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拉薩市尼木縣的歷史、地理、農牧業、傳統民俗、手工業以及當地人文生活的圖文著作。尼木縣位於拉薩和日喀則的嵌合處,自古以來就聯結了前藏和後藏地區,本書共分四個章節,分別從“地”“道”“風”“物”的角度,對尼木縣展開全面的探尋和呈現,包括其特殊的文化習俗和特色物產。從其獨特的地理和交通位置來解讀它是如何突破地理格局的狹小,致力於農業的精耕細作,如何以精湛的手工藝、文化內涵豐富的白面具藏戲而享譽整個青藏高原。
作者簡介
王硯,“風物中國志”系列叢書主編,人文地理寫作者,原《瀟湘晨報》首席記者。已主編風物中國志之平望、震澤、望亭、肥西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從地理格局來看,尼木是連接拉薩和日喀則的一枚小小楔子。雖然面積不大,卻以其豐富彌補了空間上的不足。
尼木國家森林公園幾乎覆蓋了整個縣域,囊括了森林、江河、湖泊、高山、草原、荒漠、溫泉……諸多壯麗奇景。
精耕細作的農耕方式,使尼木自古就有“油盆”的美譽,在現代農業科技的助力下,一些時蔬水果也能在尼木的自動化陽光溫室裡落戶了。
尼木也是著名的手工藝之鄉,精美的雕版、古老的水磨藏香使得這座雪域小城散發出迷人的傳統文化氣息。
目次
地
從尼木出發 _ 魏毅
雪域森系景觀漫遊記 _ 王硯
道
高原河谷中的豐美之地 _ 王硯
藏地風煙凝於筆墨 _ 索朗旺青
曾風行於古代拉薩的尼字體 _ 王硯
村莊四重奏,山川湖泊相與和 _ 陳若男
風
尼木年,以麥熟為歲首 _ 羅珍德吉央宗
背經轉田祈豐年 _ 何清穎
阿吉拉姆,來自雪域的禱祝 _ 萍措卓瑪
藏鼓震鳴,聲傳四方 _ 萍措卓瑪
賽馬盛會,馬背豪情 _ 羅珍德吉央宗
高原形色,穿在身上的歷史 _ 陳果
物
“尼木手工坊”的養成 _ 何清穎
尼木藏香,聞香識藏 _ 孔雪
普松雕刻,刀尖上的技藝攻守 _ 孔雪
雪拉藏紙,留存千古的智能 _ 孔雪
彭崗土陶,土與火的樸拙新生 _ 萍措卓瑪
書摘/試閱
從尼木出發
撰文 魏毅
20世紀80年代,地域文化研究在開放的政治氣候下蔚然成風,拉薩市政協的一個編寫小組進入尼木縣,無論是“受訪者”還是“撰寫者”,他們感受的是一種全新的地域題材被記錄和書寫的莊重感。而他們所編撰的《拉薩歷史文化·尼木縣》一書問世幾十年,仍然是探尋尼木縣歷史文化的獨一無二的入門讀物。今日,當我們試圖重寫尼木,典範式的地域書寫已經不再風行,在全球化與信息化的大潮下,西藏文化正面臨整體性的時代變遷,傳統意義上的自然壁壘與人文邊界正在急速重整,甚至消失。對於尼木這樣狹小的縣域地理單元,我們能否在繁蕪的歷史中,清晰提煉具有現代意義的“地域獨特性”?而對於頭頂“手藝人”“漂泊者”稱謂的尼木人,又能夠給現代西藏呈現何種閃亮之處?
