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傳統村落(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文化區系列
ISBN13:9787550729964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作者:吳必虎
出版日:2020/12/31
裝訂/頁數:精裝/251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吳越傳統村落》是“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文化區系列”叢書中的一種,本書涵蓋吳越文化的形成以及吳越文化區內的地理環境、物質文化景觀、非物質文化景觀、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活化等內容,多角度分類解讀本文化區內的傳統村落文化。
作者簡介
本叢書由北京大學吳必虎教授、清華大學羅德胤副教授、復旦大學張曉虹教授、“古村之友”全國古村落志願者網絡發起人湯敏擔任主編。
吳必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國際旅遊學會秘書長,中國區域旅遊開發研究會會長。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商務部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顧問,國土資源部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著有《中國景觀史》《區域旅遊規劃原理》等學術專著,並發表多篇地理學權威論文。
羅德胤,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傳統聚落與鄉土建築的研究工作,2012 年起擔任住建部傳統村落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全國範圍內的村落保護發展項目數十個,其中包括:紅河哈尼梯田世界遺產申報地環境整治,元陽縣哈尼族傳統民居保護修繕和環境治理導則,河南新縣西河村保護發展規劃與落地實施等項目。
張曉虹,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2002—2003 年度哈佛燕京學者。主要從事歷史城市地理和歷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文化區域的分異與整合——陜西歷史文化地理研究》《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萬民所依:建築與意象》等。
湯敏,“古村之友”全國古村落志願者網絡發起人,北京大學碩士。“古村之友”為全國三十個省(區市)、近千個縣市共計數萬的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志願者社群搭建平臺,共同推動傳統村落的全面保護與活化。湯敏獲得“哈佛大學社會創新領袖”稱號、2014—2015 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提名,並帶領“古村之友”獲得深圳市創意設計七彩獎設計之都特別貢獻獎、中國慈展會項目大賽金獎、中國城市化影響力機構等榮譽。
名人/編輯推薦
1.本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十三五”出版規劃,入選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2.本項目的出版,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中國傳統村落進行搶救性保護的一種方式,更是踐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之“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的一種方法。
3.每冊圖書前面附有一幅《中國傳統村落文化區總圖》的拉頁地圖,全面具體呈現中國傳統村落各個文化區的分布現狀,極具學術研究價值和文化傳播價值。
4.叢書作者均為中國村落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和高校教師,該套叢書是高校村落文化研究方向不可或缺的研究參考圖書,有助於推動“傳統村落學”學術框架的形成。
5.傳統村落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是地理環境、人口遷移和社會經濟交互作用的結果。但在快速城鎮化、現代化和某些不當措施的衝擊下,中國傳統村落正在面臨生存的挑戰。傳統村落的消失不僅意味著村落建築的消亡,更嚴重的是意味著傳統村落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的消亡。因此本套叢書試圖對中國傳統村落進行一次科學的梳理、搶救性記錄和提出保護建議,通過深度挖掘傳統村落的價值,重新喚起社會關注,重振鄉居生活方式。
