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傷寒雜病論>臨床案例應用》主要收集古代經典醫籍《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經典方,通過對現代臨床運用頻次較高的經方應用案例的搜集與整理,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經典著作的學習和掌握,使傷寒與雜病理論得以升華和鞏固,充分理解並掌握《傷寒論》六經辨證與《金匱要略》雜病辨證理論在臨床中的應用,對指導臨床,啟迪後學,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傷寒雜病論>臨床案例應用》可供廣大中醫院校師生、臨床工作者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傷寒雜病論>臨床案例應用》可供廣大中醫院校師生、臨床工作者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王洪海,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世中聯經方專業委員會理事,山東中醫藥學會仲景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青年自然基金1項和山東省博士後創新專項基金1項,參與***及省級課題6項。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主編《傷寒論選讀速查速記》、《傷寒論選讀易考易錯題精析與避錯》、參編《傷寒論講義》、《傷寒論經典品讀》、《中藥寒熱藥性研究》等著作6部,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
序
經方因療效卓越,效如桴鼓而倍受推崇。清代醫家陸九芝曾經說過:學醫從《傷寒論》入手,始則難,既而易。由經方而旁及後世的其他,是中醫學習和入門的正道,這也是許多中醫臨床者深有體會的道理。學好經方,運用經方臨證處理病人,組方配伍遵循“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精確辨證思維,出具的方藥追求簡約而力量專宏的特點,應是醫者盡力追求的目標。
本書收集的經方以古代經典醫籍《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經典方為主,通過對現代臨床運用頻次較高的經方應用案例的搜集與整理,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經典著作的學習和掌握,使傷寒與雜病理論得以升華和鞏固,充分理解並掌握《傷寒論》六經辨證與《金匱要略》雜病辨證理論在臨床中的應用。
本書結合《傷寒雜病論》所論經方與疾病內容,選取歷代醫家病案以類方形式進行整理,共分為麻黃湯、桂枝湯、五苓散、葛根湯、梔子豉湯、四逆湯、瀉心湯、小半夏湯、理中湯、承氣湯等十一類經方及類方,主要闡述經方的臨證要點、現代臨床應用經驗及使用注意等,以冀拓展經方的臨床應用,為更好地服務臨床奠定基礎。
本書為完成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傷寒雜病論》經方應用教學案例庫建設(項目編號:SDYAL19145)而編寫出版。
由於時間及編者能力所限,書中可能存在疏漏之處,敬請各位同行及讀者不吝賜教。
本書收集的經方以古代經典醫籍《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經典方為主,通過對現代臨床運用頻次較高的經方應用案例的搜集與整理,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經典著作的學習和掌握,使傷寒與雜病理論得以升華和鞏固,充分理解並掌握《傷寒論》六經辨證與《金匱要略》雜病辨證理論在臨床中的應用。
本書結合《傷寒雜病論》所論經方與疾病內容,選取歷代醫家病案以類方形式進行整理,共分為麻黃湯、桂枝湯、五苓散、葛根湯、梔子豉湯、四逆湯、瀉心湯、小半夏湯、理中湯、承氣湯等十一類經方及類方,主要闡述經方的臨證要點、現代臨床應用經驗及使用注意等,以冀拓展經方的臨床應用,為更好地服務臨床奠定基礎。
本書為完成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傷寒雜病論》經方應用教學案例庫建設(項目編號:SDYAL19145)而編寫出版。
由於時間及編者能力所限,書中可能存在疏漏之處,敬請各位同行及讀者不吝賜教。
目次
第一章 麻黃湯及其類方
麻黃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加術湯
麻黃細辛附子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升麻湯
射幹麻黃湯
厚樸麻黃湯
越婢湯
越婢加術湯
越婢加半夏湯
第二章 桂枝湯及其類方
桂枝湯
小建中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去桂加術湯
桂枝加桂湯
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加黃芪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