山川,穩固與流動的界限
由拉薩驅車西南行,在曲水縣折入318國道,沿曠闊的雅魯藏布江河谷逆流而上。秋冬之交,萬物寂靜,大地一片莊嚴。不知何時,反正是沒有任何預兆,河谷遽然收束,習慣自由的江水憤怒地劈穿山石,奔流直下,呼嘯聲在兩岸絕壁中久久回蕩,令人憶起酈道元筆下的三峽。這條峽谷全名雅魯藏布江尼木大峽谷,因318國道穿行於江北岸尼木縣境內,故俗稱尼木大峽谷。地質學家認為,尼木大峽谷形成於6500萬年前,是向北漂移的印度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在碰撞後遺留的一條深邃的縫隙。
在現今西藏的交通網絡中,尼木大峽谷是溝通西藏自治區的兩座城市——拉薩和日喀則(即傳統地理概念的前、後藏中心)——的必經之路,2014年開通運營的拉日鐵路以及目前正在施工的拉日高等級公路,皆穿行於尼木大峽谷。而在進入峽谷之前,一直與318國道結伴而行的拉日鐵路和拉日高等級公路,忽然不辭而別,鉆入隧道,新的工程技術條件讓旅行者無需承受峽谷段的交通風險,卻也令他們無從體驗前現代旅行者過山車般的內心起落。當昏沉的旅客於睡夢中驚醒,注目車窗外的萬丈深淵時,很有可能收到另一份饋贈——在晴朗時日,層巒疊嶂之上,江南岸的覺姆卡熱雪山,如不期而遇的情人偶露芳容。
在西藏的神山譜系中,覺姆卡熱山是一個重要的地理節點,每逢藏歷猴年四月至六月間,轉山的朝拜者從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紛至沓來,絡繹不絕。歷史上藏地本土的聖地志或遊記,大都將覺姆卡熱山表述為衛藏之界山,以現代地理學的眼光檢視,也是準確無誤的。禮贊詩中稱尼木“南鄰俊俏之卡熱雪山”,所言即此。這種描述與當下的地理邊界並不吻合,在現代地圖上,覺姆卡熱山被定位於仁布縣帕當鄉與浪卡子縣卡熱鄉交界處,站在尼木縣境內,雖可遠觀卻無法觸摸,這種錯位可能來源於行政區劃的變遷。據歷史學家巴桑旺堆介紹,歷史時期尼木與仁布的縣域邊界,並非單純地劃江而治。如今雅魯藏布江南岸隸屬於仁布縣的帕當、亞德兩地,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長期歸屬尼木宗管轄,兩地的語言和習俗至今仍與江北的尼木縣相近。由此,覺姆卡熱也可以看作是歷史時期尼木縣與山南的界山。
覺姆卡熱山是我們的尼木之行中遇到的個邊界,而遍數尼木境內的山川河流,自帶邊界屬性的不勝枚舉,這種邊界的意義大多超越縣域地理單元,而指向更大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空間,可以說,邊界是尼木獨特性的地理屬性。
從遙遠的吐蕃時期開始,尼木即作為一種政治邊界的節點而存在,據1564年成書的《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幹布統一藏地後,設置了五個一級政區,即“五茹”,作為行政區劃的首要因素,“茹參”即邊界的劃分首當其衝,其中以拉薩為中心的“衛茹”和以謝通門為中心的“葉茹”之間的邊界,史書中記載為“續尼木”;其後,“衛茹”和“葉茹”分別整合為“衛”和“藏”的一部分,“續尼木”的邊界意義也由此上升至衛藏層面。巴桑旺堆認為,所謂“續尼木”,並非尼木整個縣域的代稱,而專指尼木縣東部續曲流域。同時,在二級政區層面,松贊幹布在“茹”以下設置了61個軍事機構和64個民事機構,其中葉茹之下即存在一個稱為“尼木”的民事機構,轄境大體限於尼木河流域和續曲下遊續邁鄉一帶,並不包括續曲上遊以及今天的吞巴鄉,其駐地很可能位於今日尼木縣城西部的尼木村。因此,尼木初的地理意義包括兩種層面,一是作為後藏境內一個政區的尼木,二是作為前、後藏(即衛、藏)交界的尼木,顯然,後者的意義更多被人提及。《拉薩歷史文化·尼木縣》一書開篇有一首禮贊詩(原作者不詳,魏毅譯):
北聳巍峨之瓊穆崗嘎
南鄰峻峭之卡熱雪山
西溯雅魯藏布之波濤
