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修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作者王道翻閱眾多資料,奔訪經年,輾轉數地而寫就。他以口述人為基點,以人物變遷為經緯,以堅持和衝突、秉性為戲劇點,配以三百多張圖片,再現了合肥張家百年來的歷史變遷,百年斯文存續脈絡及世家之和韻流風,讀之一一浮現。本書從家族角度切入,探討家族核心質量的傳承,對家族史的探尋,可看到一個社會轉型或裂變的因由。書稿以淮軍張家的崛起開篇,接下來每章基本是各個人物的小傳,其中尤以“合肥四姐妹”的幾個章節最為傳奇。

作者簡介

王道,蘇州作家、學者。蘇州過云樓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著有《一生恰如三月花》、《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小園即事——張充和雅文小集》(編注)、《過云樓舊影錄》、《一生充和》等。

名人/編輯推薦

合肥張家,因著張家四姊妹而聞名海內外,至今健在的張充和人雖在美國,但國內一直有著她的傳說。四個子女,六個兒子,個個成才,成為中國家庭教育史上一大奇跡。從身為淮軍二號人物的先祖張樹聲,到為新式教育作出卓越貢獻的張冀牗,再到四女六子個個成才的“和”字輩子女,斯文便如同張家的家庭雜志《水》一樣脈脈流動。張家的家族史,也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大歷史的變遷濃縮。作者王道歷時數年,奔訪各地,成就此書,以生動的細節、翔實的史料、珍貴的老照片、平和的語言,講述百年家族的斯文存續與和韻流風。

不知不覺,《流動的斯 文——合肥張家記事》一 書已經出版六年了。這六 年間,人和事都發生了太 多的變化。張家十姐弟中 最後一位姐姐張充和女士 與最後一位弟弟張寰和先 生已經去世,張家二女婿 周有光先生也去世了。合 肥市肥西縣張樹聲故居正 在進行保護性維修;蘇州 九如巷張家舊宅也正在進 行翻新,並將和樂益女中 舊址一起被規劃為紅色基 地;而周有光故居和周有 光圖書館也陸續在常州青 果巷揭幕並開放。這一切 如同張家的文化核心“水”一 樣,逝者如斯,沒有什麼 是不變的。 原本以為,張家文化也 會如歷史煙云一樣,漸漸 消逝在時間的碎片裡。但 沒想到的是,借助現代媒 體的傳播,張家文化在互 聯網時代延續了下來,其 影響範圍不斷擴大。張家 長子張宗和的日記已經出 版到第二卷了,第三卷和 第四卷也即將出版。張充 和親筆題寫書名的《笙歌 扶夢》也出版了。張家最 小的弟弟張寧和,他的兒 子以蘭和妻子從比利時趕 到蘇州尋根,和家人團聚 時,沒有任何疏遠感,真 是天生一家人。在北京的 沈龍朱、沈紅聽說有親人 回來了,也是積極聯絡接 待。張家的文化紐帶並沒 有因為家庭雜志《水》的 停刊而斷裂,大家你來我 往,相互關照,以無形的 網絡彼此聯結著。 在這期間,在沈家人的 幫助下(尤其是龍朱先生 慷慨提供了精彩手繪圖) ,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了 《友朋從文》一書。應該 說,這本書從一個側面反 映了張家文化的外延和大 脈絡。相信隨著新的張家 文獻不斷被發現,有關張 家的新著也會不斷問世。 據我所知,鄉賢陳滿意兄 正在創作有關張樹聲的傳 記,想必屆時會有張家新 的面孔和史料呈現,期待 此書早日出版。 此次《流動的斯文》修 訂再版,主要是在保留核 心內容和主要圖片的基礎 上,對內容加以精簡,將 上下冊合二為一,希望喜 歡它的讀者能攜帶更方便 ,閱讀更輕鬆。從關注張 家文化至今,不覺已十余 年,有些行為已經成為我 的一種習慣。譬如,市場 上新出現有關張家的史料 ,我總會不自覺地關注或 收藏,朋友們知道後也會 很熱心地轉告我。有一次 ,我有幸購得義大利漢學 家奧斯基的詩集《練習曲 》,該書有張充和的題簽 和親筆修改的痕跡,期待 有機會能進一步呈現給同 好。還有,我收藏了一幅 張充和於1961年在美國畫 的山水圖,畫角落款“試新 紙”,可見張充和對繪畫選 紙非常講究。這幅畫明顯 帶有明四家的風格,山水 淡雅,人物閑逸,構圖脫 俗,從中亦可見張充和在 繪畫時的心境。據我所知 ,此時的張充和正處於經 濟窘迫時期,甚至有過“鬻 畫”記錄。她對繪畫要求很 嚴,凡是認為畫得不好的 ,就會隨手扔掉。而張充 和的先生傅漢思則不忍心 ,每每從垃圾桶裡撿回來 ,還稱讚畫得蠻好的。這 種場面使我想到了姑蘇城 裡的《浮生六記》,想到 了闔間城吳趨坊的“舉案齊 眉”典故。 如今,人們都在感嘆世 道劇變,然而總有些東西 始終不變,甚至顯得彌足 珍貴。有一樣就是人們的 情感:對親人的關愛,對 家庭的眷戀,對友情的珍 視,對社會的關注,等等 。總之,我們離不開情和 愛,就如同離不開陽光和 水。就讓張家的文化繼續 如水潺潺吧,流水不腐, 戶樞不蠹。當年張冀牖自 改名字,不過是想開一扇 小小的窗戶迎接光明。樂 益女中就是在這一樸素想 法之下創立的。無論如何 ,張冀牖的樸素想法應該 被記住,樂益女中的歷史 更應該被銘記。 王道 庚子年立冬後二日於荊 芥齋