桂枝甘草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茯芩丸
桂枝生姜枳實湯
栝樓桂枝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
第三章 葛根湯及其類方
第四章 五苓散及其類方
第五章 梔子豉湯及其類方
第六章 四逆湯及其類方
第七章 瀉心湯及其類方
第八章 小半夏湯及其類方
第九章 小柴胡湯及其類方
第十章 理中湯及其類方
第十一章 承氣湯及其類方
附錄
麻黃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加術湯
麻黃細辛附子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升麻湯
射幹麻黃湯
厚樸麻黃湯
越婢湯
越婢加術湯
越婢加半夏湯
第二章 桂枝湯及其類方
桂枝湯
小建中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去桂加術湯
桂枝加桂湯
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加黃芪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
桂枝甘草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茯芩丸
桂枝生姜枳實湯
栝樓桂枝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
第三章 葛根湯及其類方
第四章 五苓散及其類方
第五章 梔子豉湯及其類方
第六章 四逆湯及其類方
第七章 瀉心湯及其類方
第八章 小半夏湯及其類方
第九章 小柴胡湯及其類方
第十章 理中湯及其類方
第十一章 承氣湯及其類方
附錄
書摘/試閱
案3:房室傳導阻滯
李某,男,62歲。主訴:胸悶心悸,疲勞乏力,惡風寒,畏寒肢冷1年餘。現癥:胸悶心悸,全身乏力,下肢尤甚,怕冷明顯,面色蒼白,口幹喜熱飲,偶有心情煩躁,納眠一般,大便略稀,小便可,舌淡紅,苔白,脈沉遲弱。心電圖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房室分離,心律42次/分。自述最低心律為32次/分。中醫辨證:少陰陽虛。方藥:制附子12g,麻黃9g,細辛3g,桂枝30g,白芍15g,西洋參15g,生黃芪45g,麥冬15g,五味子9g,川芎15g,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劑,共7劑。
二診:服藥後癥狀好轉,但近幾日因勞累有所反復,上方加水蛭6g、生地黃15g。繼服14劑。
三診:胸悶、乏力明顯好轉,今日出現大便黏滯不易排出癥狀,查心電圖示:Ⅱ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ST-T段改變;心律53次/分。上方加檳榔15g,繼服30劑。
案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
李某,男,68歲。主訴:反復咳嗽、咯痰12年餘,氣喘5年餘,再發加重1周。12年前因受涼感冒後反復出現咳嗽、咯少量白泡痰,5年前出現逐漸加重的活動後氣喘。1周前因受涼病情再發加重,自服“頭孢氨芐膠囊、鹽酸氨溴索片”後無明顯好轉,遂來診。刻下癥:咳嗽,咯中等量白稀夾稠痰,易咯出,咽癢,氣喘,中度活動後加重,胸悶氣短,口幹欲飲熱水,畏寒怕冷,四末欠溫,納可,眠差,大便稍幹,夜尿多,舌淡暗胖大,苔白稍膩,舌下絡脈迂曲,脈弦細尺沉。聽診雙下肺可聞及少許濕噦音。西醫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中醫診斷:肺脹,證屬肺腎陽虛,寒飲伏肺。治法:益氣溫陽,散寒化飲。方用麻辛附二陳湯加減:附子27g,麻黃10g,細辛3g,法半夏15g,陳皮10g,茯苓20g,杏仁10g,幹姜20g,五味子10g,生艾葉10g,生龍牡各20g(先下),紫石英20g(先下),炙甘草10g,3劑。
二診:患者訴咳喘較前有所減輕,大便幹,繼以前方加減,去五味子,加肉蓯蓉20g、全瓜蔞20g、厚樸10g,服藥5劑後,咳喘明顯減輕,畏寒怕冷癥狀較前明顯改善,大便通暢。後患者常來門診調理,病情平穩。
案5:高血壓
吳某,男,47歲。主訴:眩暈2年餘,曾服天麻片、六味地黃丸等藥治療罔效。現癥:精神萎靡,每至傍晚時畏寒肢冷,眩暈尤甚,頭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大便時溏,夜尿反多,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診斷為眩暈,證屬少陰陽虛兼外寒。治宜內扶少陰之陽,外散肌表頭目之寒。方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加味:麻黃、白術各6g,細辛3g,制附片(先煎)、山茱萸各10g。3劑,水煎服。藥後肢變暖,精神振,納食增,血壓150/112mmHg。守原方繼進3劑,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後以苓桂術甘湯加減調治1周而愈。隨訪半年,血壓正常,眩暈盡除。
