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桑塔格
滿額折

桑塔格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000 元
優惠價
9090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二○二○年普立茲傳記文學獎 得獎鉅著★
☆蘇珊.桑塔格生平最完整重要傳記☆

她的著述,犀利而挑釁,引領思辨,
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看見」事物的方式。

然而在這背後,卻是桑塔格為「看見」事物、
「看見」自我真貌而掙扎的一生。


「從一生深刻而漫長地接觸美學所獲得的智慧,
是不能被任何其他種類的嚴肅性所複製的。」
──蘇珊.桑塔格

「……我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桑塔格〕,
而這本傳記讓她繼續挑釁地活著……」
──《衛報》書評


蘇珊.桑塔格出生在一九三三年的紐約。父母是立陶宛與波蘭猶太人的後裔,兩人婚後曾經短暫居住在中國,但父親在中國時死於肺結核病,使得母親因而必須孤身踏上漫長的旅途回到美國。桑塔格的母親美麗優雅,但一生深受不安全感所苦。

桑塔格非常早就展現出不凡的聰穎天賦。生活在如她母親這般受困的大人當中,她憑藉超齡早熟的閱讀,讓自己進入到文學、藝術、哲學的世界。十八歲就從芝加哥大學畢業,並被選為學術菁英團體Phi Beta Kappa的一員。大學畢業後,桑塔格首先在學院從事教學,但很快地,她便重新定義了二十世紀「作家」所能發揮的巨大文化影響力。

一九六○年代起,桑塔格陸續發表小說、評論。她以一種全新的語言、全新的光芒照亮了當時文化界的天空。對於美國高雅文化圈的圈內人而言,桑塔格是一股嶄新的源頭活水。經她介紹的歐洲作者、小眾藝術家的名字,與經她描述的作品與現象,幾乎一定會引起關注與討論,成為下一波潮流。

彷彿她總能看見醞釀中的、尚未成形的風暴,指認那還未有名字的事物。她的目光超越高雅文化的圈內與圈外,看見事物的價值,將旁人未能理解的人物或作品帶入文化圈內。很長時間她就是高雅文化的象徵,她的評論代表著支撐起高雅文化的嚴格標準。不僅如此,從《反詮釋》、《論攝影》、《疾病的隱喻》,到《旁觀他人之痛苦》,桑塔格一本又一本觀點精闢的評論集,擴大了人們「看見」的範疇,改變人們「看見」事物的方式。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外人眼中聰明絕頂的桑塔格,私下深受焦慮所苦。她經常感到自己身心分離,羨慕更加憑藉身體與直覺行動的人。經常恐懼自己「看不見」真正重要的事物。

★ 她的一生中有過許多情人,同性和異性都有,當中不乏政治、藝術、文學、電影各界的名人,當中有些人與她維繫了終其一生獨特的關係。然而,也有不少失戀令她陷入痛苦深淵。

★ 她對「看不見」真相的恐懼,也包括對被冷戰意識形態、被國家宣傳所遮蔽的事物。這使得她走到歷史現場。親自拜訪越戰剛結束的越南,革命後的中國、古巴,贖罪日戰爭時的以色列,走入柏林圍牆倒塌的現場,與內戰中的塞拉耶佛。即使,到了現場,她體驗到另一種遮蔽。

★ 中年之後,她罹患癌症,在病榻上以親身經歷對疾病進行了省思。她無法停止意識到自己、意識到世界,於是便不斷去理解那意識,意識背後的機制。

★ 她是他人眼中菁英文化圈的局內人,卻時時感到自己是無法獲得安慰的局外人。

這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女性,對自己在世間的存在有無盡的焦慮。她的文字總能如一根劃亮的火柴般照亮夜空,令人們看見原本看不見的。但是她自身無法安住在被照亮的範圍。

