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滿額折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路在前方:改造23個臺灣公路生活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五大生活圈 × 浪漫台三線
用5種道路設計策略,打開臺灣公路新視野

路,是生活的載體,
它串起大城繁華小鄉活力,走至海角遼闊深山秘境,
穿梭在大城小鎭之間,縫合成在地生活圈。
對公路有期待,是因為對生活有期許。
透過傾聽用路人與公路的對話,修繕公路更串連美好生活。

臺灣近年著重地方創生發展,而交通為建設之母,公路是民眾生活之所需、基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公路修繕養護也成為均衡城鄉的必要需求。

在行政院國家發展計畫的大方向下,交通部公路總局擔負起「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建設計畫(公路系統)」中的都市計畫區外道路,針對全臺343條公路進行改善,從地方鄉鎮生活看見道路修繕需求。

因此,這次我們從「生活」出發,運用「公路生活圈」概念,別開生面的從「用路人」的角度,呈現公路修繕的思考與設計。在三百多條公路修繕計畫中,精選出最有代表性與故事性的23條公路修繕路線,其中更特別策畫呈現跨越多個縣市的台3線修繕計畫,全書篇章分為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及離島生活圈,以鄉鎭為單位,呈現公路為何而修?為誰而修?又如何修?

同時,以「在地需求×公路特色」的交集,歸納成邁向平權、有感設計、風景公路、永續實踐、繁榮創生等5種道路品質提升設計策略,從實地採訪與田調基礎上,看見公路改善前後,對於周遭居民生活的影響,與環境的共存,聽見用路人的實際感受。

邁向平權 以「均衡區域發展」為訴求
有感設計 以「改善用路人體驗」為目的
風景公路 致力於「提升美學感受」或「滿足休閒需求」
永續實踐 思考「環境永續」
繁榮創生 為「推動在地產業發展」的最後一哩路

作者簡介

李政青
熱愛文字、旅遊,曾任數位時代與城邦出版集團採訪編輯、人類智庫傳媒集團出版部主編等,現為自由撰稿,著有《飛越一甲子─虎尾建國眷村的故事》等。

吳秀雲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台灣山岳雜誌、皇冠雜誌等公司擔任編輯與採訪工作,並出版《北海道玩全指南》、《第一次自助遊日本超簡單》等旅遊書籍,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涂曉蝶
曾任旅奇雜誌採訪編輯、商周編輯顧問編輯、商周alive執行編輯。現為天下雜誌、遠見天下文化出版、黑潮文化等多家媒體及出版社特約記者。

陳俊文
《嘉義小旅行》作者,教書之餘紀錄家鄉嘉義的人文軼事,新奇事物和美食小吃,以成為城市作家為己志。

張筧
曾任台灣時報與自立晚報記者、南主角雜誌總編輯。具有十多年採訪編輯創作及出版等相關經驗,現為自由撰稿,著有《走學高雄書地圖》、《看見高雄人》等。

葉亞薇
曾任職於遠見天下文化集團、城邦La Vie,現為多家出版社特約撰稿,參與採訪撰稿作品有《健康不難,這樣生活就對了》、《新創導入 地方創生再進化》。

鍾文萍
曾任TO’GO國際旅遊雜誌叢書部主編、綠生活雜誌主編、休閒⽣活雜誌採訪編輯。作品以地方深度旅遊、人物專訪見長,著有《愛苗栗文創散散步》等。

 