序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城市化進程發展十分迅速。城市化腳步之快,快過了這個社會的思考的速度。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大量的農業人口進城,大量的鄉村“空心化”,伴隨著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地方發展對土地財政的嚴重依賴,在村集體所有制的宅基地制度基礎上農民對鄉村規劃建設的弱勢地位,以及其他一些社會經濟和文化原因,導致了中國傳統村落大片大片消失。正如一大批分布於全國各地,從事各行各業,痛惜於傳統村落的快速消亡,鐘情於懷念美麗田園生活裡的夢幻童年,致力於利用各種方式搶救瀕於困境的故土,投身於豐富多姿的鄉村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人們一樣,五六年前我們幾個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羅德胤副教授,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的學生、古村之友發起人湯敏碩士,浙江桐鄉烏鎮和北京古北水鎮主理人陳向宏先生,發起成立了古村鎮大會,並分別在浙江烏鎮、山東濱州、北京古北水鎮和山西磧口古鎮,召開了四次古村鎮大會。在辦會過程中,幾位會議創辦人提起了組織編輯出版一套古村研究叢書的想法,這一想法得到了深圳海天出版社的支持,申報了“十三五”出版規劃,並順利獲得批準立項。
這套叢書的框架相當龐大,初步設想包括文化區系列、物質文化系列和非物質文化系列。這麼龐大的系列,組織起來難度可想而知。為了增強組織和編寫力量,我們又邀請了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張曉虹教授加盟。目前推出的十五冊,僅是其中第一輯文化區系列。
為什麼要從文化區視角組織第一輯系列叢書?這主要基於中國傳統村落形成發展於中國廣袤的國土、悠久的歷史、多民族共融的文化視角的考慮。
從自然地理角度看,中國南北橫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地帶,東西縱蓋60多個經度,具有東部濱海平原、中部山地高原盆地、西部幹旱沙漠和高寒山地高原等多種地貌形態,海拔高度又具有從海平面以下數百米到世界屋脊最高峰8848.86米的最大高差形成的垂直氣候帶和植被帶。在這麼廣闊、多樣的自然地理條件下形成的村落,必然呈現出世界上最為豐富的聚落景觀和文化形態。
此外,動輒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歷史上波瀾壯闊的人口遷移與融合,又為傳統村落打上了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民族特色的烙印。
基於以上幾個條件,實際上,文化區系列的傳統村落,從一個較為宏觀的層面,而非村落本身,更非民居建築單體,來呈現和傳承中國燦爛多姿的鄉村文明畫卷。
第一輯文化區系列的傳統村落板塊,除了第一冊《中國傳統村落概論》綜述其概,其余十四冊基本上放在特定文化區的概述、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以及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旅遊活化這樣一個基本結構內闡述。其中絕大多數分冊表述的是一個較為連續的地域單元,如中原、江淮、巴蜀、客家等文化區,這些文化區雖然具有基本上一致的身份認同,但具體繪製到地圖上時,並非易事。文化區屬於一種人類認知的範疇,不僅難以提出統一準確的判別標準,而且即使有一些參數可供核準,但在不同的審視者眼裡得到的評價結果也會存在不同。另外,人口遷移、現代化衝擊和民族融合,也客觀存在著兩種甚至更多的文化融合,出現了一些所謂的文化疊合區域。例如,在討論青藏高原時,可以把青海與西藏視為一個整體區域,但實際上青海除了藏蒙文化,在接近甘肅和新疆的部分,也還有相當多的西北文化。此外,在中原文化區與黃淮海文化區之間、中原文化區與江淮文化區之間、吳越文化區與徽州文化區之間,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疊合現象。
一般情況下,文化區應該是連續的地域空間,但也有個別情況比較特殊,一個是藏蒙文化,它是按照藏傳佛教的分布特點來組織的,藏傳佛教影響區的村落或集鎮,都有圍繞喇嘛廟而建設的特點, 它們在空間上地域非常廣大。另一個是濱海文化,它是按照臨海居島的地理特點來組織的,涉及中國一萬多公裡的海岸線,北面涉及黃渤海,中間是東海,南部是南海,這些綿長的海岸線和有人居住的島嶼上,形成的島居海厝不僅獨具一格,而且同樣彰顯中國自身的海洋文化。關於這一點,過去的傳統村落研究,常常並未加以足夠重視。
包括傳統村落在內的文化景觀具有豐富的多樣性,區域多樣性是其突出表現之一。這套叢書力圖通過對進入官方視野、獲得幾個部委共同頒布的傳統村落體系的鄉村聚落為主要探討物件的分析,來獲得社會更加廣泛的注意,讓更多的機構和社會各階層關注傳統村落的傳承和發展,喚起更多的部門和公眾研究傳統村落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政策、法規、理念與價值衝突,共同尋求其解決之道,為中國傳統村落這一特殊文化景觀的保護和長期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吳必虎