東流衛藏邊界之尼木
饒饒之沃土五谷豐登
莽莽之草原牛羊遍野
攘攘之藝人巧奪天工
悠悠之往事任人閑說
詩中亦稱頌了“邊界之尼木”。
尼木作為邊界的另一種意義體現在尼木縣境北部的麻江鄉,這裡矗立著一座海拔7048米的雪山——瓊穆崗嘎,它是念青唐古拉山脈西南邊緣的後一座高峰。歷史上,麻江是和尼木平級的宗(縣)級政區,民主改革以後並入尼木縣。麻江的歷史尚有諸多疑團等待探索,就邊界意義而言,作為尼木縣的純牧業鄉,麻江的存在讓尼木縣在拉薩市下屬縣中顯得特立獨行——拉薩市全境以土地類型劃分,分為高原牧區和河谷農區兩類,牧區包括當雄縣和尼木縣麻江鄉,其余均為農區。尼木因地跨農牧兩地,天然具有農區和牧區的邊界屬性。相比於衛藏之間的政治邊界,農牧區的邊界具有更多的經濟和商業意義。歷史悠久的鹽糧貿易曾經沿著尼木河在麻江至尼木之間頻繁開展,日常的酥油、肉類以及日用品的交易延續至今。冬日的尼木縣城街頭,由政府劃定了牧民專用的零散商戶攤位,來自麻江鄉的牧民正操著迥異的牧區方言兜售牛羊肉,提醒人們羌塘草原也正在參與尼木多元的地域文化。
崎嶇路上的交通樞紐
單論地理形勝,尼木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西藏中心——東西沿雅魯藏布江連接衛藏,南北兩座高峰如楔子一般分別嵌入山南農區和羌塘草原,以區區一縣之地汲取四方靈氣,尼木的地緣優勢甚至令拉薩和日喀則相形見拙。對此,尼木人頗為自負地流傳著一個故事,說是松贊幹布從山南遷居拉薩以前,曾饒有興致地來尼木考察,並萌發在此定都的念頭,無奈尼木河谷雖有“油盆”美譽,較之拉薩則地域狹小,故而遺憾放棄。
與中心區位優勢形成鮮明落差的是,尼木的交通自古即被視作畏途,當地有民謠為證:
通往尼木之路
如同地獄之門
東門箭弓相對
雄鷹無處飛翔
北門巖峰聳立
沒有鑰匙開啟
西門尖如刀刃
蒼蠅無處下落
民謠中的鮮活描述並無夸張之處,時至今日,沿雅魯藏布江橫貫東西的318國道,險要的一段公路就在尼木峽谷段,當地人稱“魔女之路”。放寬歷史的視野,沿雅魯藏布江的公路僅僅是近30年間打通的交通路線,在絕大部分歷史時期,“魔女之路”都是衛藏之間直線距離短、卻難溝通的禁區。已故作家廖東凡先生,20世紀60年代曾率拉薩市歌舞團從曲水赴尼木演出,在他的回憶文章中,多次重復一個場景——人“像山羊一樣在棧道和石壁上爬行”。
不獨陸路難行,水路亦為天塹。雅魯藏布江在日喀則和山南段,因江面寬闊,自古即可行舟楫之便,唯獨尼木峽谷,濁浪滔天,人神共畏。神通廣大如蓮花生者,也因躲避尼木峽谷在地圖上留下了一條迂回路線,據《巴協》記載,蓮花生大師進入吐蕃後,自阿裡芒域乘舟沿水路東行,至尼木轉陸路繞行,經尼木托噶北行至今當雄、林周、墨竹工卡諸地,方才向南折回雅魯藏布江流域。20世紀90年代,雅魯藏布江漂流的勇士們在反復勘查後,也無奈放棄了尼木峽谷的漂流計劃。
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尼木峽谷的長期封閉讓衛藏之間的交通只能以迂回的方式進行,無形中大大延伸了衛藏之路在尼木境內的裡程,使得尼木河和續曲兩條河流流域的城鎮與村莊,皆可以切實分享交通線帶來的商業與信息便利,不至於淪為“過路財神”。當各地商人、諸教派僧侶、朝貢官員以及形形色色的差役,跨越千年,艱難行走於尼木境內的山山水水,我們很容易想象這會對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施加怎樣深遠的影響。尼木人之所以形成手工藝發達、重商、重教育等地域特質,與此不無相關。相似的案例我們還可以列舉運河時代的淮安,以及青藏鐵路通車以前的格爾木,這些城市的興盛也恰恰是因為既有交通線路的“不那麼通暢”。2014年,拉日鐵路建成通車,尼木站設在了距離縣城20余千米的吞巴鄉,過往旅客多有不便,輿論有所謂“遷縣”之議,合理與否當然有待專家論證,但回顧歷史經驗,尼木似乎並不需要如此的急功近利。作為地理中心有先天的區位優勢、受限地形條件卻無意中被延展了交通路線——這便是尼木作為交通樞紐的真正內涵。與前述邊界的意義類似,如今尼木縣境內那些不起眼的縣道、鄉道,在歷史時期很有可能就是溝通衛藏的通衢大道。對尼木而言,有兩條古道為重要。