名人/編輯推薦

謝榮雅 奇想創造公司創辦人
蕭青陽 設計師
黃于玻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有感的道路 從設計做起
謝榮雅/奇想創造公司創辦人
「道路」所承載的,是人們的連結與希望;不論是要探親訪友、出遊踏青,或是貨通物流、輸運有無,都得靠道路來幫我們實現,藉以串起彼此間的關係,並讓每個人都成為名符其實的「用路人」。
因此,隨著社會與時代的遷移變化,不只用路人的需求有所不同,還造就出各式各樣的道路風貌。直至今日,臺灣仍有許多道路是歷經數十年「演進」而來;像是過去經常可見的產業通道,原先只是因應特定用路需求而出現,後來卻在往來不斷擴大之下進行拓寬、整修,逐漸形成足以讓更多人車通行、環境設施也更完備的「道路」。
設計思維融入道路規劃
在早年創業時,我時常自己開車前往各地的工廠,接洽合作事宜,其中不乏位在田埂間、甚至聯外通道無法會車的鄉間小路上。這也讓我思考,即使道路的演變、進化,可能會受到先天條件的限制,包括環境、資源、政策等;但如果能適當加入「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是否就能讓這些道路更為優化、提升品質,並解決使用上的問題與不便?
數年之前,我曾受邀擔任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Award)的評審,那時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的,就是當地最大設計公司GK Design 提出的道路規劃指標系統等相關作品,不只讓我感到相當驚豔,更體認到「道路」這樣的產品,居然也能具備獨特的設計內涵。但當時同組的日本評審,竟然都認為這些作品水準只能算是GK Design 的「正常發揮」而不予給獎,又足足給了我一大震撼。
經過更深入的了解,我才知道,原來日本將「設計」概念或思維融入道路規劃中早已行之有年,包括道路的路線安排與交通設施,或是要在什麼樣的位置空間劃分出綠地公園,以及哪裡要架置路燈、街道設施要如何設計等,都在規劃公共道路時就會一併考量。而像這樣的「設計思維」,也正是過去臺灣在道路闢建或施工時,較為缺乏的關鍵元素。
以多元設計克服問題
其實,運用「設計」來建造或優化道路,可以擁有無限的創意空間。例如山區道路必須隨地形盤旋而上,或是為了保留具有價值的樹木、建築而繞道等,都反映出設計領域所談的「形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又或者是行經蜿蜒的道路時,在彎道位置經常設有安全廣角鏡,讓駕駛能夠掌握對向來車的狀況,可避免危險,就是利用設計思維來突破既有的道路條件,並輔助用路人、讓道路發揮更大功能。
尤其在科技日新月異下,如今道路的「設計」也變得更加多元。像是透過人手一支的智慧手機和物聯網的串接應用,就可以快速地告訴我們:什麼路段車況較為壅塞或出現事故,讓駕駛能夠提早因應;或是在進入難以會車的狹窄巷弄前,也可配合道路監測與即時通訊系統,適時提醒駕駛已有對向來車、應稍作停留等,克服道路無法立即改善的問題。
換句話說,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不僅使用者對道路的需求會有所改變,就連能夠應用的方法和工具,也可透過「設計」來加以結合,創造更優質的道路與用路體驗。不過很可惜的是,過去在臺灣,「設計」和負責監造管理道路的公部門之間有如相互絕緣,也許是缺乏美學認知與美感基礎,甚或以為設計就只是美工,以至於在發包道路工程時的「設計思維」愈顯不足。
用策略將價值極大化
事實上,「設計」的一大核心工作在於「策略」,就是要了解設計目標的問題,並找出利用設計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才能使設計所帶出的價值極大化。這樣的設計思維運用在道路規劃上,就是要把各種需求都納入考量,例如在地民眾的使用情況、外來用路人的想法偏好,或是從地方發展、經濟產業、觀光休閒等跨領域角度來思考,才能真正為道路的建造修繕,找到明確的目的性及有效解決方法。
由此看來,一條道路要能夠融合設計思維、創造設計價值,需要由更高層的立場來引領,像個「總指揮」來整合相關部門的資源與力量,藉此有效實現設計的目的。比如韓國首爾曾經在具有工業設計背景的副市長主導下,找來國外設計團隊,將一條已廢棄的車用高架道路,搖身一變成為人行的空中步道「首爾路7017」(Seoullo 7017),並與周邊的人行道相連,形成民眾步行活動的空間,也讓原先可能被拆除的道路賦予新的生命。
在臺灣,同樣也有新設道路在完工後,將老舊車道改為可供步行休閒的綠色廊道等案例;但這樣的設計概念或創意,並不能只靠神來一筆,而是必須從更根本的「思維」上來改變。值得高興的是,近年來在美學教育的推廣,以及對施政品質的重視下,公部門注重「設計」的氛圍已逐漸提升;就像現在要開設新餐廳時,無論在餐點設計或景觀布置,都得要考慮網紅的觀點,才能創造出能被更多人看見並認同的亮點。
創造臺灣專屬的新設計
想要為臺灣的道路打造更多亮點,公部門在採用國外考察、學習複製等方式之外,更應多加利用臺灣優秀的設計能力與人才,以突破過去框架的思維,創造屬於臺灣的創新設計。像是在道路本體的鋪設上,除了一般常見的瀝青,也還有更多材料、工法等創新應用;如因應地磚式的路面,國外就有開發像卷筒般的鋪設方法與設備,達到既省時又省力的效果。
或是目前臺灣正在積極推廣以煉鋼廠、燃煤電廠、垃圾焚化廠所產生的爐渣、底渣等廢棄物,重新製成道路相關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僅能解決廢棄物的處理問題,更可結合環保永續、循環經濟的效益,甚至可從鄉鎮道路開始做起,同時創造地方亮點、帶動產業發展。這也突顯出運用設計的思維,有機會使我們的道路展現更多元完善的功能與特色,並讓每位用路人都能享有道路帶來的美好。


