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滿額折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依戀理論三部曲0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30 元
優惠價
90657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哀傷失落理論」經典──依戀理論最終回
當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從兒童期失落經歷,看見成年焦慮與憂鬱原型

★人際關係心理學經典、當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概念
★依戀理論創始經典作品,看見內在不安全感的源頭
★改變英國醫院父母陪床規定,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劃時代心理學經典,探索喪親悲痛與母嬰依附關係的聯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迫自己獨立、不願意依靠他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勉強自己照顧他人,即使早已筋疲力盡?
◎為什麼遭逢失落時,我們總是無法自主的先責怪自己?
▲回頭看看童年時期的失落經驗,或許你就能解開這些關係死結▲


「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悲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約翰‧鮑比

【從童年失落研究,探索成年後的不安全感與心理疾病來源】
我們總是以為兒童的悲傷是短暫的,認為失去父母的悲痛是一時的,但事實上,孩子的哀傷是長期、難以消除的。他們用哀傷、哭泣、憤怒……來面對這樣的失落,卻被成人所忽略與否定,甚至誤以孩子「難以管教」。而最終,他們隱藏了自己的悲傷、深深的壓抑自己的失落反應,但是就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經恢復,我們依然可以在孩子的某些細微動作中看見悲傷依舊留存、他對母親角色的渴望依然存在。

失落的悲傷是持續且強烈的,若孩子無法重新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便會在往後影響他的心理健康,以及與他人重新建立情感聯結。

【解開你的焦慮型依附,迎向健康的人際關係與身心狀態】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從最開始與依附對象的緊密聯結,再到與依附對象分離時的焦慮,最後看見當孩子失去依附對象時,他所展現的行為反應以及對後續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我們在鮑比的研究當中看見的不只是影響近代心理學最著名的理論,最終,我們從童年的經歷看見自己為何陷入焦慮的泥沼、無法脫離。因為無論是與依附對象分離、失去依附對象,抑或是遭受被拋棄的威脅經歷……最終,我們都將面臨童年時期所形成的不安全依附影響。

【本書重點】
1. 近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然而大多數社會,卻忽略了喪親所造成長久、強烈的哀痛,認為這樣的失落,應該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就應該回歸正常。然而,鮑比的研究發現,不論成人或兒童,若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健康的關懷。本書提供的許多哀悼研究與觀察,開啟了心理學界對於哀悼反應的重視,並在近年來成為了哀悼治療與喪親治療的關鍵研究。

2. 深刻探究「喪親哀傷反應」,提供成人與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課題,然而,我們的社會卻沒有提供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完成喪親哀悼。本書提供了許多案例與研究,帶領我們深刻探究童年喪親的心理與行為反應,讓我們看見許多人「強迫性照顧他人」、「堅持情感上獨立」、「焦慮與憂鬱」……其實都是沒有經歷「健康哀悼」所產生的病理性問題。作者呈現出的完整研究讓我們重新反思整體社會是否提供喪親者足夠的支持,提供成人或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3. 從與母親分離的「失落」,理解我們情感發展的基礎
「失落」的基礎在於「依附」與「分離」,而與母親的分離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對於情感的發展的基礎──相信自己可以永遠愛一個人、也相信會被這個人永遠的愛著。這樣的依附關係會深深影響一生中所遇到的每一段情感聯結,影響我們是否有穩定而有安全感的親密關係。若與母親分離的失落過程中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才能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獲得健康而穩定的聯結。

作者簡介

約翰‧鮑比(John Bowlby, 1907-1990)
英國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母愛剝奪實驗和依戀理論創始人,最著名的理論為他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
早年在劍橋大學攻讀醫學和心理學。1946~1972年以陸軍精神病學家的身分長期在英國家庭心理健康權威機構塔維斯托克(Tavistock)診所和人類關係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兒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醫療、教學和臨床研究。他系統性的研究了母愛剝奪對人格發展的不良影響,提出了兒童對母親的依戀理論。而後,依戀理論也經由他的學生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研究證實,並且延伸到成年的戀愛關係中,成為了近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理論。

審定: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專長為歐陸現象學哲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治療。曾是兒科臨床心理師,面對特殊兒童與罕見疾病的家庭,多年來與他們以及歷經暴力對待的兒童與家庭一起工作。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主責授課心理衡鑑、診斷與心理治療。

