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的誕生:彌生時代古墳時代(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講談社‧日本的歷史01
ISBN13:9787549634422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日)寺澤薫
譯者:米彥軍;馬宏斌
出版日:2021/05/01
裝訂/頁數:精裝/412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日本考古學家寺澤薰經典力作,見證日本列島第一個統一政權的形成。考古學家寺澤薰,曾獲第十五屆濱田青陵獎,在考古學視角下的國家形成史、東亞農業史、比較文化史研究領域擁有重要地位,是日本研究彌生時代出現期古墳的第一人。
★外來移民重塑的列島文明,中國史書記載的倭人國家。大陸移民將稻作技術帶入日本列島,倭人的生活方式迎來巨大變革,定居農業出現,社會階層分化,倭人建立起早期國家,進而逐步融入東亞政治秩序。考古學家寺澤薰用溝壕環繞的聚落、刺穿人骨的石劍、巨大古墳的密室做拼圖,再現了日本列島第一個統一政權的誕生之路。
★浙江大學教授王勇推薦:本書打破日本學者的慣用框架,也不走西方史學家的既定路線,而是運用大量的考古學成果與文獻資料,較為全面地展現了前6世紀末至4世紀,日本古代王權由點到線再至面的發展歷程。
本書是“講談社·日本的歷史”第一卷。講述的是日本彌生時代至古墳時代的歷史,在時間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周朝至魏晉南北朝時期。
約公元前 6 世紀末,當乘船而來的移民第一次登上日本列島,一場巨大的變革席卷而來。漁獵采集的生活方式被徹底打破,水稻種植技術帶來田園牧歌的曙光,也招致部落攻伐兼並、兵戎相見的血光。在諸國林立、此起彼落的變亂中,中國史書記載的早期國家登場,女王治下的王權誕生。
本卷以考古學者手鏟下,溝壕環繞的聚落、刺穿人骨的石劍、巨大古墳的密室做拼圖,復原了日本列島文字誕生前驚心動魄的歷史篇章。
作者簡介
寺澤薰
1950 年出生於東京都,同志社大學文學部畢業,古代學研究會顧問,現任奈良縣櫻井市纏向學研究中心所長,研究領域為日本考古學,以及考古學視角下的國家形成史、東亞農業史、比較文化史。2002 年,獲第十五屆濱田青陵獎。主要編著有《考古資料大觀 10:彌生、古墳時代遺跡、遺址篇》《最新邪馬台國情況》《彌生陶器的樣式與編年:近畿篇ⅠⅡ》《日本的古代遺跡 5:奈良中部》等。
米彥軍
歷史學博士(日本史方向),現任廣東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著有《江戶時期日語古文文本中的漢典因子研究》《德富蘇峰的右翼思想研究》等,譯有《江戶時代》《過勞時代》《逆說美國的民主》等。
馬宏斌
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碩士,研究方向為日本科技史,現任教於山西職業技術學校。
目次
序章 彌生時代的定義
第一節 歡迎來到彌生時代
第二節 樣式論和時間範圍
第一章 水稻種植傳入日本
第一節 水稻種植的開始與推廣
第二節 水稻傳入日本列島的路徑
第三節 金屬器的出現和渡來人
第四節 環壕聚落
第二章 稻米和日本文化——日式農業和飲食生活
第一節 彌生人的飲食生活
第二節 水稻種植技術和開發
第三節 彌生時代農業生產的實際狀況
第三章 青銅神和青銅器祭祀
第一節 祭祀的復原
第二節 銅鐸繪畫的內涵
第四章 《倭人傳》中記載的各國
第一節 戰爭的開端
第二節 戰爭催生的戰爭人類學
第三節 九州北部地區的部落聯盟與國
第四節 王墓的出現和王中之王
第五節 近畿周邊部落聯盟的群像
第六節 聚落層面出現權力的苗頭
第七節 青銅祭器、部落聯盟及國
第八節 在帝國的邊緣
第五章 信息爭奪與外交
第一節 倭人戰亂
第二節 社會分工和流通系統的建立
第三節 跨海開展外交活動
第四節 從祭祀到政治
第六章 倭國大亂——王權胎動
第一節 倭國重組的征兆
第二節 從谷靈到首領靈
第七章 王權的誕生
第一節 拉開新時代的序幕
第二節 諸國共同擁立卑彌呼
第三節 王權建立的過程
第八章 王權的發展
第一節 前方後圓墳體制
第二節 大和王權的祭祀制度
第三節 巨大古墳的世紀
第四節 王權的建立過程——對公元 5 世紀史的展望
終章 從世界史和現代角度看王權誕生
書摘/試閱
前言
在日本列島上能稱得上是“王權”的權力及統治機構是何時、何地,經過怎樣的過程誕生的呢?對待王權的看法不同,闡釋也會變得大相徑庭。筆者認為王權誕生於公元3世紀,要證明這一點,我們需要大量的考古學證據。
王權誕生之前,既沒有“日本”這個國家,也沒有“日本” 這一詞語。我們不知道當時的人如何稱呼自身。但據中國的史書記載,日本人初被統稱為“倭人”,後來當倭人逐漸意識到自己也是東亞政治體系中的一員,他們被稱作“倭國”。本書想闡述的便是倭人社會生活的實貌,及其在內外關系中的矛盾與鬥爭。本書與其說是研究王權誕生這件事本身,倒不如說是研究王權從無到有的過程。
因此,本書研究的時期可以上溯至王權誕生的起點,即水稻種植技術傳入日本列島的時期。換言之,隨著王權的不斷發展壯大,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倭五王時期”到來,而“倭五王時期”之前的歷史即本書的研究對像。按考古學上的時代劃分法,本書的研究範圍大約始於繩紋時代晚期後半,覆蓋整個彌生時代,並延續至古墳時代前期。就實際年代而言,本書研究的大約是公元前 6 世紀末至公元 4 世紀末約九百年的時間段。
本書的核心內容落在彌生時代。筆者認為彌生時代正處於構成現有日本文化和歷史的多方面要素的岔路口。因而,筆者撰寫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把激蕩的彌生時代作為一段過去的歷史進行評述,筆者更希望聯系困擾現代日本的諸多問題對這個時代予以深度的討論,使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夠順著時光的隧道,自由穿梭於彌生時代與現代之間。
如果閱讀本書,能使讀者加深對彌生時代的印像,抑或對彌生時代有了全新的認識,並能在此基礎上思考困擾日本現代社會的諸多問題,筆者將不勝歡喜。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