讓公路的美好風景 成為一種旅行
蕭青陽/設計師
十年前,跟隨馬拉松運動的流行,加上朋友的鼓勵,我從「半馬」開始,再晉級到「全馬」,至今已跑了超過100 場的馬拉松。42 公里的「全馬」,全程跑完大約5 個小時,剛起步時腦袋還會思考,途中就把所有事情都想了一遍,接著便是不斷地踩著公路前進,深刻感受到「路的風景」就是跑者的夥伴。
透過路跑觀察道路
42 公里馬拉松賽事的路程,常是從A 地到B 地,再從B 地折返A 地,同一段公路你會在幾小時內跑上兩遍;而42 公里有多長?開車時使用導航才發現,原來是臺北到新竹的距離。
不過,用跑步的方式與速度、往返的視野,會讓你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事物,也會去思考一些事情。除了「這個路面很容易跌倒」、「這裡的轉彎設計有問題」的觀察,去中南部的鄉村參加路跑,事前想像會跑在美麗的花果田野之間,可是時序不對,不但沒有景觀可以欣賞,反而吸了滿身的農藥。但是,美麗的經驗也很多,像是在臺東,路上有大釋迦的打卡裝飾;在澎湖,則有魷魚、花枝丸的公共藝術⋯⋯。這些有別於我做唱片、室內設計,都是很有意思的體驗。
其實,我國中時的夢想就是成為景觀建築師,出發點是覺得道路很醜,希望自己有能力改變它。因為當時的臺北縣,道路上永遠有砂石車行駛,引起漫天灰塵,路面經常是坑坑巴巴;而且路旁的行道樹都是榕樹,當時間一久、樹齡漸長,只見整樹長滿大把如鬍鬚般的氣根,顯得蒼老而不易親近。這些年,我感受到臺灣公路建設的功能性很強,道路平坦順暢,比較欠缺的則是「美感」和「創意」,或許會是下一階段道路升級的重點。
路樹規劃使美感升級
我認為,臺灣雖躋身已開發國家,但在某些事情上似乎還很「辛苦」,像是公路工程仍偏務實導向,需要更多細節的美感。尤其是在行道樹的種植上,總是脫離不了黑板樹、小葉欖仁等固定樹種,而電纜、電箱、路樹是城市道路的基本配備,卻沒有善加利用發揮創意。在公路修繕的規劃上,應該多加入園藝、景觀設計的專業人才,從長遠的城市美感去發想,就像日本京都的花見小路、美國西部1 號公路,讓開車或行走的人能感受到公路上的美好風景,在公路行進就是一種旅行。
良好的路樹規劃,不僅對公路的美感升級,更能展現城市人文的進步。在路樹的種植設計上,我常看到坐輪椅行進的長輩、推娃娃車行進的婦女,或是跑步行走的人們,被路樹擋住去路,必須多人協助搬輪椅、或是跑步時得留意「閃樹」,顯示出城市路樹的友善性有待加強。
其實,隨著臺灣南北的四季氣候,透過路樹的顏色、成長開展後的模樣,融入城鄉道路的在地人文風貌,就能彰顯城市特色與季節美感。在澎湖路跑時,從馬公通往西嶼那條公路兩旁種植的南洋杉,讓我彷彿置身於美國猶他州,十分驚喜。這就是20 多年前種樹人的創意,讓20 年間的用路人享受到行道樹的美好,進而記得這座城市。
以原生種創造國際亮點
臺灣擁有自己的原生種植物,不必去學日本種櫻花,如果有一條公路的植栽,能夠好好地介紹臺灣原生種或代表性植物,不是一件很酷的事嗎?想像一下,春夏之際,整條道路兩旁開滿了紫藤花,在垂掛的紫色浪漫中開車、行走,豈不是太過癮了!或者像舊金山的「九曲花街」,利用道路S 型彎道間隙規劃出一座座花園,種滿各色的鮮花植物,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吸引人想漫步其間,好好欣賞。如果公路建設也能像是塑造品牌一般,注入精神層次的思考,讓美感不僅具有觀光價值,還可能成為國際亮點。
有時候,建設不一定要「多」、要「大」,「少」一點、「小而美」反而更有意思。在蘭嶼跑馬拉松時,發現公路都變得好寬廣,像高速公路一樣平整,卻少有大型車行駛,我不禁心想:蘭嶼需要這樣的大路嗎?印尼峇里島的道路都小小的,只有中小型巴士行駛,很適合旅人悠閒散步;在義大利的百年小鎮、日本京都,也都不需要寬廣的公路,因為城鎮的文化氛圍就適合緩慢地感受生活,在小小的道路上,走路是最好的行進速度,在臺灣中南部的古老小鎮中,就很適合有這樣精緻細膩的城市道路規劃。
以人文美感修繕道路
最近我參與了新北市淡蘭古道與南投東埔溫泉區的改善計畫,都是地方工程,卻在人文美感上有很好的理念。前者是恢復先人的古道原貌,還原古法,利用河谷、山林的自然素材,以手工打造村民道路;後者是土石流災害地區,整合收束溫泉區的纜線、管線、招牌等,以「減法工程」創造舒適乾淨的美感。若未來能有一條路讓我去設計,我希望朝著不做過度的工程,同時納入美感思維,為整體道路和造景帶入更多的創意,透過簡單的綠化也能做出獨特的美。
透過在地人文特色的發掘,相信臺灣的公路也能像日本、歐美一樣,每到某個季節,路旁的植栽顏色就變成道路的風景,讓公路本身就是旅行,成為召喚旅人永遠留戀的美。


