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現代相聲的興起與相聲文本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現代相聲的興起與相聲文本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學術創新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堅實的知識基礎和豐沛的文化資源的。相聲作為一種藝術形態,與中國傳統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在中國傳統藝術的“母體”中孕育而生的,也在中國傳統藝術“環境”中健康成長的。建華博士在研究生階段主攻中國古代戲曲史,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狀貌有著較為豐厚的學術積累,這成為他研究相聲藝術的“長項”,也成為他作為曲藝研究“學院派”新銳的“底氣”。在《中國相聲的源與流》一書中,他從歷史演進的角度細致地考察中國相聲萌芽、發展、成熟、鼎盛的全過程,對豐富的歷史資料信手拈來,皆成妙趣,而且時有自身精辟的闡發,讓入耳目一新。這在學術界是有口皆碑的。
在《現代相聲的興起與相聲文本研究》這部新著中,建華博士又對相關的話題進行了更富於理論性的思考與論述:深入地討論相聲與傳統笑話的關係,包括素材的選取、包袱的設計、結構的完善、流派的生成等;細致地考察相聲與傳統評書的關係,包括底本的提供、人才的儲備、技法的傳承、形式的豐富等;簡要地梳理相聲與戲曲的關係,包括小戲與相聲、大戲與相聲、語言化的進程等。這些論題,有的在建華博士前兩部專著中已經有所涉獵,有的則是全新的論題,但無論是舊論題還是新創見,建華博士都進行了更有深度的思考和論述,可以說是“譬如積薪,後來居上”。

作者簡介

陳建華,文學博士。青島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曲藝學和戲劇戲曲學。

我與陳建華博士的深交,源於2007年9月他進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當年他的博士後工作報告,就選定以相聲藝術研究為題。當然,為了兼顧“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學科特點,他將研究重點放在對中國相聲藝術源流的梳理。在三年的流動站工作中,他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並進行了仔細的梳理、考辨與分析。出站報告經過修訂和補充,以《中國相聲藝術論》為名,由齊魯書社於2013年出版。
其後,建華博士意猶未盡地繼續開展中國相聲藝術的源流研究,更為深入地考察從先秦到現代的相聲演進歷程,在文獻的搜集、資料的考索、觀點的提煉、內容的充實等方面大有拓展,撰寫了數十萬字的書稿,以《中國相聲的源與流》為名,由齊魯書社於2015年出版。
以上兩部學術專著與建華博士先後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一些頗有份量的論文,奠定了他在當代中國曲藝研究界的學術地位。而建華博士“一發而不可止”,近期又再接再厲地推出第三部專著《現代相聲的興起與相聲文本研究》,進一步從理論與方法上升華對中國相聲藝術的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相聲是兼體性戲劇
第一節 相聲的兼體性本位
第二節 相聲角色的兼體性
第三節 相聲表演的兼體性

第二章 近代經濟奠定了現代相聲崛起的根基
第一節 近代經濟催生了大批相聲藝人
第二節 近代經濟孕育了龐大的相聲市場和觀眾群
第三節 近代城市經濟培育了相聲藝術精神

第三章 傳統笑話促進了現代相聲的崛起
第一節 笑話為相聲提供了大量素材
第二節 笑話推進了包袱技藝
第三節 笑話建立起完整的捧逗結構
第四節 笑話奠基了最大的相聲流派:文哏
第五節 傳統笑話直接催生了職業化相聲

第四章 傳統評書推動了現代相聲的崛起
第一節 評書為早期相聲提供了大量作品
第二節 評書為相聲提供了豐厚的人才儲備
第三節 評書藝術技法對相聲產生積極影響
第四節 韻書影響了現代相聲的發展