然而她的一生,也讓我們看見一個長久浸淫在藝術與美學中的人生。她反抗想像力的貧瘠。擁抱思辨與審美,拒絕平庸,毫無保留地欣賞她喜愛的藝術家與作家,將他們不為大眾所知的獨特向讀者揭露。在人生的最後,她曾說:「從一生深刻而漫長地接觸美學所獲得的智慧,是不能被任何其他種類的嚴肅性所複製的。」

本傑明.莫瑟的《桑塔格》,是截至目前,關於蘇珊.桑塔格這位二十世紀文化界巨擘最為全面、整體的傳記。莫瑟進行了大量驚人的研究,不但深入檔案資料,更追索桑塔格的腳步,在世界各地採訪了曾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曾談論過或未曾公開談論過她的人,從而描繪出了桑塔格精彩豐富的一生,與她複雜的性格與面貌。也因此,本書榮獲二○二○年普立茲獎殊榮。

作者簡介

本傑明‧莫瑟(Benjamin Moser)

本傑明‧莫瑟是一位美國作家、譯者,一九七六年出生於休斯頓。
曾著有《何以是這樣的世界:克拉麗斯‧利普科特傳記》(Why This World: A Biography of Clarice Lispector,2009),並以本書入圍國家圖書評論家協會獎(National Books Critics Circle Award)和《紐約時報》好書。莫瑟的這本著作,使得巴西猶太裔女作家克拉麗斯‧利普科特享譽國際,他也因此獲得巴西第一個國家文化外交獎。二○一七年獲得古根漢獎學金。
《桑塔格》是他於二○一九年的最新著作。本書獲得普立茲獎傳記文學獎殊榮。

名人/編輯推薦

──各方讚譽,齊聲推薦──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但唐謨(影評人)
宋欣穎(電影導演、編劇、作家)
李屏瑤(作家)
李桐豪(記者、作家)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經營者)
柯裕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紀大偉(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副教授)
紀金慶(國立海洋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許菁芳(作家)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詹宏志(作家)
聞天祥(影評人)
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蔡詩萍(作家、廣播主持人)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蘭萱(資深媒體人、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榮獲二○二○年普立茲獎。
☆獲《西雅圖時報》、《歐普拉雜誌》選入年度最佳書籍。
☆入圍美國筆會傳記獎,倫巴達文學獎最後名單。

★★各界評論★★

「蘇珊 ‧ 桑塔格揭竿挑戰美學傳統,提出坎普(camp)概念,掀起普普藝術的風潮,成為同志的最愛。這位改變美國文化的公共知識份子,到底如何『成為蘇珊‧桑塔格』?其實她冷靜與距離感的外表,隱藏著炙烈的矛盾,甚至一輩子都不願公開的秘密,原來她喜愛的是女人。與衛城出版的《成為西蒙波娃》並列閱讀,可以看到這一世紀菁英女性建立自我的掙扎與突破。」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想像一個沒有蘇珊.桑塔格貢獻的美國文化,已經很困難;而很快地,要在沒有班傑明.莫瑟對桑塔格的描述下想像她的人生,也會是一樣的困難。像桑塔格這樣非凡的一生,需要一本非凡的傳記。現在,這個需要已經被精闢地、奢侈地達成了。」──麥可.康寧漢,普立茲獎得主、小說《時時刻刻》作者

「莫瑟的成就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書中涵蓋了對傳主非凡的了解,她所處的環境,她的作品,她的想法,她的朋友和家人,美麗的散文,非凡的洞察,了解她被驅策的情感生活與她如恆星般的知性生活的能力。」──蕾貝嘉.索爾尼,《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黑暗中的希望:政治總是讓我們失望,持續行動才能創見未來》作者

「一本驚人的、令人愛不釋手的書,可說是蘇珊.桑塔格傳記的定本了。我想像不出還會需要關於她人生的另一本書。」──西格麗德.努涅斯,《摯友》作者

「非常傑出……我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桑塔格〕,而這本傳記讓她繼續挑釁地活著:喜歡爭論,任性恣意,經常是對的,總是有趣的,鼓舞著我們在自己的遊戲中更加升級,因為我們看著她在她的遊戲中超凡攻頂。」――《衛報》