名人/編輯推薦

【心理師、專業人士感動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博士、執業心理諮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貓心―龔佑霖 (華人第一位依附書籍:《找回100%安全感》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繁體中文版審定序】
依戀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哀傷與失落

審定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依戀理論三部曲》終於走入了最後一哩路,面對這個心理學大作,我一直都不敢怠慢,也很感謝小樹文化願意讓此書在繁體中文的世界呈現,更感謝小樹文化願意讓我來審定這三本書。大陸版的譯本,在精心審定後,已經有了幾乎完全不同的風貌。面對兩岸的文字運用風格,以及譯文內容的正確性,同時還要兼顧閱讀的順暢程度,我想,我已經盡力讓這三本書的出版,在華人閱讀世界中有了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日常心理學的領域裡。
從依附、分離焦慮到失落,約翰‧鮑比用了龐大並縝密的態度去探討人與人的第一個關係,也就是個體與母親的關係可以如何影響人的一生。以精神分析為基礎,他從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聯結到了克萊恩(Melanie Klein)的理論,以母親與孩子之間千絲萬縷的情愛做為入世的原點,以生物學、生態學、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的實證性研究豐富了「情愛」的大千想像。這三本著作,不只探討「依附關係」的品質與應用,而是深究並拓展了人類從出生到離世、從一代傳到下一代的情愛與情傷。
而「失落」就是最後一塊拼圖,完整了「愛」的詮釋:從擁有它,到覺得自己可以永遠有著它;從失去它,到覺察到永遠失去了它。然後,在一個時間狀態中,又可以將它轉化為心中此生此世的永恆。對!「失落」說的是,一次又一次透過分離的考驗所建立的依附關係,在人生的終點終需一別。而悲傷與面對別離的形式,會深受這第一個依附關係的影響。約翰‧鮑比一層又一層的抽絲剝繭,證明了早期依附與情愛關係影響了悲傷、憂鬱與哀悼。

人世的第一個創傷,來自與母體的分離

約翰‧鮑比也巧妙的聯結了克萊恩與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的研究,進入了深層的對話,以實證的脈絡說明母親與孩子在最早期互動的重要性。當孩子有了想像的能力時,就有了創造母親陪伴的想像能力,而孩子越能想像,就越可以保留母親在心中、在身體裡的狀態,就越能在母親不在的「失落」狀態中,創造內在的陪伴,讓自己得以安全、得以穩定。
這也提供了我們對於「創傷」的理解。人世的第一個創傷,來自和母體的分離,而在長大的過程之中,人不斷的獲得、不斷的分離、不斷的哀傷、不斷的再獲得。如果,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人會發展出「保留」的能力;如果,這個穩定的狀態充滿情愛,人會得到「永恆」的信念。會相信自己可以永遠愛一個人,也會相信自己會被這個人永遠的愛。然後這個「永遠」的關係,會成為下一個、下下一個關係的基礎。
所以,約翰‧鮑比整理了很多特別個案的故事,他們共同的經驗是在小時候母親常常以身體不好、生病或是即將死亡的狀態呈現在他們面前,或是讓孩子以為她們會如此,是因為孩子自身的緣故,於是孩子進入受苦的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因為歷史與研究不斷的告訴我們,母親在孩子面前出現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人生。
而「失落」,是因為要孕育出「保留」的能力。約翰‧鮑比在晚期與帕克斯(Colin Murray Parkes)的研究有著驚人的發現。當至愛之人離世,會震驚麻木的封鎖自己的情感,然後想盡辦法從生活中的蛛絲馬跡去渴求與搜索情愛的經驗碎片;然後在現實原則下,理解了失落的真實而沮喪,並將自己所依附的過去現實解組;最後,在生活失去原有結構的處境之中緩緩復原。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將過去的經驗碎片重組為生命意義,而從中復原的可能。若過去的情愛與保留的基礎穩固,失落的現實又有跡可尋,那就可以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但是若過去的依附基礎不穩定,或是失落的現實太過突然,那麼悲傷與哀悼就非常的困難,甚至會造成其延遲,甚至終其一生。