條古道的走向是:日喀則—大竹卡(或南木林鎮)—鄔郁—麻江—羊八井—德慶鄉—堆龍德慶區—拉薩(或經當雄至青海)。
這條道路的歷史非常悠久,元代開辟了從大都(今北京)到薩迦(今隸屬於日喀則市)的驛道,其中從羊八井至日喀則的路線即與此重合,因此這條道路的意義不僅僅是溝通衛藏,還擔負著連接後藏、羌塘和內地的重任。元代在烏思藏境內設置了11個大驛站,其中“官薩”“甲哇”“達”和“春堆”四個驛站,學術界通常認為其分別對應上述古道上的羊八井、麻江、大竹卡和日喀則。此路途經尼木縣境的麻江鄉,因此,麻江實際上是一個溝通衛、藏和羌塘草原的三岔路口,我們在《六世班禪傳》中找到一個叫做“麻江三岔口”的地名,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地名仍然在如今的麻江鄉使用。麻江的邊界屬性和經濟商業價值前文曾略有提及,而在歷史上,麻江因其“三岔口”的地理位置格外重要。東嘎·洛桑赤列教授曾經別出心裁地將元代的“古爾摩萬戶”(元代烏思藏地方萬戶之一)定位於麻江,並認為馳名全藏的“古爾摩市場”也在麻江,該市場開市於10世紀,以此作為整個西藏市場度量衡的標準。東嘎教授並未說明定位於此的具體原因,關於這兩處的位置,學界也有不同看法。
歷史上行走此路有名的旅行者大概就是六世班禪,1749年,12歲的六世班禪次前往拉薩,向七世達賴喇嘛學經,回程即經由此路,傳記中說他“夜宿雪古拉山口”,並在麻江接受了麻江頭人和尼木諸寺院僧人的拜謁。1779年,六世班禪進京為乾隆帝祝壽,這是清代內亞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次事件。六世班禪一行由麻江、羊八井一線進入青藏驛道;在北京圓寂後,護送靈柩的侍從們亦經由麻江原路返回日喀則。
這條古道直至20世紀50年代仍然作為中尼公路的一部分,承載著拉薩、日喀則、那曲三地之間繁忙的交通運輸,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尼公路改線尼木峽谷後,方才漸趨平靜。如今,麻江段古道華麗轉身為風行自駕圈的“拉北環線”的一部分,路旁巍峨聳立的瓊穆崗嘎雪山即將作為景區開放,迎接千年古道的新行者。
第二條古道可以說是前者的簡化版,其走向為日喀則—大竹卡(或南木林鎮)—鄔郁—麻江—帕古鄉—尼木縣城—續邁鄉—楚布拉埂山—楚布寺—堆龍德慶區—拉薩。
欽則旺布的《衛藏聖地志》中所載“從鄔郁翻楚布拉埂山,即可到達堆龍的楚布(寺)”,即此路線。這條路在麻江即折向南,不必繞行羊八井,相比條路線距離較近,當遭遇突發事件時,行者通常選擇此路。1791年,廓爾喀人進犯西藏,劫掠扎什倫布寺,七世班禪緊急避退拉薩,即由麻江轉道楚布拉埂山,進入拉薩。
這條古道的價值不僅在於抄近路,更重要的是它將尼木縣境內的幾條交通幹道並入了更大的網絡體系中,拓展了尼木人的生存空間和可能性。該路線東西跨越尼木河,需要架設橋梁,因此,它又與西藏古代的造橋專家唐東杰布關聯起來,據《唐東杰布傳》記載,唐東杰布在拉薩河修建鐵索橋後,朝後藏方向射了兩支箭,其中一支射到了尼木,被當地的流浪藝人撿起送回,唐東杰布認為這是在尼木建橋的吉兆,於是在尼木河上修建了鐵索橋。鐵索橋位於尼木村附近,2000年前後尚保存完整,目前已全無蹤影,一種說法是毀於泥石流,另一種說法是被文物販子盜竊,無論如何都是令人遺憾的。《拉薩歷史文化·尼木縣》的編纂者甲日巴·洛桑朗杰先生,曾就此專門向人大提案,呼吁增強基層文物的登記與保護工作。
天南海北尼木人
學者在自己的家鄉,
不如在外地更受尊敬;
珠寶到處被人珍視,
在海島上算得了什麼?
