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人體:讓醫學博士告訴你正確的人體知識與奧妙神奇之謎
商品資訊
系列名:勁草叢書
ISBN13:9786267009390
替代書名:眠れなくなるほど面白い 図解 人体の不思議
出版社:晨星
作者:荻野剛志
譯者:伊之文
出版日:2021/09/12
裝訂/頁數:平裝/128頁
規格:21cm*14.8cm*0.9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即使是科學發達的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身體仍被眾多謎團和不可思議所包圍……
▲什麼!靈魂出竅不是超自然現象?
▲聽說大腦越重、皺褶越多就越聰明?
▲大家都說「腸道是第2個腦」,這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一緊張就想上廁所?打嗝和放屁又是哪個比較臭?
▲為什麼南極超冷,卻不會讓人感冒?
▲指甲是健康的指標?眼淚和鼻水其實是「無色」的血液?
▲停經後容易骨質疏鬆,居然可以喝啤酒來預防?
▲可惡><為什麼體脂肪這個「減肥強敵」總是很難降低呢?
電視和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與身體以及日常保健有關的資訊,如果身體會說話,他會告訴我們什麼?
讓醫學博士透過最新研究資料,提供你正確認知,輕鬆為你解鎖人體的奧祕和煩惱,
一起優游這個星球上最複雜、也最不可思議的地方――我們的身體。
「人生100年時代」已經來臨,家庭必備的身體保健知識實用書,就用這本來補齊!!
本書特色
1.內容讀來毫無負擔又能增長知識,大、小朋友都能樂在其中,隨翻隨看,有趣到停不下來!
2.精心設計的版面+豐富插圖,對身體運作機能的好奇心,一本完全滿足!
3.由專業醫學博士帶領探祕人體,除了習得科學知識,同時能知曉辨別疾病警訊的方法。
作者簡介
醫學博士、共立荻野醫院院長。
1969年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東邦大學醫學系,先後歷任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內科學教室消化內科助手與日本鋼管醫院內科主任,自2018年起擔任現職。以家庭醫師的身分於愛知縣豐川市執業,同時在附設療養病床的日間照顧中心、日間服務關懷站與老人之家支援當地高齡老人的生活。專精領域為消化內科。
伊之文
譯者生涯邁入第十一年,挑戰過的領域包括商業管理、親子教育、心理勵志、醫療保健、文學小說、科普與童書。
序
根據國外某項研究表示,2007 年在日本出生的孩子,估計有一半能夠活過100歲。隨著「人生100 年」的時代來臨,為了能夠活得健康又長壽,人們對生活保健越來越關心。
電視和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與健康有關的資訊,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就能輕易搜尋到專業知識。
然而,現況是這些健康資訊的內容五花八門,讓人們很難判斷其真實性,也不知道哪些才是真正有用(重要)的。為了找出「真正有用的情報」加以運用並維持自己的健康,我們是不是應該盡量先吸收一些正確的人體知識呢?
唯有擁有正確的知識,才不會把坊間流傳的保健知識照單全收或被它們牽著鼻子走,能夠判斷哪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資訊。
為了加深讀者對人體的了解,本書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並配合插圖來探討許多基本疑問,希望能夠刺激讀者對人體的求知欲,成為讓讀者們想要進一步探索其他知識的啟蒙書。此外,人體還有許多未解之謎與不可思議之處,非常神祕,若讀者在深入理解人體後,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有多麼珍貴及無可取代,那將是我身為一介醫療人員最開心的事。
最後,對於有諸多不同說法的人體機制,本書在解說時將以最普遍的事實為主,並力求讓任何人都能輕易閱讀和理解。本書內容屬於一般科普,看在專家眼中可能並不充分,或是敘述不夠精準,希望各位讀者能理解這一點,並享受閱讀樂趣。
此外,我還要藉此機會,向協助監修的山村憲醫師和富永健司醫師致上最高的謝意。
醫學博士 荻野剛志
目次
第1章 大腦與神經的奧祕:掌管人體的資訊系統
1 大腦越重、皺摺越多就越聰明?
2 靈魂出竅不是超自然現象?!
3 靠臨時抱佛腳學不起來是理所當然的!
4 為什麼我們會做連自己都沒想像過的夢呢?
5 為什麼只有人類會說話呢?
6 一見鍾情只是大腦搞錯了!
7 是什麼決定運動神經發不發達?
8 「癢」其實是微弱的痛覺,這是真的嗎?
9 為什麼上了年紀就會健忘呢?
專欄 人工智慧掌控人類的世界真的會到來嗎?
第2章 消化與泌尿器官的奧祕: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排泄
10 唾液、涎和口水有什麼不同?
11 「裝甜點的另一個胃」真的存在嗎?
12 為什麼肚子餓了就會咕嚕咕嚕叫?
13 飯後的「火燒心」是什麼樣的症狀?