「這是一本里程碑式的傳記,首次在這位無人可比的文化界重量級人物過世之後,重新將她介紹給大眾。」――《紐約時報》

「極度引人入勝,從頭到尾充滿洞察……本書將這位偉岸的知識界發電廠――她無可抵擋、令人畏懼,也經常在作品中頑強地不近人情――再次帶回到她人生的尺度……非常迷人。」――《新共和》

「非常迷人……莫瑟的桑塔格傳記,是一本有關桑塔格的導讀,也是有關桑塔格所想要的、與背後原因的導讀,更是對這個既激發桑塔格靈感、又與桑塔格不斷鬥爭的世界的導讀。」――《洛杉磯時報》

「這是一本技巧成熟,敘事活潑,且進行了驚人的研究的書,整體而言,既沒有為傳主洗白,也沒有訓斥她:它努力讓讀者看見桑塔格,正如她的本貌,是一個複雜的人。〔莫瑟〕栩栩如生地寫出一個由許多碎片構成、決心要在時代中留下印記的女人,並令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她的那些碎片――傲慢,焦慮,與她所達成的!真正是不簡單的成就!」――《紐約時報書評》

「深具說服力與啟發性……達成了一本傳記真正應該做的:豐富了我們對傳主的認識。」──《洛杉磯書評》

「劃時代的紀念碑之作,而又兼具優雅。」──《大西洋月刊》

「〔桑塔格〕是狂熱的,熱烈的,受到驅策的,慷慨大方的,自戀的,如神祇般威嚴的,遲鈍的,令人瘋狂的,有時可愛但是不是那麼令人容易喜歡。莫瑟擁有足夠的自信與博學,能在一本傳記中把所有這些相反矛盾的面向呈現在一起,足以與傳主的尺度相稱。他也是一個充滿天分,具有同理心的寫作者。」──《泰晤士報文化副刊》

目次

序言 靈魂拍賣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抗拒女王
第二章 彌天大謊
第三章 來自另一個星球
第四章 下斯洛博維亞
第五章 羞愧之色
第六章 雙性戀的進展
第七章 仁慈的獨裁者
第八章 卡蘇朋先生
第九章 道德家
第十章 哈佛的諾斯底教徒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你所謂的意義是什麼?
第十二章 鹽的代價
第十三章 角色的喜劇性
第十四章 極其歡樂或極其憤怒
第十五章 Funsville
第十六章 你在哪裡停下,相機在哪裡開始
第十七章 天佑美國
第十八章 精神官能症的大陸
第十九章 Xu-Dan Xôn-Tăc
第二十章 四百個女同性戀
第二十一章 中國、女人、怪胎
第二十二章 思考的本質
第二十三章 對幻想保持冷靜

第三部分

第二十四章 永遠忠實的
第二十五章 她不知道她是誰嗎?
第二十六章 莊嚴的奴隸
第二十七章 事情的正確發展
第二十八章 不會消失的那個字
第二十九章 妳怎麼不回旅館去?
第三十章 不拘禮節的親密感
第三十一章 這些那些「蘇珊˙桑塔格」的事
第三十二章 劫持人質
第三十三章 值得收藏的女人

第四部分

第三十四章 一個認真的人
第三十五章 文化活動
第三十六章 蘇珊的故事
第三十七章 卡拉斯的方式
第三十八章 海洋生物
第三十九章 世界上最自然不過的事
第四十章 重要的是那個作家是什麼
第四十一章 災劫的旁觀者
第四十二章 無法理解,不能想像
第四十三章 唯一真實之物

尾聲 本體與隱喻

註釋
致謝名單
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

書摘/試閱

序言 靈魂拍賣(節錄)