生態友善公路 讓人和原生動物美好共生
黃于玻/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曾經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從事田野調查工作,當時經常開車深入臺灣各處山林,可以說是路開到哪裡,調查就做到哪裡;即使是下車輔以步行前進,但總會意識到某處是不可隨意靠近的禁地─就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是人類理當不該冒犯的所在。
兼顧軟硬體的修繕
人類開通公路,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和「物」能快速到達目的地,產生經濟活動,然無意間,卻也可能成為生態環境的殺手。時至今日,究責開設道路的對錯,難以將議題往更友善的方向推進,人類也無法廢棄道路。但是,當我們在辦理「道路修繕」之際,除了硬體的整修,也應當把軟體納入「修繕」的範疇,即修補過去疏忽的生態環境考量,找回失落的價值;同時投入積極作為,讓對原生活在此的生物能更為友善。
以近年「路殺石虎」的新聞為例,某些公路經過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造成石虎亡命輪下,同時也造成駕駛為閃避動物產生之風險,在道路維護與修繕時,即可將動物通道納入考量,降低動物與車輛相遇的機會,兼收生態保育與用路安全之效。
隨時代進步,公路的定位,也從過去以經濟運輸為重,逐漸增加樂活、觀光等功能,強調旅人行經期間的安全美好,崇尚行路的過程。因此,修繕公路時,也能融入地景、文化等多元價值,藉由生態、景觀、文史專業之參與,賦予道路豐富的生命力。
實行生態檢核機制
過去,臺灣在公路開設的評估,經常做出「有系統卻無意間」對生態不友善的選擇;舉例來說,若開闢一條路,要選擇經過森林還是農地?工程單位大多選擇前者,因為森林地廣人稀、土地取得及與民眾溝通較為容易,在成本估算上較為划算,然經過森林,自然對環境衝擊較大。雖然道路闢建在一定規模下須辦理環境影響評估,然而這些評估僅是在路線決定後,提供環保機關判斷這樣的衝擊影響是否嚴重。因此,若無友善環境之概念融入在道路規劃中,無論「准」與「駁」都會激起極大的反應。
讓公路工程的方式有更多的選擇,納入精準的生態考量,突顯環境成本的議題,體現生態、景觀、人文的多元價值,以利工程師、住民、環境關懷團體、文史工作者等各方做好充分溝通,是近十多年推行「生態檢核機制」的效益。民國93 年,參與當時國道新建工程局的道路評估,齊柏林先生以空拍俯瞰的角度,提供完整精細的地景影像,做為生態界與工程界整合溝通的工具,促成道路生態友善之操作先例,奠定臺灣「生態檢核機制」發展基礎。經過多年努力,期許讓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不再對立,而能相輔相成。
復育原生種動植物
現在,臺灣的公路修繕已逐漸納入生態友善的規劃。在高速公路的修繕方面,嘉義民雄路段設有地下通道,讓白鼻心安全過馬路;苗栗通霄路段也設有給石虎等動物專用的跨越橋。
同時,生態監測也發現公路儼然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新棲息地;像是嘉義、雲林、苗栗地區的排水箱涵,或是高架橋下的陰暗空間,常有蝙蝠出沒;通霄的綠帶則出現臺灣原生種植物白芨蘭的身影。除了保護生態,公路修繕還能透過綠帶、通道規劃等方式來積極復育生態,讓原生種的動植物成為另一種人文景觀。
至於近年社會開始關注的議題「生態公路」,我認為這個名詞其實是陷阱題。對自然環境而言,沒有人工道路通過,才是對生態最好的狀態;因此,沒有一條人工道路能被稱為「生態公路」。那麼,在不得不開通道路的情況下,如何充分融入環境、生態、地貌,讓道路對自然土地的影響降到最小,則可以稱得上是「生態友善公路」。所以,新建每一條路,都必須當成是「非常必要之惡」,應當謹慎評估。
專業交通管理更重要
觀光休閒旅遊興盛,當交通要道頻頻塞車,「新建或拓寬公路」就成為常被提及的萬靈丹;然而,新建一條路,真的能改善塞車問題嗎?雪隧經常性的塞車就是一個鐵證。改善交通,除了規劃硬體建設,軟體的管理配套更為重要。事實上,當政府開闢更多的路,民眾就更想開車,不僅不能解決塞車問題,也增加油耗、碳排放的環境衝擊。歐美政府的處理方式,則是加強大眾運輸系統的建置,搭配交通運輸的專業管理,市區與觀光區限制小型車進入,甚至減少停車位,促使民眾搭乘大眾運輸、捨棄開車;當越多人習慣搭乘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班次與服務也會越來越好。因此,發揮交通管理的專業,方能為臺灣的未來帶來具前瞻性的改變,更是一種保護臺灣生態的方式。

