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插圖本)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88763078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錢偉長
出版日:2021/08/03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19.5cm*13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本書配近百張插圖,書前另有彩圖圖集,圖文並茂,呈現中國豐富的科學歷史遺產。
作者簡介
1912-2010,江蘇無錫人,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2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獲博士學位。1946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1952年起任清華大學教務長、副校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的創始人。1983年起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上海大學校長。1984年創建了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任所長。主學術貢獻有板殼非線性內稟統一理論,板殼大擾度問題的攝動解和奇異攝動解,廣義變分原理,環殼解析解和漢字宏觀字形編碼(錢碼)等。
目次
原版緒言 001
修訂版緒言 005
一.農業科學 009
二.水利工程 021
三.數學 047
四.天文和曆法 061
五.指南針和指南車 085
六.造紙和印刷術 093
七.火藥 112
八.機械 127
九.建築 161
原版後記 191
修訂版後記 194
書摘/試閱
一. 農業科學
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一直把農業生產作為主要的勞動。今天,在祖國遼闊的領土上,有着廣大的肥田沃土,供給我們衣食的資源。這並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勞動人民不斷和自然鬥爭的結果。在這長期的鬥爭過程中,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比如把山野植物栽培成穀物,把野獸馴養成家畜,把飛鳥飼養成家禽;再如,經常和洪水鬥爭,使河流聽人們的話。在這種種鬥爭的場合,湧現出許多偉大的、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們光榮地創造着,累積了許多鬥爭經驗,以豐富人民的生活。
還在很早的年代,在祖國的大地上,人們就開始種植稻、麥、黍、粟。到殷代時(約3300至3400年前),人們的祖先在栽培穀物的方法上,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那時的播種是疏成行列的,畦與畦之間有一定的間隔,這就改進了星散叢生的原始做法。到了西周時代(約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又懂得了消滅雜草、深耕、寬壟等生產方法。在現存的當時作品《詩經.小雅》各篇中,便散見着這類記載。
大概也在西周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克服不利於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創造了輪流休耕的「三圃制」。那是把每年耕種的土地,留下三分之一,互相輪替;這種輪流休耕的方法,便是後代「輪耕法」的起源。《詩經》上有「薄言採芑(qǐ),於彼新田,於此菑畬(zī yú)」的話(見《詩經.小雅.彤弓之什.採芑》)。「新田」是初辟的田(一說是已輪耕三年的田),「菑」是種過一年的田,「畬」是種過兩年的田。這種輪耕的應用,使農業的生產提高了一步。
我們的祖先,對於農作物的習性,也有長期實踐的豐富知識。比如說,每種生物體的生活條件是不同的。如果懂得這個原理,在農業上,就可以減少災害的損失。《漢書.食貨志》記載,當時在播種穀物的時候,往往雜種黍、稷、麻、麥、豆五種。如遇災害,其中一兩種雖遭災,但其他的就可以避免受災。這種辦法直到現在,也還是我國農業生產上,克服不利的自然條件的有效辦法之一。