14 「腸道是第二個腦」是什麼意思?
15 打嗝和放屁哪個比較臭?
16 酒量好和酒量差的人究竟哪裡不同?
17 飯後或突然運動為什麼會肚子痛?
18 大便是能讓我們了解腸道狀態的重要資訊!
19 為什麼一緊張就會想上廁所呢?
專欄 闌尾、脾臟和胸腺等「無用器官」其實是有用的!
第3章 循環與呼吸器官的奧祕:維持生命,對人體的異常做出應變
20 心臟要一直工作到死為止,這樣不累嗎?
21 心臟為什麼不會得癌症?
22 人類的血管有什麼祕密?
23 循環全身的淋巴和血液在功能上有什麼不同?
24 每個嬰兒都是假哭高手?
25 有花粉症和沒有花粉症的人差別在哪裡?
26 南極超冷卻不會讓人感冒,為什麼?
27 打噴嚏是為了什麼?
專欄 聽診器究竟是用來聽什麼的呢?
第4章 感覺器官的奧祕:負責捕捉各種訊號
28 眼淚和鼻水的真面目是「無色」的血液!
29 冷、害怕和感動時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30 人的眼睛是怎麼看到東西的?
31 為什麼不同人種的膚色、眼珠顏色和髮色都不一樣?
32 為什麼鼻孔要有2個?
33 花式溜冰選手為什麼不會頭暈?
34 指甲為什麼是健康的指標呢?
35 皮膚無法呼吸就會死是真的嗎?
36 會禿頭和不會禿頭的人差別在哪?
專欄 辣味不是味覺而是觸覺,被大腦視為痛覺?!
第5章 肌肉、骨骼和運動的奧祕:支撐並活動身體,構成外觀
37 為什麼長大以後就長不高了?
38 骨頭是「能讓人重返年輕的器官」!
39 不運動的話,肌肉和身體會怎麼樣?
40 肌肉為什麼有紅色的和白色的?
41 關節發出的喀喀聲是什麼聲音?
42 人為什麼有足弓呢?
43 喝醋真的能讓身體變柔軟嗎?
44 人家說肌肉痠痛的元凶是乳酸,但其實它是冤枉的?!
專欄 停經後的女性容易得骨質疏鬆症,可以喝啤酒來預防?
第6章 生殖器、細胞與成長的奧祕:孕育生命,又充滿了神祕
45 女性最晚到了幾歲還能生小孩?
46 為什麼人的出生有性別之分呢?
47 為什麼人類的嬰兒不是一出生就會走路呢?
48 人類的身體是由什麼組成的?
49 「細胞會自殺」是怎麼回事?
50 為什麼體脂肪這個「減肥強敵」很難降低?
51 人類為什麼會得癌症?
52 為什麼有些親子檔長得很像,有些不像?
53 能夠延長壽命的「端粒酶」是什麼?
54 為什麼女性比男性長壽呢?
專欄 你知道基因、DNA、染色體和基因體的差別嗎?
書摘/試閱
1.大腦越重、皺摺越多就越聰明?
天才不是與生俱來的,幼年時期才是關鍵
若比較動物體重和大腦重量的關係,會發現越小型的動物,其大腦重量占體重的比例越大,而大型動物則是相反。動物的大腦重量和體重的0.75次方成比例, 這樣的定律稱為「尺度法」(Scaling)。然而,這個動物界普遍的定律卻不適用於某種動物,那就是人類,在動物界中,人類的大腦特別大。
此外, 以人類來說, 愛因斯坦的大腦重量是1230 公克,比一般成年男性的大腦(1350~1500公克)還要輕,因此有人認為大腦的重量與聰不聰明無關。但是,加州大學曾研究過「大腦重量與智商(IQ)的關係」,結果是兩者之間有些微相關,大腦越重的人智商越高,尤其大腦皮質中位於前額前區(Prefrontal area)與顳葉(Temporal lobe)的皮質越厚的人,智商也越高。
不過,進一步研究之後,發現有些人雖然擁有很厚的大腦皮質,但智商卻不高。因此,科學家認為,智商高低並非取決於皮質厚度,而是取決於大腦在幼年時期成長了多少。
有一件事證實了這個學說, 那就是智商超過120的人,其大腦皮質的厚度在幼年時期(7~9歲)反而低於平均,在這之後直到13歲之前卻持續增厚。由此看來,針對幼年時期的教育熱潮很可能會再興起,但我們仍然必須認知到,智商的數值並不涵蓋所有智慧,也並非萬能。
以前經常有人說:「大腦的皺摺越多就越聰明。」但其實皺摺是在胎兒大腦發育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出生就已經定形,長大後無論再怎麼學習,皺摺都不會變多。
2.靈魂出竅不是超自然現象?!