 

目次

前言
公路 流動的史詩

序文
王國材│路暢其通 貨暢其流

大師說路
許鉦漳│公路是縫合人們生活圈的針與線
謝榮雅│有感的道路從設計做起
蕭青陽│讓公路的美好風景成為一種旅行
黃于玻│生態友善公路 讓人和原生動物美好共生

Chapter 1 北區生活圈
新北│為城郊公路打造一座後花園
桃園│沿著桃捷 走入桃源小縱谷
桃園│羅馬公路 原鄉尋騎
新竹│不再被落石阻斷的將軍路
苗栗|舊路新生 回家深耕
苗栗|為石虎找到回家的路

特別企劃 浪漫台3 線
走進內山,看見客家生活style

Chapter 2 中區生活圈
台中|賞螢觀花 農產好行
南投|為觀光開路 小鎮引客入勝
彰化|連貫東西紓車流 點亮古蹟迷夜色

Chapter 3 南區生活圈─雲嘉南篇
雲林|平原上的縱貫公路 火紅木棉燦爛綻放
嘉義|護人也護樹 從用路安全到文史保存
嘉義|為未來鋪路 城市構築道路先行
臺南|農村再造 重現百年官道榮景
臺南|可以開戰車的綠色隧道

Chapter 4 南區生活圈─高屏篇
高雄|拓寬接駁雙管齊下 登頂北高雄新景點
屏東|潮州大橋「好戲」登場
屏東|都市計畫串聯前瞻建設 安居樂業非夢事

Chapter 5 東區與離島生活圈
宜蘭|以人本設計思維 提供用路解決方案
花蓮|全臺最長縣道 串接原鄉魅力生活圈
臺東|走入花東縱谷 與風景同行
澎湖|點亮北環線 綿延看海的幸福時刻
澎湖|為你鋪出順暢好生活

結語
臺灣公路 與時俱進

 

書摘/試閱

#風景公路 #永續實踐
展現澎湖新美學
點亮北環線 綿延看海的幸福時刻
澎湖是座盛裝人們許多故事的島嶼,承載著我們與爸媽、同學、朋友、情人、孩子曾有過的一段美好時光。藍天、白雲、沙灘、大海,當夏日來臨,人們準備構畫一場旅行時,澎湖,經常是我們心嚮往之的去處。
「各位旅客您好,我們將在30分鐘後降落,現在澎湖氣溫為27度,天氣晴朗。我們很榮幸在此為各位服務,預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程。」當飛機艙門打開,澎湖的風便迎面而來,海水鹹香味撲鼻,倏地關於我們曾在這座島嶼上的記憶與足跡,便全數被喚醒。

自然人文佐美食受國際矚目
澎湖是座迷人的島嶼,在民國100 年曾獲《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評為全球十大祕境島嶼,104年則又再度獲Agoda.com 評為亞洲新興旅遊城市。湛藍大海、星砂海灘、硓 石厝、菜宅、石滬、牛車、羊群、廟宇、一落四櫸頭的傳統合院與兩層樓的日式樓仔厝,還有曬海味、拉麵線和小管、炸粿、炸棗、黑糖糕、仙人掌冰⋯⋯。這裡有自然絕美景色,有先人留給子孫的文化智慧,還有著新鮮肥美的海味及在地的傳統美食。
曾任澎湖縣政府秘書長、建設局長、農漁局長的鄭明源回顧,一直以來,澎湖始終有著源源不絕的旅遊人口,在70年代,其人數約為40萬人。
不過, 91年發生的525華航空難,卻讓澎湖經歷了一段旅遊黑暗期,直至首度舉辦了澎湖花火節,才成功吸引遊客再度回到澎湖,終於度過了艱難的時刻。澎湖的旅遊人口也因著花火一年年的綻放,而年年增長。近年,旅遊人數甚至已達130萬至140萬人之多,已然躍身為國際知名海島旅遊勝地。