失落研究,影響著近代哀傷治療

「失落」的基礎,在於「依附」與「分離」。在不斷的分離與依附過程之中,人會發展出了對於世界的渴求,從世界的回應得到情感的發展。這是從最初的關係所得到的內在運作模式,人會乘載著它運作自己的一生。不過,這也告訴了身為父母、教育者、助人者與研究者的我們,若孩子的世界是動盪的,尤其是母親的形象是破碎的,這就是創傷的起點。若我們要修復這內在的創傷,就必須投注以情與愛,用很長很長的時間,讓受傷的人可以重新相信、重新依附、重新去經歷分離的焦慮,在失落中逐漸建立永恆的信念。
而這也是影響著近代哀傷治療意義建構取向的核心信念,失落,並不是要與失去之人說「再見」,而是再一次的從過去所有的依附經驗點滴,聚集心中的思念與想像,凝聚成心中的至愛,再一次的說「哈囉」。
萬般迂迴的事物都有其基礎。而情愛的基礎與根源,約翰‧鮑比已經以他的一生,用《依戀理論三部曲》向我們說明並在我們的眼前展開。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從用心的審定過程中,將約翰‧鮑比的用心,呈現在華人的閱讀世界裡。這,也將是我一生的重要成就。以真心期待讀者在書中世界與我們的遭逢。

目次

【目錄】
【繁體中文版審定序】依戀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哀傷與失落 文/翁士恆
【簡體中文版審定序】依戀理論,讓我們更理解母嬰關係 文/易春麗
【前言】探究年幼兒童與母親角色短暫或永遠分離,所造成的心理病理學問題


Part1 失落反應的觀察、概念與爭議

第1章 失落造成的創傷
聯結不同時期遭遇失落所造成的創傷
嬰兒期和兒童早期的哀傷特徵
「年幼兒童是否會有哀悼情緒」之爭議
疏離階段:分離後,孩子再次見到母親的反應

第2章 失落與哀悼在心理病理學中的地位
臨床傳統如何理解病理性哀悼與健康哀悼
何謂健康哀悼,以及何謂病理性哀悼過程
為什麼不同個體,在面臨失落時會有不同的反應

第3章 依戀理論的概念框架
依戀理論:有別於傳統精神分析理論的概念框架
壓力源、壓力狀態和沮喪與依附行為的關聯

第4章 人類訊息處理方法到防衛現象
全新的研究方法,讓我們用全新的視角來看防衛現象
感官訊息在進一步處理前,必須經過訊息排除
個體接收訊息後,閾下知覺和知覺防衛如何運作
防衛性排除可能會出現的階段
自我還是多個自我:如何完整理解「自我」的概念
防衛性排除所造成的多樣化現象
促發防衛性排除的情況
防衛性排除:適應性還是非適應性

第5章 鮑比的研究計畫:比較幼兒與成人的失落反應
從成年時期的失落反應,回推到兒童與青少年的失落反應
從形成人格類型以及關係類型的變項,解釋哀悼形式的差異

Part2 成人的哀悼反應

第6章 失去配偶的哀悼失落反應
關於喪偶的研究資料來源
喪親後,個體哀悼的四階段變化
在失落反應上,寡婦和鰥夫的差異
失落反應研究更詳盡的資料細節

第7章 失去孩子的哀悼失落反應
從研究資料,看見喪子與喪偶失落反應的相似之處
父母對於子女死於致命性疾病的失落反應
喪子父母的哀悼過程
流產和夭折嬰兒父母的失落哀悼反應
研究時,必須著重不同情感聯結的差異

第8章 其他文化中的哀悼反應
許多文化中共有、對於哀悼的信念和習俗
小島國蒂科皮亞社群對於哀悼成年兒子的習俗與規範
日本女人對於失去丈夫的哀悼習俗

第9章 病理性哀悼的型態
病理性哀悼的兩種主要型態:缺乏哀傷的憤怒與自責,以及憂鬱狀態
如何區別病理性哀悼與健康哀悼
延遲性哀悼:面臨失落情況的高比率憂鬱狀況
失落者持續缺乏的哀傷意識特點
對逝者的錯誤定位所導致的病理性行為

第10章 影響哀悼歷程的條件
決定哀悼歷程的五類型變項
逝者的身分和角色,如何影響喪親者的哀悼形式
喪親者的年齡和性別與發生病理性哀悼的關聯
發生失落的原因和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哀悼反應變項
哪些社會和心理環境,會影響個體的哀悼歷程
介入治療對哀悼反應發展的影響