案6:糖尿病腎病
胡某,女,67歲。主訴:糖尿病20餘年,全身浮腫2年,心煩失眠半個月。血生化檢查:空腹血糖7.2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甘油三酯4.5mmol/L,總膽固醇5.2mmol/L,尿素氮8.5mmol/L,血肌酐256μmol/L,尿酸350μmol/L。刻下癥:患者心煩失眠(近5天來每天睡眠不足1小時),伴乏力納差、腹部脹滿,大便幹,雙下肢浮腫,面色晦暗虛浮,舌質淡白、苔白厚。先予以梔子厚樸湯、半夏秫米湯合方加減,3劑。服藥2劑後,患者來診訴心煩失眠加重,徹夜不眠,心情極度煩躁,水腫亦加重。綜合分析,應屬脾腎虛寒,水濕泛濫,虛陽上越,上擾心神所致,改為麻黃附子細辛湯合真武湯加減:生麻黃10g,熟附片30g,炒白術20g,云茯苓30g,澤瀉30g,遼細辛10g,幹姜10g,肉蓯蓉15g,大黃10g(後下),甘草lOg。1劑。翌日來診,服藥後二便通暢,昨晚睡眠4小時,今晨精神好轉。上方加車前子30g,1劑。第3天再診,腹部柔軟,食欲增加,雙下肢水腫明顯減輕,夜間可安睡6個小時,頓覺清爽。守方加減30餘劑.復查血尿酸正常;尿素氮6.5mmol/L,血肌酐120μmmol/L,效果尚屬滿意。
四、現代應用
1.呼吸系統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肺炎、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等。
2.循環系統疾病:心動過緩、緩慢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冠心病、克山病、風心病、心肌炎、高血壓、低血壓等。
3.泌尿系統疾病: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炎、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遺尿、尿潴留等。
4.神經系統疾病: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等。
5.皮膚病:蕁麻疹、皮膚瘙癢癥、濕疹、皰疹等。
6.婦科疾病:子宮腺肌病、痛經、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囊腫等。
7.五官科疾病:過敏性鼻炎、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喉炎、突發性耳聾等。
8.其他疾病: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血管閉塞性脈管炎、重癥肌無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
五、應用經驗采擷
(1)治療心動過緩或緩慢性心律失常,氣虛為主者,加黃芪、人參、桂枝、甘草;陽虛甚者,合四逆湯;氣陰兩虛者,合生脈散;氣血陰陽俱虛者,合炙甘草湯。
(2)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甚者,加紫菀、款冬花、杏仁;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茯苓、川貝母、杏仁;喘促者,合小青龍湯或加桂枝、幹姜、半夏、杏仁、蘇子、五味子。
(3)治療腎病水腫,常合五苓散或真武湯。
(4)治療陽虛頭痛,加羌活、白芷、藁本、蔓荊子、川芎。
(5)治療鼻竇炎癥見鼻塞流清涕、噴嚏者,加蒼耳子、辛夷花、白芷、蔥白。
……
李某,男,62歲。主訴:胸悶心悸,疲勞乏力,惡風寒,畏寒肢冷1年餘。現癥:胸悶心悸,全身乏力,下肢尤甚,怕冷明顯,面色蒼白,口幹喜熱飲,偶有心情煩躁,納眠一般,大便略稀,小便可,舌淡紅,苔白,脈沉遲弱。心電圖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房室分離,心律42次/分。自述最低心律為32次/分。中醫辨證:少陰陽虛。方藥:制附子12g,麻黃9g,細辛3g,桂枝30g,白芍15g,西洋參15g,生黃芪45g,麥冬15g,五味子9g,川芎15g,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1劑,共7劑。
二診:服藥後癥狀好轉,但近幾日因勞累有所反復,上方加水蛭6g、生地黃15g。繼服14劑。
三診:胸悶、乏力明顯好轉,今日出現大便黏滯不易排出癥狀,查心電圖示:Ⅱ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ST-T段改變;心律53次/分。上方加檳榔15g,繼服30劑。
案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
李某,男,68歲。主訴:反復咳嗽、咯痰12年餘,氣喘5年餘,再發加重1周。12年前因受涼感冒後反復出現咳嗽、咯少量白泡痰,5年前出現逐漸加重的活動後氣喘。1周前因受涼病情再發加重,自服“頭孢氨芐膠囊、鹽酸氨溴索片”後無明顯好轉,遂來診。刻下癥:咳嗽,咯中等量白稀夾稠痰,易咯出,咽癢,氣喘,中度活動後加重,胸悶氣短,口幹欲飲熱水,畏寒怕冷,四末欠溫,納可,眠差,大便稍幹,夜尿多,舌淡暗胖大,苔白稍膩,舌下絡脈迂曲,脈弦細尺沉。聽診雙下肺可聞及少許濕噦音。西醫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中醫診斷:肺脹,證屬肺腎陽虛,寒飲伏肺。治法:益氣溫陽,散寒化飲。方用麻辛附二陳湯加減:附子27g,麻黃10g,細辛3g,法半夏15g,陳皮10g,茯苓20g,杏仁10g,幹姜20g,五味子10g,生艾葉10g,生龍牡各20g(先下),紫石英20g(先下),炙甘草10g,3劑。
