……… ………003
一九三九年(民國二十八年) ………………079
一九四〇年(民國二十九年) ………………102
一九四一年(民國三十年) …………………105
一九四二年(民國三十一年) ………………113
一九四三年(民國三十二年) ………………120
一九四四年(民國三十三年) ………………135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 ………………146
書摘/試閱
概述
牯嶺開闢以前,廬山,是一座充滿靈氣的名山,成就了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氣,又留下了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寫實。自牯嶺之後,廬山才覺醒為城市。
1886年冬,李德立在漢口傳教士戴古臣陪同下登廬山,“見長沖一帶地方……地勢佳,極合建屋避暑之用”,遂動了購地置房的打算,隨後多處打聽走訪,終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正式取得蓋好官印的牯嶺地契,外國人將1895年8月15日定為“得山紀念日”。同年,牯嶺公司成立,李德立開始出售部分牯嶺土地以籌措修築登山道路的經費,並向購地地主發放契約,吸引大量外國人士來山購地建房,廬山別墅建造全面開展,帶有各國特色的別墅攀比著在牯嶺破殼而出。1905年,《牯嶺租借地規劃圖》印製,牯嶺避暑地“波赫爾規劃”完成,“廬山牯嶺為西人避暑之處,計有十餘國人數以千計”,人口聚集帶動了廬山經濟、文化、市政、公共事業的飛速發展,直到1926年添設管理局,1927年,收回牯嶺警權,廬山“租借”時代結束,廬山的繁榮發展卻並未止步。
胡適先生曾說:牯嶺,是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牯嶺的開闢,雖然為廬山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文化基礎,但無法掩蓋其“殖民”性質,《廬山歷史紀事》(第一卷)以95種社會文獻為研究依據,呈現當時中外文化的碰撞和廬山的城市開闢歷程,以供讀者參閱。編輯推薦語:
廬山,被國學大師季羨林譽為“人文聖山”。這裡築起過中華文明進程的“文化高地”,也親歷了中國近代史的“風雲變幻”。本叢書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可以透過老檔案和舊照片組成的“時光機”,一窺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如何將“清涼”進行售賣,開闢“牯嶺租借地” ;亦可了解政要、名流紛至沓來的匡廬風貌。
牯嶺開闢以前,廬山,是一座充滿靈氣的名山,成就了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氣,又留下了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寫實。自牯嶺之後,廬山才覺醒為城市。
1886年冬,李德立在漢口傳教士戴古臣陪同下登廬山,“見長沖一帶地方……地勢佳,極合建屋避暑之用”,遂動了購地置房的打算,隨後多處打聽走訪,終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正式取得蓋好官印的牯嶺地契,外國人將1895年8月15日定為“得山紀念日”。同年,牯嶺公司成立,李德立開始出售部分牯嶺土地以籌措修築登山道路的經費,並向購地地主發放契約,吸引大量外國人士來山購地建房,廬山別墅建造全面開展,帶有各國特色的別墅攀比著在牯嶺破殼而出。1905年,《牯嶺租借地規劃圖》印製,牯嶺避暑地“波赫爾規劃”完成,“廬山牯嶺為西人避暑之處,計有十餘國人數以千計”,人口聚集帶動了廬山經濟、文化、市政、公共事業的飛速發展,直到1926年添設管理局,1927年,收回牯嶺警權,廬山“租借”時代結束,廬山的繁榮發展卻並未止步。
胡適先生曾說:牯嶺,是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牯嶺的開闢,雖然為廬山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文化基礎,但無法掩蓋其“殖民”性質,《廬山歷史紀事》(第一卷)以95種社會文獻為研究依據,呈現當時中外文化的碰撞和廬山的城市開闢歷程,以供讀者參閱。編輯推薦語:
廬山,被國學大師季羨林譽為“人文聖山”。這裡築起過中華文明進程的“文化高地”,也親歷了中國近代史的“風雲變幻”。本叢書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可以透過老檔案和舊照片組成的“時光機”,一窺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如何將“清涼”進行售賣,開闢“牯嶺租借地” ;亦可了解政要、名流紛至沓來的匡廬風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