交通大動脈的華麗轉身
旅遊人數的逐年增長,進而帶動澎湖的諸多發展與建設,其中與旅遊最是息息相關的,即為道路建設。其實在澎湖旅遊,找路很簡單,仔細注意路燈燈桿上的顏色標誌,紅、橙、黃、綠、藍各代表一條縣道,隨著路燈記號而走,遊客便能輕鬆去到想去的地方。
在五條縣道裡最受旅人歡迎的,便是以黃色為標記的縣道203線。它是澎湖最長的縣道,自馬公市出發,途經湖西鄉,貫穿白沙鄉,一路通往西嶼鄉,因貫穿了四鄉而成為本島主要的動線,總長共36公里。203線就像是旅人的嚮導,跟著它一路向北,便能去到可以走向海盡頭的後寮天堂路、有著大大眼睛的小門鯨魚洞、充滿古意氣息的二崁聚落、巨立在地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單心形狀的虎目滬等景點。
澎湖縣政府工務處處長薛文堂將203線比擬為澎湖大動脈,對居民來說是條交通主要幹道,對遊客來說則是不容錯過的觀光路線,「縣道203可是集澎北景點於一線的要道。」薛文堂與我們分享,無論是想要前往吉貝島、鳥嶼等澎湖北端島嶼,抑或一窺出埃及記中摩西分海的魔幻景象、有著300年樹齡的通梁古榕,都須仰賴這條縣道的串連,「而身為旅遊要道,它的景觀功能就變得極其重要。」薛文堂說道。
在過去,道路是以一種工具的姿態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人們越趨重視生活品質與休閒娛樂,道路也就不再單單只是道路,作為「旅途」的遊憩、景觀功能也逐漸變得重要。
澎湖縣政府希望透過此次前瞻計畫中的閒置空間改造、現有植栽清整、周邊景點加強及夜間照明改善等工程,讓203線華麗轉身,以更美的橋景、更安全的觀景處、更明亮的道路,再現澎湖之美。

天人菊花海及透明防浪牆
發動引擎,沿著203線探訪澎北。北環線綿延數十公里,車程近50分鐘,夏天豔陽高照,冬日季風強勁,要一路向北都不停歇,其實並不輕鬆。約末15分鐘後,車子在中正橋前慢了下來。澎湖縣政府工務處技士陳彥彰示意往左望去,竟是絕美的一片天人菊,「這是澎湖縣的縣花。」陳彥彰說。
這片位在中正橋前左側的花海,隨風搖曳像極了是在對旅人招手。這裡是本次改善工程的其中一處,原為閒置空間,在經過天人菊的點綴改造後,搖身成為網美打卡熱點。賞花處設有停車格,並置有以「魚」作為設計的自行車停放架,花海間錯落幾座涼亭供人歇腳,這裡就像是203線上的休止符,讓人得以停頓、喘息,然後再繼續向前。
散步走進花海中,菊黃色盛放的花朵被綠草襯著,在藍天白雲的烘托下,浪漫氣息特別濃烈。漫天開花的天人菊隨著雜草而生,薛文堂特別向我們強調,「我們甚至故意不去割草,是為了在遊客面前營造、呈現出澎湖天人菊最原始的生長環境,以及最原本的風貌。」天人菊於冬天枯槁,在種子落入土地、雨水降下後,至春末再度重新綻放,一年四季景致各有其特色。
花海的地勢則是高高低低、起伏變化,其中一處制高點景色更是開闊,得以望海,並遠眺一旁的雁情嶼。「那一個小山丘是我們填出來的!」薛文堂特別解釋,原來此處或高或低的地形變化,是工務處以工程剩餘、不要的廢土、廢料,所堆疊而成的。
地形的底層首先以道路的廢料鋪設,接著以清港、清理海中航道的沙覆蓋於第二層,最後再使用50公分的沃土作為最上層,以種植天人菊。構思充滿巧思,選用縣花,再利用廢料為造景打底,使此處風景不僅美麗,而且意義非凡。
車子繼續駛上中正橋,仔細一看,連橋兩側的防浪牆也別富美感。由於澎湖風大浪大,過去中正橋曾設有兩米高的防浪牆,為求行車安全,不得不捨棄橋上海天一色的美麗景致。而在這次的景觀工程中,縣政府重新思考安全與景觀並存的可能性,於是有了如今中正橋上的玻璃防浪牆。監造單位家園工程進一步說明,這次的防浪牆工程施作,保留0.8米原有的防浪牆,只將上半部1.2米的防浪牆進行拆除,改以強化玻璃替代,讓過去被遮避的海景視線,能夠被欣賞。玻璃防浪牆完工以後,也已通過澎湖冬日11級強陣風的考驗,證明安全與景觀可同時兼備。
在中正橋的末端,右側另有一處寬廣大平台,這處平台有一條秘徑,於退潮之際,可由此步行踏浪至雁情嶼。平台上設有無障礙空間,在滿潮時分,即便無法前往雁情嶼,停留於此觀海、賞嶼、吹海風,也別有一番風情。