第五章 近代戲曲滋養了現代相聲藝術的崛起
第一節 小戲推動了現代相聲的發展
第二節 近代大戲是現代相聲的重要母體
餘論 “語言化”促使現代相聲走向獨立

第六章 現代相聲走向真正的成熟
第一節 現代相聲的創世紀
第二節 現代相聲的真正成熟

附錄 相關相聲原作
後記
文獻備注

書摘/試閱

二、近現代評書藝人多兼說相聲
發展到現代,評書業和相聲業聯系更為密切,出現了大量的評書和相聲“兩門抱”的藝人。這些藝人不但兼通兩門藝術、兼營兩門行業,且在相聲和評書兩行中各有不同的師承,並分別起了不同的藝名。
吉評三,是清末最著名的評書大家,拜師李長彩。同時也進入相聲行,拜師馮昆志,典型的“雙抱門”。1908年秋起,在天津小梨園、東興市場、“三不管”等處演出,善說評書《清烈傳》,也兼說相聲。後南下到上海、寧波、南京、漢口等地演出,以單口相聲和太平歌詞為主要演播內容。由於他熟練掌握了這幾個地方的方言土語,被當地觀眾喜聞樂見,所以他在江南迅速走紅。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當時大名鼎鼎的相聲名家李德鐋也曾南下經營,但因不熟當地方言,故而折戟沉沙、倍遭冷落。所以當時就有一種說法:“萬人迷南下失敗,吉評三南往成名”,由此可見吉評三的藝術功力。1940年,吉評三應常連安之邀回北方,去了北京著名的“啟明茶社”演出。1941年在北京啟明茶社相聲大會中以單口相聲擔任大軸,大受歡迎。吉評三曾與汪兆麟合說相聲,他倆在勝利公司灌制了相聲唱片,一張是《繞口令》,另一張一面是《姐夫戲小姨》,另一面是《對對子》。另有三張單口相聲唱片《戲迷傳》《傻子轉文》《打遊歌》。吉評三的相聲善於貫口,功夫瓷實,嘴皮子流利通暢,享譽當時。
三、現代相聲藝人多兼說評書
現代相聲藝人也多會說評書,其中名氣最大的當數張壽臣。張壽臣是相聲八德後出現的又一大師巨匠,是相聲第四代藝人的門長,1910年拜焦德海為師,藝術上基礎堅實,活路很寬。他擅對口相聲,代表作有《文章會》、《倭瓜鏢》、《地理圖》、《三節會》等,創作有《揣骨相》、《哏政部》、《洋錢傷寒》、《夸講究》等作品。他尤擅說單口,代表作有《三性人》、《小神仙》和《巧嘴媒婆》等等。他同時也涉足評書:自幼隨父張誠甫學說評書,後拜師張誠潤,正式進入評書行,取藝名張豫華,說相聲則仍用本名。張早年間以相聲為主,後隨年齡增長、精力不足,加以合作伙伴不固定,就逐漸以表演評書居多了。他最擅長的有《水滸傳》,在當時的影響很大。
陳榮啟,是清末的相聲名家,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生,自小學說相聲,在北京天橋等處演出,表演扎實,尤其善於捧哏。但後來因為厭惡舊相聲中的葷口和“倫理哏”,無法忍受父母家人遭受侮辱,憤而棄相聲而改學評書,拜說《施公案》的名家群福慶為師,先說《施公案》,後說《精忠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大連、營口、煙臺、天津等地巡回演出,很受歡迎。三十年代在廣播電臺演播《施公案》,他的評書口齒幹凈、吐字清晰,深受聽眾好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播了他的《虎帳談兵》。
陶湘九是當代相聲名家,自小學藝,拜著名前輩藝人郭瑞林為師,學演相聲。出師後在北京天橋和天津三不管等地演出,名聲鵲起。1940年又拜金杰立為師學說評書,取藝名陶闊清。會說的作品很豐富,有《大明英烈》、《隋唐演義》、《岳飛傳》、《雍正劍俠圖》等代表作。同時他還將不少長書的精彩章回改編為單段評書,如《秦瓊打擂》、《獅子樓》等。解放後,他帶頭創建了北京青年曲藝隊,緊跟時事和形勢,積極上演了大批現代書目,有《林海雪原》、《鐵道遊擊隊》、《烈火金剛》及相聲《十大吉祥》等,在當代相聲史上產生了較大影響。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