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蘭臺出版社 出版──《中文概念史談藪》
本書是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鍾少華教授以概念史研究方式,梳理中文「觀念」「概念」「思維」,以及「藝、藝術」「美、藝術美」「政治、政治學」的概念史。從一個詞的產生和來龍去脈,到該詞的從觀念形成積澱,到學者們探索該詞的概念的綜合形成過程。
本書強調「思維」在人類發展進化中重要功能,通過人類思維,能夠從初步的觀念混亂叢中,昇華出公允的概念,從而促進人際間的清楚準確交流。在當前人類面臨各種困境時,特別需要關注思維的認知功能。
本書是筆者研究中文概念史的第四部專著。
#台灣蘭臺出版社。
作者簡介
《中文概念史談藪》作者簡介:
鍾少華
1938年生,廣東汕尾人。
1949年隨父母從香港到北京,進育才小學、101中學。1998年自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所。
目前已經出版學術專著13部:《中文概念史論》(2012年);
《中國近代人文科學研究》(2016年);
《中國近代認知科學研究》(2019年);
《中文之變革》(2017年);
《人類知識的新工具》(1996年);
《中國近代辭書指要》(2017年);
《中國言語文化簡史》(2018年);
《學問之途》(2003年);
《中國近代新詞語談藪》(2006年);
《進取集》(1998年);
《早年留日者談日本》(1996年);
《ぁのころの日本》(2003年);
《學術啟功》(2019年)。
#台灣蘭臺出版社。
序
《中文概念史談藪》序 言
作者自序
概念史(Begriffsgeschichte)研究,是在20世紀30年代才興起的新的研究方法。陳寅恪前輩曾說過:「一個字就是一部文化史」。筆者改為:「一個詞就是一部文化史」。即,通過對於一個詞的概念形成與發展的追尋,一個詞從觀念到概念的昇華過程,展現民族語言文化的進步歷程。
六千餘年的中文發展進程中,在傳統以字為單位的基礎上,積累成今天的中華文明基礎。但是到近代面對極大量新詞和舊詞新義,已經成為現代漢語的主要表達詞語,卻一直沒有對於詞義、語義的全面梳理,甚至連梳理的途徑都在混亂中。筆者從80年代開始,在茅以昇、賀麟等前輩們的指引下,重點嘗試按照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對中文詞語歷史性剖析研究。簡單地說,就是將關鍵字展開古今中外轉一圈地搜尋梳理,在極大量古今文獻基礎上,系統地梳理前輩們關於該詞從觀念到概念的表達狀況。記得筆者寫的第一篇關於「哲學」的概念史論文,耗費兩年時間,到1992年才得以發表。該文從語言學視角看,涉及古希臘文、拉丁文、英文、日文,以及甲骨文等;從哲學角度看,涉及思辨的形式與內涵、邏輯的建立與發展、哲學的本質與功能等;從史學角度看,是漫長的六千年民族進步發展史,也是在世界大家庭中互相學習演化的結果。語言表述追求概念清晰準確,造成語言的深化變革恰是民族進步的證據;從文化學角度看,則是民族文化優勝劣汰、去偽存真的結果,恰恰表現在語言文化的科學性方面。當然,從文獻學角度看,搜尋極大量文獻將成為基本功,還要找到關鍵的有關「概念」的文獻內容。
接著,筆者在2012年出版《中文概念史論》一書,書中闡述概念史的關鍵字包括:概念、文學、科學、哲學、文化、方法、真理、知識、人、生命、民俗學、標準、印刷、衛生、繁體字與簡體字、宣傳等字詞。
在2016年出版《中國近代人文科學研究》一書,書中包括有:中華民族性、法律與革命、倫理與道德、價值觀、真理、社會與社會學與社會主義、信仰與靈魂、語義與語義學等詞。
2021年已經出版《中國近代認知科學概念研究》一書,書中包括有:認識、心靈、心理、認知、注意、記憶、行為、學習、情感、情緒、情操、智慧、智慧、智力等心理學關鍵詞。
目前交付的是新著《中文概念史談藪》,書中包括:觀念、概念、思維、藝與藝術、美與藝術美、政治與政治學等關鍵詞。是筆者第四部研究概念史專著。其中一組「觀念——概念——思維——」的概念史研究,也讓筆者深深感到人類幾百萬年來的進化,至今已經在地球、太陽系間馳騁折騰多年,迎來全新的困境和機遇,而我們能夠依靠的關鍵,還是人類思維的獨特優勢,用心研究,才可能有人類的未來。
