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醫學簡史(簡體書)
滿額折

醫學簡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來自專業人士的科普,加拿大醫學名人堂權威醫學史學家傑克琳•杜芬帶你輕鬆了解醫學歷史!

★美國、加拿大、挪威等多國醫學史學會推崇備至的權威之作。

★一本通俗易懂、乾貨滿滿的世界醫學簡史。

★那些必須知曉的醫學歷史,必須掌握的醫學常識。

★美國亞馬遜4.6分好評作品,歐美多次再版的手邊書!

 

疾病的真相是什麼?生病了應該吃什麼藥?我們接種的疫苗是怎麼來的?手術是怎樣變得越來越先進?從古至今,醫者們為了醫學的發展做出了怎樣艱辛的努力……

 

本書作為一部醫學史書,同時也是一本醫學人文佳作。全書採取通俗的語言,圍繞醫學研究的主要領域,如解剖學,藥理學,產科學和精神病等,進行闡述,同時增加了關於公共衛生的新篇章,介紹了廣受讀者關注的相關主題,如法醫學、生物倫理學、遺傳學等,並輔以大量珍貴史料圖片,對醫學史這一浩大的綜合學科的發展歷程和脈絡進行了梳理,填補了醫學專業學科發展史的空白。

 

作者簡介

[加]傑克琳•杜芬(Jacalyn Duffin)

醫學博士,加拿大醫學史學家、血液學家,曾任加拿大女王大學漢娜醫學史研究會主席,美國醫學史學會和加拿大醫學史學會原會長。已出版多部有關醫學史的著作,並撰寫過多篇有關醫學史、奇蹟和血液學主題的文章。 2019年5月,杜芬榮獲AAHM(美國醫學史學會)終身成就獎,同年入選加拿大醫學名人堂。 2020年,榮獲加拿大勳章。

譯者簡介

李冰奇

青年譯者,英國諾丁漢大學食品生產管理碩士。擅長翻譯文學、心理學、藝術領域的作品。已出版譯作《從零開始畫丙烯畫》《機械貓金克斯》。

名人/編輯推薦

杜芬的書簡潔而有趣……是對醫學史非常有價值的、恰當的概述,這部作品概述了一個非常大的主題,對每個想要研究醫學史的人都提出了挑戰,要求他們做得更好。

 

——《醫學史雜誌》

 

這部作品是一部非常精湛的著作,原本只打算供醫學專業的學生使用,但由於它對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等疾病發展歷史也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討論,使歷史學家和各行各業想了解醫學史的人們受益匪淺……讓我們想起了療癒的輝煌和魅力,以及漫長而引人注目的歷史。

 

——《加拿大醫學史簡報》

 

此書涉及面很廣,且與英美醫學史有關。可以通過讓讀者身臨其境地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讓他們在全國范圍內(例如挪威語環境中)加以利用。作為醫學著作,它雖然篇幅較長,但語言簡潔且直接,適合所有對醫學感興趣的人!

 

——《挪威醫學會雜誌》

 

《醫學簡史》的第一批讀者應該是所有對醫學感興趣的人。作為醫學史研究計劃的主任,我非常期待這本書的問世,因為我將要有一本很好的醫學史著作可以推薦給學生……最好這部作品可以贈送給每位加拿大醫學生,作為被醫學院錄取的獎勵。

 

——《加拿大醫學會雜誌》

目次

第一章 簡介:醫學史中的英雄與反派

 

第二章 組裝起來的身體:解剖學史

 

第三章 對生命的審問:生理學史

 

第四章 研究痛苦的科學:病理學史

 

第五章 無損於患者為先:治療史、藥理學史與製藥史

 

第六章 成為醫生並當好醫生:教育、行醫執照、薪資待遇與生命倫理學

 

第七章 瘟疫與人類:歷史上的流行病

 

第八章 血液有什麼特別?對“生命”體液的觀念變遷

 

第九章 科技與疾病:聽診器、醫院及其他小發明

 

第十章 “手”等大事:外科手術史

 

第十一章 女人用的藥和用藥的女人:產科學史、婦科學史與女性史

 

第十二章 與惡魔的較量:精神病學史

 

第十三章 沒有嬰兒就沒有國家:兒科學史

 

第十四章 多面寶石:家庭醫學的起起落落

 

