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管理概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普通高等院校精品藝術教育系列
ISBN13:9787302574620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作者:任珊珊
出版日:2021/04/01
裝訂/頁數:平裝/170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視覺藝術管理概論(普通高等院校精品教材·藝術教育系列)》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視覺藝術管理進行研究,旨在為本專業在校生提供學科理論的同時,為行業內從業者提供實操性指導。該書的研究範圍主要集中在視覺藝術管理領域:關注藝術本體、藝術機構的組織與管理、藝術市場的發展與變化、藝術品的創作與傳播過程……其研究物件主要是與之緊密相關的藝術家、批評家、策展人、畫商、收藏家、博物館、美術館、拍賣公司、畫廊、藝術金融服務等;而與視覺藝術關係密切的文化產業領域,如藝術產業園區、文創產品產業等也在該書的探討範圍之內。該書力圖借助豐富的案例、圖像,盡可能全面、生動地呈現視覺藝術管理領域的核心問題。
作者簡介
任 珊 珊,女,山東煙臺人,1984.1
專 業 研 究 方 向:藝術管理
工 作 和 教 育 背 景
? 2010.09—至今 湖北美術學院 美術學系藝術管理教研室 講師
? 2007.09—2009.10 英國斯塔福德郡大學 設計管理專業 碩士
? 2003.09—2007.07 山東工藝美學院 藝術設計學專業 本科
? 2016.12-2017.6 英國華威大學藝術學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訪問學者
?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美學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會員
主 講 課 程
《藝術市場調研方式與方法》、《藝術管理概論》、《外國美術史》等
近 年 論 文 發 表
? 2014.2 《藝術管理學科本土化進程中西為中用的教學模式》,《學院美術》總第65期
? 2013.12 《當藝術教育遇到數字化時代——英國國家美術館視覺導覽系統引發的思考》, 《美的視野論文集》,ISBN978-7-5629-4043-2
? 2012.8 《高速傳送帶上的印度當代藝術》,載《江蘇畫刊》2012年第08期。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有豐富的圖像和案例,在為本專業在校生闡釋理論的同時,也為行業內從業者提供實操性指導。
序
2009年,我進入湖北美術學院執教藝術管理專業,至今正好十個年頭。初人職場的第一課我仍然記憶猶新。當時為新老師開展高校教師職業輔導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但是老先生在那個時候並沒有與我們探討高深的學術思想,而是說:“你們在座的年輕入現在都如一張白紙,但是等到五年之後,你就會發現坐在你旁邊的其中一些人跟你拉開了差距;而十年後這個差距會更明顯……”這裡我也把這段話送給年輕的朋友們。事實上正是如此。這十年,當時在座的很多同事和朋友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重要的成績,而自己經年累月卻似乎陷入一種迷思——“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雖然略有調侃之意,但這正是目前我所處的專業研究狀態。隨著更為深入的專業接觸,你會發現藝術管理是一門極其博大而復雜的綜合學科,正是因為其復雜性,關於本專業的探討和質疑一直不絕於耳:“藝術管理”的重心是“藝術”還是“管理”?“藝術管理”是否等同於“管理藝術”?“藝術管理”是否有系統的理論支撐?“藝術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理論,學生會不會學而不精、淺嘗輒止?復合型學科是否等同於“萬金油”?這些疑問十年來時刻困擾著我,同時也都是我努力想要尋求突破的重要目標。
近年流行的“1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的定律,提醒我們大多數人所謂的天資卓越都需要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不用計算“1萬小時”究竟等於多少天、多少年,事實上,這更代表一種狀態——專注的閱讀、思考、研究、實踐。我們的先輩們說“十年磨一劍”;20世紀9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和埃裡克森一起提出了“十年法則”,這都在說明思考和學習持續積累的重要性。因此,本書的寫作也是對自己十年積累的一個呈現,是對視覺藝術管理的整理和思考。在寫作思路上,本書兼顧了知識點的整理和作者觀點的呈現,因此或許閱讀感受會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一方面,補充目前已出版作品中忽視或不夠系統的視覺藝術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融入了自己對視覺藝術管理知識體系的建構思考,以及對正在發生的藝術現象的評價。其編寫的主要目的是為讀者創建一個專業思考的平臺,如對著一個可以對坐共話的朋友——共同探討視覺藝術管理的發生、源起,還有無可限量的未來……