二診:患者訴咳喘較前有所減輕,大便幹,繼以前方加減,去五味子,加肉蓯蓉20g、全瓜蔞20g、厚樸10g,服藥5劑後,咳喘明顯減輕,畏寒怕冷癥狀較前明顯改善,大便通暢。後患者常來門診調理,病情平穩。
案5:高血壓
吳某,男,47歲。主訴:眩暈2年餘,曾服天麻片、六味地黃丸等藥治療罔效。現癥:精神萎靡,每至傍晚時畏寒肢冷,眩暈尤甚,頭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大便時溏,夜尿反多,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診斷為眩暈,證屬少陰陽虛兼外寒。治宜內扶少陰之陽,外散肌表頭目之寒。方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加味:麻黃、白術各6g,細辛3g,制附片(先煎)、山茱萸各10g。3劑,水煎服。藥後肢變暖,精神振,納食增,血壓150/112mmHg。守原方繼進3劑,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後以苓桂術甘湯加減調治1周而愈。隨訪半年,血壓正常,眩暈盡除。
案6:糖尿病腎病
胡某,女,67歲。主訴:糖尿病20餘年,全身浮腫2年,心煩失眠半個月。血生化檢查:空腹血糖7.2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甘油三酯4.5mmol/L,總膽固醇5.2mmol/L,尿素氮8.5mmol/L,血肌酐256μmol/L,尿酸350μmol/L。刻下癥:患者心煩失眠(近5天來每天睡眠不足1小時),伴乏力納差、腹部脹滿,大便幹,雙下肢浮腫,面色晦暗虛浮,舌質淡白、苔白厚。先予以梔子厚樸湯、半夏秫米湯合方加減,3劑。服藥2劑後,患者來診訴心煩失眠加重,徹夜不眠,心情極度煩躁,水腫亦加重。綜合分析,應屬脾腎虛寒,水濕泛濫,虛陽上越,上擾心神所致,改為麻黃附子細辛湯合真武湯加減:生麻黃10g,熟附片30g,炒白術20g,云茯苓30g,澤瀉30g,遼細辛10g,幹姜10g,肉蓯蓉15g,大黃10g(後下),甘草lOg。1劑。翌日來診,服藥後二便通暢,昨晚睡眠4小時,今晨精神好轉。上方加車前子30g,1劑。第3天再診,腹部柔軟,食欲增加,雙下肢水腫明顯減輕,夜間可安睡6個小時,頓覺清爽。守方加減30餘劑.復查血尿酸正常;尿素氮6.5mmol/L,血肌酐120μmmol/L,效果尚屬滿意。
四、現代應用
1.呼吸系統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肺炎、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等。
2.循環系統疾病:心動過緩、緩慢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冠心病、克山病、風心病、心肌炎、高血壓、低血壓等。
3.泌尿系統疾病: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炎、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遺尿、尿潴留等。
4.神經系統疾病: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等。
5.皮膚病:蕁麻疹、皮膚瘙癢癥、濕疹、皰疹等。
6.婦科疾病:子宮腺肌病、痛經、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囊腫等。
7.五官科疾病:過敏性鼻炎、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喉炎、突發性耳聾等。
8.其他疾病: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血管閉塞性脈管炎、重癥肌無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
五、應用經驗采擷
(1)治療心動過緩或緩慢性心律失常,氣虛為主者,加黃芪、人參、桂枝、甘草;陽虛甚者,合四逆湯;氣陰兩虛者,合生脈散;氣血陰陽俱虛者,合炙甘草湯。
(2)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甚者,加紫菀、款冬花、杏仁;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茯苓、川貝母、杏仁;喘促者,合小青龍湯或加桂枝、幹姜、半夏、杏仁、蘇子、五味子。
(3)治療腎病水腫,常合五苓散或真武湯。
(4)治療陽虛頭痛,加羌活、白芷、藁本、蔓荊子、川芎。
(5)治療鼻竇炎癥見鼻塞流清涕、噴嚏者,加蒼耳子、辛夷花、白芷、蔥白。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