第十五章 當患者不止一個:公共衛生與國際衛生

 

第十六章 偵查與科學:如何研究醫學史上出現過的問題

 

附錄:本書的學習目標

書摘/試閱

古代解剖及其理念

 

古埃及精密複雜的葬禮習俗使得那時的埃及人擁有更多和屍體接觸的機會。入殮師可以很熟練地定位器官,並將它從身體的孔洞或狹長的切口中取出。埃及的圖畫類作品雖然不是寫實風格,但從雕塑中還是可以看出其外表與內部結構的微妙聯繫。與入殮師和藝術家不同,古埃及的醫生反而沒有表現出對解剖學的了解。

 

我們對於埃及醫學的了解來自少數一些記錄著手術相關信息的莎草紙畫。埃及人認為呼吸是生命的精髓,這使得他們對於病例的解析似乎偏向於生理學。在古埃及,血管是假想出來的,並非實際研究發現的。器官也只有少數幾個與具體的機能相互關聯。還有一些器官被和某些神靈聯繫在一起,並以像形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比如分娩女神的一種象徵—一個形象化的子宮符號或“sa”。因為這個符號是新月形的(有兩個尖角),所以學者們認為這個符號最初的原型是動物而不是人類。心臟是靈魂的象徵。在《死亡之書》(古埃及陪葬的聖典)的插圖中就體現了這一點,死者的心臟需要與真理之羽放在秤的兩端,兩端相平的死者靈魂才得以進入極樂世界。

 

古希臘雕像都反映出了基於表面解剖學的精細肖像描繪,並且對基本的肌肉和骨骼的雕刻也很用心。生病的人們去神廟祈求健康時,會攜帶奉納的祭品。這些泥製或石製的祭品會被做成患病處的器官形狀—子宮、乳房、膀胱以及四肢。從這些祭品上甚至可以觀察到一些解剖學上的異常狀態,比如靜脈曲張。

 

雖然希臘藝術家們對解剖學展現出了卓越的觀察力,並在藝術方面有著顯著的影響,希臘的醫生們卻對解剖學敬謝不敏—切割屍體是絕對禁止的,葬禮也以火化為主。所以對於希臘醫生來說,機能較之結構顯得更為重要。病理的解析主要基於四元素(土、風、火和水)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人體內的四種體液。由於法律與入葬習俗的限制,古希臘人沒有很多機會可以了解人體的內部構造。但是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醫學派有一些關於骨折和脫臼的論述,表明他們在骨骼及關節方面掌握了豐富的知識。

 

眼見為實是解剖學教學的根本,所幸屍體切割的禁令對動物並不適用。哲學家與生物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 4 世紀似乎曾大量運用圖解來教授動物的比較解剖學,但是很可惜的是,並沒有原稿倖存。

 

大約公元前 300 年後,亞歷山大城開始允許解剖研究罪犯的身體,不論罪犯是否死亡。這種公示既是為了威懾,也是為了研究。解剖練習只能用在罪犯身上,這點反映出了當時社會對解剖的矛盾情緒,因為解剖可能被視為褻瀆神聖。希羅菲盧斯和埃拉西斯特拉圖斯這兩位亞歷山大城居民曾描述過一些人體的細微結構,比如乳糜管 a、腦膜和竇匯這類血管結構。如同其他早期圖解一樣,他們的手稿並沒有留存下來。本書對他們事蹟的討論依據是其他作者的記錄,包括生活在晚於他們時代四百年左右的蓋倫的記錄。

 

蓋倫於公元 129 年出生於如今土耳其愛琴海岸的帕加馬王國,但他一生中的極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羅馬。蓋倫對法律禁止人體解剖這一點表示譴責。他眾多的著作中至少有三篇是專門討論人體解剖學的,並基本被亞歷山大城的人們理解了。蓋倫曾是角斗士的醫師,所以他可能通過裂開的創口觀察到了內部結構。蓋倫是位傑出的實驗者,他對動物—尤其喜歡用豬和猴子作為實驗對象—進行活體和死體解剖。他從動物的身體和人體推測構思出了一系列包括解剖構造、血液流動、生命的起源與維繫等方面的複雜理論。蓋倫的一些觀察對動物來說很準確,但是放在人身上就對應不起來了。比如,他認為肝臟有五葉,並將顱內血管網稱為奇網。