總結筆者研究中文概念史的體驗有:(1)概念史研究能夠很好地表述出各個民族文化在歷史進程中的脈絡。筆者只是將概念史研究方法,用到中文的梳理中。(2)把一個個中文詞古今中外地搜尋一圈,不僅梳理了這個詞的來龍去脈,而且特別是關注其詞義的內涵的變化,也正是今天我們詞義、語義的特徵。(3)中國古人喜歡用字詞表達自己的觀念,豐富多彩,但是缺乏成為社會公允的概念,在古代已經造成許多不便,出現交流上的差錯。只是到了近代,由於西方傳來的新詞語,都是需要具備準確的公允的詞語概念,於是在17–20世紀的中西交流中,中國人在中文裡融入新知識,把大量詞語觀念昇華到概念,通過這樣具備概念式的中文,整體擴大了我們學習認知世界的能力。(4)概念史研究的難點在於,第一需要搜尋大量古今中外的文獻來作基本原素,特別是近代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第二是要清楚掌握概念史的本質,特別是觀念與概念的區別和昇華變化,同時是以史學考據的基本功力,準確表述前輩們的成果。而表述的原則是倉庫保管員對主人(讀者)的態度,以提供給讀者全部需要的理念和證據為根本,而絕不是教訓式的師爺作風。(5)筆者專注于中文概念史研究已經三十餘載,才完成這四部書數十個關鍵詞。從中深深感受到研究的魅力,只要能用中文表述的知識,不管哪一學科概念都可以並進行概念史研究,「跨學科」一詞都是多餘的。到目前,中國已經有一些學者開始關注概念史研究,理論闡述不斷。至於國際上研究概念史的情況,可以參考已經在2010年翻譯出版的《劍橋學派概念史譯叢》。或者參看日本鈴木貞美教授的研究成果。而筆者只是關注概念史研究實用在中文裡。
到目前為止,筆者在多年認真梳理後,真實感受到概念史研究方法,實在是太符合目前中國語言文化發展的需要了。
要想在世界舞臺上與各民族平等交流,最基本的是要把互相的詞語概念弄懂,我們講的讓外人能明白!外人講的我們別弄錯概念而已。
2020年9月22日 寫於北京
#台灣蘭臺出版社。
目次
《中文概念史談藪》目錄
自序 001
第一章 引言-概念史研究 007
第二章 中文「觀念」之概念史 047
第三章 中文「概念」之概念史 072
第四章 中文「思維」之概念史 122
第五章 中文「藝、藝術」之概念史 160
第六章 中文「美、藝術美」之概念史 209
第七章 中文「政治、政治學」之概念史 252
跋 373
書摘/試閱
第一章:引言─概念史
第一節:引言
一、從歷史視角
具有六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其文字是以方塊字為基本特徵。並且在西元前2百年的秦朝,就提出「書同文」的規範性要求,這是文化進步的標誌。只可惜那時又有「焚書令」,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導致書同文的實際規範效果極其緩慢。一直到1716年清朝皇帝玄燁下令編纂《康熙字典》的出現,才改善了一點情況。該書全面總結中國字的狀況,在47035個字中,古廢字、冷僻字、錯寫字、簡體字等占到70%。也就是說,1千九百年之後,我們才將約七千常用字規範了其方塊字的形狀。而其注音則因為用反切音方法,而依然模糊易混;至於具體字義,則往往保留史籍上不同的字義解釋,難有公允的解釋,保留了一字多義現象。
可以說,古代中國文化僅做到了提出「書同文」的規範性要求,做到了方塊字的一般形狀規範。至於「字同音」、「字同義」的進一步要求,則遠遠沒有在古代實現。特別遺憾的是古代中國語言文字研究大家蜂起,對於訓詁學大有豐碩成果,但誰也沒有提醒歷代皇帝去讓中國文字繼續進步。
結果,「字同音」的實現,是在20世紀初葉,被一群語言學家借助國家力量進行嘗試,獲得成功。(由於不在本文講述範圍,從略。)
同樣,「字同義」問題的解決,在19–20世紀中外人士合作努力下,已經有長足進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出現,可以作為標誌之一。不過,前面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字義問題。本文也基本不討論。