第11章 傾向病理性哀悼者的人格特徵
產生病理性哀悼的三種人格類型
病理性哀悼者的「建立焦慮和矛盾關係的傾向」
病理性哀悼者的「強迫性照顧他人傾向」
病理性哀悼者的「堅持在情感聯結維持獨立的傾向」
初步結論:除了人格結構,還要考慮個案與逝者的互動模式

第12章 傾向於病理性哀悼者的童年經歷
傳統理論在失落反應上的爭議
鮑比對失落反應的立場
傾向建立焦慮和矛盾型依附之個體的早期經歷
強迫性照顧他人傾向的個體之早期經歷
主張獨立於情感聯結之外傾向的個體之早期經歷

第13章 引起失落反應變化的認知過程
認知過程概念化的框架:我們如何建構關於世界和自我的運作模式
什麼是健康哀悼的認知過程?
五大類影響失落反應的認知偏誤
導致延遲性哀悼的偏誤
導致長期缺乏哀傷的認知偏誤
對潛在安慰者的認知偏誤
促成健康結果的認知運作
其他影響認知偏誤與失落反應的因素與其交互作用

第14章 哀傷、憂鬱狀態和憂鬱症
短期悲傷和長期憂鬱,在心理上的區別
憂鬱症和童年經歷的關聯
憂鬱症及與失落的關係── G.布朗的研究
神經生理過程同樣會影響個體的憂鬱與焦慮狀態

Part3 兒童的哀悼反應

第15章 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經歷父母亡故
兒童失落研究計畫與其限制
近親去世後,告知兒童的時機和內容
透過幫助在世的父母,來幫助他們的孩子擁有健康的哀悼
兒童的死亡圖像:在世父母提供真誠幫助,兒童才有能力理解和分享哀悼情緒

第16章 外在條件良好時,兒童面對失落的反應
兩歲兒童的哀悼反應,以及父母的回應如何影響孩子
關於兒童失落案例的初步結論:有利條件下,兒童的哀悼反應特點與成人相同
兒童哀悼與成人哀悼之間的差異
在世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如何影響孩子的哀悼反應

第17章 兒童期的失落與精神異常的關聯
在兒童期失去父母,會增加精神異常的風險
喪親兒童進入成年生活後的追蹤研究
兒童期喪親導致的精神疾病障礙
早期失落,讓部分人更敏感且更脆弱

第18章 哪些條件會導致成年後不同的心理結果
兒童失落與成年生活相關聯的研究證據
調查研究證據:失落後的家庭關係模式,會影響孩子面對失落的反應
治療性研究證據,同樣強調環境因素對失落反應的影響

第19章 當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兒童的哀悼反應
四大代表性案例,看見哀悼失敗的孩子的反應
代表性個案1:11歲時失去父親的彼得
代表性個案2:8歲時失去母親的亨利
代表性個案3:10歲時失去父親的薇莎
代表性個案4:8歲時失去母親的傑瑞黛

第20章 中止活化以及阻隔系統的概念
「阻隔的主系統」如何影響個案的狀態
中止活化的「阻隔系統」與意識層面接觸後造成的個案反應

第21章 導致異常的經驗變體,以及引發持續性焦慮的條件
兒童的病理性哀悼表現與特徵
問題1:喪親孩子的持續性焦慮
問題2:重聚的希望──渴望死亡
問題3:持續的指責和內疚
問題4:過動,具有侵略性和破壞性的爆發
問題5:強迫照顧他人和依靠自我
問題6:歡愉的症狀和去人格化
問題7:複製症狀──意外的發生
焦慮、自責與其他問題背後,都有引發內疚的真實經歷

第22章 父親或母親自殺,如何影響孩子的哀悼歷程
不同年齡層,父母因自殺身亡的比率
調查研究發現:父母自殺前的家庭狀況,有最大的影響力
治療研究發現: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心理疾病的重要變項
特殊致病環境1:促發強烈內疚的傾向
特殊致病環境2:溝通被嚴重扭曲
經歷父母自殺的兒童,成年後也有強烈的自殺傾向

第23章 3~4歲的幼童對失落的反應
年幼兒童的失落反應,依然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
在有利條件下,幼兒的失落反應與其發展
不利條件下幼兒的失落反應
童年時期的分離經驗,造成人格發展扭曲