 

蓋倫的著作有其權威性,也有吹噓之處,並且他的目的論的視角使得他有可能為了得到特定的結果而特意構建這些人體結構。這種自信的人生觀很符合基督教的觀點。正因如此,一千多年來,他的著作一直是醫學文本的首選。蓋倫的直系繼承者們可能做過一些人體解剖,但是在他之後,解剖的普及率也大大降低,解剖的性質也變得更像是因為崇拜蓋倫而進行的儀式性練習,而非為了追求真理。

 

發現於 1957 年的羅馬地下墓穴(拉丁大道)中有一幅公元 400 年作成的壁畫,記錄了一堂解剖課。畫中的講師離屍體相當遠,並且他和他的學生們都沒有觸碰屍體。躺在地上的屍體被一根長桿刺穿,彷彿是在強調它已經死亡這件事。

 

現存最古老的解剖相關圖解可追溯到中世紀早期,由波斯與阿拉伯的學者們所作。他們將古希臘作者們的著作保留下來並進行傳播,為了解釋著作文本而設計了這些圖解。圖解中的人物用像青蛙一樣的姿態蹲坐著,露出部分外生殖器與四肢的內側面。通常一組由幾幅圖構成,包含諸如以下五或六個系統:血管、肌肉、神經、器官和骨骼。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了中世紀的歐洲。德國醫學史學家卡爾•薩德霍夫曾研究過上述這類圖解,並推斷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也是用同樣五或六個圖解一組的形式來描繪當時的希臘人的。

 

解剖學開始融入醫學

 

19 世紀初,醫學技術和疾病概念的重構改變了醫學對解剖學的態度。叩診(percussion)和聽診(auscultation)技術為胸腔內結構變化的檢測創造了機會。疾病的名稱和概念從體現單純的主觀症狀,如咯血和氣短,轉變為體現相關的解剖病變,如肺積液、肺實變和肺氣腫。

 

隨著疾病與解剖的關係越來越緊密,醫學不得不朝著同樣的方向發展。突然之間,解剖學不再只是有趣的研究,而是醫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課題。曾經獨立授課的解剖學教授也變成了每一所考究的醫學院的必備元素。病理解剖學緊隨其後:在 1828 年和 1835 年,羅伯特•卡斯韋爾和讓•克呂韋耶分別成為英國和法國歷史上第一位病理解剖學教授。到了 1848 年,美國大約四十所醫學院中已有二十五所開設了解剖課程。

 

由於屍體供應有限,新的問題很快就出現了。解剖雖然已經被學者們接受,但普通大眾並不願意看到親人的屍體被解剖並用於公開授課。能通過合法手段獲得解剖材料的地方少之又少。在一些擁有大型救濟院和公立醫院的城市,比如革命後的巴黎和新奧爾良,無人認領的屍體會被直接交給醫學教育工作者。而在其他地方,屍體通常來自墓地或秘密交易。隨著新鮮屍體的需求市場日漸壯大,“盜尸者”這一充滿傳奇色彩的新職業出現了。各種流傳於世的詩歌和故事都記錄了他們應市場需求提供新下葬的普通公民屍體的事蹟。富人們的屍體被名為“守墓牢”的鐵籠保護起來,以防範盜尸者。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觸怒了公眾,他們將矛頭指向了盜墓者的客戶們。在美國,醫生們的住所和醫學院遭受圍攻和焚燒的情況時有發生。墓園都被看守了起來。富有的市民們還會在葬禮之後佈置崗哨,以保護家族墓園不受侵犯。加拿大醫學教師約翰•羅爾夫曾因參與了 1837 年加拿大叛亂而被暫時流放到紐約州的羅徹斯特。這期間,他曾讓他以前的學生將解剖研究所需的屍體裝在威士忌酒桶裡,從多倫多經由安大略湖運給他。為了避免產生中間人經手費用,醫學院的學生們對盜墓開始變得駕輕就熟,尤其那些位於安大略省金斯頓的學生們,更是臭名昭著的貴族墓園掠奪者。有些附近有墓地的醫學院,充斥著競爭殘酷的人體交易。

 