一個個單字,在歷史上逐漸難以一一對應複雜的思想表達,意義相近的字叫做近義字;意義相反的字叫做反義字。但是還是不夠用,於是,很自然地出現用兩個字或幾個字併成一個專門的意義,這就叫做「詞」或「片語」。「詞」當然是字的深入利用產品,每一個詞的詞義組成,都有其複雜的文化因素,來龍去脈也很是複雜,既有其組成字的原來某些字義,兩字並列合成後,可能刪去某些原組成字的原意,也添加某些新意義在其中。只是在古代中國農耕社會基礎上,對於十分複雜意義的表述需求是比較少的,因此在古代詞的出現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但詞義的模糊也就給後人留下無數攪不清的麻煩。看看歷代大量文字獄的史料就會明白,正是由於傳統中國文人喜歡追求遠古經典,形成好古用典的思維方式,而偏偏古字詞的詮釋,不是社會所形成的概念公允性,而是按照皇帝的個人觀念為好惡標準,也就是皇帝可以隨心解釋字詞的意義,並且依照他的一時解釋來判斷。其結果,就是在18世紀以前,中文字義的解釋,是相當隨意的,中文詞義的解釋,同樣也多隨意利用。
19世紀初葉,由於西方工業革命後的來華人士,需要學習中文來與中國人進行交流,於是中文語義問題被他們加以重視和研究,並且開始通過工具書形式來構建雙方都能利用的雙語對譯大橋。這有如蝴蝶效應一般在中文裡面攪起語言風暴,語義概念問題被提到民族改革的進程中,至今依然在進行中。
這兩百年來的相關積澱,由於其難度與史料的缺乏整理,並且長期缺乏中國的研究者,更加增添了語義概念研究的難度。
二、從哲學視角
從哲學角度說明某一個事物的映射在人腦中形成「概念」,是很複雜的研究過程,也是很漫長的研究過程。而中文「概念」這個詞的出現,雖只有百餘年的歷史,但對於「概念」在中文裡的詮釋則更加複雜與淆亂。每一個人從小就開始踏上追尋「概念」的無休道路,開始先是被親人和環境包圍,就需要肢體語言和發音來表達他腦海中的象徵性反應,逐漸積累變化成為他對於一個具體事物的觀念。當這個觀念在運用中被現實所否定或淆亂後,就只能不斷地修改,直到更加淆亂,或者可能略有進步。從幾千年來的人類進步史看,能夠改進的唯一辦法,只有後天的教育。但是現實的教育制度並沒有給出準確的最好的求知效果。因為這很困難,每一個人,既要追尋安慰自己的真理知識,又要應該承認自己認知中的錯誤。例如老師和家長都會告訴你:「一加一等於二」這個數學上的概念。但是放在政治學中、經濟學中,就不一定,一加N可能等於負數;一加一可能等於三以上,這就是政治等外來因素改變了判斷概念的標準。君不見,文革中的口號:「知識越多越反動!」、「考試交白卷才是英雄!」等,給民族留下的遺毒不斷。又如古典啟蒙讀本《三字經》首句:「人之初,性本善。」重複了多少年,現在就有人將之認作概念。殊不知,這只是作者善良的願望,並沒有經過科學認證或證偽。古今中外無數哲人討論過這個「性本善」或「性本惡」的說法,至今還是紛紜不斷。我們只能當作一種個人觀念看。
筆者認為:
(一)觀念——記憶以及想像等浮現於腦海中的具體印象,即是直觀內容。觀念是特殊的、個體的、具體而又孤立的。觀念用語義表示出來,就是一個不完整的語義,邏輯不嚴密,難有公信力和公允性。
(二)概念——概念的起源是由於人們對於具體複雜的事物的認識逐漸淡漠,而漸漸變為記號。記號的運用而至於普遍,形成共相。概念是再把各種觀念互相聯絡集合,經過驗證,統一成為全體的普遍的要素,進而為思考表述的對象,以求準確的知識。概念用語言表示出來,就是一個完整的語義。沒有語義,我們的概念就無法傳達於他人。即使自我思考,也需要借語義的功能,以明確概念的意義。因為思考是以判斷為歸結,判斷是比較兩種概念或各種觀念,以求得其關係或性質。沒有語義,思考也就失去工具。概念的內部研究,就是研究語義所共有的本質屬性,即意義。概念從外部研究,就是研究語義的範圍,或擴展,或縮小,或嬗變等。
(三)概念之作用:
1、辨識——就固有概念,以辨定新生事物。
2、比附——辨定新生事物,就固有之概念,與之相近者,以推闡之、比附之、使其意義完全無缺。
3、歸入系統——新事物必應有所屬,於是就其性質而納入某種系統之中。
(四)概念有三種功能:
1、必有所指。
2、必有所造。
3、能有規範作用。
從以上四種基本認知基礎上,我們還必須討論從觀念昇華至概念的漫長複雜過程的一般程式。這是概念史研究的關鍵程式。每一個人都會獲得經驗,某種經驗可以用圖像去表述,也可以經過理解,然後經過某些線索,引出可能洞察的意念,其中蘊含著抽象。從抽象中再成就為觀念,能夠用語詞表達出來,語詞中就有部分明瞭,部分暗昧。明瞭部分再分析是否分明?是否妥當?是否直觀?之後,就應該形成普遍適用的概念了。這些概念語言表達出來,就是完整的語義。至於暗昧部分,由於混雜等因素,作為普遍適用的語詞並不妥當,最後頂多是一個歷史上拋棄的記號罷了。這裡可以用兩個示意圖展示,如下: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