第24章 兩歲兒童的失落反應
充滿爭議的過渡時期:16個月前後幼兒的哀悼反應差異
在適宜條件下,嬰幼兒面臨失落與分離的反應
在不利條件下,嬰幼兒面臨失落與分離的反應
許多16個月大的幼兒,已經具備回想起父母的能力

第25章 早期認知發展觀點,對幼童哀悼反應的啟發
發展出「人」的恆存性概念
決定面臨分離和失落的反應上,個體恆存的作用
遭逢失落的環境,會深深影響成人或幼兒的哀悼反應


【總結】親密依附,是一個人生活的中心

書摘/試閱

【摘文1】失落造成的創傷


聯結不同時期遭遇失落所造成的創傷

20世紀,許多精神分析師和精神科醫生都在探索精神疾病、失去摯愛、病理性哀悼,以及兒童期經歷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幾十年中,這些研究唯一的出發點就是「個案」。在20世紀40年代,臨床工作者最開始所關注的,是兒童經歷失落之後立刻出現的強烈困擾以及紊亂情緒;而在一些後續研究中,個體失去配偶;在另一些研究,年幼兒童則是失去了母親。儘管這三種出發點,每一種都得出了讓人非常感興趣的研究發現,但是也只在我們寫作這本書的幾年前,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每一組資料彼此相關。如此一成不變的困難在於──早期建立的普遍性回顧論述,通常都有誤導性,而對早期研究所下的理論性解釋,並不適用於前瞻性研究。本書,我試圖將這些資料的多樣性帶到彼此之間的關聯,從中整理爬梳適用於所有狀況的理論。就像我在前兩本書中所說,在全部資料中,前瞻性研究中得出的資料具有優勢。
將失落作為探索領域非常令人痛苦,學生要面對的是情緒以及理智上的問題。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不僅對經歷者來說很痛苦,對目擊者來說也是一樣,因為我們能提供的幫助是如此無力。對死者家屬來說,只有死者復活才能帶來真正的安慰,我們所能提供的幫助可能讓人覺得更像侮辱,因此效果有限。或許,這可以解釋許多古老文學作品對於人類失落的偏見。不論這些作者是否在討論成人或者兒童的失落影響,都傾向低估失落所引起痛苦的強度、喪失功能的程度,以及可能的持續時間,何況喪失功能通常是連續的。相反的,他們傾向假設正常、健康的人能夠且應該快速並徹底從喪親之痛中恢復。
在本書中,我會反駁這種偏見。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哀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
不幸的是,儘管學界近幾年來對這個主題的關注度大幅提升,但是針對不同年齡個體在不同情境下所面臨的不同類型失落相關實證研究,仍然非常欠缺。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現有的系統性資料,並且謹慎使用更大範圍的非系統性資料。非系統性資料中有一部分是來自個案的自陳,但是大部分還是源於正在接受治療個案的臨床觀察。因此,它們是金礦也是陷阱──雖然它們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視角來理解面對失落的多樣化過程;但是,它們同樣也會引起錯誤的概括歸納。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它假設某種特徵,尤其是令人不悅的反應過程具有普遍意義,是普遍存在的特徵;另一方面,它假設所有形式的反應共同呈現某種特定的病理學問題。第一種錯誤的例子就是假設內疚是哀悼的一種本能反應,第二種錯誤例如認為從未相信失落真的發生(「否認」的反應)是一種病理學的問題。我將會不斷強調,健康的哀傷有很多特徵都曾經被認為是有病的,而很少被視為是正常的表現。
我因為透過「研究年幼兒童失去母親的影響」進入這個研究領域,因此首先,我想請讀者關注這些資料,以及其所引起的爭議,這也是本書的第一部分,包括五個介紹性章節。
我將在第2章回顧一些觀點,這些觀點主要來自於具有跟失落相關情緒問題個案的心理治療,我從這些研究中整理出理論類型。因此,我們將先圍繞在不同學派堅持的說法以確定問題的核心,在後續部分,我們將探尋問題的答案。
在介紹性章節的第三和第四部分,我首次提出與本研究相關的概念性框架輪廓,我將用資料解釋我的框架內容。之後,我會開展理論主要的論述。