目次

第一章 淮軍將領張家崛起
陸英是誰?
秀才張蔭谷
長子張樹聲
李鴻章組軍
張家與蘇州的“交鋒”
張樹珊之死
還原文士本色
權力巔峰與政績
未完的先聲
第二章 短暫的張華奎
“清流”狂潮
出色的“教案”
“憔悴”的外交
第三章 我們的大大
從揚州冬榮園到合肥龍門巷
壽寧弄的快樂時光
完美的母親
第四章 一個父親的傳奇
“貴公子”全家出走
樂益女中
私立學校與黨派
至情至性,詩樣人生
繼室韋均一
溫暖的父親
樂益女中紀念冊及其他
第五章 張元和:愛在昆曲浪漫時
天生寵女
一介之玉名動上海灘
情定並蒂蓮
從上海到臺灣
第六章 張允和:風月消磨,春去春來
出生
鬧學
女人
難途
昆曲
張允和的新銳思想
第七章 張兆和:三三與二哥
月光瀉滿了一房
九如巷的汽水和甜酒
新婚生活
兩地書
慈讓與謙卑
緩緩同行——獻在兆和三姐遺像前
第八章 張充和:自有笙歌扶夢歸
合肥祖母
古色古香
回家偶記
從樂益到北大
笙歌扶夢
詩情書意走天涯
珍重今生未了緣
尋常家事《仕女圖》
歸來,歸來
第九章 張宗和:《秋燈憶語》悲歡家事
亂世姻緣
苦旅新生
老圩劫難
三十年來是書生
深深的懷念(節選)
第十章 張寅和:低調的詩人
張寅和女兒致張允和的一封信(摘選)
第十一章 張定和:音樂奇才
細作的“張三”
瘋狂的音樂人生
最是一曲動人
第十二章 張宇和:走進大自然
樸實的性格
卓著的事業
第十三章 張寰和:最後的守井人
調皮的張家小五
沈從文的小五哥
攝影先鋒
亂世婚禮與盛族聯姻
低調的校長
第十四章 張寧和:中國交響樂第一指揮
作者手記 尋找一個家族的斯文
九如巷“上課記”
北京“朝拜”
合肥“下鄉”
姑蘇“尋舊”
張家的“高幹幹”
源遠流長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淮軍將領張家崛起陸英是誰?
揚州女子陸英嫁到合肥張家不是偶然。陸英祖籍不在揚州,在安徽合肥。她的身世緊密地與晚清政壇的圈子聯繫著。在某一年,她的父親陸靜溪從合肥遷居揚州,因為他做了鹽宮。
時值晚清,揚州陸家深知張氏家族的鼎盛。陸英的未婚夫叫張武齡,他的祖父張樹聲,曾官居直隸總督(代理)。合肥與揚州之間,交通以水路為主,有五六百裡的樣子,這樣的距離不禁令人生疑:張家為何舍近求遠為長房孫子擇偶?
