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遺失”系列之《中國鐵路舊影》一書由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京張路工攝影和濼口黃河大橋攝影四部分組成,全書共收錄照片220餘張。
《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印制於1917年8月,收錄22張北京環城鐵路的珍貴照片。
《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印制於1905年,收錄50張京漢鐵路各車站與沿途風景照片。
《京張路工攝影》印制於1909年,收錄138張京張鐵路修建與竣工時的歷史畫面。
附錄部分收錄11張津浦鐵路濼口黃河大橋建設施工時期的照片。
作者簡介
邱麗媛: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教於北京華文學院, 研究方向為中外文化交流傳播。譯有《西洋鏡: 中國園林》《西洋鏡:5—14世紀中國雕塑》《西洋鏡:〈遠東〉雜志記錄的晚清1876—1878》等。
名人/編輯推薦
2017年的華辰春季影像拍賣會上,《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以69萬價格成交。《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的售價也超過10萬元。《濼口黃河大橋》則近乎孤本。《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20世紀初的中國鐵路舊影》的出版彌補了近代中國鐵路影集的一些空白。
《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作為當時國際交往中的紀念冊或禮品冊,是目前國內所見到的尺寸很大、分量很重的紀事相冊。——《中國攝影史》
書摘/試閱
20世紀初的中國鐵路舊影
近代中國鐵路的影集雖不少,但多售價奇高,動輒數十萬元,多虧仝冰雪老師雪中送炭,提供了《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兩本十分罕見相冊的高清圖片,《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20世紀初的中國鐵路舊影》才得以順利成稿。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京張路工攝影、附錄(濼口黃河大橋攝影)。
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
為解決北京糧食和煤炭運輸問題,1915年4月,交通部總長朱啟鈐向袁世凱呈送《京師環城鐵路勘定路線並修改甕城情形繪圖呈請鈞鑒文》,提出修筑京師環城鐵路的計劃,以改善城市交通並提高火車運送量。該方案迅速獲得批準,京師環城鐵路由京張鐵路局承修,京張鐵路局副總工程司陳西林擔任環城鐵路的總工程司,負責此事。京師環城鐵路建在城墻與護城河之間的荒地上,以京張鐵路西直門站為起點,順著城墻向北向東延伸,經過德勝門、安定門後,折向南方,經過東直門、朝陽門,轉而西行,經過東便門後與京奉鐵路接軌,直達正陽門東站。經過多次實地勘測,陳西林決定在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的甕城兩側開鑿券洞,這樣一來不僅節省了建筑成本,還保留下來了城門前的箭樓。這一方案通過了主管部門的論證,最終獲準施工。
1915年6月16日京師環城鐵路開工建設,於同年12月24日竣工,1916年1月1日正式通車。1916年1月4日下午兩點,朱啟鈐來到正陽門東車站,親自檢試新建好的京師環城鐵路。
這是中國第一條城市鐵路,全長12.6千米,新建4座車站,在通州岔道處與京奉鐵路接軌。京師環城鐵路建成後,極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城內任何一處居民都可以就近買票上車,通過搭乘京師環城鐵路,快速換乘京張鐵路、京漢鐵路或京奉鐵路。另外,貨物運輸也變得十分快捷。貨物通過京師環城鐵路抵達前門車站,然後經由京漢鐵路或京奉鐵路運往各地,極大地提高了物資的流通速度。
1954年7月,為了減少京師環城鐵路對城市交通的影響,北京市政府封閉了德勝門站、安定門站、東直門站和朝陽門站。1971年8月,這條存在了55年零7個月的京師環城鐵路被全部拆除。
京師環城鐵路建成後,工程管理處委托同生照相館拍攝了一組照片,制作成相冊贈予參與施工建設的若幹工程人員。相冊名為《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共收錄了22張照片。照片中,不僅可以看到城門處的車站、環繞城墻的鐵路、行駛中的列車,還可以看到高聳的城墻和城樓、甕城上新開的券洞,以及寬闊的護城河等。這些照片充滿了歷史文化內涵,數量雖少,但每張都彌足珍貴。時至今日,不僅京師環城鐵路已經徹底消失不見,高聳的城墻、城樓也大多被拆除,然而通過這些老照片,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老北京城無限的風光。
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朝政府計劃采取“官督商辦”的形式,由各省商人集資興建盧漢(盧溝橋—漢口)鐵路。然而,戰敗後的清朝政府負債太多,信譽掃地,各地商人害怕自己的投入打了水漂,始終持觀望態度,致使此計劃無人問津。1896年10月,直隸總督王文韶、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設立鐵路總公司,由盛宣懷任督辦大臣,統籌盧漢鐵路的修建。
修建盧漢鐵路的消息一經傳出,美、英、法、俄、德、比利時等國便展開了筑路權的爭奪戰。清朝政府經過一番權衡,決定使用比利時的貸款修建盧漢鐵路,並由比利時全權負責修建事宜。1898年6月,雙方簽訂了《盧漢鐵路比國借款續訂詳細合同》《盧漢鐵路行車合同》,清朝政府向比利時公司借款450萬英鎊(年息5厘,9折付款,期限30年)。合同規定,工程由比利時公司負責監造;除漢陽鐵廠可以供應所需材料外,其餘都歸比利時公司承辦,並享受免稅待遇;借款期限內,一切行車管理權均歸比利時公司掌握。1897年4月,鐵路正式開始修建,前後歷時9年,於1906年4月1日全線正式通車。鐵路全長1214千米,工程驗收合格後,改名京漢鐵路。
