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山水》輯刊第一輯,為跨學科、綜合性的人文思想類學術輯刊,由渠敬東(北大社會學系)、孫向晨(復旦大學哲學系)主編。輯刊以“山水”為主題,立足於中國文明的思想脈絡,從先秦時期絕地通天的山川祭祀,到中古以降隱逸世界的形成,以及澄懷修身的山水詩、畫藝術,探討中國文化中超越性、整全性的精神概念。並以比較文明為視角,關注西方文明及其他諸文明形態中的自然與神性、人文與藝術及其現代演變,致力於在古今中西的探源和比照中凸顯中國文明的獨特品格,與構成世界歷史的不同文明之精神內核形成對話,探求世界未來的可能。
作者簡介
學術委員會(按拼音排序):
陳尚君 鄧小南 韓啟德 李 零
潘公凱 司徒立 唐曉峰 童中燾
王銘銘 王慶節 徐 冰 趙汀陽
編輯委員會(按拼音排序):
汲 喆 林 暉 劉 甯 渠敬東
孫向晨 魏 斌 張卜天 張志強
主 編
渠敬東 孫向晨
本期作者
沙畹(1865—1918):法國著名漢學家
李零: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王銘銘: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張祥龍:中山大學講座教授
劉寧: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渠敬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童中燾: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薛夢瀟: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張蔔天: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長聘教授
王慶節:澳門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
楊思梁: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賈妍: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學古代東方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涵之:倫敦大學瓦爾堡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目次
目 錄
發刊詞
專題 中國文明和山水精神
泰山:論一種中國信仰 沙畹
秦漢祠畤的再認識——從考古發現看文獻記載的秦漢祠畤 李零
山與社會 王銘銘
桃花源的隱逸世界 張祥龍
謝靈運、王維和文人山水畫的“遊居”理念 劉寧
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上) 渠敬東
藝論 合一三用——中國畫的“綜合之體” 童中燾
行記 向山水更深處——富春江流域考察 薛夢瀟
思想 科學革命——從天文學到物理學 張蔔天
物的“可依託性”,梵古的鞋與藝術整理的展開——也談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
王慶節
羅傑·弗萊的藝術理論及其形成過程——兼論中國畫論對西方現代藝術的意義
楊思梁
萬象 神采幽深——青金石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使用的歷史及文化探源 賈妍
農民、廢墟與歷史——老勃魯蓋爾《十二月》中的“如畫”風景 李涵之
書摘/試閱
今天的這個世界,只講人的自然權利,卻見不到超越的存在,徹底失了精神上的向度。 “山水”,之所以重現在我們的眼前,乃因其為中國文化精神的 棲居之地。在常人看 ,“山水”只是一類題材、一門藝術:山水畫、山水詩、山水音樂、山水文學,甚至是小小的山水盆景……“山水”作為 中國文化的獨特因數,起於六朝 。東晉南渡 ,士人們面對苦悶的現 實 ,發現了江南山水的真諦 ,如孫綽所言:“振轡於朝市 ,則充屈之 心生 ;閒步於林野 ,則遼落之志興 。……屢借山水,以化其鬱結。” 當其時 ,寺院 、道觀也散佈山林之中 ,所謂“別有洞天”,開始成為 一種新的文化現象 ,傳承千年 ,直到今天。 “聖人含道應物 ,賢者澄懷味象。”(宗炳語)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山水”不是一種對自然的摹仿,而要在心性與物象之間構建一種相互契合的關係 ,寄託一種超越日常世界的精神追求。“山水以形 媚道”,這是一種“暢神”的境界,“神之所暢,孰有先焉?”學者常 將“山水”與莊學勾連 ,便是領會了此意。相對於廟堂,“山水”乃隱逸之地,以“天下為沉濁”,故寄情“山水”,遺世而獨立。“山水 畫”造極於宋元時期 ,即源自文人對於這一精神創造的高度自覺。世人所以貴畫山水 ,郭熙一語道破 :人在廟堂 ,“然而林泉之志 、煙霞之侶 ,夢寐在焉 ,耳目斷絕”。
不過,以“隱逸”之於“山水”,終未道盡“山水”之真精神 。“隱逸”終究是一種精神意義的呈現方式 ,並非與“精進”相對立 。“山水”不是一種逃避 ,不是進取與退舍之間 、凡塵與山林之間的選擇。“山水”開展的是一片“澄明”的世界 ,是中國人進入“天地之道”的通路。
《中庸》有雲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 ,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 ,高也 ,明也,悠也,久也。”其“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遠,所以成物也。”由是觀之,“山水”正是通達“天地世界”之道途,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超越體現。中國文明的超越性固然不在彼岸,卻也絕不限於心性。山水之道即天地之道,是物質精神之合體 ,“天人”關係之本然 。
現代社會物我兩分,天人阻絕,“自然”轉而為一純粹物件的世界。天地山水之精神已然遠去,“博厚、高明、悠遠”的澄明之境亦已不再。今天重提“山水”,乃為重建“天人”關係,重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山水”是中國理解世界的維度,亦因歷史演變而轉化:從先秦時期絕地天通的山川祭祀,到中古以降澄懷修身的山水藝術,再到現代平等社會/民族國家背景下的山河政治,皆為中國文化傳統中整全性的精神概念。遺憾的是,由於現代學科的分野,一直以來文學、藝術、宗教、歷史、政治、社會等領域的文人、學者、藝術家很少就此開展視野宏闊的共同研究。有鑑於此,《山水》集刊擬邀學術界和藝術界各方人士,就“山水”這一核心議題闡幽發微,考訂辯難,以期再造中國文明之精神的超越維度,並與世界其他諸文明的精神內核形成對話, 共同探求這個世界的未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