蘇珊‧桑塔格是美國最後一位文學巨星,當然,那個時代的作家除了受到敬重或是獲得高評價之外,還有可能很出名。但是,蘇珊‧桑塔格只是指出盧卡奇‧格奧爾格(Georg Lukács)的文學批評和娜塔莉‧薩羅特的「新小說」理論的缺點,並表達惋惜之意,就能夠如此快速地嶄露頭角,在她之前從來沒有一位作家做得到。她的成功的確就是這麼引人注目:並且發生在大眾的眼前。
身材高䠷、有著橄欖色皮膚,「眼皮處像是強烈的畢卡索畫風,嘴唇透著尊貴,嘴唇的弧線竟比蒙娜麗莎還不明顯」,這樣的桑塔格吸引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攝影師競相為她拍照。 她是戰爭女神雅典娜,而不是愛情女神阿芙蘿黛蒂:她是戰士,是「黑暗王子」。她同時擁有歐洲哲學家的心靈和火槍手的外表,這通常是男性會兼而有之的特質。新鮮的是這些特質一起出現在一名女性身上――對於幾個世代以來的藝術界和知識界女性而言,這樣的結合比她們所知的任何模範都更強而有力。
她的名聲這麼有吸引力,部分是因為她的確前無古人。她在職涯啟航之初,就充滿了各種矛盾的特質:她是一名年輕的漂亮女性,但是學富五車;她是一名作家,出身正宗的紐約知識分子背景,但是卻投身於老一輩深惡痛絕的當代「低俗」文化。她沒有真正的系譜師承。雖然有許多人想把自己塑造成她的形象,但是再也沒有出現過被公認為像她的角色。她創造了一個模範,然後又自己打破了。
桑塔格才三十二歲時,曾經在曼哈頓的一間豪華餐廳與其他五人同桌吃飯――除了桑塔格之外,還有作曲家李奧納德‧伯恩斯坦、攝影師理查德‧阿維頓、小說家威廉‧斯蒂隆、演員西比爾‧伯頓和賈桂琳‧甘迺迪――六人之中,她就以「圖書館小姐」的名號而顯得毫不遜色,而這個名字正配合她私底下的學究氣質。她所在的地方是像白宮和第五大道、好萊塢和《時尚》雜誌、紐約愛樂和普立茲獎:都是全美國、還有全世界最耀眼的圈子。桑塔格的後半生都棲身於這些地方。
不過,蘇珊‧桑塔格在鏡頭前的樣子永遠跟「圖書館小姐」有點出入。或許從來沒有一位絕色佳人比她還不注重以美貌示人。當她在照片中看到如此迷人的自己,總是會流露出驚訝之情。在生命的終點前,她看到了一張自己年輕時的照片,她倒抽了一口氣。「我真美!」她說。「可我以前並不知道。」