【摘文2】傾向建立焦慮和矛盾型依附之個體的早期經歷

傾向建立焦慮和矛盾型依附的個體之兒童期經歷,已經在《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第15 ∼ 19章詳細討論。研究證據表示,這類個體比起有安全依附的個體,更可能擁有這樣的父母:由於他們自身的童年期和/或婚姻有問題,他們認為孩子對愛和照顧的渴求是一種負擔,並且會以忽視、責罵或說教等,暴躁的回應孩子。此外,焦慮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擁有沮喪的經歷,例如,某些人會從不同人那裡得到連續的日常照顧;某些人會在一段時期內居住在某地,但是卻很少或者幾乎沒有接受托育;某些人的父母可能分居或者離婚;某些人則有童年期的失落經歷(見第17 章)。
儘管如此,雖然建立了焦慮和矛盾型依附的個體很可能經歷過父母不連續的照顧,和/或者經常受到父母拒絕,但是這種拒絕是斷斷續續或是部分的,而非完全而徹底的拒絕。因此,孩子仍然期待獲得愛和照顧,但是深深的焦慮卻使他們不斷擔心再次被忽視或拋棄,於是孩子會提高對關注和愛護的需求,拒絕被獨自留下、一個人在家,並且當他們獨處時,於是會用生氣來表達抗議。
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童年經歷則是被放縱而溺愛的經歷,這不僅非常普遍,而且最不幸的是,它很早就被精神分析理論所關注。這種經歷的不良結果之一,就是童年經歷影響了個體面對失落所形成的病理性哀悼反應,其影響不僅被忽視,對其重視仍然遠遠不足。
一位已經成年且正經歷病理性哀悼的個案與母親的關係,可以用來解釋,她的名字叫茱莉亞(正如第9 章所述),在母親去世後,她保留了一件未穿過的紅色禮服,她一直想像母親穿著禮服再次出現的樣子。

【案例14】失去母親而發展出延遲性哀悼的茱莉亞
茱莉亞是一位受過教育的黑人祕書,她在母親去世八個月後第一次與我們見面。她的典型症狀之一是對事物失去興趣,她總是因母親的影像、失眠症和關於母親的混亂夢境而心事重重,她曾經一度從夢中驚醒、感到一陣驚慌,並且感到母親「或許並未離去」。儘管表面上茱莉亞對他人保持著愉快的樣子,但是她的情況很可能已經發展成為延遲性哀悼。
在心理治療中,茱莉亞如此描述了她的生活: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是似乎有著許多困境,例如當她6個月大時,母親因為嚴重燒傷而臥床不起長達一年,父親一直酗酒,茱莉亞則一直受到哥哥姊姊的照顧。離開學校後,她待在家裡照顧當時已經成為寡婦並患有糖尿病的母親。這樣做讓茱莉亞放棄了學校的獎學金,也放棄了與男友結婚,取而代之的是成為某種殉道者的角色。由於一直很焦慮母親的健康狀況,她一直睡在母親的床腳以便在夜間可以經常查看母親是否仍然活著。白天的時候,她也一直打電話做類似的確認。
茱莉亞似乎總是受到母親的「批評」,她的母親被描述為「極其苛求、盛氣淩人、吹毛求疵並且經常蔑視和羞辱她」,而她的哥哥姊姊都沒有時間來照顧母親。並不令人吃驚的是,茱莉亞經常希望母親死去。她後來在心理治療中描述了一個夢,在夢中她把坐在輪椅上的母親推下了懸崖。