十年來,我的研究興趣一直是在藝術管理基礎學科建制的領域。很多朋友和前輩都曾善意地建議我放棄基礎學理研究:這是一個艱辛的領域,且很難獲得有實際意義的成果——前有群星熠熠的理論積累,後有坐冷板凳的孤寂。最近發生的一件小事再次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專業價值。我們的一位非常認真、優秀且從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就讀於藝術管理專業的學生,暑假獲得了一個展覽項目執行的實習崗位,開學後他很興奮地說:“老師,我覺得自己這一個月學習到的東西,比這些年加起來還要多。”作為老師的我又欣慰又慚愧:欣慰在於我們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不斷求索的精神,慚愧在於他所暗示的“這些年加起來的無用知識”很多都是我們在課堂上傳授給他們的。也多次有業界的朋友笑問:“你們教了一學期的藝術管理學,怎麼學生連個博物館基礎實操都不會,連個展覽執行都做不好?”事實上,藝術管理學跟大家所理解的項目策劃或者展覽執行不完全相同,這是一個理論性極強的領域。我們必須梳理清楚其歷史沿革、理論脈絡的發展、學科的構成部分;我們研究究竟是哪些元素構建起了藝術管理學的基礎,而“學”是我們研究的重中之重。一個學科體系的建立必然是邏輯嚴密、系統清晰、論證嚴謹的,而基礎學科問題研究正是這個學科的根基。只有學科體系構建清晰了,基礎搭建完成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我們藝術行政管理及藝術市場中面臨的很多不健全、不規範等問題。
另外,這麼多的聲音也印證了我們的藝術管理研究必須考慮到實操層面的訴求,畢竟我們的學生最終都是要從事專業領域中的某項具體工作,而職位需要他們掌握相關的技能且能迅速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藝術世界。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矛盾:向左則過於曲高和寡、不切實際;向右就很容易將專業教學導向純粹的經驗技能傳授,從而過分著眼於當下,無可持續發展的眼界和思維。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盡力想在理論和實操中尋求一個平衡點,但是這十年中一直沒有達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狀態,這也導致了本書的書寫還存在很多問題,不過這些問題也恰恰是想要與業界同仁共同商討的。因此還是努力試圖把已積累的一些資料和經驗整理並呈現出來,以期與大家更進一步討論,從而得到更為客觀的知識體系。餘生我們都會致力於藝術管理專業的研究和學習,因此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探索和進步……
藝術管理專業的研究首先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在藝術大繁榮的背景下,美國首先出現了以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高校為首的藝術管理學科建設。20世紀中葉的美國正處於社會思潮變革的重要時期,出現了民權運動、女權主義、同性平權、越戰、反戰、性解放、水門事件、總統遇刺、經濟衰退、垮掉的一代等運動的思潮。大混亂中,這些變革為矛盾中孕育而生的藝術搭建了創新的溫床。美國現存美術館中有近25%建造於這一時期,當代藝術市場在美國呈現井噴式發展:大量藝術組織被建立並逐漸形成了相應的管理制度;藝術基金會建立並完善;商業巨頭熱衷於藝術品投資;很多大企業紛紛設立藝術管理委員會,致力於傳播自己的企業文化……藝術中心從歐洲轉向了美國。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視覺藝術管理的理論源流與歷史
第一節 視覺藝術管理學科的理論源流
第二節 視覺藝術管理的歷史沿革與職能分化
第二章 視覺藝術管理的學科基石
第一節 視覺藝術管理的研究內容
第二節 視覺藝術管理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視覺藝術管理的學科基礎
第四節 視覺藝術管理高等教育學科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
第三章 視覺藝術管理的多元化環境
第一節 視覺藝術管理的宏觀環境
第二節 視覺藝術管理的微觀環境
第三節 藝術組織對環境的反應
第四章 視覺藝術經濟,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藝術產業的規模發展狀況
第二節 視覺藝術的供需關係
第三節 視覺藝術投資
第四節 視覺藝術經濟與社會
第五章 視覺藝術生態中的人力資源
第一節 視覺藝術創作中的人力資源
第二節 視覺藝術消費中的人力資源
第三節 視覺藝術管理與傳播中的人力資源
第六章 視覺藝術組織的架構與管理
第一節 視覺藝術組織的規劃與決策
第二節 視覺藝術組織的使命與宗旨
第三節 視覺藝術組織框架的架構與設計
第七章 視覺藝術機構的財務管理
第一節 視覺藝術機構財務工作的主要性質
第二節 募款與籌資
第三節 視覺藝術機構內部財務管理系統的建構與提升
第八章 視覺藝術的市場化運作
第一節 視覺藝術市場的結構與產業類別
第二節 作為商品的視覺藝術品
第三節 視覺藝術授權市場
第九章 視覺藝術營銷與觀眾開發
第一節 視覺藝術的品牌化
第二節 品牌的視覺藝術化
第三節 藏家維護與觀眾開發
第十章 數字化與新媒體在視覺藝術管理中的運用,
第一節 數字時代下的視覺藝術市場
第二節 數字時代下的視覺藝術機構
第三節 人工智能可以顛覆藝術世界嗎
參考文獻
結語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