桑塔格在世時,正好面臨到人們取得名聲、認識名聲的方式發生劇變,她也和其他美國作家一樣,跟上了這個變化,但是她同時也在紀錄下這件事。她寫道十九世紀「被拍攝的人」都是名人。 而在安迪‧沃荷的年代――沃荷毫無意外地是首批注意到桑塔格明星魅力的人――光是被拍攝已經不夠了。這個時代的每個人都可以拍攝照片,名聲表示一個人的「形象」、一個有著酷似面貌的分身、他所接收到的想法的集合,那通常(但是不限於)是視覺的,它代表了藏伏在後面的那個人――而那實際上是誰,最後就變得不重要了。
桑塔格在好萊塢的影子下成長,她希望得到認可,也會耕耘自己的形象。但是她對自己的兩種形象――「美國文學界的黑暗女士」和「曼哈頓女巫」――需付出的代價深感挫折。她坦言自己希望「成名可以更有趣一些」, 她也一直認為把個人套進這個人的形象中,或是喜歡形象甚過於這個形象所顯示出的人,都是危險的,她還提出警告――形象可能遭到歪曲和遺漏。她所看到的一個人與他顯示於外的樣貌是不同的:自我與形象就像是照相,就像是隱喻。
她在《論攝影》中指出:「有機會在一張照片與一個生命之間作出選擇的情況下,選擇照片竟已變得貌似有理」。在〈關於「坎普」的札記〉中――就是這篇文章讓她變得聲名狼藉――「坎普」這個字也代表了同樣的現象:「坎普以引號來看待每一件事。它不是一盞燈,而是一盞『燈』;不是一位女人,而是一位『女人』。」「坎普」的最佳說明應該就是蘇珊‧桑塔格和「蘇珊‧桑塔格」之間的分歧了吧?
桑塔格對於相機的個人經驗,讓她很敏銳地察覺到自願擺出的姿勢和未經同意而暴露在偷窺者眼前的姿態是不一樣的。她寫道:「相機的每次使用都包含一種侵略性。」 (這與土耳其自衛隊或是拿相機對著莎拉‧利亞和蜜爾崔德的人也有類似性,而這樣的相似性並非偶然。)「相機也是作為補食者的武器來出售的。」
桑塔格太常被觀看了,但是她超越了這樣個人的必然,一直對照片提出問號――照片到底為它展示的對象說了什麼?「此照片適合該對象」,她的聯邦調查局(FBI)機密檔案是這麼說的。 但是什麼叫作「適合該對象的照片」,適合又是指對誰而言呢?「某些照片」當真可以告訴我們什麼嗎――關於一位名人,還是關於她死去的母親?桑塔格在職涯的早期是用懷疑的態度在問這些問題――這聽起來通常會讓人覺得帶有輕蔑。她堅持認為圖像會歪曲事實,造成虛假的親密感。當我們看到「蘇珊‧桑塔格」這個坎普形象時,我們到底知道蘇珊‧桑塔格的什麼呢?
一個東西本身和人們所理解的那個東西之間的鴻溝,在桑塔格的年代格外受到重視。但是早在柏拉圖時,就察覺到這個鴻溝的存在了。哲學家畢生在尋找不須改動便足以形容的形象、能夠定義而不會產生扭曲而的語言:舉例來說,中世紀的猶太人認為對象如果抽離了客觀性、語言脫離了意義,就會造成世界的禍害。巴爾札克幾乎是在相機甫發明之初就帶著迷信的眼光看它,他認為相機會讓拍攝的對象遭到分解,桑塔格形容這是會「耗盡一層層身體」。 他如此激動,顯示他對此問題的關注並非主要出於理智。
桑塔格對於照片和隱喻的反應也和巴爾札克一樣,有高度的情緒性。在讀到她對這些主題的檢討時,我們會疑惑為什麼她打從心底認為隱喻――事物和象徵之間的關係――問題如此重要,我們也想不通為什麼隱喻如此令她感到無解。認識論和本體論之間的關係顯然很抽象,但是最後如何成為(對她而言)攸關生死的問題?