在這個紀錄中,有如臨床文獻中經常描述,儘管茱莉亞的母親以各種殘暴、專橫的方式對待她,但是卻並未獲得任何關於母親原話的內容。我們很好奇,她母親用什麼樣的詞語和句子要求和批評呢? 又是以什麼樣的語言和聲調來蔑視和侮辱茱莉亞呢? 從我們在臨床經驗所看到的,我們應該期待,至少她母親不應該輕視茱莉亞在幫助生活起居上的努力,也不應該抱怨她被忽視了,或是因為自己情況惡化而責備茱莉亞。這和我的假設有所差異,需要進一步詢問或解釋更多類似的內容。
前面在討論童年經歷所導致的強烈焦慮時,我們特別強調了父母威脅要拋棄孩子或者自殺的情況。這些威脅通常都是被激怒的母親為了控制孩子時而故意做出的行為,而孩子聽到這些威脅時會極為焦慮,害怕會永遠失去母親。他很可能會非常生氣,儘管到青少年期才有可能公開且直接的表達這種憤怒。這種威脅導致孩子的行為是焦慮的順從,還是用毫不在乎的態度戴著面具生氣的反抗,一部分取決於在父母的威脅之外,對他們是否有真正情感;一部分取決於孩子自身的性別、年齡和氣質。所有案例中的個體,在被養育過程中都會逐漸毫無疑問的相信──如果媽媽消失,那一定是他的錯。我們不難想像,當媽媽死去後,或者在他生命晚期配偶去世後,他必定會因為死亡責備自己。
除了這些孩子的父母會說出這些粗魯和令人恐懼的威脅以外,其他的父母或許會使用更微妙的壓力,其中一類就是威脅孩子除非符合自己的要求,不然就不再愛他。這樣會讓孩子堅持認為自己本質上是不討人喜愛的,除了他那有著自我犧牲精神的父母,沒有人願意忍受他的存在。
關於極度「獨立」人際關係的特別案例,也來自父母和孩子的互動類型,父母會使用這種方式迫使孩子自己照顧自己(一旦了解了父母的童年期經歷,就很容易理解他們這麼做的原因,見《依戀理論三部曲2:分離焦慮》第18 章)。
接下來我們會描述一位45歲的單身漢,在他母親死後他變得嚴重憂鬱,這個案例說明了這類如何產生,又如何導致了個體對失落的病理性反應。這個案例的資料來自個案在治療中的自我陳述,在他經歷失落兩年之後,開始了心理治療的歷程。


【摘文3】兒童的病理性哀悼表現與特徵

我們在第19章提到了四段關於無法成功完成哀悼的兒童,目的是讓讀者初步了解兒童病理學哀悼的各種表達形式,以及可以影響這些反應形式的某些條件。這一章的目的就是更仔細的檢視這四種情況的細節和可能會引發異常的經驗變體,了解可能彼此交互促發的原因,並進一步討論。再次強調,大西洋兩岸臨床工作者的報告,幾乎代表了現今精神分析療法的每一個理論取向。事實上,他們的研究證實了,若能涵容歧見和紊亂,更可增加影響力。
本章即將討論之引發異常的經驗變體,尤其是那些以責難自己為主體的經驗和成人時的延遲性哀悼有密切關係,而其他的變體和長期缺乏哀傷意識有關。在後者,部分的心理問題要到多年之後才可發現而成為證據。而一些其他案例的問題,則會在童年或者青春期時出現,以上是本章主要的關注焦點。
為了能更全面的說明,我們運用了許多標題來呈現要討論的主題。這些主題因為反映了喪親孩子豐富的症狀和多樣的行為障礙而被提出。其討論的順序從已經被認為是失落的反應案例開始,然後逐步進展到看起來和失落沒有任何關係的案例,但可以分析出其所結合的長期缺乏哀悼之反應。
我們可以在具代表性的喪親孩子個案看到每種主題的類型,這些孩子年齡各不相同,而這是我們在西方文化目前無法了解的部分。我們不知道這些問題類型的發生率有多少,孩子因其症狀與問題差異,很可能被送到不同類型的機構,例如有身體症狀的孩子會被送去看小兒科;而有行為問題的孩子,則會去緩刑機構。以下內容都來自小樣本研究或單一案例。

問題1:喪親孩子的持續性焦慮
害怕更深的失落
每一個童年喪親研究都一再強調:失去父親或母親的孩子會害怕因仍在世父母的死亡或遺棄,而再一次失去父母。我們不難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更害怕這類事情發生。這是失落情境中的人之常情,這種恐懼經常會急劇的累積。
一些不可抗的事件很可能會讓孩子更害怕仍然在世的父親或母親會死去,比如說家裡同時發生兩次以上死亡事件,或是僅剩的父母之一病倒了。其中我們要避免隱瞞父母的死因且不讓孩子過問,或是將父母死亡的責任或者在世父母的健康狀況直接或間接歸因於孩子身上,又或者要孩子對在世父母的健康負責等,這些都會明顯加劇孩子的恐懼感。而另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情況是,孩子會聽到健在父母說出「生活已經沒有意義」、「希望自己也死去」,或「自殺也許是最好的路」的相關話語。
對曾有過被拋棄經歷(比如第19 章薇莎的案例)或曾以拋棄威脅過的孩子,顯然更不可避免害怕仍然在世的父母會遺棄自己。而在世父母將孩子交給親戚甚至陌生人照顧,自己離開一段時間也會喚起孩子這樣的恐懼。
當然,孩子懷有這樣的恐懼必然沒有病理學上的意義,而其連帶產生的反應也是如此。造成異常的是孩子對這些事可能會發生的恐懼事實,但是他的恐懼卻沒有被發現,或者更嚴重的狀況是,他的恐懼已經被環境加深,但是健在的父母卻潛抑或者否認了這種環境的事實。所以,原來可以被理解的反應成了如謎一般的症狀。