夜遊跨海大橋賞光雕秀
順著203線持續前行,我們來到跨海大橋。它是連接白沙和西嶼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長2,494公尺,曾為遠東最長之橋也使其成為旅客駐足拍照的熱門景點。但一直以來,與跨海大橋合影留念的最佳取景位置與車道相鄰,並不十分安全;為提升旅客安全,本次工程特別重新整頓跨海大橋廣場,透過擴大廣場範圍、將拍照點向內導引、設置無障礙空間,並將跨海大橋改建後多年未改善的人行道齊一重新整頓,與廣場連結,從而讓旅客停留、遊憩更安心。
除了提升遊客停留的安全性,此次跨海大橋景觀工程最引人注目的另一亮點,則是夜間景觀的設計。薛文堂娓娓道出設計初心,「我們希望讓旅人感受到,來澎湖不只有白天好玩,夜遊澎湖也是很美好的體驗。」以前,跨海大橋夜間昏暗,亦無特色景觀,薛文堂說一直以來,跨海大橋也始終被期許能有夜間照明的設計,這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本次的燈光設計,以線性、平面式的形式,在橋身上設置燈光設施;另外在內海側也做有燈光造景,凡從馬公內海的任何一處望向跨海大橋,都能看到一束光線,在每晚七點至十點進行光雕展演。
跨海大橋的另一「亮點」,則位在大橋入口的拱門上。薛文堂認為,「拱門搭配線燈,能讓旅人在進入跨海大橋之前,感受到迎賓禮遇的感覺。」從前,待天色暗去遊客便一一返回市區,如今則有更多人寧願在此多做停留,體驗夜澎湖的魅力。晚間於此拍照留念,也能留下與日間全然不同的記念。

路燈全數汰換改善明亮均勻度
至夜深時分還停留在西嶼、白沙,大概是許多遊客過去所未曾經歷的。如今,我們能夠好好享受澎湖的漫漫長夜,除了光雕藝術,也因為203線上一盞盞的路燈,照亮了夜的黑。
薛文堂指出,203線於92年至93年才開始設立第一批路燈,這批路燈在這20年間點亮了澎北;然而隨著時間過去,路燈也一座座老去。除了路燈老舊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生活品質的整體提升,如今人們對於路燈的要求也已然不同。
「以前是有亮就好,現在還講求『均勻度』。」薛文堂說過去工務處經常接獲民眾反應,為什麼路燈照明看起來一會兒亮、一會兒暗。「這就是所謂的斑馬紋」,其肇因即為明亮不均所導致。明亮不均的問題不僅影響行車舒適度,也影響行車安全性,在雨天尤其危險。薛文堂解釋,當後方車速較快,就可能因為來不及看到處在暗處的前車,而引發危險。「所以整條路都是亮的,沒有暗處,其實很重要,得以有效保護行車人的安全。」
改善路燈明亮均勻度,提升用路人行車安全性,是路燈照明改善工程最開始的初衷,而本次計畫也規劃了203線路燈全數汰換的工程,將原本每50米一盞、每盞400瓦、共667盞的路燈,置換為每33米一盞、每盞101瓦、共913盞的LED路燈。
薛文堂分享,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曾遭遇民眾質疑:「燈好好的為什麼要更換?」不過這樣的疑問,在完工以後便不再有。「因為改善以後效果非常明顯,整條路的行駛感受上,無論是亮度還是均勻度都非常好。」遠傳副總經理李鑑政亦言,道路行駛是人權的一部分,有效改善用路視線,提升行駛安全,也是提升人權的一種展現。
除了行車視線的優化,換燈後的省電效果也超乎薛文堂的預期,原本每100米路燈需使用800瓦,完工後每100米路燈僅需303瓦,「雖然總共增加246盞,增幅達30%,但電費反而省了68.97%,每年可節省約90萬度電量。」此外,與傳統鈉燈平均5年至7年的壽命相比,LED燈壽命也更長,薛文堂有信心在此次路燈汰換後,可至少再用20年,能為縣政府省下不少財政支出。
採用LED燈,不但更亮、更安全、更節電、更省錢,也更永續。李鑑政認為,澎湖是一個觀光城市,同時也應該發展成為綠能永續觀光城市。「在氣候變遷下,我們一定要降碳排放量。」將傳統燈具改為LED後,降低耗能就等於是減少碳排放量。