一條比較符合邏輯的線索就是,張樹聲的夫人姓陸,是合肥本地人,如果她和揚州陸家是一宗的話,就是“親上加親”。但截至目前,此說還沒有可信的證據支撐,張家後人在面對求證時也難以給出答案。現在張家保存的張華奎書信,從內容中倒是有些端倪,張華奎攜家眷從合肥出發去四川任職,在途中致信堂兄,其中提及“三嬸母赴揚辦理七妹喜事,系伯紀弟與胡瑞五同往,靜溪在揚亦可就近照料,似可無虞也”。當時張華奎剛剛收養了從別房過繼來的兒子張武齡(張冀牖),這一年是光緒十五年(1889)。信中提到的“揚州靜溪”想必即是陸靜溪了。如果這條線索成立,也就解開了張陸兩家舍近求遠的姻親之謎。
但還有一條線索值得關注,有文章聲稱:陸靜溪的夫人系李鴻章侄女,即李鴻章四弟李蘊章之女。而張樹聲早年與李鴻章戎馬相伴、生死相交,他的一個兒子就迎娶了李蘊章的女兒識修(識修還收養了後來的張家四蘭之一張充和)。如此一來,張家再次迎娶陸家的女兒,更是“親上加親”的好姻緣。
揚州學者韋明鏵曾就此事做過調查,記述陸家母親是李蘊章女兒,並且陸家的住宅冬榮園正是買自合肥張家。一這樣一來。似乎張家與陸家結親更是理所當然了。只是這一線索也遭到了質疑。大致意思是李蘊章四女兒嫁給了張樹聲的兒子張華軫,後來還收養了張充和,“或許正是因為這層關係,這名李鴻章的侄女,才以訛傳訛地被誤認為是陸英的嫡號”“筆者查閱有關李蘊章家族的柜關資料,李蘊章共有八個子女,除了第三個女兒早天外,其他的七名女婿中沒有姓陸,他們的相關信息也與揚州陸英的父親陸靜溪不符”。
這樁懸案留待以後慢慢解析,不管如何,要知道張樹聲的發跡及張家的崛起,不可避免地要牽涉到李鴻章的鄉情觀念。
秀才張蔭谷
合肥當地有首民謠《十杯酒》。在提到李鴻章的同時也提到了張樹聲,足見兩人的地位關係。張允和回憶說:“當時合肥有五大家族,周、李、劉、蒯、張,張家敬陪末座,也算得是望族。合肥西鄉的田大多是張家的,東鄉的田大多是李(李鴻章)家的。劉家後來來到上海辦金融,很開明。張家和劉、李兩家都有姻親。”
張樹聲的父親張蔭谷是一位秀才。“三舉不第,重闈待養。遂棄詩書,督家政,孝友任恤,推之族姻裡閶,敬愛如一家。”這是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在同治十二年(1873)撰寫的《張公墓表》中的語句。該文大致介紹了張蔭谷的生平和張樹聲的發跡史。
明朝時期,張蔭谷祖上從江西遷居到安徽廬州合肥縣。據《張公墓表》稱:“至公曾祖諱從周,居周公山。山介大潛、紫蓬二山間.巍然眾望.人遂稱周公山張氏,族浸以大。”
P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