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周立民為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在書中他選取了巴金與鄭振鐸、黎烈文、許粵華、胡風、蕭軍、蕭珊、師陀、李玲、曹禺、康濯、李濟生、方令孺、林風眠、王匡、冰心、黃裳、姜德明的往來書信,講述了巴金和師陀西子湖畔的十年之約、巴金與法斯特事件、巴金與林風眠的君子之交、巴金與冰心金堅玉潔的友情等故事。
這些書信,打開了巴金的另外一個世界,為我們全面認識和研究巴金文學觀念和思想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亦還原了一個中國作家真實可愛的整體形象。
作者簡介
周立民,遼寧省莊河人。復日一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現為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遼寧省作協特聘簽約作家。著有《閑花有聲——當代文學研讀札記》《巴金畫傳》《一隨想錄一論稿》《躺著讀書》《星水微茫駝鈴遠》《馮驥才周立民對話錄》等評論集、專著、散文隨筆集二十餘部。
序
“思想的邊界”這套叢書即將要付梓了。我們推出這套叢書,希望通過解讀近現代思想家、作家的書信,再現書信背後的故事,聆聽書信主人講述各自生命中那些波瀾壯闊或風平浪靜、風卷云涌或云淡風輕的歲月,從而能夠走近他們更加真實而完整的生命角色。
“思想”與“邊界”這兩個詞語的組合具有哲學的意味,借用李澤厚《美的歷程》中貫穿始終的核心詞組——“有意味的形式”,可以說,這是一個有意味的組合。作為人類文明發展中處於精神文化層面的“建筑”,思想不同於物質,超越了消費型的物質,也超越了可看得見的形式,從而無從有所謂的邊界,自然無從誕生“思想的邊界”這樣的詞語組合。由此可以說,我們這套叢書名——“思想的邊界”注定不屬於常規思維:將“邊界”這個自帶可感可見形式的詞語,與“思想”這個無形式無邊界的概念組合在一起,便催生了一種哲學的意味——為無形式壘砌形式,為無邊界描畫邊界。所有的這些,像極了在徒勞處辛勤勞作。
作為思想家、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魯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思想文化的巨匠,他們在身後都留下了盈千累萬的佳作,再現“文章之無窮”的魅力,建立了“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歷史等諸多領域和學科樹立了使後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豐碑。他們的名聲,如曹丕所言“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自傳於後”,完全來自他們的作品及其所達到的思想的深度、廣度、高度。我們今天想要了解他們,最重要的途徑是閱讀、研究他們的作品,唯有如此,才能對他們的思想有所領會。那麼,我們是否就此可以假設,他們所創作的作品,已經將他們的思想全部涵蓋了呢?或者可以說,閱讀和了解了他們所創作的作品,就能夠完整把握和領會他們的思想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講一個故事。
今天我們都知道司馬遷的《史記》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中國紀傳體正史的開創之作,成為延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書寫模式。這是從《史記》所開創的體例意義方面而言。從思想價值而言,《史記》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個撰述宗旨,成為“二十四史”中位居第一的歷史著作,其思想的先進性、科學性是後世史學著作所不能望其項背的。
作為《史記》的撰述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代表了司馬遷思想的高度,我們今天研究司馬遷及其《史記》的思想成就,無法繞開這個宗旨。如果按照前文所言,文史名家的思想,唯有通過閱讀和研究他們所留下的作品才能夠到達,那麼,《史記》的這個宗旨,應該通過閱讀使司馬遷青史留名的巨著《史記》來獲得。不過,事實是,這個宗旨並不出自《史記》,其出處在一封信裡。
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時任中書令的司馬遷寫了一封信給當時身陷囹圄的朋友任安。這年,太子劉據被漢武帝新寵臣江充栽贓,陷入“巫蠱之禍”,太子非常恐懼,情急之下起兵,誅殺了江充,隨即遭到憤怒的漢武帝強行鎮壓,兵敗後太子出逃到京兆尹的湖縣,最終懸梁自盡,太子的母親王皇後也因此受牽連在宮中自縊身亡。太子劉據在恐慌中起兵的時候,曾假傳聖旨,命令時任北軍使者護軍任安發兵,但任安收到太子發兵命令後,並沒有出兵。“巫蠱之禍”事件平定之後,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視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將任安投入監獄,最終腰斬。在任安被臨刑之前,作為朋友,司馬遷給他寫了一封信,其實這是一封回信,因為幾年前,任安曾給司馬遷寫信,希望在漢武帝身邊工作的司馬遷“盡推賢進士之義”,舉薦自己。司馬遷一直未回信,直到任安身陷牢獄之災,才起筆寫了這封回信。
這封信後來被稱為《報任安書》。清代的儲欣在《古文菁華錄》中說《報任安書》是“激昂悲憤,自有文字以來第一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封信。這個“第一”,含有重要意義:在這封信裡,司馬遷除了表達自己發憤著書意志之外,還陳述了撰寫《史記》的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思想”與“邊界”這兩個詞語的組合具有哲學的意味,借用李澤厚《美的歷程》中貫穿始終的核心詞組——“有意味的形式”,可以說,這是一個有意味的組合。作為人類文明發展中處於精神文化層面的“建筑”,思想不同於物質,超越了消費型的物質,也超越了可看得見的形式,從而無從有所謂的邊界,自然無從誕生“思想的邊界”這樣的詞語組合。由此可以說,我們這套叢書名——“思想的邊界”注定不屬於常規思維:將“邊界”這個自帶可感可見形式的詞語,與“思想”這個無形式無邊界的概念組合在一起,便催生了一種哲學的意味——為無形式壘砌形式,為無邊界描畫邊界。所有的這些,像極了在徒勞處辛勤勞作。