接下來,不可避免的事情發生了—為了販賣屍體而引發了謀殺案。有多少弱勢人群因此斃命,一直以來都是個未知數。醫學生和教授們很可能已經猜到了這些屍體的來源,因為它們看起來格外新鮮又健康。然而,由於迫切地想要解剖又想維持屍體的穩定供應,他們選擇了視而不見。在 1823 年的著名案件中,蘇格蘭人威廉•伯克和威廉•海爾謀殺了至少十六人,並把屍體賣給了愛丁堡一流醫學院的解剖學家—羅伯特•諾克斯。

 

諾克斯一收到屍體,就開始不辭辛勞地移除屍體的頭部和其他識別性特徵。伯克和海爾先是對伯克家貧困的老房客下手。然後,他們又謀殺了一個醫學生們都熟知的妓女,但這群小伙子們未置一詞,並愉快地解剖了她的屍體。直到伯克和海爾綁架了一個當地有名的智障男童—詹姆斯•威爾遜(“愚蠢的傑米”)時,才引起了懷疑。幾天后,在解剖學家的實驗室裡發現了一名據報失踪的健康女性屍體—馬傑里•多切蒂,伯克和海爾被指控謀殺了她。海爾因為指證同夥而獲得了赦免,伯克則被處以了絞刑。他的屍體被公開解剖,遺體被數百名觀眾圍觀。他的命運表明,解剖仍然是一種恐怖的“殘酷的回報”,是謀殺的同義詞。諾克斯和他的學生都沒有受到指控,但這位教授的職業生涯從此毀於一旦。

 

不久之後,立法限制了屍體的銷售,並允許醫學院從醫院、監獄與救濟院獲取無人認領的屍體。 18 世紀末,法國、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相繼制定了相關法律。在伯克和海爾事件九年後,英國通過了《解剖法案》。馬薩諸塞州在這方面也很早就採取了行動,但美國大多數州在內戰後才通過立法,這也暴露了他們在這一問題上長期的矛盾心理。加拿大的解剖學立法來自有趣的醫學先驅威廉•“老虎”•鄧洛普的專題研究。最近有學術研究考察了亞洲醫學教育中獲取屍體的複雜性,因為西方醫學似乎與亞洲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有所衝突。日本直到 20 世紀 70 年代西式醫學院有所發展後才開始接受屍體捐贈,並於 1983 年通過了一項相關律法。

 

解剖逐漸為公眾所接受,解剖學課程的場景也不再陰森可怖,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肅穆的氣氛,這也像徵著醫學本身的嚴肅性。貯存技術的改進和血管注射技術提高了屍體的壽命和效用。 19 世紀後期,女性開始踏足醫學界,性別問題也隨之而來。許多學校認為,女性過於柔弱,無法面對屍體或赤裸的男性屍體,尤其是有活著的男性在場的時候。有些學校為女性免除解剖課程或規定她們單獨上解剖課。屍體研究材料的供應問題仍然存在。解剖學相關的法律通常更適用於那些因貧困或種族而處於弱勢的人。為科學捐獻屍體的想法尚未完全成形,而且,由於喜歡拿屍體和骨骼開玩笑,醫學院學生落下了不尊重標本的壞形象。在第三帝國時期,成千上萬被謀殺的猶太人屍體被送到醫學院,宣稱是為了滿足教學和展示的需求。 1998 年有調查顯示,至少有一千三百七十七具屍體從納粹集中營被送到維也納,被愛德華•佩爾納科普夫教授用來製作他復雜精妙並被廣泛使用的解剖圖譜。這本書頗具爭議,關於如何恰當地使用它以及它是否應該繼續存在的問題,解剖學家、歷史學家、圖書管理員和倫理學家仍然爭論不休。

 

漸漸地,解剖的污名消散了,人們開始願意將自己的遺體留給科學—這是一種新的社會認可的慈善形式。在 20 世紀的後幾十年,隨著器官移植可能性的增加,器官及遺體捐贈受到了政府和公眾的主動推廣。歷史學家們認為,這種身體捐贈行為的推廣,從一定程度上指向了人們對科學、教育和死亡態度。如今,大多數學校每年都會以充滿感恩和尊重的儀式來紀念這些捐贈。女王大學的醫學院在當地的墓園為這些捐贈者的遺體特別保留了一塊專有墓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