“Je reve donc je suis.”(我夢故我在。)
這句話改寫自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並且放在桑塔格第一本小說的第一頁第一行。 它是開篇的第一句話,也是書裡的唯一一句外文,因而讓這本奇怪的書有了一個奇怪的開頭。《恩主》這本書的主人公(希波賴特)拋棄了所有世俗渴望――家人與朋友、性愛與戀情、金錢與職業――就為了完全投入他的夢。單獨看他的夢是真實的,但是他夢的有趣之處不是根據一般的理由,他堅持他並「不是希望更理解自己、理解我自己真實的感情。我對我的夢感興趣,因為我視之為行動」。
希波賴特的夢如此清晰――它有其風格,但是沒有實質――這就是坎普的本質。桑塔格不認為這「只是心理學」,也就是她拒絕討論實質和風格之間的關聯問題,或是(用類比的來說)身體和心靈之間――事情與形象――現實與夢境――之間的關聯問題,她後來對這些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她在職涯之初反而主張夢本身就是唯一的真實。就像她在第一句話所說的,我們就是我們的夢:我們的想像、我們的心靈、我們的隱喻。
這個定義幾乎是執意要和傳統小說的目標唱反調。如果進入這些人的下意識不會告訴我們什麼,那麼我們又何必要做這件事呢?希波賴特也承認這個問題,但還是向我們保證有別的吸引力。他寫道:被他賣作奴隸的情婦「一定意識到我對她缺乏浪漫的興趣。但我希望她懂得我是多麼深深的――儘管不帶個人感情色彩――感到她是我與夢之間充滿激情的關係的一種體現」。 她的主人公感興趣的是另一個人,換句話說,完全排除了現實,也只在她能夠體現他的憑空想像的限度內。這種方式又回到桑塔格自己對於坎普的定義:「視世界為一種美學現象。」
但是世界不是一種美學現象。在夢之外還有現實。桑塔格在職涯之初,也描寫過她自己對於希波賴特世界觀的含糊感覺。她說:「坎普強烈地吸引我,我也幾乎同樣強烈地被坎普所冒犯。」在她後來的人生中,有許多時間堅持認為除了形容一個物件的語言之外,還存在一個真實的物件,在作夢的心靈之外,還存在真實的身體,照片之外,仍然存在一個真實的人。她在幾十年後還繼續寫道:文學的用途之一便是讓我們知道「其他人、其他不同於我們的人確實是存在的」。

其他人確實是存在的。
那是我們要達到的一個驚人結論,我們必須要達到的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論。對桑塔格來說,真實――去除隱喻之後的實際物件――總是有點令人難以接受。從她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知道真實令人失望、是殘酷的、能夠避免最好。當她還是孩子時,她希望母親能夠從酩酊大醉的狀態中醒過來;她希望住在神話般的巴納塞斯山,而不是無聊的平凡郊區。她用盡一切心靈的力量希望遠離痛苦,包括現實中最痛苦的事――死亡:先是她父親的死亡(在她五歲的時候),接著則是那極為不堪的結局――她自己的死亡。
她在一本從一九七○年代開始紀錄的筆記本中,標示了她在小說、電影和故事中「一直執著於假死主題」。她寫道:「我想那都是出於我對於父親之死的反應。那感覺太不真實了,我覺得沒有什麼可以證明他已經死了,有好幾年的時間中,我都會夢到他有一天突然出現在前門。」 發現這件事之後,她像個長輩似地告誡自己:「我們要擺脫這個主題。」但無論有多正確的自我診斷,兒時習慣還是很難打破的。
在孩提時面臨如此糟糕的現實,讓她躲進自己的心靈中尋找安全。之後她就一直嘗試慢慢地爬出來。身體和心靈的不契合――這是許多人共通的現象――為她帶來震撼的衝突。她的日記裡簡短寫著:「頭和身體分開了。」她提到,就算是身體無法跳舞或做愛,她至少還能夠執行心靈的功能(例如說話);而且她把自我呈現區分成「我不好」或是「我很棒」,沒有兩者之間的空間。一端是「感覺自己是假的,帶來了無助感(說真的我到底是誰……)(救救我……)(對我好一點……)」。另一端則是「顯得傲慢(在智識面表現出蔑視――不耐煩)」。
她努力用她獨有的勤奮克服這樣的不契合。她的性生活在某個方面堪稱是難以匹敵,例如她竭力地要把腦中出現的東西貫徹到身體。在她這一代的美國女性中,有多少人像她這樣,擁有這麼多美麗、耀眼的愛人呢(無論是男性或女性)?但不論是閱讀她的日記、與她的愛人交談,大家的印象總是她的性傾向充滿緊張,又不容人置喙,她的身體似乎並不真實,或是充滿痛苦。她在日誌中寫道:「我總喜歡假裝我的身體不在那裡,不論我做什麼(騎乘、性交等),都不是用身體做的。」
假裝她的身體不在那裡,也讓桑塔格可以否認另外一個難以規避的現實:她恥於承認的性傾向。雖然她也有幾位男性愛人,不過桑塔格的性愛傾向幾乎還是只偏向女性,而且她始終找不到方法擺脫這個她所不樂見的現實,這讓她畢生感到挫敗,也一直無法誠實面對這件事――不論是對公眾(即使是在同性戀已經不算是醜聞的很久之後),或是私底下(面對許多與她最親近的人)。在她描寫戀愛與性愛的作品中――還有她的私人關係中――最引人入勝的主題總是與施/受虐有關,這件事並非巧合。
否認身體的現實就等於頑強地否認死亡,這讓桑塔格自己的結局顯得不必要地慘白。她相信――真的相信――心靈的作用最終可以戰勝死亡。她的兒子寫道她曾經哀嘆「這種化學上的永生我倆恐怕是趕不上了(儘管只差那麼一點)」。 隨著她的年紀漸增,也完成了許多事,她竟開始希望自己能夠規避身體的鐵律,且不只一次冀望突破這份不可能。
「假裝我的身體不在那裡」透露出一種對自我的幻影般的感覺,而提醒某人「其他人確實是存在的」,又會揭示更深沉的恐懼――她自己並不存在,她本身只是一個纖弱的所有物,在任何時候都可能被隨意錯置、被攫走。她絕望地寫道:「那就像是,我看的每一面鏡子都映照不出我的身體。」