京漢鐵路是中國早期建成的第一條南北鐵路大動脈,客貨運輸收益豐厚。清朝政府認識到“凡百利生,莫如鐵路速”的道理,提出“償債贖路,收回自辦”的號召,試圖收回京漢鐵路的主權。1908年3月中國第一家銀行“交通銀行”開業,同年12月交通銀行出資500萬兩白銀,並向英國匯豐和法國匯理銀行借款5萬英鎊,還清了與比利時的合同款,贖回了京漢鐵路的管理權。
京漢鐵路的全線貫通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鄭州、石家莊等城市逐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和政治中心;改變了傳統上依賴於水道與驛道交通網絡的格局;大大提高了武漢在交通領域的重要地位,開啟了武漢的水陸連運時代。
1906年鐵路通車後,當時的中國鐵路總公司與修建京漢鐵路的比利時公司聯合攝制了《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以作紀念。這本影集使用黃銅包角,書口燙金,封面為黑色皮質,封面四角鑲嵌五爪盤龍飾品,不僅裝飾高貴典雅,攝制洗印技術也堪稱一流,且相冊內全部為法文標注。該影集收錄了1899—1906年京漢鐵路工程施工時正在修建以及建成的重要橋梁、車站、隧道和修建情景等50張照片。《中國攝影史》評價道:“《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作為當時國際交往的紀念冊或禮品冊,是目前國內所見到的尺寸最大、分量最重的紀事相冊。”2017年,在華辰春季影像拍賣會上,該影集以69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那次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最高的影像資料。
京張路工攝影
京張鐵路是第一條中國人自主設計、自己施工、自己投資和主持修建的鐵路。它是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中國鐵路的驕傲。
1905年,清朝政府決定使用京奉鐵路的利潤,完全依靠本國的工程人員和技術,自行修建京張鐵路(北京—張家口),並任命陳昭常為總辦、詹天佑為會辦兼總工程司。清朝政府之所以自建京張鐵路,是因為“俄國自修筑西伯利亞鐵路之後,屢懷北京之野心”,“欲續建一橫斷蒙古鐵路,由張家口而徑達北京”。清朝政府深知京張鐵路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拒絕了俄國的要求,並且利用英俄兩國爭奪筑路權的矛盾,與英俄兩國反復磋商,最終達成了協議,約定京張鐵路“完全不用國外資本和工程師,鐵路建成後不得作為外國抵押借據”。
1905年9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詹天佑來到鐵路的起點——柳村參加開工典禮,並親自在第三根枕木上打入了第一顆道釘。全路共分三段:第一段為豐臺至南口,共57.2千米,於1905年12月22日開工,9個月後便宣告完工;第二段為南口至岔道城,共18.2千米,該段開工時間稍晚於第一段,1908年5月22日隨著八達嶺隧道的鑿通,本段實現貫通;第三段為岔道城至張家口,共122.7千米,八達嶺隧道尚未鑿通之前,本段便已開工,1909年7月4日本段鐵路鋪軌完成。1909年8月11日,京張鐵路全線完工。1909年9月24日,實現全線通車,同年10月2日,清朝政府在南口舉行了京張鐵路的通車典禮。
京張鐵路幹線自豐臺起,經西直門、南口、居庸關、懷來縣、宣化府至張家口,全長260千米,“共二十六站,平均每二十裡有站一所”。其中,最著名的是青龍橋車站附近的“人”字形線路。青龍橋車站位於京張鐵路關溝段,始建於1905年,“路險工艱為他處所未有”。“由南口到八達嶺,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需要開鑿多條隧道,穿越軍都山。詹天佑創造性地設計了“人”字形線路,縮短了隧道的長度,降低了坡度;使用雙機折返牽引的方法,保證列車安全爬坡;采用開挖豎井增加工作面和使用強力炸藥爆破的辦法,快速高效地建成了中國鐵路史上的第一條大隧道——八達嶺隧道。
中國著名鐵路工程專家薩福均在1946年所撰寫的《三十年來中國之鐵路工程》一文中說:“京張鐵路完成以後,中國工程司之能力,便受普遍之承認,因而踏進在中國工程司歷史上新的時期。”此後,凡是中國自行投資的鐵路,都是中國人自主設計修建。而在借款修建的鐵路上,中國工程師的地位也越發重要起來。由此可見京張鐵路所具有的重要的“中國意義”。
京張鐵路建成後,清朝政府撥出專款用於記錄京張鐵路的全貌,於是詹天佑委托同生照相館的譚錦棠拍攝制作了《京張路工攝影》影集,影集完成後主要贈送給了北京有關官員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影集分全本和簡本兩種,封面為紫紅色絨布,封面上的銅牌上刻著“京張路工攝影”。流傳下來的全本版本眾多,收錄的圖片數目略有差異,主要內容則相同,都是京張鐵路沿途各主要路段、車站、廠房、橋梁、隧道、機車,以及工作人員和通車典禮盛況的影像。
與《紀念京漢鐵路通車攝影集》“以外方或民間為主導並實施”不同,作為中國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開了清朝官方鐵路攝影的先河。1909年10月鐵路正式通車前,京張鐵路總工程局便撥出專款,“將建筑房廠、橋道、涵溝、峒山各工,次第擇要,拍出照片”。從影集中照片的編排順序可知,拍攝從北京出發,沿京張鐵路全線進行。圖片中的車站、鐵軌、橋梁、隧道均已完工,另外,影集還收錄了官員驗收以及通車典禮的場面。
如今,京師環城鐵路已經徹底消失不見,取代它的是北京地鐵二號線。京漢鐵路、京張鐵路作為重要的鐵路線,雖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時的車站、橋梁等大多已經不復存在,現存的一些則成為見證中國鐵路發展史的重要歷史文物。希望本書有助於讀者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近代中國鐵路的歷史,同時也希望讀者對於本書中的不足和錯誤給予批評指正。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