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在古代文明世界,印度和中國各自創造了獨具一格的文學理論體系。本書設立十二個論題,對印度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進行比較研究,旨在說明中印兩國古代文學理論表現形態迥然有別,而基本原理貫通一致。
作者簡介
黃寶生,1942年7月生,上海市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印度古代文學》、《印度古典詩學》、《〈摩訶婆羅多〉導讀》、《梵學論集》、《梵語文學讀本》、《梵語佛經讀本》(主編)和《巴利語讀本》等,譯有《印度哲學》(合譯)、《佛本生故事選》(合譯)、《摩訶婆羅多》(合譯)、《故事海選》(合譯)、《奧義書》、《薄伽梵歌》、《瑜伽經》、《羅怙世系》、《六季雜詠》、《十王子傳》和《羅摩後傳》等,曾獲印度政府頒發的總統獎和蓮花獎。
目次
緒 言(1)
章 詩學起源、發展和形態(6)
第二章 文學定義(67)
第三章 文體論(85)
第四章 戲劇學(110)
第五章 修辭論(142)
第六章 風格論(175)
第七章 味論(200)
第八章 韻論(245)
第九章 文學功用論(291)
第十章 作家論(311)
第十一章 讀者論(332)
第十二章 借鑒和創新(351)
結 語(370)
附錄一神話和歷史——中印古代文化傳統比較之一(374)
附錄二宗教和理性——中印古代文化傳統比較之二(386)
附錄三語言和文學——中印古代文化傳統比較之三(396)
附錄四 印度古典詩學和西方現代文論(416)
附錄五 在梵語詩學燭照下——讀馮至《十四行集》(433)
後 記(449)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