桑塔格在一篇與《恩主》同時期的散文中,堅稱「現今所有藝術評論的目的,應該是讓藝術作品――以此類推,還有我們自身的經驗――對我們來說更為真實,而非更不真實」。
那篇著名的〈反詮釋〉指責隱喻孳長、干預了我們對藝術的經驗。桑塔格對心靈(「詮釋」)漸漸感到厭煩,她同時也開始懷疑身體――「內容」――因為它已經因心靈的過度活躍而顯得模糊。〈反詮釋〉的一開頭就引用了抽象主義藝術家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一句話:「內容是非常微細的――非常微細」;而在文章的最後,內容的概念則已似乎顯得荒謬。如同在希波賴特的夢中一樣,那裡一無所有:在桑塔格的定義中,虛無主義就是坎普的本質。
〈反詮釋〉透露了桑塔格擔憂藝術作品――「以此類推,還有我們自身的經驗」――都並沒有那麼真實;或者說藝術也像我們自己一樣,需要一些外在的協助,才能夠變得真實。她堅持「現在最重要的是恢復我們的感官能力。我們必須學習看更多,聽更多,感覺更多」。假設有一副失去感覺的身軀極需要刺激,桑塔格認為或許藝術是提供刺激的方式;但是,沒有「內容」的藝術究竟是什麼呢?它應該讓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什麼呢?照她的說法,或許就只有藝術的形式了,但是她也補充說――雖然可能有點悲傷――形式和內容之間的區別「其實是一種幻覺」。
桑塔格的一生如此致力於「詮釋」,不過我們很難知道她對「詮釋」相信多少。全世界就是一個舞臺,生活只是上演的一場夢嗎?形式和內容、身體和心靈、某人和他/她的照片、疾病和隱喻之間,沒有任何區別嗎?
桑塔格的修辭很有力,但缺點是在提出論點時,她的措辭可能反而淡化了關於「現實的非現實性和遙遠性」這樣深刻的問題。 不過這些號稱對立的極端之間,存在的緊張關係也給了她生命中很值得討論的課題。對於「坎普所概略畫出的內容」她只支持一半。 她寫道:「坎普強烈地吸引我,我也幾乎同樣強烈地被坎普所冒犯。」在《恩主》及〈反詮釋〉出版了四十年之後,她變得在事情永遠的兩個極端之間擺盪,從夢境走向被她稱作現實的那一邊――雖然她對何謂現實的想法也發生過很大的改變。