害怕自己也會死掉
「如果父母早逝的話,那麼這種情況也遲早會降臨在我身上」,若孩子如此深信,其實是十分自然的邏輯推斷,即使這種推斷會錯,而第16章提到的溫蒂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我們在第15章裡列舉了許多其他案例,因為孩子可能認同了同性別的父母,所以父親的死亡可能更容易引起男孩害怕自己也會很早死去,而女孩則更有可能因為母親死亡而害怕自己早亡。
E.費曼129描述了一個小女孩珍妮的案例,母親在她差不多3歲的時候因為嚴重大出血去世。雖然父親盡力讓她知道媽媽的死訊以及媽媽去世意味著什麼,但是幾個月之後發現,她依然擔心父親、兄弟姊妹以及自己不久後會死去。她的狀況,在被帶去幫媽媽掃墓之後逐漸緩和。
和爸爸去掃墓,讓珍妮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也給了爸爸回答和澄清的機會。可能更常見的狀況是─這樣的機會不會出現,而孩子自然的恐懼卻被不必要的維持下來。下面這段敘述來自於G.克利曼等人189的紀錄,案例中的孩子10歲半,五年前她的母親去世了。

【案例19】決定永不生孩子的女孩諾瑪
諾瑪10歲半時因為一連串身體上的不適(包括發抖、皮膚發麻、有不被愛的焦慮),以及在學校的學習與社交關係中的抑制行為,而被精神科醫生關注。她不想結婚,且有當修女的想法。同時,她的爸爸正在經歷生意上的許多困境。
諾瑪的媽媽在她5歲的時候因為癌症去世了。當時她懷孕三個月,準備產下第五個孩子。但是病情擴展得很快,癌症被確診後僅僅一個月她就去世了。父親十分驚訝且因為悲痛而飽受煎熬,他離開了孩子們,諾瑪被交給了阿姨和叔叔照顧,而這兩個人據說很嚴厲且情緒反復無常(這個案例並沒有說諾瑪的其他三個兄弟姊妹是如何被照顧的)。十四個月之後,父親娶了一個有六個孩子的寡婦,然後諾瑪重新回家和父親、繼母以及三個親兄弟姊妹和六個繼兄弟姊妹住在一起,一共有十個孩子。大概一年之後,這個家庭又再次遭遇另一個悲劇──諾瑪最喜歡的叔叔在車禍事故中喪生。
持續三個月的支持性治療之後,心理師開始和諾瑪以及她的父母關注五年前的喪親事件。諾瑪每週和一位女心理師會面,並開始問有關親生媽媽和叔叔的問題,也敘述了她有多想念他們,看起來很傷心。
治療過程中,諾瑪的心理師抓住機會,聯結了諾瑪的反應和父親離開時的階段,並且聯結了她對於母親忌日的反應和她在母親去世不久後可能有的感受。
最後一個階段相當有幫助。雖然諾瑪在七個月之前就被提前告知治療即將結束,但是她一開始無法記住這件事情。之後,她開始害怕說再見,心理師聯結了她的恐懼和在母親去世時的痛苦道別。諾瑪描述了她抬頭看心理師的這棟辦公大樓時,特別的不自在;這被證明和已去世的媽媽揮手說再見有關,因為她的媽媽住院的時候也是住在較高的樓層。結果,在最後一次治療當中,諾瑪問了一個問題:「媽媽之所以會死,是因為她懷孕了嗎?」到了這個時候,諾瑪決定不要生孩子而去當修女的原因才變得清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57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