——《薩迦格言·觀察學者品》
薩迦班智達的這段格言雖是就“學者”而言,用來形容尼木人也十分貼切。受惠於地理邊界屬性和遍布全境的交通網絡,尼木人的性格裡似乎天然具備一種不安分的外向型因素,縱然坐擁肥沃的“油盆”,出產“全藏質的糌粑”,但農耕並不足以安放尼木人的智能。在尼木,學者、手藝人、生意人,諸此頭銜才是千百年來尼木人理想的職業身份,這些身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流動性——僧侶學者們四處求學、建寺授徒;工匠們接受各地雇主的訂單;生意人櫛風沐雨,奔走商道——所謂“安土重遷”、“衣錦還鄉”這樣的字眼,並不適合尼木人。
“邊界人”先天具備語言天賦,尼木誕生的諸多學者中,語言學家、翻譯家是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匯。吞彌·桑布扎,這位7 世紀吐蕃時期的大臣,留學印度後,創制藏文字,奠定了西藏文明的基礎,至今仍被學者們頂禮膜拜。吞彌·桑布扎的出生地,有一種說法即位於尼木縣吞巴鄉,2005年,尼木縣政府在吞巴鄉修建了吞彌·桑布扎紀念館,如今已成為熱門景點。8世紀,另一位大學者白若雜納出生於尼木,8歲時,他離開故鄉前往桑耶寺學佛,成為西藏歷史上批出家的“七試人”之一。出於翻譯經典的需要,白若雜納被赤松德贊遣往印度深造,回到吐蕃後,白若雜納憑借淵博的佛學知識、深厚的梵藏語言根基,翻譯了一大批佛學典籍,成為眾多譯師中首屈一指的人物。白若雜納的出生地位於尼木縣塔榮鎮巴古村,目前僅存一架經桿和一座香爐,每年從西藏各地以及青海、四川藏區前來的朝聖者絡繹不絕。
先賢們遠赴他鄉的求學熱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在前現代的西藏社會,僧院教育幾乎壟斷了普通人的求學途徑,這其中尤以格魯派的僧院教育為系統完善。一名普通的格魯派僧人,經過數十年輾轉各個寺院的勤學苦修,有可能成為格魯派的教主——甘丹赤巴。所謂“只要男兒有本領,甘丹寶座無主人”,這是西藏傳統社會為數不多的改變社會階層的上升通道之一,其中第七十任甘丹赤巴阿旺群培即出生於今尼木縣麻江鄉。在尼木河與續曲匯流處,矗立著尼木縣的格魯派寺院杰吉寺。第司·桑杰加措(1653—1705年,西藏政治家、學者)在《黃琉璃》“後藏”一章中,首先即列舉了衛藏交界處這座寺院。民主改革以前,杰吉寺吸納著來自尼木縣以及相鄰的仁布縣、羊八井等地的僧人。據該寺管委會名譽副主任洛桑堅參介紹,歷史上杰吉寺的修學體系有兩大特色。一是鼓勵僧人外出深造,自由選擇的去處涵括衛藏格魯派四大寺院。尤其在色拉寺,建有以該寺院命名的“嘉協康村”,作為尼木僧人在色拉寺的專屬僧團單位。這座康村目前已不存,據稱原由旅居拉薩的尼木工匠建造,嘉協寺的一些老僧人還能回憶起其建築風貌;另一個特色是,學成後返回嘉協寺的僧人極少,這和藏地寺院的通常情況截然不同,歷史上該寺的500名定額僧人中,通常住寺的只有200名,而另300名僧人在外出學經後一去不回。
與衛藏中心格魯派一家獨大的宗教格局不同,尼木的宗教派別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多元性,因此,當時間駛入20世紀,伴隨著西藏社會現代性的萌發,宗教勢力在尼木並未對世俗化進程造成太大的阻力,有抱負的年輕人不再將出家為僧視作追求知識的途徑。在民主改革以前,雖然西藏社會的世俗教育水平普遍落後,但尼木人對其極為重視和追求,因而走在整個西藏的前列。2017年出版的《尼木縣志》記載,尼木縣有兩所私塾學校;而據《西藏人文地理》雜志索窮先生的調查,1959年之前,僅在尼木宗附近,即有七八所私塾,每所學校有學生20?30人,教授基礎的藏文閱讀和書法,無論貴族或者平民皆可入校。在培養鄉土人才的同時,也為更高層次的人才選拔提供渠道。