不論別人對蘇珊‧桑塔格有任何談論,最後都會由她自己第一個做出最好的評論,這是蘇珊‧桑塔格的力量之一。她的日誌透露出對她性格的一種奇異理解,她的自我意識――雖然隨著年紀漸長也已經鬆脫――繫於一種混亂的生活。根據一個朋友在六十幾歲的觀察,她的「頭腦似乎沒有和身體連結在一起」。桑塔格對此的回答是:「那就是我的生命故事。」 她也在著手改善自己:「我只對於會進行自我轉化的人感到興趣。」
雖然她感到耗盡力氣,但她仍奮力地在逃脫夢境。如果任何東西蒙蔽了她對現實的認識,她都要盡力去除。如果有隱喻和語言做出了干擾,她也會像柏拉圖驅逐烏托邦的詩人一樣,丟棄這些隱喻和語言。從《論攝影》到《疾病的隱喻》,又到《愛滋病及其隱喻》,再到《旁觀他人之痛苦》――在一本接著一本的書中,她漸漸脫離了她較早期的「坎普」書寫。她不再堅持夢就是真實,她要問的是如何看待那些最無情的現實,那些疾病、戰爭和死亡。
她對現實的渴求帶領她走向危險的極端。需要「多看一些,多聽一些,多感受一些」,這件事讓她在一九九○年代前往遭到圍城的塞拉耶佛,她形容這「有點像是在一九四二年底造訪華沙猶太區」,多數作家不願意進行這種旅行,這點令她感到迷惑。 那些困境中的波士尼亞人充滿感激,但是不理解何以有人要加入他們的苦難。二十年後,一名男演員在面對另一次恐怖事件時,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她的理由是什麼?」「如果我現在去敘利亞的話,會如何呢?現在前去敘利亞分擔他們痛苦的人,內心究竟懷抱著什麼呢?」
不過,桑塔格不再強迫自己眼見為憑。她不只是要譴責種族主義(自從她看到納粹集中營的照片之後,便感到種族主義的恐怖)。她來到塞拉耶佛是要證明她終身的信念――文化是值得渴望的。這樣的信念激勵她走過痛苦的童年,在她童年時,書本、電影和音樂為她帶來更豐富的內涵,帶她度過艱難的歲月。她畢生堅持這個想法,所以她的著名之處,是她以一名女性之力建構了一座水壩,穩固地抵擋住持續汙染美學和道德的浪潮。
這個隱喻也和所有隱喻一樣顯得不完美。許多人在實際遇到這位女性之後會感到失望,因為發現她著實缺少神話般的光環。對於她的失望之情的確是桑塔格回憶錄中的重要主題,當然在她自己個人的書寫中也是如此。但是她的神話――或許這是桑塔格最持續的創作品――鼓舞了各大洲的人,讓他們認為她如此熱情堅持的原則,當真能夠讓生活脫離最陰暗、或是最苦澀的現實。當她前去塞拉耶佛的時候,「Je reve donc je suis」並不是一句頹廢派的箴言。它是在說影像和象徵的真實――夢的真實――就是藝術的真實。藝術並沒有脫離生活,它是生活的最高形式;隱喻――就像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被改編成戲劇(她母親也參與其中)――會讓看不到的人看到現實。
所以,在桑塔格最後的幾年中,她把隱喻帶到塞拉耶佛。她把――藝術和文明的象徵――「蘇珊‧桑塔格」這個角色帶過去了。她也帶去了劇作家貝克特的幾個角色,他們就像是波士尼亞人一樣,在等待一種不曾真正到來的拯救。塞拉耶佛人的確需要食物、保暖和友軍,但是他們也一樣需要蘇珊‧桑塔格帶去的事物。許多外國人會認為在開戰地區導演一齣劇顯得很無謂。但是有許多人愛她,其中一名波士尼亞朋友對此作出了回應,他認為大家記得她,正是因為她做出了如此隱晦的貢獻。「它不直接針對人們的情緒。我們需要它」,在談論桑塔格製作的《等待果陀》時,她是這麼說的。「它充滿了隱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90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