到西漢時代(約2000年前),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農業科學家,像氾(fán)勝之、趙過等,都有新的發明。氾勝之提倡「區田法」:把田地分作多個小塊,在中間挖成1尺深的小溝,堆上腐敗的植物,以防止地面水分的蒸發。趙過創造「代田法」,代田就是輪耕:在田裡挖寬、深各1尺的溝,溝裡種植穀物,出苗以後,隨長隨在苗根培土,到夏天時,壟盡根深,既能抗風又能抗旱;第一年的溝,第二年變成了壟,第一年的壟,第二年變成了溝。這種溝壟相代、深耕操作的方法,保持着土壤的肥力,並可以使土地的產量增加近一倍。
此外,在西漢時代,氾勝之就推廣「雪汁治種,收成常倍」的經驗。到今天,在祖國廣大的農村中,尤其在西北一帶,還流傳着這種優秀的古法,把這種方法用在麥種方面;像在太行山地區的涉縣、武安、輝縣、林縣等地,在冬至後用雪水拌種,共拌四十九天,稱作「七七小麥」。也有個別地區,在冬至日將小麥浸在井中,每七天一次,共浸九次,稱作「七九小麥」。又如北京近郊一帶,在冬季把小麥播種土中,稱作「凍黃」;也有在冬至後將種子播下,使雪覆蓋,稱作「悶麥」。以上種種「催青」的古法,充分表示了我們祖先在農業生產上的卓越創造。
自從近代農業科學家提出「春化作用」的理論以後,「春化作用」引起了人們廣泛的注意。「春化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應用外界的條件(特別是溫度),控制生物的發育階段,使生物有定向的、按照人類所需要的時間(如秋麥春種)和空間(如溫帶植物移植寒帶)而發育,並提高它的品質和產量。
前面已經說過,類似「春化法」的方法,我國古代叫作「催青」,最先是應用在五穀的種植上,後來才漸漸推廣到蔬菜及其他的農作物上,增加了農作物對病害和嚴寒的抵抗力,如太行山區的「住冬八瓣蒜」,陝北的「悶穀」等,都是提高產量的技術。而且,「催青」在我國古代,不僅限於農作物,就是在動物的種卵方面,也同樣地引用,例如蠶子催青等。這些天才的古代農事創造,都是農民群眾智慧的表現。這些創造,有力地克服了大自然對於農業生產的嚴格限制。
蠶桑事業在我國,也是開始得很早的。在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裡,考古學家們曾經發現了半個蠶繭的化石(在山西西陰村)。《詩經》裡也有多處提到了蠶和桑的詩篇。至少在3000年前,華北一帶對蠶桑的培養,是比較普遍的事業。蠶桑和苧麻一樣,到漢代才普及到江南一帶。到晉、南北朝以後,因為中原常有戰禍,桑田又都破壞,蠶桑事業才成為江南的主要農事。在古代華北等地的桑樹,大概是柘(zhè)樹、檿(yǎn)樹、柞樹一類,所以蠶種也和現代江南所見到的很有差別。東漢的茨充、王景等領導着人民,經過長期的努力,突破了地理環境的限制,移植了桑樹,改良了蠶種,才使江南有今天的成績。直到現在,遼東、遼西、山東、四川各處丘陵地帶,還保留着古代的柞蠶,成為這些地區的農村主要副業。可見蠶桑事業,在古代農村裡,起着重要的經濟作用。勞動人民追念這種光輝的創造,流傳着偉大的名字「嫘(léi)祖」,產生了不少的神話,對她表示尊敬和熱愛。而且,在中世紀以前,這種發明就被傳到了歐洲。這是中國人民的勞動創造,是對人類物質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
也是從很早的時候起,我國勞動人民就栽培野生的豆類植物,把它當作日常的食物。進一步還創造了豆腐、豆腐皮等豆汁硬化的食品,為人們增加食物營養。繼而發現了豆類發酵的過程,從這種過程裡提煉醬油和醬。這些食品工業的發明和創造,都使人民的生活增加了豐富的內容。
我國蔬菜的種類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可比擬的。蔬菜中要以白菜最普遍。白菜古時稱菘(sōng),在我國栽培最早,種植地區也廣,品種眾多而優良。例如:天津綠白菜、山東膠菜、遼東太窩心白菜、浙江黃芽菜、杭州油冬兒、濟南油冬菜、南京瓢兒菜、常州烏塌菜、山東苔菜等,都是白菜的變種或亞變種。這些有名的品種,都是經過農民大眾的辛勤栽培,在無數年代中,共同選取的優良品種。其他如蘿蔔(廬)、黃瓜(瓜)、葫蘆(壺)、韮、水芹(葵)、瓠瓜等蔬菜植物,郁李、野葡萄(薁yù)、棗等果類植物,桑、麻、漆、桐等工藝植物的種植,也都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努力下,所取得的勝利果實。由於護養培育方法不斷改良,植物本身的形態也有所變化,因而又產生了新品種。所以我國人民的食品種類繁多,生活豐富,比起歐美各國那樣簡單的只有肉類、魚類、麥和少數蔬菜為主要的食物來,我們實應驕傲地懷念着我們偉大的祖先們。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