大腦有著奇妙的部位,會讓人靈魂出竅
「靈魂出竅」的現象自古流傳至今,傳說人死了之後靈魂就會脫離身體,從高處俯瞰平躺的軀體,但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種瀕死體驗並不少見,在心跳停止後撿回一命的人當中,有許多人都經歷過這種瀕死體驗,而且過程還相似得有點詭異,其中特別常見的共通點包括上述的靈魂出竅、心靈平靜、有強光從遠方照過來,或是和來自異世界的人對話等等,充滿了謎團。由於這種經驗一輩子大多只有一次,很難用科學驗證,所以被當作一種超自然現象。不過,即使不瀕臨生死關頭,也能夠體驗「靈魂出竅」的狀態。在實驗中,若對大腦直接予以電擊就會出現各種反應,例如若用電擊刺激大腦的運動皮質,手臂就會自己舉起來;若刺激視覺皮質,就會看見原本看不見的顏色等等。
在這項實驗中,若刺激受測者大腦中名叫「角腦迴」(Angular gyrus)的部位,受測者便會感覺意識飄浮在空中俯瞰橫躺著的自己,也就是體驗到靈魂出竅的感覺。
因此,有人建立了一個假說:角腦迴可能會引發像夢境一般的幻覺。
角腦迴是個和語言認知及聽覺資訊有關的部位,一般認為人類和動物在進化初期就已經發育出角腦迴。也就是說,它內建在大腦裡,是個可以用來看穿其他動物是敵是友的生存競爭武器。靈魂出竅對人類而言也是個能夠「檢視自身內在」的重要能力,據說很多頂尖運動員都具有這種超能力。
11.「裝甜點的另一個胃」真的存在嗎?
胃能伸縮自如,最大可以膨脹到15倍?!
胃是個非常有彈性的器官。以成年人來說,空腹時胃的容量大約是一百毫升,大小就像一顆棒球,但是吃飽時卻能膨脹得很大,最多可以儲存大約1.5公升的食物,假如繼續塞的話,還能膨脹得更大。胃主要的功能是暫時用來儲存送進嘴裡的食物,把食物消化成黏稠的粥狀,再一點一點地送往小腸。
胃位於橫隔膜(胸部與腹部的分界)下方偏左的位置,由於橫隔膜下方只有肝臟,所以胃能夠利用剩下的空間,自由自在地伸縮。
有句話說:「甜食裝在另一個胃。」 當胃裡裝滿時,位於大腦下視丘的飽足中樞會發出「已經吃飽了」的訊號,讓我們停止進食。但是,當人類看到眼前有愛吃的食物,想吃的欲望就會凌駕飽足感,使大腦分泌食慾激素(Orexin)這種荷爾蒙, 讓胃的肌肉鬆弛。因此,即使胃已經滿了,還是能夠再空出多餘的空間來裝食物。現代,人們說吃七分飽才會長壽,我們還是必須小心不要吃太多,即使你覺得自己還能再吃,還是維持在還有點餓的程度比較好。
順便一提,那些能一次吃下十公斤以上食物的大胃王,他們的胃和我們有什麼不同呢?他們是透過訓練來增加胃的彈性,藉此漸漸擴充胃的容量,但其原本的容量幾乎和普通人無異。
由於胃幾乎全都是由肌肉組成的,所以透過訓練來擴充食量是個有效的方法,但這樣也有危險性,所以不要抱著好玩的心態隨便模仿。
26.南極超冷卻不會讓人感冒,為什麼?
感冒病毒禁不起南極的低溫
我們俗稱的感冒,其正式名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來統稱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等呼吸道急性症狀,有時還會伴隨發燒。感冒大約有90%以上是病毒造成,剩下的則是細菌感染引起,而引發感冒的病毒多達好幾百種。
當天氣變冷,感冒病毒會比較活躍,所以容易感冒,但人類待在南極這種極寒之地卻不會感冒,這是因南極曾創下低於零下97℃的超低溫紀錄,感冒病毒和細菌在那裡無法生存,會全部死光。
光是天氣冷是不會感冒的,但人若長時間待在南極,對病毒的抵抗力就會變弱,回國後馬上就會受到感染而感冒。
感冒時之所以會發燒,是因為身體想要透過發燒來抑制在低溫下容易繁殖的病毒。我們的體溫通常維持在37℃左右(日本人的體溫平均值是36.98±0.34℃),但若是感染了病毒,大腦中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就會下令提高體溫,促使皮膚表面的汗腺關閉、血管收縮來防止散熱,把熱能留在體內。此外,發燒還能夠促進白血球運作,活化免疫力。
發燒時之所以會發冷、發抖,是為了抖動肌肉來產生熱能。當病毒越強大,人體就越會提高體溫來加強免疫力,因此罹患流感時會發燒得比感冒更嚴重。當人體靠發燒擊退病毒時,體溫調節中樞就會下令降溫,透過流汗來散熱。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