遠端控制提高道路能見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路燈施工廠商遠傳電信在協助澎湖縣政府完成路燈改善工程的同時,也再優規回饋30座智慧路燈與空氣盒子等試運行服務。將傳統路燈連網為智慧路燈後,相關單位便可利用遠端控制平台,隨時確認路燈亮與不亮,甚至還可遠端調整亮度。連網後,也能隨時收集路燈數據,當數據累積足夠,系統亦可透過數據分析或是人工智慧預判路燈可能故障的時間,以便工務單位有充足時間事先安排工班,並於適當時間進行查修、保養工作,從而縮短路燈不亮的暗黑時間。
另外,於特定路燈試行架設的空氣盒子,則是用以監測空氣品質,包括PM2.5、PM10,以及溫濕度的裝置。遠傳協理陳雅沂說明,澎湖霧濃,有了溫濕度監測,當濃霧發生便可以偵測得知,進而將路燈燈光照度(LUX)調高,提高道路能見度,降低肇事率,從而提升用路安全。路燈全數換裝後,夜間行車的舒適度與安全感都大大升級。「我住在西嶼,是最有感的!」身為西嶼鄉居民薛文堂說,其實施工的成效比起完工後,在施工過程中反而更為有感。薛文堂猶記當時回家路上,總會經過一段已完工而一段又尚未施工的路段,那一種完工前、完工後的一日體驗,其差異變化最是有感。如今,斑馬紋已不復見,在未來,明亮的北環線甚至可望帶動澎北的夜間旅遊觀光。

克服設計與施工的重重難關
然而,這麼大規模的路燈換裝工程於完工之際再回頭看,當初一步一腳印一路走來皆屬不易。澎湖夏炎、風大、鹽害重、又缺工,每一個難題都在在挑戰設計與施工的能耐。日頭燒,工人熱到抽筋,因此需要更多的工人輪替、休息;在風大的環境裡,就更要抓緊風小的時刻趕緊施工吊燈桿;材料需從臺灣運至澎湖,為避免風大船不開,得提前或盡量多載運材料先至澎湖;因為鹽害,所以每一種選材都要審慎考量。
儘管缺工問題嚴重,工程單位為堅持澎湖專案就要與澎湖人合作,回饋澎湖以促進在地經濟,戮力與工班建立朋友關係,再努力自一個工班拉一個工班來施工,不懈200日。工程之所以能夠完成,倚靠的是所有工程團隊即便遭遇壓力,仍繼續堅持所撐起的。因為他們知道:辛苦是一時的,而人們的幸福卻是長長久久。

#公路熱知識:東北季風下的澎湖工程學
澎湖本地空氣鹽分高,鹽害會嚴重造成腐蝕,於是連當地所使用的車子都必須特別加以防鏽處理。為預防鹽害,本次工程之欄杆、路燈燈桿、路燈基座全數採用不鏽鋼,以延長壽命年限。其中澎湖跨海大橋在東北季風的季節裡,經常有海浪打上橋身之情,因此欄杆的防鏽處理便至關重要。依過去經驗,儘管欄杆已鍍鋅處理仍難逃生鏽的命運,因此本次工程特別更換為不鏽鋼材質,再噴塗油漆作為保護,以延長使用壽命。
而路燈同樣會受到鹽分影響,一般來說燈桿鍍鋅厚度為300到400的情況下有30年至40年的壽命,然而在澎湖的鹽害環境下,此規格僅能使用約10年。為防燈桿鏽蝕,本次工程提高燈桿鍍鋅標準至610,以提升耐用度。此外,在路燈與燈接頭的部分,為確保不會因鹽分、濕氣由此滲入,而造成路燈故障,工務處對廠商亦有較高的要求,並審慎注意路燈之防水力,避免空氣中鹽分滲入,造成金屬腐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