尼木人開辦的私塾學校甚至風行拉薩,如今位於拉薩市城關區東孜蘇路81號的“娘容轄”大院,曾經是西藏近代知名的私塾學校,其創建者即為尼木著名的民間教育家仁增·倫珠班覺。尼木濃郁的文化氛圍繼而引發西藏地方政府的垂青,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設有專門機構培養文書人才,該機構只從兩個地方征招學童,一是山南桑日拉加裡的艾地方,另一個就是尼木縣。
十三世達賴親政以後,破除了重要政府官員只能由貴族出任的慣例,平民出身的尼木學童土登貢培借此平步青云,成為十三世達賴喇嘛執政後期的實權人物。土登貢培20世紀30年代流亡印度時參與創立了“西藏革命黨”,這是一位出身平凡的尼木人對於西藏現代史做出的杰出貢獻。
如果說宗教和知識的傳播還帶有精英屬性,那麼傳統手工業的興盛則讓尼木人參與到一場關於技術流動和商業流動的全民盛宴。在尼木,家庭手工副業是一種相當普及的經濟形態,雕版、造紙、抄經、印制經幡、製作藏香、建築、木工等等,這些手藝活以家傳的方式盛行於尼木,並隨著工匠和商品的流動,流傳全藏,為尼木博得“手工藝之鄉”的美譽。為何尼木人都是能工巧匠?智能基因或者宗教前定的解釋顯然沒有說服力,《西藏人文地理》雜志索窮先生曾多次深入尼木采訪手工藝人,他認為,尼木傳統手工藝的興盛並不能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解釋,而是在尼木活躍的地域流動背景下,宗教、知識、技術與商業良性互動的產物,這與漢藏邊界的熱貢地區頗為類似。在藏族“大五明”和“小五明”的知識分類體系中,手工藝原本就占據一席之地,屬於“大五明”裡的“工巧明”,藏人的普遍觀點,並不認為“大五明”與“小五明”有所謂的高下之分,所謂“大五明為宗教服務,小五明為社會服務”,這樣的觀點過於。
尼木匠人對於現代西藏的貢獻,除了以手工藝產品的實物形式呈現,更有無形的組織和精神價值。與外出學經的僧人建立地域性僧團類似,走出尼木的工匠們也在拉薩建立了各行各業工匠團體,名為“吉度”,意為“同甘共苦”。民主改革以前,拉薩的木工行會、印刷行會和石工行會,其會員大多是尼木人。了解歐洲中世紀歷史的人,對於工匠組織形成“市民意識”的重要意義,一般不會陌生,也正因如此,一些學者往往以“歐洲經驗”貶低西藏工匠組織的價值,認為歷史時期的西藏行會基本受官府控制,不具備獨立法人的資質。我以為這是一種歷史性偏見,手工業行會的社會功能,其一是人的解放,其二是人的聯合,這一點不僅在人身依附現象嚴重的舊西藏具有先進性,對於今天構建中國特色的公民社會,也不乏借鑒意義。
伴隨手工業的興盛,尼木的商業文化也較早發育。提及老派尼木人兢兢業業的商業精神,在今日信息化、虛擬化大行其道的商業網絡中,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在拉薩,我不時遇見來自尼木的年輕商人,兜售家鄉生產的經幡、藏香,對於自己奔波四方的艱辛,他們往往表現出一種宗教式的前定情結。對此,長居拉薩的索窮先生有更深體會,在這座被“慢節奏”“幸福指數”等流行詞匯籠罩的城市,每天早起床的是賣“桑”(松柏枝葉)的尼木人,工作時間長的是挨個茶館兜售藏香的尼木人;每年的“薩嘎達瓦”(藏族傳統節日)期間,哪怕各路買賣再紅火,賣“桑”的尼木婦女依舊守著三四十元日收入的地攤,似乎在守著一份生意人的尊嚴。勤奮勞作、樂觀自足、不倚不靠,這正是尼木人在世俗生活中奉行的精神,對於今日西藏,從尼木出發的意義也在於此。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