2020年12月11日
於北京大學逸夫二樓
目次
第一章
第一章 概述 001
第一節 吳越文化的形成 / 002
一、吳文化的形成 / 002
二、越文化的形成 / 006
三、吳越文化的形成 / 007
第二節 吳越文化的內涵與特質 / 010
一、吳越文化的內涵 / 010
二、吳越文化的特質 / 013
第三節 吳越文化區的範圍 / 023
第二章 吳越傳統村落景觀特徵及形成原因 027
第一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景觀特徵 / 028
一、自然美景,山水神秀 / 029
二、小橋流水,稻桑漁獵 / 030
三、聚族而居,古建林立 / 031
四、陰陽風水,天人合一 / 032
五、天井木宅,雕梁畫棟 / 034
六、園林風景,耕讀田園 / 035
第二節 吳越傳統村落景觀形成的原因 / 036
一、自然環境 / 036
二、社會背景 / 039
三、文化因素 / 041
第三章 吳越傳統村落的物質文化景觀 045
第一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聚落環境 / 046
一、以太湖為中心 / 046
二、以幹欄式建築為起源 / 047
第二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代表性環境要素 / 048
一、層級分明的生產空間:圩田格局 / 050
二、功能顯著的水利設施:塘浦系統 / 051
三、延續千年的農業文化景觀:桑基魚塘 與稻魚共生系統 / 053
四、聚落營造中的移民文化 / 056
第三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空間格局 / 063
一、格局要素及類型 / 064
二、格局意象 / 068
三、格局模式 / 084
第四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建築要素 / 090
一、水因素影響下的格局與構造 / 090
二、區域差別較大的建築裝飾 / 094
第四章 吳越傳統村落的非物質文化景觀 099
第一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生產方式 / 100
一、生產技術 / 100
二、生產工具 / 108
三、生產制度 / 111
第二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生活習俗 / 113
一、方言 / 113
二、飲食 / 114
三、服飾 / 119
四、節事民俗 / 121
第三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民間信仰 / 126
一、蠶神信仰 / 126
二、稻、魚信仰 / 128
三、鳥神信仰 / 129
四、三光信仰 / 130
五、龍王信仰 / 131
第四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宗法禮教 / 132
一、宗族祭祀 / 132
二、宗族禮儀 / 134
三、鄉規民約 / 137
四、鄉賢文化 / 139
第五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民間技藝 / 141
一、繪畫 / 141
二、書法 / 144
三、刺繡 / 145
四、曲藝 / 147
五、造園 / 149
六、陶瓷 / 152
第五章 吳越傳統村落保護 155
第一節 吳越傳統村落保護現狀 / 156
一、分布狀況 / 156
二、保護政策與成效 / 162
第二節 吳越傳統村落保護面臨的困境及原因 / 173
一、保護困境 / 173
二、原因分析 / 179
第三節 吳越傳統村落的保護路徑 / 183
一、盤活文化資源,推動鄉村振興 / 184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保護意識 / 186
三、完善法律法規,健全保護制度 / 187
四、調動村民積極性,促進保護主體多元化 / 188
五、拓展資金籌措渠道,彌補保護經費缺口 / 191
第六章 吳越傳統村落的旅遊活化案例 193
第一節 諸葛村的社區主導型模式 / 194
一、諸葛村簡介 / 194
二、諸葛村的旅遊活化實踐 / 195
三、諸葛村旅遊活化模式的啟示 / 199
第二節 宏村的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群眾參與型模式 / 200
一、宏村簡介 / 200
二、宏村的旅遊活化實踐 / 201
三、宏村旅遊活化模式的啟示 / 203
第三節 楊柳村的外力主導型模式 / 205
一、楊柳村簡介 / 205
二、楊柳村現狀 / 205
三、楊柳村的旅遊活化實踐 / 206
參考文獻 / 210
附錄:吳越傳統村落名單 / 212
後記 / 250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