作為思想家、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魯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思想文化的巨匠,他們在身後都留下了盈千累萬的佳作,再現“文章之無窮”的魅力,建立了“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歷史等諸多領域和學科樹立了使後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豐碑。他們的名聲,如曹丕所言“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自傳於後”,完全來自他們的作品及其所達到的思想的深度、廣度、高度。我們今天想要了解他們,最重要的途徑是閱讀、研究他們的作品,唯有如此,才能對他們的思想有所領會。那麼,我們是否就此可以假設,他們所創作的作品,已經將他們的思想全部涵蓋了呢?或者可以說,閱讀和了解了他們所創作的作品,就能夠完整把握和領會他們的思想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講一個故事。
今天我們都知道司馬遷的《史記》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中國紀傳體正史的開創之作,成為延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書寫模式。這是從《史記》所開創的體例意義方面而言。從思想價值而言,《史記》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個撰述宗旨,成為“二十四史”中位居第一的歷史著作,其思想的先進性、科學性是後世史學著作所不能望其項背的。
作為《史記》的撰述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代表了司馬遷思想的高度,我們今天研究司馬遷及其《史記》的思想成就,無法繞開這個宗旨。如果按照前文所言,文史名家的思想,唯有通過閱讀和研究他們所留下的作品才能夠到達,那麼,《史記》的這個宗旨,應該通過閱讀使司馬遷青史留名的巨著《史記》來獲得。不過,事實是,這個宗旨並不出自《史記》,其出處在一封信裡。
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時任中書令的司馬遷寫了一封信給當時身陷囹圄的朋友任安。這年,太子劉據被漢武帝新寵臣江充栽贓,陷入“巫蠱之禍”,太子非常恐懼,情急之下起兵,誅殺了江充,隨即遭到憤怒的漢武帝強行鎮壓,兵敗後太子出逃到京兆尹的湖縣,最終懸梁自盡,太子的母親王皇後也因此受牽連在宮中自縊身亡。太子劉據在恐慌中起兵的時候,曾假傳聖旨,命令時任北軍使者護軍任安發兵,但任安收到太子發兵命令後,並沒有出兵。“巫蠱之禍”事件平定之後,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視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將任安投入監獄,最終腰斬。在任安被臨刑之前,作為朋友,司馬遷給他寫了一封信,其實這是一封回信,因為幾年前,任安曾給司馬遷寫信,希望在漢武帝身邊工作的司馬遷“盡推賢進士之義”,舉薦自己。司馬遷一直未回信,直到任安身陷牢獄之災,才起筆寫了這封回信。
這封信後來被稱為《報任安書》。清代的儲欣在《古文菁華錄》中說《報任安書》是“激昂悲憤,自有文字以來第一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封信。這個“第一”,含有重要意義:在這封信裡,司馬遷除了表達自己發憤著書意志之外,還陳述了撰寫《史記》的宗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目次
“一切夢都消失了”之後——鄭振鐸、巴金及其他
人生如一夢——黎烈文、許粵華、巴金及其他
潔白的心房充溢著新生的恩惠——巴金、胡風、蕭軍在歷史轉折年代中
金色的陽光照耀著“新北京”——從黃裳致巴金、蕭珊一封信說起
西子湖畔的十年之約——巴金和師陀
大歷史中的小細節——關於新發現的丁玲、曹禺、康濯致巴金的信
巴金與法斯特事件——從巴金給李濟生的信說起
你們將同春天一道來臨——時代大潮之外的方令孺
君子之交——談巴金與林風眠的交往
他是一位容易跟人接近的同志——巴金與王匡交往瑣記
金堅玉潔的友情——冰心與巴金往來書信讀札
巴公精神甚好,斗志如昔日——黃裳書信中的巴金
替我問候北京的朋友們——巴金與朋友書札中的北京記憶
《序跋集》的編輯往事——從巴金與姜德明的通信談起
我要做一個普通的老實人——讀《巴金的內心世界——給李致的200封信》札記
後記(一)
後記(二)
人生如一夢——黎烈文、許粵華、巴金及其他
潔白的心房充溢著新生的恩惠——巴金、胡風、蕭軍在歷史轉折年代中
金色的陽光照耀著“新北京”——從黃裳致巴金、蕭珊一封信說起
西子湖畔的十年之約——巴金和師陀
大歷史中的小細節——關於新發現的丁玲、曹禺、康濯致巴金的信
巴金與法斯特事件——從巴金給李濟生的信說起
你們將同春天一道來臨——時代大潮之外的方令孺
君子之交——談巴金與林風眠的交往
他是一位容易跟人接近的同志——巴金與王匡交往瑣記
金堅玉潔的友情——冰心與巴金往來書信讀札
巴公精神甚好,斗志如昔日——黃裳書信中的巴金
替我問候北京的朋友們——巴金與朋友書札中的北京記憶
《序跋集》的編輯往事——從巴金與姜德明的通信談起
我要做一個普通的老實人——讀《巴金的內心世界——給李致的200封信》札記
後記(一)
後記(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